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吳道子真跡

與許許多多神明一樣,在鍾馗成名之後,自然有人給他安排了一份履歷。

不知道什麼原因,反正無論古今,百姓都十分重視出身,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神明,也擺脫不了這個根深蒂固的框架。比如說玉皇大帝,明明是天庭之主,但是百姓硬是把他安排成爲大善人張百忍,然後經過了多少劫數,才最終成爲了天帝。

連玉皇大帝也逃離不了百姓的擺佈,鍾馗自然也不例外。據古籍記載及考證,他是個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的人物,平素正氣浩然,剛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膽相照。屬於面惡心善的大好人,所以死了以後才化身鬼王,再經過數代人的演繹之後,得以成爲鎮宅聖君。

仔細想想,鍾馗的發跡史與關二哥也差不多,都是得到百姓的大力支持之後,逐漸地升級上去,最終得到朝廷的賜封確認,成爲了民間赫赫有名的神靈。

所以才說人民羣衆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符合他們的心意,立即被捧上了神壇,要是不符合他們的意願,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神明,照樣被遺忘在角落之中。

扯遠了,反正在看到隱畫是鍾馗像之後,大家多少有些意外,不過又倍感親切。畢竟與那些高雅的繪畫相比,鍾馗像無疑更貼近大衆的審美觀。

“不對……”

與單純看熱鬧的人不同,一些行家更加喜歡觀賞畫卷的內涵。比如說繪畫的水平、風格、作者等等細節。也就是由於這種習慣,真的讓他們看出門道來了。

“有什麼不對的?”

聽到有人說不對,旁人自然不解道:“挺好的呀。”

“不是畫不對,而是畫卷好像沒那麼簡單……”一個行家微微搖頭,忍不住湊近再看,然後驚聲道:“快看題跋!”

在這人的提醒下,衆人紛紛朝畫上看去,果然發現在畫像的旁邊。確實有一段文字存在。按照古人繪畫的習慣,這應該是題跋無疑。

然而,適時卻有人反駁道:“那不是題跋,而是批示!”

“批示?”

一時之間,許多人十分迷茫,完全摸不着頭腦。題跋就是題跋,怎麼成了批示了?

有人佔了地勢之利。自然看得更加清楚,只見畫上文字是繁體字。一位老先生難得眼力沒有衰退,就搖頭晃腦吟誦出來:“靈祗應夢,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實須稱獎;因圖異狀。頒顯有司,歲暮驅除,可宜遍識,以祛邪魅,益靜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

“什麼意思?”

不是大家的文化不高,主要是古今的文化存在差異。比如說這一段話。大家倒是能夠聽懂大半,隱約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真正讓他們表述出來,又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意味。

“這是一個典故。”

適時,有人隨口解釋道:“相傳唐明皇李隆基曾經做了個夢,夢見有小鬼竊取了自己的玉笛和楊貴妃的香囊。李隆基大怒,正要召喚武士捉拿小鬼,冷不防有一隻蓬髮虯髯。面目可怖的大鬼奔了過來,在李隆基驚駭的目光中,直接捉住小鬼吞吃了。”

“大鬼吃了小鬼以後,立即拜倒在李隆基身前,交待了自己的來歷。自稱是終南山鍾馗,在高祖武德年間,因赴長安應武舉不第。羞歸故里,觸殿前階石而死。幸蒙高祖賜綠袍葬之,遂銘感在心,誓替大唐除盡妖魅。”

“李隆基醒了以後。立即召來畫師按照自己夢中所見,繪畫了一幅鍾馗捉鬼圖。在圖畫完成之後,李隆基更是在畫上御筆親題批示,並且讓相關部門將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廣頒天下,讓世人皆知鍾馗的神威……”

在說話之間,那人突然驚住了,然後失聲道:“難道說,這畫是吳道子真跡?”

“畫聖吳道子?”

“有可能,畢竟在記載之中,李隆基就是叫吳道子繪製鍾馗捉鬼圖的。”

想到這個可能性,一時之間許多行家不淡定了,紛紛涌到前邊仔細地觀望起來。也不怪大家這樣激動,主要是提到吳道子這個人,確實讓大家冷靜不下來。其實看看吳道子名字之前的前綴頭銜就知道了,畫聖兩個字,已經說明了他的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在古代仙和聖,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夠消受得起的。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茶仙陸羽、書聖王羲之,哪個不是震古鑠今,讓人如雷貫耳的人物。

吳道子能讓人奉爲畫聖,絕對不可能是浪得虛名。想想就知道了,古代畫家多如牛毛,著名的畫師更是不在少數。什麼顧愷之、張僧繇、展子虔、閻立本等等,哪個不是大名鼎鼎,讓人耳熟能詳的大畫師。

然而這些人都沒被世人尊稱爲畫聖,卻被吳道人奪了這個稱號,由此也知道他的實力了。畢竟人家經得住歷史考驗,讓人心悅誠服的認同,自然證明了他的本事。

史書記載,吳道子少孤貧,初學書後轉習繪畫,二十歲才嶄露頭角。開元年間以善畫被召入宮廷。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

畫技大成之後,深受唐玄宗李隆基的賞識,親自賜名道玄!一代貧寒畫師,卻得到這樣的殊榮,也難怪民間畫工尊爲祖師,後人冠以畫聖之名。

大文豪看過吳道子的畫作之後,更是感嘆詩至杜子美(杜甫),文至韓退之(韓愈),書至顏魯公(顏真卿),畫至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事畢矣!

“沒錯,像,真像吳道子的手筆。”

“人物衣飾線條十分流暢,富有運動感和強烈的節奏感。整個畫面的風格統一,有着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效果。這正是所謂的吳帶當風,屬於吳道子的獨有特點。”

“不僅是繪畫風格,你們看款識。儘管沒有吳道子本人的書寫款,卻有李隆基的年號章,看起來應該是真跡……”

在衆人驚歎聲中,王觀也頗爲好奇,忍不住悄聲問道:“周老,那畫真是吳道子真跡?”

“你說呢?”周老輕微笑道:“你覺得不是嗎?”

“我當然希望是……”王觀遲疑道:“不過吳道子的畫作,好像是以壁畫居多吧。壁畫保存十分不易,更容易毀於戰火之中。所以現在流傳下來的作品,一般是臨摹之作。”

“也有真跡的。”

適時,周老提醒道:“不記得八十七神仙卷嗎?”

“呃……”

一瞬間,王觀也醒悟過來。八十七神仙卷他當然知道,那是一幅白描人物手卷,畫上有八十七個神仙從天而降,列隊行進,姿態豐盈而優美。經過張大千、徐悲鴻、潘天壽這些著名大畫家評價,一致認爲這幅手卷應該是出自吳道子的手筆。

八十七神仙卷是徐悲鴻發現的,圍繞這幅畫發生了許多曲折離奇的事情。經歷了失竊、失而復得等事件之後,東西最終回到徐悲鴻手裡,現在更是保存在徐悲鴻紀念館中。

許多專家學者鑑定之後,覺得手卷應該是粉本,也就是壁畫的稿本。畢竟描繪壁畫也是一件十分嚴謹的事情,不可能說畫就畫,肯定要事先打好草稿,纔在牆壁上描繪。

不過對於大畫家來說,他們創作的稿本,本身就是難得的精品畫作,自然有人精心收藏起來,經過裝裱之後代代相傳。

“難道說這幅鍾馗捉鬼圖也是這樣?”王觀揣測起來,仔細觀看研究:“據說吳道子作畫喜用焦墨鉤線,略施淡彩於墨痕之中,顯得意態叢生,與畫中風格特點相符……”

“相符就行了。”

說話之間,周老拍了拍王觀的肩膀,意味深長道:“做人呀,有時候難得糊塗也不見得是什麼壞事。對於有爭議的東西,爲什麼一定要往壞處去想呢。”

“……明白了。”

這個時候,王觀心領神會。雖然說對於鑑定師來說,區分東西的真僞,那是他們的本能,也是他們存在的意義。然而對於收藏家來說,有時候真僞並不是衡量東西價值的準則。

就好比眼前這幅鍾馗捉鬼圖,筆法充滿了吳道子的風格,而且又可以確定是唐畫,只不過缺乏直接的證據證實東西就是出自吳道子之手。

這種情況下,圖畫自然存在爭議,一些患有強迫症的人,可能要斤斤計較加上疑是兩字。在他們看來,疑是出自吳道子之手,與真是出自吳道子之手,卻是屬於完全不同的概念。

然而收藏家卻不同,只要證實東西不是贗品,就算有少許存疑,也是無傷大雅,一樣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況且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纔不管旁節末節的爭議,更加偏向於東西就是真跡。說起來,他們也是幸福的,以純粹的心情去觀賞圖畫,更容易得到滿足。

吳道子的真跡呀,向來屬於只聞其聲,卻從來沒有見過的珍寶。也不是從來沒有見過,複製本、印刷本,他們自然看過,但是近距離觀摩真跡的機會真的是少之又少。

現在機會在眼前了,肯定沒人願意錯過。

況且圖畫本身更是不同尋常,不僅是吳道子的作品,更是十分神奇的隱畫,自然更能激發大家的好奇心,紛紛專注欣賞,誰也沒有離開的意思……

第998章 大豪第603章 豪門女婿不好當第940章 跌宕起伏,高潮不斷第533章 栽得很冤枉第1047章 朱大先生死了?第685章 半山寺第122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854章 血鏽第325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第946章 又立功了第648章 一刀,兩斷!第819章 能量守衡定律第318章 改行打劫去第847章 大手筆第611章 偷天換日,釜底抽薪第926章 鋪路第1035章 贔屓第925章 離奇詭異的轉化第416章 信息量好大第44章 舉世皆醉我獨醒第279章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第319章 很多非常多第249章 聲名鵲起②後生可畏第447章 巧遇第479章 水漫金山的來由第435章 峰迴路轉,天不亡我……第7章 影青第626章 神補刀第467章 軟玉法第1025章 達成協議第175章 紛至沓來第542章 列入黑名單第99章 遇上了游擊隊第999章 真有什麼關係?第613章 好心辦壞事第355章 貧僧有愧於心第74章 小友,要捐獻否?第1012章 互通有無第850章 方明升的提議第1010章 順藤摸瓜,守株待兔第571章 百壽第729章 被賣了還幫忙數錢第269章 坐擁寶山而不知第961章 吳道子追隨者第401章 黑市拍賣(完)第465章 逐漸明朗的線索第1044章 地攤上的瓷片第968章 新一輪熱潮第331章 乖乖賠禮道歉第438章 扇子有玄機第348章 鬥彩雞缸杯第150章 水點桃花第988章 海盜王的傳說第591章 一筆大買賣第720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人物第939章 各種羨慕嫉妒恨第914章 一段小插曲第105章 鄭板橋的竹畫?第178章 突破了千萬第374章 潘家園“鬼市”(2)第785章 賭窯口第751章 看好,看衰?第1040章 朱大先生的來歷第936章 一票難求!第1019章 聖物第388章 琉璃廠,文房四寶第537章 也算是因果報應第496章 缺德的建議第736章 直接傻眼了第540章 高智商人才第423章 懂不懂?第32章 又揀漏了?第495章 奇妙的鏡像第906章 金聲玉振第937章 軒然大波第61章 交流會的目的第267章 真是巧!第51章 三足金蟾(2)第80章 古玉不如新玉第513章 見微知着第435章 峰迴路轉,天不亡我……第37章 真假難辨的寶貝第336章 唐寅鴉陣圖(下)第637章 什麼破爛玩意第885章 伐紂?伐周?第458章 凍地昌化石第454章 理由是什麼?第742章 一個小小的請求第164章 突如其來的狀況第280章 送人情,幫盯梢第473章 白費心機?第944章 丹書鐵卷第438章 扇子有玄機第477章 好像是找到了第401章 黑市拍賣(完)第174章 拍賣會前奏第967章 畫紅人不紅第221章 宣德祭,撕破臉第1057章 一輩子的事業第350章 等價交換
第998章 大豪第603章 豪門女婿不好當第940章 跌宕起伏,高潮不斷第533章 栽得很冤枉第1047章 朱大先生死了?第685章 半山寺第122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854章 血鏽第325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第946章 又立功了第648章 一刀,兩斷!第819章 能量守衡定律第318章 改行打劫去第847章 大手筆第611章 偷天換日,釜底抽薪第926章 鋪路第1035章 贔屓第925章 離奇詭異的轉化第416章 信息量好大第44章 舉世皆醉我獨醒第279章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第319章 很多非常多第249章 聲名鵲起②後生可畏第447章 巧遇第479章 水漫金山的來由第435章 峰迴路轉,天不亡我……第7章 影青第626章 神補刀第467章 軟玉法第1025章 達成協議第175章 紛至沓來第542章 列入黑名單第99章 遇上了游擊隊第999章 真有什麼關係?第613章 好心辦壞事第355章 貧僧有愧於心第74章 小友,要捐獻否?第1012章 互通有無第850章 方明升的提議第1010章 順藤摸瓜,守株待兔第571章 百壽第729章 被賣了還幫忙數錢第269章 坐擁寶山而不知第961章 吳道子追隨者第401章 黑市拍賣(完)第465章 逐漸明朗的線索第1044章 地攤上的瓷片第968章 新一輪熱潮第331章 乖乖賠禮道歉第438章 扇子有玄機第348章 鬥彩雞缸杯第150章 水點桃花第988章 海盜王的傳說第591章 一筆大買賣第720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人物第939章 各種羨慕嫉妒恨第914章 一段小插曲第105章 鄭板橋的竹畫?第178章 突破了千萬第374章 潘家園“鬼市”(2)第785章 賭窯口第751章 看好,看衰?第1040章 朱大先生的來歷第936章 一票難求!第1019章 聖物第388章 琉璃廠,文房四寶第537章 也算是因果報應第496章 缺德的建議第736章 直接傻眼了第540章 高智商人才第423章 懂不懂?第32章 又揀漏了?第495章 奇妙的鏡像第906章 金聲玉振第937章 軒然大波第61章 交流會的目的第267章 真是巧!第51章 三足金蟾(2)第80章 古玉不如新玉第513章 見微知着第435章 峰迴路轉,天不亡我……第37章 真假難辨的寶貝第336章 唐寅鴉陣圖(下)第637章 什麼破爛玩意第885章 伐紂?伐周?第458章 凍地昌化石第454章 理由是什麼?第742章 一個小小的請求第164章 突如其來的狀況第280章 送人情,幫盯梢第473章 白費心機?第944章 丹書鐵卷第438章 扇子有玄機第477章 好像是找到了第401章 黑市拍賣(完)第174章 拍賣會前奏第967章 畫紅人不紅第221章 宣德祭,撕破臉第1057章 一輩子的事業第350章 等價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