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賢人

西北三王終於趕到了。

三人心裡都頗爲感慨,總算有一次趕上了這樣的諸侯聚會。

在過去,因爲道路和地理的原因,等他們到達長安的時候,往往都是諸侯王們已經離開的時候,其實劉祥還好一些,距離長安不是那麼的遠,但是,他還要等自己那倆不成器的弟弟,西北三王,儘管內部有些不合,可還是要統一行動的,他也不敢獨自回長安,主要是怕被仲父揍,帶上倆弟弟,這火力輸出就能分散一些,自己也就不會被集中開火。

事實也正如他們所想的那樣,到他們三個前來長安的時候,來迎接的不只是劉安,還有吳王。

吳王眯起雙眼,盯着他們三人看了許久,完全不掩飾眼神裡的騰騰殺氣。

大概是因爲還要祭拜的緣故,吳王也沒有急着與他們發難,在小心翼翼的拜見了劉安和劉恆之後,三人方纔去祭拜了太后。

太后的葬禮其實已經結束了,採用了大漢皇帝的葬禮規格,與高皇帝進行合葬。

大漢百姓需要爲她守孝五日,而劉長等人則是需要守孝一個月。

這時日是越來越短了。

諸侯王們現在趕來,做的只是祭拜而已,沒有其餘要做的事情,在完成祭拜之後,兩人起了身,劉啓卻久久不曾起身,與兩個兄弟不同,劉啓的眼裡能看到真切的悲傷。

劉恆這一脈與太后的關係比起其他宗室成員來說,要好了很多,尤其是劉啓,太后雖然罵他,可對他也是真的喜愛,將他當作三代宗室裡最有出息的諸侯王,常常給與相助劉啓在這些年裡,也常常與太后寫信,若是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就讓太后出面,太后是西庭王曾經最大的助力,國內外有很多事情,都是在太后的相助下順利解決。

而今日,這股龐大的助力卻不復存在了。

劉啓的心情也因此而低落。

他認真的看着太后的靈位,默默的在心裡說道:大母,我一定會治理好西庭國,成爲您所稱讚的賢王。

衆人起了身,劉恆領着他們三人來到了厚德殿。

三人剛走進了門口,劉恆就暴露了本性,一腳就將站在門口的劉卬給踹了進去。

然後,他關上了門。

劉長摩擦着拳頭,站在前頭,劉恆冷笑着,站在身後。

劉祥,劉啓,劉卬三人臉色都有些蒼白,看了看前頭那個,又看了看後頭那個,還是劉啓鼓起了膽量,上前一步,很是流暢的一個滑跪,直接跪坐在了劉長的面前。

“臣知罪!!!”

其餘兩個也是有樣學樣,都跪坐了下來,就是不給對方任何毆打自己的機會。

“呵呵呵,有出息了啊內鬥是吧?覺得我們倆去不了西北是吧?”

劉長輕輕脫下了自己的鞋履。

三人都已經意識到了不妙,劉啓趕忙開口辯解道:“仲父,這不過是正常的商談而已,我們都已經和解,而且也意識到了彼此的錯誤仲父啊,諸多諸侯王齊聚一堂,請您與我們留下些顏面”

劉長覺得這豎子說的有些道理,就看向了四哥。

四哥點點頭,“他說的對,別打臉。”

“嗷~~~”

至此,大漢的諸侯王們,除卻北邊的夏王,南邊的滇王,以及身毒那些胡王,其餘衆人都已經全部趕到。

劉長坐在上位,看着面前的諸王們。

其中有老有少,有賢明的也有昏庸的,有劉姓的也有外姓,反正什麼人都有。

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地方都治理的不錯。

大漢已經不是過去那個貧窮的大漢了。

這些年裡,地方上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在劉長的夢裡,此刻的大漢就已經開始全面崛起模式,飛速發展,在五十年後正式達到巔峰,而現在的大漢,遠比劉長夢裡的那個大漢要強大太多,強橫的無法無天,就說面前這些諸侯王和他們的領地,一個比一個富裕,就是像西北那樣偏僻的地方,都因爲商路的原因,發展的像模像樣。

劉長敢肯定,大漢的強大放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此刻這個情況,將世界上的其餘強國全部綁在一起,也不是大漢的對手,就如安息,安息很強大,與其他國家不同,但是,這裡的諸侯王,隨意拿出一個,就能暴打安息,若不是因爲距離的問題,大漢都能將安息王抓過來給自己跳舞了。

無論是糧食產量,人口,疆域,軍隊,乃至是文化思想,大漢都足以吊打全世界了。

雖然劉長很早就開始喊自己乃是天下第一,可直到如今,這個天下第一方纔是被坐實了。

光是對海外那些島嶼的控制,對身毒的遠程管理,似乎就已經超過了歷史上的諸多朝代,能做到如今這個地步,劉長大概也變成了往後帝王們共同的噩夢,一個無法超越的天花板。劉長治下的大漢,不是因爲武力而強,也不是因爲經濟而強,他的強是全面的,文化水平,科技水平,軍事水平,各方面都來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當然,這種水平不能與後世進行縱向的對比,但是如果做橫向對比,大漢的水平起碼超越了全世界近千年。

光是火炮這個大殺器,就不知碾壓了他們多少。

而瘋狂的黃老科學家們還在不斷的進行着研究,科技的意義深入人心,隨着開商,民間思潮涌動,思想禁錮進一步的被打開,只要再經歷幾次工業革命,往後就一定能成爲全世界思潮的起源地。

劉長看着面前的這些諸侯王們,眼裡閃爍着光芒。

最初,諸侯王們是爲了哄皇帝開心,開始講述着各地的成就,可隨着這種炫耀的繼續,衆人忽然就有點較上勁了,彼此開始了隱晦的競爭,紛紛訴說着自己的強大。

如趙王和燕王就爲誰的鋼鐵產量更高而槓上了,險些就要大打出手。

劉如意知道自己打不過劉濞,一個勁的叫道:“劉勃!揍他!!打這個愛吹噓的昏王!”

劉恆制止了兩人,認真的說道:“四個輪子同時朝着一個方向才能前進,若是各自爲政,只能是南轅北轍,無法前進啊諸侯王們需要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可以競爭,卻不能攀比,更不能爭鬥。”

他說着,又看向了西北三王。

西北三王哆嗦了一下,“御史公說的極是!!!”

衆人再次吃起了美食,就在他們談笑風生的時候,劉安忽然站起身來,朝着衆人行了禮。

“在座的不少人都是我的長輩,我本不該貿然開口,只是今日難得聚集了天下賢王,我有些心裡哈,想說與衆人聽。”

劉長一愣,狐疑的看向了太子。

劉如意大大咧咧的揮着手,“你說就是了,大家都是親人,何必如此多禮呢?”

劉安點點頭,這才說道:“是這樣的,我們這次是因爲太后的事情而聚集起來,心裡都很是悲痛,但是,大漢乃是高皇帝與太后一同締造的,我們自然要治理好大漢,才能不辜負太后與高皇帝。”

劉安認真的說道:“方纔聽到各位的言語,心裡甚是激動,有些想法,想要與衆人說。”

劉安最先看向了燕王,“方纔聽到大王的言語,大王境內有諸多礦物,但是市場卻不多,想來,廟堂可以幫您解決這個問題,由廟堂來設立港口,推動燕國商賈們前往中原乃至南方,將燕國的東西賣到天下各地去,另外,我準備召集匠人,在燕國設立大量的造船廠,燕國的位置極爲重要,是廟堂往後往北部探索的要道.”

劉濞渾身一顫,猛地看向了太子。

“還有工廠的問題,大王方纔說了,境內有很多的胡人,不願意耕作,而且有不少地方也不適合耕作,可是您那邊礦物很多,若是廟堂扶持商賈們,在燕國設立大量的工廠,是否就能讓那些胡人有事可做?將他們變成匠人,謀取生計,竊以爲對燕國是有利無害的,另外,畜牧也不能不重視,我聽聞燕國有駿馬,而南方是缺乏駿馬的,燕國可以直接與南方進行駿馬的貿易,這也是我一直都想推動的。”

劉濞臉色潮紅,頓時想要開口。

“您方纔說起了賢才不足的問題,其實這也是邊塞諸國的問題,很少有士子願意前往受苦,那我們是否能調整一下太學,單設一科,放低錄取標準,而畢業者必須要前往邊塞爲三年之官吏?又是否能設立資助,針對那些家境貧苦的學子們,這些家境貧苦的學子,往往是能吃苦耐勞的,廟堂資助他們完成學業,可他們得要前往邊塞諸國爲官吏三年,往後自行決定去留?”

這下,不只是劉濞,劉啓,劉友等人都是瞪圓了雙眼。

“另外,還可以適當的給與邊塞官吏一定的補貼,提高他們的俸祿,改善他們的生活。”

“還有就是學府的問題了,邊塞的縣學少,讀書的人更少,我們還是要從根本上,也就是從地方的教學上進行革新,我準備在邯鄲設立一個新的太學,往後如燕,代,也會設立相應的太學。”

“至於您最後所說的,也就是醫館的問題,我已經想好了,當下的醫家需要更大的扶持,讓他們在天下各地都設立分部,培養出更多的醫者來,讓醫療機構能推廣到全天下.”

當劉安說完的時候,劉濞已經坐不住了,他猛地起身,“殿下所言當真?”

“自然當真,我雖然不才,卻也願意爲阿父分擔一些事情。”

劉濞激動的搓着手,又看向了劉長。

劉長調侃道:“怎麼,燕王現在又不肯與我走了嗎?”

劉濞搖着頭,“去還是要去的,不過,陛下能否等等我,先讓我將這些事情給辦妥了?燕國的這些問題若是都能解決,那臣就再也沒有可以擔心的事情了。”

劉安再次看向了劉恢,“中原的幾個富裕大國,看起來是沒有什麼治理的必要,但是,其實還有更進一步的可能,你們擁有最大的市場,同時也有着最強的生產力,就以樑國來說,樑國的糧食產量極高,而大漢有不少地方,都是缺乏糧食的,樑國完全可以通過貿易協議,換取自己更需要的東西完成對工具的更新迭代,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更新自己的生產力,從而保持糧食上的巨大產量,甚至還能做到提升我知道,鐵器在樑國的普及率是最高的,可大漢還有更多新的技術和新的工具,這些都能應用在樑國啊。”

劉恢若有所思。

劉安又看向了南邊的幾個諸侯王,“過去南邊很是貧苦,常常被人稱爲乃是蠻夷之地,可如今開海,南國定然是最先受利的”

“南國目前要做的,就是適應這種潮流,我先前前往南邊觀察,發現了很多問題,我們可以一併解決。”

劉長很是安靜的坐在上位,聽着劉安侃侃而談。

劉安並沒有跳過那些親密的人,包括親弟弟劉勃,都被他給說到了,給人的反應,他似乎是真的爲地方而考慮,不是爲了拉攏他們。

諸侯王們聽的很認真,連劉如意都坐的筆直,聽的入迷。

正常的諸侯王聚會,愣是被這個外人給帶歪了,衆人放着正事不做,開始商談起了國家大事。

當聚會結束的時候,幾個諸侯王直接就纏在了劉安的身邊,希望他能說出具體的方案,劉長也絲毫不在意,讓他們回去商談,劉恆若有所思的看着這一幕,當衆人都離開之後,劉恆卻留了下來。

“這是你安排的?”

劉恆詢問道。

劉長一愣,隨即急忙點着頭,“當然是我,是我告訴安的,不然就這個豎子,能想出這麼多的政策來嗎?都是我的想法!”

劉恆恍然大悟,“哦,原來是他自己想的啊。”

“這豎子不錯,有點上位者的意思了他這是不願意讓你爲難,主動來承擔,他其實挺有才能的,如今看來,他是要正式發揮出出自己的全部才能來了。”

劉長嗯了一聲,隨即看向了劉恆。

他沒有說話,但是劉恆卻很清楚,他想要說什麼。

“可以去但是要以出征的名義,不能是退位.你若是宣稱自己退位,然後出海,各地都會爆發叛亂,劉安就是再有才能,也需要時日來穩住他們啊,不能你說走就走,這是害了安.當初二哥名正言順的繼承位置,尚且有人不服氣,何況是你這麼亂搞呢?”

劉長傻笑着,“出征也可以啊。”

“只要是能出去打仗,看看不曾看過的地方,我都覺得可以。”

“你不會帶太多人過去吧??”

“不會,我只需要一個艦隊,幾個猛將,幾個謀士,還有錢包。”

“你要帶走呂祿?那呂家怎麼辦?”

“啊?這裡有呂傢什麼事?”

劉恆幽幽的看着他,“我昨日的上奏,你又沒看是吧”

“別說昨日的了,我何曾看過.咳咳,到底出了什麼事?”

劉恆面對這個無賴,也不好訓斥什麼,只好說道:“呂家出了大事,各地相繼有呂家子弟被抓捕,共計有數百人,還有些諸侯國內,有大臣上書彈劾王后品行不端,族人爲非作歹你也知道,當初爲了控制地方,太后派遣了不少族女前往各地爲王后,這些人吧”

劉恆沉默了一下,畢竟他也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

這些王后們仗着太后爲自己撐腰,在地方上那叫一個霸道,諸侯王深受其害,連大臣都不能避免,她們在當地的族人更是狗仗人勢,處處壓着地方的豪族。

現在,太后不在了。

很多大臣和豪族都吹起了反攻的號角,想要將這些平日裡欺辱自己的傢伙們都給打趴下。

呂祿今日不曾出現在這裡,就是去解決這些事情去了。

劉長沉默了片刻,臉色看起來有些難看。

劉恆看出了劉長臉色的變化,急忙開口說道:“你放心吧,太后的族人不會受到欺辱,不能說太后剛逝世,就清算呂家之人,這是不對的”

“不,應當清算,若是有證據,能證明這些人爲非作歹,欺辱百姓,魚肉地方,那就該按着律法來處置。”

劉長嚴肅的說道:“無論是誰,都不能違背大漢的律法。”

“但是有一點,當初阿母還在的時候,她就曾說,各地的呂家若是有違法亂紀的,可以上奏,在四哥的事情後,她再次下令,若是有王后以及族人爲惡者,可以上奏我也積極派人去調查,可是在那個時候,這些人都說沒有問題,一個勁的吹捧呂家子弟是多麼的賢良,現在阿母剛走,那些吹捧的人卻開始跳出來,指責這些人爲非作歹??”

“這些犬入的,過去幹什麼去了?現在變得如此正直??”

“這是想要陷我阿母與不義?那些違法亂紀的呂家人要抓,這些平日裡阿諛奉承,現在跳出來揭露罪行的也要抓!!犬入的,過去居然敢爲人隱瞞罪行,這樣的人現在是準備得到廟堂的賞賜嗎?!”

“四哥!!讓郅都來操辦這件事!!!”

“唯!!”

第896章 不管是誰說的第753章 來我夏國吧!!第411章 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第387章 亂世出英雄第688章 劉長式想辦法第48章 正要找你第109章 壯則有變第329章 後世賢君的典範第490章 師者父也第60章 這很值得!第751章 新的風暴已經出現第401章 世道循環周復始第213章 這個叫劉安的小崽子是誰??第431章 活過來的雕塑第435章 好善樂施呂大善人第553章 大漢第一學問大家第499章 朕似乎知道正確答案第773章 爭死第783章 長安的天空第124章 打擾了,告辭!第389章 法家大亂鬥第157章 來人啊,給齊王備酒!第558章 沒想到吧!第177章 寡人又想出了一個妙計!第16章 舞陽侯第293章 普天之下,莫非漢土第318章 什麼叫驚喜??第477章 羣賢再畢至第75章 此地風沙太大第175章 大漢第一相第460章 前仆後繼第64章 反覆橫跳第334章 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第719章 盜馬賊第338章 爲阿父報仇!第74章 我劉長從不說大話第222章 這是如意乾的!第358章 羣賢再至,君臣之禮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82章 賠我戰車!第276章 那是高皇帝的歌聲第755章 納賢第894章 呂后第435章 好善樂施呂大善人第520章 凱旋第130章 你們都看不到我嗎??第269章 好一個壯士!第866章 另類外人第378章 太子安的一生之敵第664章 太尉還朝第280章 挑釁也不是這麼個挑法第613章 真正的春秋大一統第41章 公子狂喜第254章 這都是爲了你好第329章 後世賢君的典範第824章 尤其重要第146章 力拔山兮第379章 怎麼特麼的又是你?!第796章 福之爲禍第827章 分擔火力第314章 就是拿來給你炫耀一下第806章 差之遠矣(補更)第252章 不類父!第487章 安陵第149章 冒頓的信第375章 不好!是宣義!!第33章 什麼叫御史大夫啊?通知以及更新時間第80章 我樂意第192章 著書立派的長大聖人成績彙報與更新第172章 天下苦唐久矣第426章 打仗父子兵第301章 賈誼鋒從磨礪出第685章 豎子第283章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第50章 就你叫劉長啊?第697章 絕佳的御史人選第774章 老奸巨猾第737章 祖孫三人第740章 將來之北方棟樑第423章 你聽懂了嗎?第831章 生來如此第257章 被高皇帝所支配的恐懼第204章 記得下次自己寫第418章 沒別的意思第161章 狩獵第883章 坑兄專業戶第156章 唐國上下皆不當人!第27章 我曾生擒白起第437章 這算什麼盛世第666章 良善之家第13章 漩渦通知第441章 這才叫相啊!!第100章 不許笑!第765章 自有人選第66章 栽贓陷害第242章 困擾史官的第一大難題第357章 太子安和他的徵北大將軍
第896章 不管是誰說的第753章 來我夏國吧!!第411章 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第387章 亂世出英雄第688章 劉長式想辦法第48章 正要找你第109章 壯則有變第329章 後世賢君的典範第490章 師者父也第60章 這很值得!第751章 新的風暴已經出現第401章 世道循環周復始第213章 這個叫劉安的小崽子是誰??第431章 活過來的雕塑第435章 好善樂施呂大善人第553章 大漢第一學問大家第499章 朕似乎知道正確答案第773章 爭死第783章 長安的天空第124章 打擾了,告辭!第389章 法家大亂鬥第157章 來人啊,給齊王備酒!第558章 沒想到吧!第177章 寡人又想出了一個妙計!第16章 舞陽侯第293章 普天之下,莫非漢土第318章 什麼叫驚喜??第477章 羣賢再畢至第75章 此地風沙太大第175章 大漢第一相第460章 前仆後繼第64章 反覆橫跳第334章 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第719章 盜馬賊第338章 爲阿父報仇!第74章 我劉長從不說大話第222章 這是如意乾的!第358章 羣賢再至,君臣之禮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82章 賠我戰車!第276章 那是高皇帝的歌聲第755章 納賢第894章 呂后第435章 好善樂施呂大善人第520章 凱旋第130章 你們都看不到我嗎??第269章 好一個壯士!第866章 另類外人第378章 太子安的一生之敵第664章 太尉還朝第280章 挑釁也不是這麼個挑法第613章 真正的春秋大一統第41章 公子狂喜第254章 這都是爲了你好第329章 後世賢君的典範第824章 尤其重要第146章 力拔山兮第379章 怎麼特麼的又是你?!第796章 福之爲禍第827章 分擔火力第314章 就是拿來給你炫耀一下第806章 差之遠矣(補更)第252章 不類父!第487章 安陵第149章 冒頓的信第375章 不好!是宣義!!第33章 什麼叫御史大夫啊?通知以及更新時間第80章 我樂意第192章 著書立派的長大聖人成績彙報與更新第172章 天下苦唐久矣第426章 打仗父子兵第301章 賈誼鋒從磨礪出第685章 豎子第283章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第50章 就你叫劉長啊?第697章 絕佳的御史人選第774章 老奸巨猾第737章 祖孫三人第740章 將來之北方棟樑第423章 你聽懂了嗎?第831章 生來如此第257章 被高皇帝所支配的恐懼第204章 記得下次自己寫第418章 沒別的意思第161章 狩獵第883章 坑兄專業戶第156章 唐國上下皆不當人!第27章 我曾生擒白起第437章 這算什麼盛世第666章 良善之家第13章 漩渦通知第441章 這才叫相啊!!第100章 不許笑!第765章 自有人選第66章 栽贓陷害第242章 困擾史官的第一大難題第357章 太子安和他的徵北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