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太過優秀

在這一年,張蒼正式退休。

張不疑接替了他三公的位置,而欒布則是繼承了他在尚書檯的差事。

張不疑以右相領侍中,使得三省機構的排序又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原先來說,尚書的地位肯定是要高與侍中,但是張不疑的右相高與左相,決策的地位正式的高出了執行。

張不疑算是實現了自己的畢生夙願,成爲了大漢右相,從此再也沒有張左相的稱呼,大漢只有一位張相,那就是我張不疑!

面對張不疑升遷爲右相的事情,羣臣大多是不滿的,畢竟在羣臣看來,張不疑是個沒什麼才能,只懂得阿諛奉承,整日跟在皇帝身邊的小人,如今他這樣的人成爲了百官之首,實在是有些諷刺。而對於欒布,衆人就沒有那麼多的惡意了,認爲這是理所應當的,畢竟欒布無論是在名聲上來說,還是在能力來講,都是早早就證明了自己的。

張不疑如今走起路來,那眼神都是看着天空的,身爲大漢第一臣,他完全有資格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在他的眼裡,這些都是些逆賊!

而欒布卻截然不同。

他看起來有些緊張。

坐在新府之中,欒布還是有些緊張不安。

欒布與家裡人搬了家,他過去那狹小的府邸,實在是不符合國相的標準,主要是因爲他往後要接見很多的大臣,並且會有甲士入駐,專門負責他的安全,加上那些屬吏,必須要足夠大的府邸,而且還要靠近皇宮才行來到了新的住處,這是一個極大的府邸,內外共計有三十多間屋,前院裡還有專門的議事廳,假山,園林等等,佔地極大,且靠近皇宮,徒步都能去個來回。

欒布拜見了兩人,這才小心翼翼的坐在了劉恆的身邊。

在他們都離開之後,欒布的妻坐在了欒布的身邊,輕輕握住了他的手。

劉恆坐在他的面前,看起來卻又極爲的嚴肅。

“是來保護阿父的。”

原先待在欒布身邊就覺得很不安了,現在他又變成了大漢之相。

劉恆和欒布認真的聽了起來。

樊伉在這裡治理了不少時日,算是對倭島靠近燕國的方向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開發。

“因爲阿父現在是國相了。”

欒布回憶了一下,只是點着頭,“我覺得很好”

張蒼說完,渾身後仰,做出了一副疲憊的模樣來。

張蒼做了一半的事情,忽然交給別人,那別人還真的沒辦法接手,除非是重新去擬定。

“我們這裡的士卒,都是兩年一更換,你想想,若是我們擴大這裡的駐軍,讓他們前往各地,每個人負責十個胡人,讓他們去傳授大漢之言語風俗.”

欒布的夫人看出了欒布內心的糾結,便對阿父說道:“您且帶着孩子們回去休息.稍後會有來服侍起居的近侍”

張蒼看起來愜意了很多,他穿着很舒適的衣裳,衣領是半敞開的,整個人就悠閒的靠在枕上,看起來很是放蕩,臉上帶着笑容,面前還擺放着各類的吃食,以及朝貢的美酒。

劉恆搖着頭,很是無奈的說道:“張相大概是再也不想見到我們了。”

“善!”

教化在大漢被認爲是第一等的功勞,燕國這些年就在瘋狂的教化那些境內的胡人們,成果非常的不錯,連帶着半島都開始說着燕語,新一代的人基本與燕人沒有了區別。燕王也常常爲自己化胡爲夏的行爲而感到自豪,包括那些士人們,他們也很追求這種教化,認爲讓當地人明白聖人的道理,讓他們“進入文明”是最高的榮譽。

“將軍,我什麼都沒說啊!!”

欒布的長子欒平和次子欒賁分別坐在不遠處,好奇的看着這些。

“爲什麼要保護阿父啊?”

欒布此刻壓力極大,或許在這一刻,欒布方纔體會到了當初周昌的感覺,周昌之前,是陳平,曹參,蕭何等人當國相,當他成爲國相,看着面前的衆人,定然會感受到如山的壓力,生怕自己比不上前人,而欒布這裡就更是如此了,他往前看,看到的是張蒼。這位雖然個人作風有些小問題,但是論才能和功勞,那還真的是很令人絕望。

欒布的夫人笑着說道:“我當初與您爲妻的時候,心裡也很是擔心自己配不上您,我知道您是有德操的人,自以爲不足以服侍您,故而我在成家之後,就常常詢問那些有賢德的人,詢問她們服侍良人,使家裡周全的辦法,皇后就是這樣的人,她常常告知我如何持家的道理,與您相處如此之久,這家裡的事情,好在也沒有讓您擔心.如今您身邊有賢德的人更多,若是您有不懂的地方,完全可以向他們請教,您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張蒼剛開始說起構想的時候還有些簡單,可是一旦往後延申,這頓時就變得複雜了起來,不同的屬吏,不同的職權,屬吏的人數,品級,張蒼甚至不帶停頓的,張嘴就是一頓點評,劉恆和欒布光是聽着他說,都覺得有些跟不上,思路很難能與他同時前進,還得打斷他,詢問一下上一句的意思。

欒布皺了皺眉頭,“我只是有些擔心。”

“這件事,只能是由我們來繼續操辦了,方纔張相所說的,您覺得如何啊?”

“你懂個屁啊!若是不教化其人,只是在這裡修建城池道路,現在倒還好,一旦中原出了什麼事,這些不都成了資敵嗎?大漢的付出全部都歸了這些胡人所有了得讓他們變成大漢子民,才能安心在這裡搞發展啊!再說了,什麼樣的資源能比得上人呢?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你知道大漢有多缺人嗎?若是能讓大漢多了數十萬的子民,這功勞比你在這裡挖十年礦都要大!”

大漢在開拓新領地的時候,最重視的不是當地的資源,而是對當地人的教化上。

“他爲什麼是國相啊?”

對於他的到來,張蒼似乎一點都不驚訝,他笑着說道:“你總算是來了啊,我這些天一直都在等着你呢當國相的感覺如何啊?”

樊伉猛地站起身來,“如果能減少島嶼上的胡人數量,將他們分化你說,如果我拿這些胡人去跟燕國換取其他的胡人怎麼樣??”

就說樊將軍城,如今在這座城池內所生活的百姓數量有十餘萬人,其中若是不加上駐紮在當地的士卒,那漢人的數量只有一萬出頭。

當欒布帶着禮物來到了張蒼府邸的時候,張蒼並不是閒着的,他家裡還有客人。

“啊??將軍,我們這些士卒,哪裡懂什麼教化啊?”

“我那就勞煩您派人抄寫一份,送到我這裡,我看看還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這簡直連身毒都不如。

“尚書檯要執掌天下政務,我哪裡能比得上張相呢就怕耽誤了大事.”

其實這裡有適合耕作的土地,也有各種的礦產,人力資源也不算太低,這片島嶼上的人還是挺多的,光是在西北部,就有幾十萬的人。

張蒼吃了口茶,潤了潤嗓子,隨即慢條斯理的開了口,“你們兩位都聽着吧,原先陛下曾與我說過這些事,對九卿啊,最大的改動就是九卿改爲九部,同屬尚書.欒布曾擔任的治粟內史,往後就得改名爲農部,少府和食貨府合併,改稱爲商部,廷尉改刑部,中尉改兵部,奉常改禮部,以典客爲外部,以尚方和司空合一設立工部,又增設戶部和吏部.”

“這是我爲相多年,所整理出來的經驗,你拿去看一看,縱然不能幫你太多,也能讓你度過這段時日,若是有不懂的,就給我寫信!”

樊伉看起來有些暴躁,對着副將便是一通謾罵。

走出來後,欒布才反應過來,自己的禮物都沒來得及獻上去。

“啊??將軍,爲什麼要這麼做?”

“給我準備些東西,我要去拜見北平侯。”

“這”

劉恆起身,拿着那些文書,恭敬的告別,欒布也是茫然的拿着這本書,連禮物都沒來得及放下來,就跟着劉恆離開了他的府邸。

樊伉一愣,忽然問道:“你說什麼?!”

欒平抿了抿嘴,從衣袖裡拿出了些吃的,直接塞到了弟弟的嘴裡。

這顯然是要趕客了。

他的副將顯然就比他看的開。

樊伉一愣,隨即撫摸着下巴。

而此子欒賁年紀還小,只是咬着自己的手,好奇的看着這些人走來走去的,問道:“大哥,他們爲什麼要闖進我們的家裡?”

也不是當地人不聽話,主要是他這裡的漢人太少,想要教化,得要有人啊,開通婚,縣學等舉措,可這些政策,在倭郡是無法開展的那些罪犯來到這裡,說不準倒是被他們給帶成了胡人,畢竟那些胡人的數量也太多了。

“那怎麼辦?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吧?這裡的胡人是漢人的十倍有餘,你還能如何教化他們??”

“需要改動嗎?”

“如此設九部卿,接替原先的九卿,對九卿麾下的諸多職權,也進行了初步的改變,這一點我就要跟你們詳細的說一說,在部設曹,分諸曹來管轄,如禮部下設報邸曹,縣學曹,太學曹”

“你別說讓甲士搞教化還有點道理啊。”

欒平此刻咧着嘴,得意的看着這一切,他也沒想到,一覺醒來,自己阿父就當上了大漢國相,萬戶侯啊,往後自己在兵學裡說話都可以大點聲了。

“忐忑什麼啊,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你是一定能做好的。”

他勸說道:“將軍啊,您何必擔心這些呢?這些時日裡,我們修建了很多城池,開了道路,還挖了很多的資源,源源不斷的送往中原我們的功勞已經很大了,不必再說什麼教化之類的。”

最爲不安的,大概還是欒布的老丈人魯公,魯公此刻就坐在欒布的身邊,正偷偷看着自家的女婿,又看着遠處那些人,神色頗爲震撼,他是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居然能擁有一個當國相的女婿,要是當初在趙國的時候,自己說要將女兒嫁給當朝國相,那些人不都得覺得自己瘋了??可是,這讓老遊俠變得更加拘束。

“送去燕國燕國有道理啊!!”

欒布深吸了一口氣,只是直勾勾的看着前方。

這些甲士們正在忙碌着的搬着東西,從今日起,這些甲士就要跟在欒布的身邊,貼身保護,在大漢,只有到達三公的級別,才能擁有甲士護衛,合法藏甲冑,除卻甲士,還有不少的屬吏,這些人正在搬着文書,也是進進出出的,這府邸內變得極爲熱鬧。

“就是不懂寫字,說話總是會的吧!況且那些軍官,哪個是不懂文字的?”

欒布急忙回答道:“極爲忐忑。”

兩人正要辭別,劉恆卻想起了什麼,叫住了欒布,說道:“欒公,還有一件事,倭郡多次上書,直言沒有足夠的官吏來管理當地,我沒有資格來委任官員,請您迅速聯繫吏部卿,落實這件事!”

“我們所要做到的,就是分工明確,不能出現職權混亂,減少官吏的數量,加強其效率,不能養着閒人其中要注意的是.”

樊伉皺着眉頭,眼裡滿是擔憂。

欒布仰起頭來,只看到一座名爲張蒼的高山,高不可攀。

“我跟隨陛下多年,深知陛下之大志向,就是因爲陛下如此看重我,我才擔心會耽誤了他的大事。”

大漢在倭島上設立了郡,由平倭將軍樊伉兼任這裡的郡守。

欒布看着遠處的那些甲士們,心裡只覺得有些拘束。

“倭郡??”

欒布一愣,隨即苦笑了起來,“只能是如此了。”

“將軍,這能行嗎??”

欒布恍然大悟。

“良人啊,這幾天,您也吃不下飯,晚上也睡不好覺,整日唉聲嘆氣的,到底是因爲什麼緣故呢?出了什麼事不能與我說?”

“分化,這對我們和燕國都是有好處的,燕國那裡的胡人也很多啊,難以教化,若是我們能交換一批人,打亂他們的分佈,諸胡漢雜居,不就能加快教化的速度了嗎?”

樊伉將這裡治理的越來越像個開化之地了,可問題是,教化的進程遙遙無期。

樊伉爲了當地的事情,可謂是愁壞了頭。

這裡已經出現了道路,有了城池和村落,不過此處的漢人數量非常的少,基本沒有人願意來到這裡生活,除卻一些罪犯被丟到這裡外,還有就是一些吳國的商人來到這裡,吳人的膽子很大,他們想要沿着倭島往北航行,看看那邊是否有着什麼收穫。

劉恆點了點頭,看着一頭霧水的欒布,解釋道:“欒公,我這次來找北平侯,是爲了九卿之事而來,北平侯將這件事做成了一半,便丟下擔子不幹了我這不好接下,也沒有這個能力。”

欒布的妻笑呵呵的站在不遠處,看着面前這些人,臉上是說不出的激動。

張蒼隨意說着,隨即看着劉恆,笑吟吟的說道:“你看,能與你商談大事的人來了.今日就把該說的都給說完,往後也就讓我安心休息,如何啊?”

副將也說不出話來,只是撓着頭,“在這裡如何教化啊,他們的人數是我們的數倍,而且,也根本就沒有人願意來這裡,更別說是定居在這裡了,大漢哪裡都缺人,燕國也缺人,罪犯都要送到半島等地,壓根就不會送到我們這裡,南邊也缺人,西北更是缺人.我們能怎麼辦?難道要全軍甲士不去打仗,安心給那些胡人搞教化嗎?”

副將嘀咕道:“您要是覺得人太多了,不如都送給燕國,燕國肯定很喜歡”

張蒼從案下掏出了幾張紙,將自己的全部想法都一一指給了兩人來看。

樊伉就差在了這一點上,他實在是無法教化。

張蒼很快就說完了自己的全部想法,然後就將這些文書遞給劉恆,又從案下拿出了一本書,交給了欒布。

張蒼的兒子領着欒布走進了書房內。

欒布並非是小人,他也不會想要建立比張蒼更大的政績,不會去嫉恨張蒼,他此刻只是害怕,自己不能承擔這樣的重任。

“良人,您的才能是連陛下都信服的,爲什麼會覺得自己不足以爲相呢?”

劉恆看到欒布不敢回答,模樣也變得嚴肅了起來,“欒公啊,如今您纔是大漢國相,務必要對這些事上心,絕對不能輕視。”

她是真心的爲自家良人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副將對此目瞪口呆,“這麼大的事情,將軍最好還是詢問一下廟堂的高賢,莫要衝動,這耗費可不少,只是爲了換人,怕是有些不值.”

“廟堂?廟堂只有派人來接收東西的時候纔會很積極,其餘時候,都是無視我的上書對我們不管不顧的,這件事,還是先跟燕王商談,然後讓燕王來上書你不知道,陛下這個人啊,對我和夏侯竈有着很深的偏見,一旦我和他上書,哪怕再正確,他都會拒絕,還是讓諸侯王來上書,通過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啊?陛下何以對您有偏見呢?我聽聞您與陛下一同長大.”

“那是因爲我太優秀了!”

第654章 喜怒不形於色,形於拳腳第406章 謝謝你們啊!!第585章 這是個聖賢啊!第238章 大王勇冠十萬軍第593章 那一天,太子身敗名裂第827章 分擔火力獻祭與答謝番外一:求學第460章 前仆後繼第95章 長啊,別給你祖師丟人啊第699章 沉穩如水第581章 確實是上頭了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11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486章 三十而立第446章 不該壯第85章 回孃胎裡去!第688章 劉長式想辦法第712章 如魚得水第444章 太像了第127章 我哥哥膽小,但是他人很好第432章 擴張的時代第407章 我只是天生神力而已第205章 逐漸被同化的賈生第553章 大漢第一學問大家第570章 你是我們所需要的人才!第714章 三公之才!!第223章 那就試試吧昨天出了點事第374章 可用之才第281章 羣賢本色第710章 驕兵悍將第172章 天下苦唐久矣第792章 萬戶侯第183章 滿門反骨第557章 無用之物第567章 不類其父第191章 驚恐的賈誼第704章 安息王的回信第624章 兩大聖賢的二度交鋒第156章 唐國上下皆不當人!第638章 諸侯的職責第614章 任人唯親第533章 所謂勇士第787章 還是得背鍋第445章 你的印記第850章 重重有賞第258章 羣賢和羣賢是不一樣的第364章 三賢治西南第249章 世子安?太子安?更新通知第59章 劍聖公子長第582章 大治之世第722章 大祭酒第409章 《家豬圈養手冊》第452章 沒有就去創造!第82章 賠我戰車!第37章 你是誰?你把我兒子怎麼樣了?第131章 爭執永遠都不會消失第313章 大漢三棋聖第78章 欒布!劈了他!(求首訂啊!)第163章 唐王府?不,賊窩!第563章 韓信第717章 唐國,你們的王回來了第875章 帶走第162章 有府邸的諸侯王就是不一樣!第807章 惡名昭著第786章 此慣例也!!上一章發錯了第543章 太尉打人了!!第454章 不過如此第316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22章 問個明白第44章 賢人啊!公子長!第861章 神醫第773章 爭死第518章 來就來吧,還帶什麼禮物啊第892章 家風第557章 無用之物第533章 所謂勇士第879章 未來第266章 稍微誇張了一點點第252章 不類父!第369章 我何其幸也第228章 沒有人比寡人更懂治國第562章 普天之下第495章 皇帝的徵北大將軍安第892章 家風第504章 待之以誠第430章 手撕宙斯的東方大力神第278章 略有棘手第179章 你想讓宗族陪你一同覆滅嗎?第128章 驢廷尉第530章 好漢劉老七第210章 大棋聖和小棋聖第533章 所謂勇士第4章 如何當一個合格的諸侯王第605章 朕就是這樣的漢子第567章 不類其父第82章 賠我戰車!
第654章 喜怒不形於色,形於拳腳第406章 謝謝你們啊!!第585章 這是個聖賢啊!第238章 大王勇冠十萬軍第593章 那一天,太子身敗名裂第827章 分擔火力獻祭與答謝番外一:求學第460章 前仆後繼第95章 長啊,別給你祖師丟人啊第699章 沉穩如水第581章 確實是上頭了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11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486章 三十而立第446章 不該壯第85章 回孃胎裡去!第688章 劉長式想辦法第712章 如魚得水第444章 太像了第127章 我哥哥膽小,但是他人很好第432章 擴張的時代第407章 我只是天生神力而已第205章 逐漸被同化的賈生第553章 大漢第一學問大家第570章 你是我們所需要的人才!第714章 三公之才!!第223章 那就試試吧昨天出了點事第374章 可用之才第281章 羣賢本色第710章 驕兵悍將第172章 天下苦唐久矣第792章 萬戶侯第183章 滿門反骨第557章 無用之物第567章 不類其父第191章 驚恐的賈誼第704章 安息王的回信第624章 兩大聖賢的二度交鋒第156章 唐國上下皆不當人!第638章 諸侯的職責第614章 任人唯親第533章 所謂勇士第787章 還是得背鍋第445章 你的印記第850章 重重有賞第258章 羣賢和羣賢是不一樣的第364章 三賢治西南第249章 世子安?太子安?更新通知第59章 劍聖公子長第582章 大治之世第722章 大祭酒第409章 《家豬圈養手冊》第452章 沒有就去創造!第82章 賠我戰車!第37章 你是誰?你把我兒子怎麼樣了?第131章 爭執永遠都不會消失第313章 大漢三棋聖第78章 欒布!劈了他!(求首訂啊!)第163章 唐王府?不,賊窩!第563章 韓信第717章 唐國,你們的王回來了第875章 帶走第162章 有府邸的諸侯王就是不一樣!第807章 惡名昭著第786章 此慣例也!!上一章發錯了第543章 太尉打人了!!第454章 不過如此第316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22章 問個明白第44章 賢人啊!公子長!第861章 神醫第773章 爭死第518章 來就來吧,還帶什麼禮物啊第892章 家風第557章 無用之物第533章 所謂勇士第879章 未來第266章 稍微誇張了一點點第252章 不類父!第369章 我何其幸也第228章 沒有人比寡人更懂治國第562章 普天之下第495章 皇帝的徵北大將軍安第892章 家風第504章 待之以誠第430章 手撕宙斯的東方大力神第278章 略有棘手第179章 你想讓宗族陪你一同覆滅嗎?第128章 驢廷尉第530章 好漢劉老七第210章 大棋聖和小棋聖第533章 所謂勇士第4章 如何當一個合格的諸侯王第605章 朕就是這樣的漢子第567章 不類其父第82章 賠我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