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這麼漂亮精緻,絕對是贗品!

什麼是孤品,自然就是獨一無二,天底下就一件的意思,不可能成雙成對出現的東西。宣德年間的官窯青花蛐蛐罐,就是這樣的存在。

一般來說,提到宣德皇帝,在史書上評價可不低。作爲永樂皇帝的孫子,宣德皇帝受到良好的教育,更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許多人都說,他的父親能夠坐穩太子之位,並且順利地登基爲帝,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這個皇太孫的緣故。

從文獻記載看,宣德皇帝在位九年零七個月,就整個明王朝二百七十多年的統治而言,只能算是短暫的一瞬間。不過這一瞬間,卻是明代最爲輝煌的一頁。

宣德皇帝在位期間,不僅在軍政方面有卓越才幹,而且還有許多雅好,比如留神詞翰、精於繪事等等。也就是說,他的詩詞文章寫得不錯,更擅長繪畫。

當然,無論是寫詩還是繪畫,在大家看來,那是十分風雅的事情。只要不做到南唐後主李煜,以及宋徽宗趙佶的地步,一般人只會稱讚,不會有什麼惡評。

畢竟喜好風雅,就意味着親近文官。史書的筆桿子就掌握在文官手裡,他們自然會往好的方面書寫,不可能抨擊。

不過,人無完人,宣德皇帝有個喜好促織之戲的毛病,卻是許多人深痛惡絕的事情。記得國內有一部關於促織的動畫片,就是批評譴責宣德皇帝這種行爲。

所謂促織,其實養蟋蟀,鬥蟋蟀。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玩蛐蛐。

玩蛐蛐這項活動,究竟源於什麼時代,已經無從考據了。反正詩經之中,就有十月蟋蟀,入我牀下的描述。然後代代相承,連大詩人杜甫、白居易,都寫有關於蟋蟀的詩文。然而真正玩蟋蟀玩出花樣,並且把玩蟋蟀編寫成著作的,卻是南宋奸相賈似道。

史書評價,賈似道是誤國害民的奸相,傳說在北兵侵入宋境之際,他仍然和姬妾趴在地上觀看鬥蟋蟀。作爲玩蟋蟀的行家裡手,他兩萬餘字的促織經,至今仍是養蟲者的經典祖書。由此也看得出來,民間玩蟋蟀的風氣,已經由下及上,在貴族之中流行了。

不過仔細想想,宰相玩蟋蟀是禍國殃民的表率,那麼堂堂一國之君也好玩蛐蛐,就算是有作爲的皇帝,肯定也逃避不了一個不務正業的評價。

文武百官不好說,反正作爲宣德皇帝的母親,當朝太后非常討厭兒子這種行徑。所以在宣德皇帝病逝之後,帝位由宣德皇帝年僅八歲的兒子即位,爲防止孫子玩物喪志,荒廢學業,太后乾脆發佈了命令,將宮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務悉皆罷去。

想一想,幼帝即位,朝政基本是太后管理,也就是所謂的垂簾聽政。一道懿旨下去,而且還是賢明的決定,誰敢不從?

一時之間,宣德皇帝登基之後,命令御窯廠精心燒造的蟋蟀罐就是這樣被砸光了。不僅是宮中所藏慘遭譭棄,就連御窯廠燒製好尚未進貢的蟋蟀罐也全部打碎深埋地下。

這種情況下,宣德年間的官窯蛐蛐罐,自然成爲了十分稀罕少見的東西。至於稀罕到什麼程度呢,一般人或許沒有什麼概念,那就舉個例子吧。

據查資料可知,清宮舊藏宣德官窯瓷器一千多件,大多數是從宣德朝傳存下來的,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是現今最有權威的收藏。然而這些收藏之中,卻沒有一件宣德官窯蟋蟀罐,由此也可以知道,這種東西的稀少程度了。

反正根據一些人的考據得出結論,能夠在太后的旨意下,能夠倖免於難的宣德蛐蛐罐肯定不多,很有可能是宣德帝賞賜大臣的禮物。畢竟按照文獻資料看來,確實有關於宣德皇帝贈予官員心愛禮物的記載。

當然,另外一些就是被打碎埋到地下的殘器了。近些年來倒是出土不少,可是現在孔老先生秘書捧出來的蛐蛐罐明顯不是殘品。

拋開殘器不說,真正完好無損的東西絕對是獨一無二,堪稱孤品的珍寶。

“這東西到底是真品,還是仿品?”

看了一眼,常老忍不住質疑起來,眼中多少有點不信。畢竟後人也明白宣德官窯蛐蛐罐的珍貴,自然加以仿造。而且由於真品罕見,在不瞭解真品具體特徵的情況下,往往容易上當受騙,把仿品當成真品買下來了。

“常兄不妨看看。”

適時,孔老先生笑道:“掌個眼,鑑賞一下,就知道是真是仿了。”

“你不說,我也要上手觀賞。”

說話之間,常老定了定心神,立即戴上了白手套,又摸出高倍放大鏡,以及強光手電筒。裝備齊全了,這纔開始仔細研究蛐蛐罐。

“俗話說,玩蟲一秋,玩罐一世。”

常老一邊鑑賞,一邊說道:“其實養蛐蛐最好的罐子,應該是用澄泥做的澄泥罐。澄泥製作的罐子質地潤滑,透氣性能很好,比較適合養蟲子。不過明代人不懂這個,或者說皇帝養蛐蛐的罐子,不能是最好的,肯定是要最貴的。”

“不過對於皇帝來說,金銀珠玉太俗氣了,唯有瓷器才能夠彰顯高貴身份,以及文雅的品味,所以青花蛐蛐罐子應運而生。而且由於皇帝的喜愛,御窯廠工匠對於罐子的製作自然是盡善盡美。”常老有幾分感嘆道:“在我看來,或許最能代表宣德時期青花瓷器工藝最高水平的,應該就是官窯青花蛐蛐罐了。

這話有點道理,衆人也比較贊同。

畢竟御窯廠的存在,本身就是滿足皇帝的私慾,一切按照皇帝的喜好來辦。朱元璋喜歡釉裡紅,所以洪武年間的釉裡紅是珍品,朱棣喜歡白瓷,這纔有了永樂甜白的誕生。到了宣德皇帝時期,他本人偏愛青花,那麼宣德青花是整個明朝最好的東西。

當然,宣德偏愛青花沒錯,卻更愛玩蛐蛐,那麼宣德青花蛐蛐罐精美程度也可想而知。眼前這件東西就是很好的證明,器物胎體厚重,釉層肥厚,白中發青,這是宣德青花的特點。尤其是青花的錫光,在燈光下十分濃厚豔麗,十分惹眼。

永樂宣德年間,御窯廠青花瓷普遍使用蘇麻離青,這是進口料,價格昂貴。所以纔有諸料悉精,青花最貴的評價。但是便宜沒好貨,貴的東西往往意味着質量有保證。蘇麻離青料價格不菲,但是燒造瓷器展現出來的效果,確實比國產料更勝一籌。

蘇麻離青發色深沉濃豔,特點更是十分明顯,如果在爐火氣氛好的情況下,更是能燒出寶石般的色澤。大家稍微打量,注意到蛐蛐罐的青花顏色,就可以判斷東西應該是使用蘇麻離青燒製而成。

“不過,這應該是蘇麻離青和國產青料混合使用之後,才燒造成的蛐蛐罐。”

研究片刻,常老肯定道:“你們看,蘇麻離青呈深劃色,而國產青料顏色比較清淡,有暈散的現象。所以罐子青花的髮色比較明快,色澤濃重與淡雅相間,具備兩種鈷料的特點。”

“混合鈷料,應該比較少見吧。”

此時,俞飛白饒有興趣道:“是故意營造出這種髮色效果來,還是由於蘇麻離青已經開始出現枯竭跡象,所以要省着點兒使用。”

“當然是前者,想要這種濃淡相間的效果。”

常老笑道:“要知道宣德年間國力昌盛,有足夠的軍事力量,以及財政力量到國外採購蘇麻離青。真正讓蘇麻離青陷入枯竭危機的,卻是在土木堡之變以後,由於政治因素,開始了長達三十年的燒瓷空白期。”

“這個空白期要到了成化年間才恢復過來,不過庫存的蘇麻離青也用完了。也就是說,瓷器的演變,也能夠折射出當時國力的情況。”

常老微嘆道:“這個道理不僅是我們明白,古人心裡也清楚,不然也不會總是稱讚永宣瓷器是明代瓷器的最高水平了。”

“常老,你說的我們都懂。”與此同時,俞飛白好奇問道:“關鍵是這個蛐蛐罐呀,到底是不是宣德官窯真品?”

“這個嘛……”

常老遲疑了下,立即笑道:“我不說了,你們自己判斷吧。”

“什麼呀,又吊人胃口。”

俞飛白看似抱怨,實際上卻興致勃勃接替常老的位置,然後仔細研究起來:“釉麪肥厚滋潤,光澤柔和不刺眼,白中泛青。釉面不太平整,像橘子皮,可能存在開片現象。在高倍放大鏡底下,釉面充滿了大大小小的氣泡,甚至小氣泡擦大氣泡……”

“宣德朝無論什麼品種的瓷器,幾乎都是這種釉面,蛐蛐罐肯定也不例外。”

把裡胎和外釉都打量過了,俞飛白又小心把罐子翻轉過來,察看底足:“宣德青花大件東西一般是無釉白色細砂底,用手撫摸十分光滑,而且邊沿有火石紅斑點。”

“對,全對。”

裡裡外外研究了一遍之後,俞飛白頓時喜形於色,笑逐顏開道:“這麼漂亮精緻,又完美無缺的東西,絕對是……贗品!”

“什麼?”

一瞬間,孔老先生愣住了,抓破腦袋都想不明白,嘴上說得好好的,俞飛白怎麼突然得到這個截然相反的結論。難道是嘴快,所以說岔了?(。)

第401章 黑市拍賣(完)第166章 馮老的電話第150章 水點桃花第708章 賭石界的神話傳說第569章 玳皮天目盞第44章 舉世皆醉我獨醒第517章 狗皮膏藥似的人第575章 朋友,晉陽喬家,不簡單的小姑娘第697章 十八羅漢第534章 大買賣第401章 黑市拍賣(完)第826章 小胖子龐躍第500章 招個大掌櫃第291章 黃庭堅手跡第83章 老子西遊,紫氣東來第175章 紛至沓來第838章 一語定乾坤第187章 陰謀論第907章 上帝的指引第173章 精神損失費第957章 舍,得第720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人物第571章 百壽第569章 玳皮天目盞第664章 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第40章 咦,有美女第748章 鑑賞家的素養第151章 以物易物,賓主盡歡第719章 蠢!第207章 爭一口氣第1012章 互通有無第524章 人事足了,天命自然來第436章 重逢貝葉第186章 給我上……第850章 方明升的提議第968章 新一輪熱潮第505章 大小雖異皆君寶第449章 從來不幫人賭石第468章 視力錯覺第879章 明光鎧第720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人物第822章 龍的地位第443章 小訣竅,找上門第914章 一段小插曲第485章 正方便下手第25章 意外的發現第284章 下半生的幸福第448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333章 所謂近朱者赤……第516章 打探敵情第876章 節外生枝,再次招攬第340章 一筆巨大的財富第718章 高人風範,但求心安第289章 意外的來客第844章 漁父圖,秋深帖第467章 軟玉法第203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458章 凍地昌化石第749章 夜光杯的傳說第1039章 傳國璽第58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747章 神奇的聖陶杯第976章 尋龍第969章 待價而沽第679章 黃金寶塔第717章 搖錢樹第989章 編故事!第123章 山腹中的空間第195章 難以估量價值的禮物第467章 軟玉法第676章 海內第一第602章 五峰船主,晉陽面食第989章 編故事!第510章 接二連三的驚喜第315章 先生,陪我……第67章 稀世孤品第906章 金聲玉振第108章 虧了?第355章 貧僧有愧於心第629章 藝術品經紀人第954章 掘藏得金!第580章 這只是一個開端第598章 幸中副車,小小收穫第832章 博山爐第426章 爲焦尾琴代言第658章 摸不着頭腦第178章 突破了千萬第592章 有寶,速來!第196章 小子,變得滑頭了第735章 獨樂不如衆樂第751章 看好,看衰?第458章 凍地昌化石第746章 脫胎換骨第115章 正式的拜訪第614章 把人埋了,東西歸你第117章 有意思的七星寶刀第373章 潘家園“鬼市”(1)第496章 缺德的建議第893章 價值連城的孤品第387章 貪圖名利?
第401章 黑市拍賣(完)第166章 馮老的電話第150章 水點桃花第708章 賭石界的神話傳說第569章 玳皮天目盞第44章 舉世皆醉我獨醒第517章 狗皮膏藥似的人第575章 朋友,晉陽喬家,不簡單的小姑娘第697章 十八羅漢第534章 大買賣第401章 黑市拍賣(完)第826章 小胖子龐躍第500章 招個大掌櫃第291章 黃庭堅手跡第83章 老子西遊,紫氣東來第175章 紛至沓來第838章 一語定乾坤第187章 陰謀論第907章 上帝的指引第173章 精神損失費第957章 舍,得第720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人物第571章 百壽第569章 玳皮天目盞第664章 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第40章 咦,有美女第748章 鑑賞家的素養第151章 以物易物,賓主盡歡第719章 蠢!第207章 爭一口氣第1012章 互通有無第524章 人事足了,天命自然來第436章 重逢貝葉第186章 給我上……第850章 方明升的提議第968章 新一輪熱潮第505章 大小雖異皆君寶第449章 從來不幫人賭石第468章 視力錯覺第879章 明光鎧第720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人物第822章 龍的地位第443章 小訣竅,找上門第914章 一段小插曲第485章 正方便下手第25章 意外的發現第284章 下半生的幸福第448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333章 所謂近朱者赤……第516章 打探敵情第876章 節外生枝,再次招攬第340章 一筆巨大的財富第718章 高人風範,但求心安第289章 意外的來客第844章 漁父圖,秋深帖第467章 軟玉法第203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458章 凍地昌化石第749章 夜光杯的傳說第1039章 傳國璽第58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747章 神奇的聖陶杯第976章 尋龍第969章 待價而沽第679章 黃金寶塔第717章 搖錢樹第989章 編故事!第123章 山腹中的空間第195章 難以估量價值的禮物第467章 軟玉法第676章 海內第一第602章 五峰船主,晉陽面食第989章 編故事!第510章 接二連三的驚喜第315章 先生,陪我……第67章 稀世孤品第906章 金聲玉振第108章 虧了?第355章 貧僧有愧於心第629章 藝術品經紀人第954章 掘藏得金!第580章 這只是一個開端第598章 幸中副車,小小收穫第832章 博山爐第426章 爲焦尾琴代言第658章 摸不着頭腦第178章 突破了千萬第592章 有寶,速來!第196章 小子,變得滑頭了第735章 獨樂不如衆樂第751章 看好,看衰?第458章 凍地昌化石第746章 脫胎換骨第115章 正式的拜訪第614章 把人埋了,東西歸你第117章 有意思的七星寶刀第373章 潘家園“鬼市”(1)第496章 缺德的建議第893章 價值連城的孤品第387章 貪圖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