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變成了一個神經病錯亂的瘋子
雖然華振戎對當兵不是很感興趣,但是既然來了,又有盛澤錫一起激勵着。
所以,他訓練也很刻苦,很認真,在加上有華伯伯的基因在。
所以,華振戎的表現也非常出色。
可以說,是不辜負他“振戎”這個名字。
一開始,華振戎對當兵不是很感興趣,但後來慢慢的,他也熱愛了。
再後來,兩人一起並肩出任務,打敵人。
可以說,兩人是最完美的拍檔,是可以毫不猶豫,將後背託付給對方的戰友。
兩人在軍區裡是出了名的“雙雄”的存在。
“但後來,那個男人,故意把我調離了西北軍區……”盛澤錫咬牙切齒,甚至眼底帶着一絲憎恨。
那個男人,自然就是盛信皓。
因爲華伯伯幫助了盛澤錫,所以盛信皓遷怒了。
但是華伯伯的身份地位不比盛信皓低,所以,他沒辦法遷怒在華伯伯,甚至是華振戎身上。
只能柿子挑軟的捏。
於是,就把盛澤錫調離到了其他軍區。
軍令如山。
沒辦法,哪怕盛澤錫再不願意,再怎麼爭取,也只能服從。
於是,原本好好的一對作戰夥伴,就這麼被拆散了。
“……而等到我一年後再次努力終於申請到調回西北軍區時,卻找不到振戎的身影。”
直到他去了京市華家,見到那個被綁起來,瘋瘋癲癲的華振戎時,才明白了過來。
原來,就在半年前,華振戎出的一次任務,因爲有敵特泄密,導致他們幾乎全軍覆沒。
最後就只剩下一個戰友揹着重傷的華振戎回來。
華振戎後來被搶救了回來,身體倒是沒有什麼事,就是精神好像了問題。
變成了一個神經病錯亂的瘋子。
沒有人知道,當盛澤錫在西北軍區找不到華振戎,趕到京市華家,看到被綁住,忍不住他的華振戎時,是什麼樣的心情。
盛澤錫自責極了。
“當時我想,如果當初不是我硬要來當兵,振戎就不會去央求華伯伯,那他就不會來當兵了,那一切是不是就不會發生了……”
顧嘉寧看着盛澤錫眼底裡的悲傷和自責,心就是一疼,她起身,將盛澤錫抱在了懷裡,“不是的,你不要這麼想,我想,若是華同志清醒過來,也不會希望你這麼想。”
盛澤錫抱住了顧嘉寧,將臉埋在了她的懷裡,不讓她看到他紅了的眼眶,不讓她看到他的脆弱。
其實,不止是他自責,華伯伯也很自責,很是白了頭髮,一夕之間老了十歲。
華伯伯說,既然當初振戎不感興趣,那他就不該勉強的。
難道,繼承他的志向,衣鉢,真的比一個兒子還重要嗎?
當然沒有!
但,事情已經發生,已經沒辦法挽回了。
“寧寧,如今振戎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我聽說他幾乎時不時就會頭疼欲裂,想要撞牆,我是真的怕……”
他很怕,下次回去,聽到的是更加可怕的消息。
“我知道,我知道,你放心,我會幫你治療好華同志的病,他會好起來的。”顧嘉寧抱着他,不斷安撫。
顧嘉寧一直覺得,華振戎這個名字有些熟悉。
這會,她總算是想起來了。
上輩子,她死後,靈魂飄在盛澤錫身邊,在盛澤錫身邊,見到了他生活的點點滴滴。 重生一世,顧嘉寧覺得那些記憶,在這一刻,忽然就清晰了起來。
她記得,上一世,每年,盛澤錫都會去祭拜一位特殊的戰友。
那是他的戰友,也是他的最好的朋友,兄弟。
但是年紀輕輕卻死了,還是自殺死的。
振戎……
是了,盛澤錫在祭拜時,對着那塊墓碑,喊出的就是振戎這個名字。
她清楚地記得,當時盛澤錫臉上的哀傷。
所以,華振戎上一世是年紀輕輕就死去了?!
是因爲這個PTSD死去的吧。
那他是在什麼時候死去的呢?
顧嘉寧蹙眉回憶着那塊墓碑上寫着的華振戎的生卒年。
下一秒,顧嘉寧瞳孔微微睜大,她想起來了。
75年7月23!
是了,是這個時間。
那不就是今年嘛。
而現在,是3月份。
也就是說,距離華振戎自殺,還有不到5個月的時間。
救,必須救!
華振戎是盛澤錫的好友,兄弟,也是錫哥上輩子心中的遺憾,華振戎必須救!
當然,即便華振戎不是盛澤錫的兄弟,好友,當單單他是出任務,是保家衛國中才得了PTSD的,那她也要救,義不容辭啊。
一個月後到京市去給婆婆掃墓,再給華振戎治療,應該來得及。
而盛澤錫在聽到顧嘉寧說要給華振戎治療時,只覺得心頭像是被什麼灌滿般,暖暖的,甜甜的。
“寧寧,謝謝你,我何其有幸能娶到你。”
“不過,你壓力也不要太大。”
“放心,我有分寸的。”
既然答應了盛澤錫要治療好華振戎,那顧嘉寧也認真了起來。
接下來的時間,她除了固定去中醫科室上班外,有時間就是在空間裡學習治療PTSD的課程。
別說,這一門課程,涉及心理學,對於顧嘉寧來說,還是挺新奇,挺有挑戰性的,而且課程也比較多,所以顧嘉寧學習起來,耗費的時間也比較長一些。
而且,這門涉及,涉及到的PTSD不僅有針對人的,還有針對動物的。
顧嘉寧先學了動物這方面的,學完後,她就先給琥珀治療。
時間就這麼在顧嘉寧上班,學習中一點點過去。
之前,聽說鮮少來中醫科室的陳老,最近倒是時不時就過來。
一來,只要看到顧嘉寧的辦公室沒有病人,就會和她一起探討醫學或者疑難雜病。
顧嘉寧對於陳老的到來並不排斥,反而很是歡迎。
每次和陳老探討完,她總是能學到不少。
對於顧嘉寧來說,陳老就像是老師一樣,事實上,在探討中,陳老對她也是諄諄教導,和老師幾乎沒有差別了。
顧嘉寧雖然將很多醫學書籍都塞到了腦子裡,但她從來不覺得,這樣自己就是神醫了。
她知道,記下,還有怎麼用,是兩碼事。
而且,很多時候,治病救人,不單單是靠着書本的知識就可以的。
經驗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