第595章 曲高和寡

這一天,要離開長安的人並不少。

灌嬰做好了準備,全副武裝,威風凜凜,正在笑着跟夏侯嬰告別,夏侯嬰的臉色有些不太好,畢竟如今長安裡的事情很多,尤其是廷尉,他作爲廷尉的新官,這些時日裡,被晁錯給折騰壞了,在晁錯的眼裡,壓根就不存在什麼開國老臣,反正一視同仁他是做到了的,夏侯嬰這剛剛當上廷尉,寸功未立,先丟了一千食邑,實在是有苦說不出。

灌嬰反而是要看的更遠些,他笑着說道:「我看啊,你也不必太擔心,晁錯是不敢對你出手的,就算他不怕其他人,可你背後乃是太尉,除非他決定找太尉的麻煩,否則你就是安全的,當然,你也不要得罪他,做自己的事情就好,晁錯鬧不了太久的,羣臣早晚都會將他弄下去,你可不要參與啊。」

夏侯嬰搖着頭,「若不是太尉的吩附,我纔不願意當什麼廷尉呢。」

「這把年紀了卻要被小人所害,實在不值當。」

「尤其是季布,當初,是我求情,保下了他的性命,如今他卻連爵位都丟了…晁錯實在是太過兇殘!」

夏侯嬰對晁錯處置老臣的行爲極爲不滿,灌嬰卻說道:「季布的事情,你壓根就不用擔心,那可是陛下的舍人,你看着吧,過不了多久,他的爵位肯定就會回來,而且還會增加…陛下從來不會虧待跟自己親近的人。」

「至於晁錯啊,現在是非常之時,你就暫且忍耐吧,這廝四處得罪人,就這性格,三公他也幹不了多久,總有一天,有他受的!」灌嬰雖然安撫着夏侯嬰,可他心裡對晁錯也極爲不滿,作爲諸侯國相,這些時日裡,他的府邸也遭了晁災。

晁錯幾次前來跟他談話,詢問長沙國的事情,灌嬰差點就忍不住動手。

大概也是知道灌嬰跟其他大臣不同,是個敢動手的,晁錯來了幾次,也沒有帶走什麼人。

灌嬰急着離開,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有晁錯的因素在裡頭。

晁錯的所爲已經引起了老臣們的強烈反對,只是如今他正在被皇帝所寵愛,他們就是厭惡也不好做什麼,灌嬰又跟夏侯嬰交代了不少,「如今跟過去可不同了,我們所能依賴的也就只有太尉一個人了,你當初有着保護太尉的功勞,平日裡要多跟太尉往來啊.改一改你的性子,免得被小人所欺辱。」

兩人聊了會,灌嬰終於看向了自己的兒子。

灌阿有些不忍的看着阿父,心裡不太捨得阿父離開,灌嬰對兒子沒有太高的要求,兒子如今的成就已經超過了他的預期,他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拍了拍兒子的肩膀,「你現在擔任了一地的郡守,這不是容易的事情,很多人的生計都是維持在你的手裡,地方的所有事情都需要你來操辦,這是非常重要,是不能輕視的若是遇到了什麼大事,你要記住,你是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阿父,你放心吧,我一定會全力而爲!!絕對不會出錯!!不負大丈夫之名!」「我沒讓你全力而爲!我是說,你要是遇到大事,就來找我!

「啊,您不是說我是大丈夫嘛…」

「你是個大丈夫,大丈夫能屈能伸,知道了嗎?!」

「唯!!」

灌嬰極爲開心,縱身上馬,大叫了一聲,就帶着騎兵急匆匆的離開了這裡,一同離開的還有諸多的醫家們,夏侯嬰揮手告別,方纔有些羨慕的看着灌阿,笑着說道:「你阿父倒是疼愛你,也對,畢竟你也很成器。」

「仲父,竈也很成器啊,他都已經是國三公了…」

聽到竈這個名字,夏侯嬰臉色大變,破口大罵:「那豎子哪裡成器??若是他知道我丟了一千食邑,定然寫信前來質問,質問我爲什麼要弄丟他的食邑!!」

「我當

初還不如…」

夏侯嬰說了些較爲難聽的話,灌阿只是左右張望,當做什麼都沒有聽到。

「也是怪我,他年幼的時候,我把他丟給了他阿母,自己整日忙於國事,方纔有了如今的情況…我一定要教好賜,不然,我夏侯家怕是要斷送在他的手裡了…

夏侯嬰低聲說着,隨即又對灌阿說道:「那你先回去吧,我在這裡還有要事操辦!」

灌阿還在好奇到底有什麼要事的時候,甲士已經押解着人來到了這裡,都是被判決了,要前往各地去服役的,爲首的,就是原廷尉張釋之。

此刻,張釋之的臉色有些麻木,他這一直都是在送各種各樣的人去服役,沒有想到啊,有一天居然會輪到自己來服役,好在,他的兄長回了老家,沒看到自己這個樣子…但願能藏得住吧,若是被他知道了自己的情況,他肯定是會很擔心的吧。到了這個時候,張釋之沒有想到自己遲遲沒有辦好的律法,也沒有想到朝中的未來,他所想的只有自己的兄長。

夏侯嬰看了他幾眼,隨即下令。

甲士們押解着他們踏上了道路,他們是要被送到隴西,也就是原先劉戊服役的那個地方去服役的。

這些前往服役的人,大多都是原先的官吏,他們也都認識張釋之,而押送的甲士,甚至還是張釋之從前的屬下,場面頓時就有些尷尬,不過,張釋之也沒有得到什麼特權,一路上都是享受罪犯的待遇,直到他一路來到了一處驛舍的時候,那個打飯的官吏方纔多給了他一塊兒蒸餅,這大概就是前廷尉所享受的唯一一次特例了。

坐在囚犯之中,吃着手裡的蒸餅,幾個人卻不動聲色的圍坐了過來。

這些囚犯不全是官吏,也有不少原先被判決的,而作出判決的人,正是張釋之。

此刻圍上來的幾個人,就是長安裡的幾個呂姓少年,不久之前被張釋之所判決,服役三年,如今卻跟張釋之走到了一起,他們的眼裡滿是幸災樂禍。

「張公啊…我們早就跟您說了,您這一直都是在給自己找禍事。」

「如今如何啊?」

這裡有很多的舊官吏,還有甲士,他們肯定是不敢動手的,但是出口諷刺卻沒有那麼多的顧忌。

張釋之繼續吃着手裡的餅,沒有回答他們。

「這就叫報應,你總是盯着我們這些皇親國戚,我們哪怕犯下再小的一些事情,你也是死咬着不放,民間的亂事多了去了,你怎麼不管呢?姓劉違法?姓呂就該被你抓?!」

張釋之停了口,看着前方,堅決的回答道:「你們一頓所能吃的,就是尋常百姓數個月的食物…既然享受了最好的,對律法,也該最爲敬重纔是…不帶頭遵守律法,反而要憑藉着自己的身份來爲非作歹,我死了也不會後悔去抓捕你們這些人,若是能再來一次,我依舊會如此判決,不會改變。」

「我們才幾個人啊?民間爲非作歹的更多,就是那些黔首,他們裡的惡人難道還少嗎?」

「你們說的那些黔首,盯着他們的人太多,可以處置他們違法亂紀的人也太多,可對你們,敢動手的人卻實在是太少。

「你還想動手?你現在還能動什麼手?告訴你,你能活着回長安,都算你命大!你這些年得罪了多少人,這次到了隴西,你就知道了!!」

幾個人兇狠的說着,可是張釋之的臉上並沒有出現任何的畏懼之色,這讓他們有些失望,又謾罵了幾句,這才各自離開。

他們離開後,幾個原先的官吏圍了上來,有些擔心的詢問道:「張公,您無礙?」

「無礙…因爲我的過錯,連累了你們,實在不該。」

「張公勿要如此言語,要怪,只能怪那個晁錯,不講道理,廷

尉纔多少人啊,人家來上奏,我們也得一個一個去查吧,我們又非神人,就是派人去許縣一個來回也要一個多月啊,這也叫拖延?難道來一個人我們抓一羣人才叫不拖延嗎?!晁錯就是故意對付我們…」

張釋之搖着頭,「不,他抓的也有道理,國內有了冤情,我們確實一無所知,這就是失職。」

張釋之緩緩擡起頭來,不知想到了什麼,感慨道:「難道只有採用最嚴厲的辦法,才能使得天下無女幹嗎?!」

他們很快又開始趕路,長安和隴西並不遙遠,在日夜啓程之下,張釋之等人很快就趕到了動工的地點,開始在這裡服役,而張釋之在到來的第一天,就被官吏單獨叫了過去,想要見他的人,正是欒布。

看着這位曾經的同僚,欒布心裡也是有些不忍。

曾經同朝爲官,如今一個依舊坐在上位,官吏低着頭,站在他的身邊,而另外一個則是穿着囚衣,帶着鐐銬,低着頭,面色滄桑。欒布皺着眉頭,問道:「張公啊…落到如今的地步,您心裡可知是爲何?」

「是因爲我無能的緣故。」

欒布搖了搖頭,「我本來是不知道您的事情的,可朝中,還是有人擔心您的安危,他派人,給您捎來了一封書信,同時也給我帶了話,讓我照顧着您,讓您不要在這裡受了委屈,還說這裡的囚犯大多與您有仇,天下仇視您的人也很多,他很害怕這些人來殺死您,您知道這個人是誰嗎?」

張釋之遲疑了片刻,他在朝中沒有任何一個朋友,所有人見到他都會躲避,沒有人喜歡他,到如今爲止,願意爲他開口說話的似乎就只有賈誼一個人。

「莫不是賈公?」

「不是。

「是陛下?

「也不是。」

「我還是直接告訴您吧,其實是山都侯王恬啓。」

張釋之一愣,擡起頭來,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欒布,王恬啓是曾經的廷尉,張釋之是接替了他才當上廷尉的,而兩人平時是沒有什麼交際的,根本就不熟,實際上,張釋之還有些看不起自己的這位前輩,因爲這位前輩的人品…怎麼說呢,說他是牆頭草都有些恭維了,他壓根就沒有立場,誰的勢力強大,他就是誰的人,他到底是太后的人,還是皇帝的人,還是偏向羣臣,誰都說不好,看不透。

這位的站隊之術是向來頂級的,這麼多年了,他從來沒有得罪過任何一個人,面對權貴犯法總是網開一面,面對惹怒了皇帝的就重拳出擊,甚至還通過藏甲栽贓的方式去對付陛下要對付的大臣,這樣的行爲,讓張釋之很是不齒,平日裡還總是以他來教訓周圍的官吏,讓他們不要效仿。

張釋之怎麼都沒有想到,在自己被罷免的時候,這位居然會爲自己而開口。

看着陷入迷茫的張釋之,欒布方纔說道:「您當然也可以說他虛情假意,不過又是爲將來增加籌碼,特意在你落魄的時候交好…不過,他也並沒有您所想的那麼不堪,起碼,冒着得罪晁錯的風險來求我照顧您,這個情,您就必須要記住!」

欒布將王恬啓的書信遞給了張釋之,再也沒有多說什麼,就讓他離開了。

張釋之還是有些茫然,在工作了一整天后,晚上吃飯的時候,他方纔將皺巴巴的書信翻了出來,低頭翻看。

「釋之吾弟…可還無恙?」

「你平日裡得罪的人甚多,記得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單獨外出,夜裡莫要出屋,鎖好門,同住之人,欒君會爲你安排好,你不必擔心,若是遇到什麼事,切記要跟欒君稟告,也要當心當地的官吏和甲士…」

王恬啓在書信的開頭交代了很多,都是告訴他該如何保護自己,重點就是不要相信任何人,哪怕是官吏和甲士,都有可能謀害他。

從文字裡,能感受到,王恬啓並非是惺惺作態,他是真的希望張釋之能活下來的。

而在結尾,王恬啓認真的寫道:「我知道你對我一直都有偏見,認爲我不敢抓捕權貴,不敢得罪功勳,奉承皇帝,栽贓陷害…不錯,我是這麼做的,可是,廷尉的本質,並非是要去抓捕權貴,並非是要去對付功勳,廷尉是爲了使天下安寧,是爲了保護百姓…你的行爲是值得敬重的,只是出發點出了錯,不該因爲要對付權貴而去對付權貴,要爲了保護百姓而去對付權貴,陛下的命令,去執行的就一定是奉承小人嗎?若是陛下的命令能有利於天下,清名對我來說又值得什麼呢?栽贓陷害若是能解決掉隱藏極深的女幹賊,那揹負惡名對我來說又算什麼呢?」

「廷尉並非是撈取自己清名的地方,也不是給律法立威的地方,這是一個保護百姓,監察百官,處置女幹賊的地方。」

「我一直都很喜歡你,因爲你是個勇武之人,剛正不阿,乃是御史之才,只是,你太看重自己的名譽,也太看重律法,律法本是人定,若不爲人,堅守有何益?太子犯法卻不曾害民,你盯着太子不放,這就會造成廷尉人手不足,放走了那些真正殘害百姓的人…朝中爲官者,不能只是一味的剛正,而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對手,要比最狡猾的罪犯還要狡猾,要比最兇狠的盜賊還要兇狠,吾弟以廷尉爲劍,我以爲不然,廷尉實則盾也,護民耳,爲甲也,安國耳。」

「願我弟能安然度過此劫難…往後以御史之資,護我大漢家國百姓之安寧。」

「愚兄再拜,願保重。」

張釋之有些呆滯的讀完了手裡的書信,輕輕將他摺疊了起來,然後藏在了衣袖裡。這一夜,張釋之坐在屋內,思考了整整一個晚上。

「王擲衣又開始了??」

「聽聞他昨晚去拜見了晁錯,兩人言談甚歡,這廝啊,當真是令人不齒!!」

朝議還不曾開始,幾個大臣就已經聚在一起,對着遠處的王恬啓指指點點,在他們看來,這位屬牆頭草的中尉也太過分了,晁錯這樣的人,你居然也要去巴結??

這不是公然跟羣臣唱反調嗎??

有大臣冷笑着說道:「別看他現在拜見晁錯,搖尾巴搖的這麼歡快,你信不信,若是晁錯哪天要倒臺了,他是第一個來踹晁錯的…這廝啊,當真是…」

幾個人說着,王恬啓卻站在遠處,滿臉堆笑,似乎完全沒有聽到他們的言語。

當韓信到來的時候,羣臣紛紛躲避,連方纔那幾個指點的大臣,都嚇得急忙躲開,不敢聚集在一起,韓信左右看了看,最後站在了王恬啓的身邊,王恬啓急忙行禮拜見,「大王!」

韓信點了點頭,「你怎麼一個人站在這裡?」韓信當然是認識王恬啓的,王恬啓是正兒八經跟着韓信打過仗的將軍,在高皇帝時,他曾擔任衛將軍,執掌整個南北軍,歷史上在他之後同樣擔任過這個職務的還有兩個人,一個是擁立文帝並且深受其寵愛的宋義之孫宋昌,一個是一生謹慎而聞名的武帝寵臣張安世,從他們就能看出王恬啓當時是多受高皇帝的重視和信任。

「臣卑賤之人,不敢與羣賢並列。」

王恬啓笑着回答道。

韓信不知想到了什麼,仰起頭來,放聲大笑。

王恬啓也很是配合的笑了起來。

而聽到兩人的笑聲,那些自視甚高的賢才們卻都嚇白了臉,低着頭,渾身顫抖,膽怯如雞。

第610章 近墨者黑第455章 悔不當初第115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897章 諸王歸來第132章 完美詮釋什麼叫雁過拔毛第838章 重點第512章 單于之死第544章 趙王謀反!第553章 大漢第一學問大家第214章 羣賢的盛宴第172章 天下苦唐久矣第512章 單于之死第507章 這可不興學啊第222章 這是如意乾的!第210章 大棋聖和小棋聖第791章 不如父第335章 只有無賴才能對付無賴第838章 重點第640章 霸王再臨第507章 這可不興學啊第265章 集天下昏君之長第242章 困擾史官的第一大難題第181章 大漢第一帶惡人第796章 福之爲禍第723章 挺不容易的第355章 匈奴西遷第518章 來就來吧,還帶什麼禮物啊第591章 韓信獨特的治理方式第274章 吾王蠻夷也第632章 你想學?我教你啊第678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170章 真正的長安是什麼樣的?(感謝七哥第733章 失道者第718章 和睦,安詳第462章 我們父子倆都不記仇第598章 大漢鴻烈第685章 豎子第276章 那是高皇帝的歌聲第666章 良善之家第777章 兩大傑出弟子第815章 點石成金第263章 祖傳的小心眼第324章 打完就走第847章 喪家之犬第652章 學我者死,類我者也死第271章 大道之行也第778章 還不快開口求我?!第49章 誰去喊一下太醫令?第566章 天資聰慧夏侯賜第123章 什麼叫道德綁架呀?第587章 天高三尺第577章 又高又壯的女兒第541章 阿母第741章 前去問好第423章 你聽懂了嗎?第586章 公羊家的堪輿術第839章 何以論高低?!第706章 呂雉第367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852章 層層篩選第98章 韓信的口信第541章 阿母第140章 臣要彈劾唐王長!第454章 不過如此第458章 大漢長公主第803章 大招第546章 爲什麼不學學四哥呢?第159章 嫡子與唐王,陛下更愛誰?第590章 多拿幾個第413章 新相上任第100章 不許笑!第731章 寡人從西土長安而來....第384章 豈有此理?!第497章 千牛侯第612章 瓜瓜水軍侯第878章 虜其王第311章 張釋之第300章 不能起身的趙國周相第210章 大棋聖和小棋聖第50章 就你叫劉長啊?第602章 連張不疑都像個賢臣第448章 劉長體第398章 要麼咒殺朕,要麼朕殺你!第693章 幕後之人第427章 國相之威第111章 太子妃第613章 真正的春秋大一統第827章 分擔火力第233章 韓信第65章 借刀殺人第398章 要麼咒殺朕,要麼朕殺你!第73章 獨立自強的男子漢第45章 都怪韓非第77章 上架預告及感言(一號上架)第545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241章 這莽夫還挺好用的第329章 後世賢君的典範第42章 請求處死第666章 良善之家第174章 唐國又得一賢(感謝calvinye96,班
第610章 近墨者黑第455章 悔不當初第115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897章 諸王歸來第132章 完美詮釋什麼叫雁過拔毛第838章 重點第512章 單于之死第544章 趙王謀反!第553章 大漢第一學問大家第214章 羣賢的盛宴第172章 天下苦唐久矣第512章 單于之死第507章 這可不興學啊第222章 這是如意乾的!第210章 大棋聖和小棋聖第791章 不如父第335章 只有無賴才能對付無賴第838章 重點第640章 霸王再臨第507章 這可不興學啊第265章 集天下昏君之長第242章 困擾史官的第一大難題第181章 大漢第一帶惡人第796章 福之爲禍第723章 挺不容易的第355章 匈奴西遷第518章 來就來吧,還帶什麼禮物啊第591章 韓信獨特的治理方式第274章 吾王蠻夷也第632章 你想學?我教你啊第678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170章 真正的長安是什麼樣的?(感謝七哥第733章 失道者第718章 和睦,安詳第462章 我們父子倆都不記仇第598章 大漢鴻烈第685章 豎子第276章 那是高皇帝的歌聲第666章 良善之家第777章 兩大傑出弟子第815章 點石成金第263章 祖傳的小心眼第324章 打完就走第847章 喪家之犬第652章 學我者死,類我者也死第271章 大道之行也第778章 還不快開口求我?!第49章 誰去喊一下太醫令?第566章 天資聰慧夏侯賜第123章 什麼叫道德綁架呀?第587章 天高三尺第577章 又高又壯的女兒第541章 阿母第741章 前去問好第423章 你聽懂了嗎?第586章 公羊家的堪輿術第839章 何以論高低?!第706章 呂雉第367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852章 層層篩選第98章 韓信的口信第541章 阿母第140章 臣要彈劾唐王長!第454章 不過如此第458章 大漢長公主第803章 大招第546章 爲什麼不學學四哥呢?第159章 嫡子與唐王,陛下更愛誰?第590章 多拿幾個第413章 新相上任第100章 不許笑!第731章 寡人從西土長安而來....第384章 豈有此理?!第497章 千牛侯第612章 瓜瓜水軍侯第878章 虜其王第311章 張釋之第300章 不能起身的趙國周相第210章 大棋聖和小棋聖第50章 就你叫劉長啊?第602章 連張不疑都像個賢臣第448章 劉長體第398章 要麼咒殺朕,要麼朕殺你!第693章 幕後之人第427章 國相之威第111章 太子妃第613章 真正的春秋大一統第827章 分擔火力第233章 韓信第65章 借刀殺人第398章 要麼咒殺朕,要麼朕殺你!第73章 獨立自強的男子漢第45章 都怪韓非第77章 上架預告及感言(一號上架)第545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241章 這莽夫還挺好用的第329章 後世賢君的典範第42章 請求處死第666章 良善之家第174章 唐國又得一賢(感謝calvinye96,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