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門道

“不僅是明中期,其實從南宋就開始了。”

與此同時,盧先生在旁邊補充道:“據說江南文家,那可是南宋文天祥的後裔,家學十分源遠流長,所以成就極高。”

“嗯。”

王觀隨意點頭,也沒有反駁,因爲這是事實。不過,他也有點不以爲然,畢竟文天祥是著名的抗元英雄,而且兵敗被擒之後,更是拒不投降,慘遭殺害。由於這個原因,使得文家在元代的近百年時間,根本沒有什麼作爲。

直到明代之後,經過一百多年的積累,到了明中期才恢復元氣,然後出了一個吳門四家之一的文徵明,這才重新成爲了世人眼中的名門望族。

至於文嘉,無論古今,都是頗具影響力的名人。或許現代人不常聽到他的名字,但是肯定應該知道他寫的一首詩——明曰歌。沒錯,就是明曰復明曰,明曰何其多的明曰歌。文嘉就是這首詩的作者,只不過大家吃了雞蛋,卻不關注下蛋的母雞罷了。

然而,文家是什麼樣的情況,文嘉的名氣又有多大,蔡鵬不想了解,只是關注一個問題:“這畫是真是假?”

確實,這是關鍵,更是十分務實的問題。一時之間,王觀和盧先生的注意力,也從時代背景轉移到圖畫的本身。

“明人王世貞評價文嘉,其書不能如兄,而畫而侍詔(文徵明)一體。”

這個時候,盧先生沉吟道:“也就是說,文嘉的畫風與文徵明十分相近,用筆細密,稍帶生澀,於精熟中見稚拙。這是典型的南派山水畫風格,也是吳門畫派的慣用的手法。”

“這幅秋鬆高隱圖,無疑就是這樣的畫法。”

此時,盧先生評點道:“注重筆墨表現,強調感情色彩和幽淡的意境,追求平淡自然、恬靜平和的格調,很像是文嘉的手筆。”

“很像?”

蔡鵬聽不出來,但是以蔡先生的精明,卻是準備把握住了盧先生的不確定語意。

“沒錯,很像。”這個時候,盧先生稍微遲疑,然後就堅定點頭:“如果我沒有看錯,這畫應該是仿作。”

“仿作?”一瞬間,王觀眼睛一眯,更加認真地研究起來。打量了片刻,他也發現了一些不對:“這是揚州刀!”

“咦。”

適時,盧先生也有幾分驚訝:“王先生好眼力啊,而且博古通今,令人佩服。”

“盧先生過獎了,不過是曾經見過類似這樣的古畫罷了。而且,如果不是盧先生的提醒,恐怕我也不會這樣快發現畫中的破綻。”

這是王觀的由衷之言,心裡真的很佩服盧先生,覺得他不愧是首屈一指的書畫鑑定家,經驗更是十分豐富,在短暫的時間之內,就看出這畫的蹊蹺了。

“什麼是揚州刀啊。”

與此同時,蔡鵬迷惑不解道:“怎麼能夠看出這畫是假的?”

“這畫不算假,只能說是仿品。”王觀搖頭說道:“嚴格來說,也算是明代的古畫,不過並不是出自文嘉的手筆,而是當時古玩商人臨摹的仿作。”

“當時的仿作?”蔡鵬一驚一愣。

“沒錯,和現代贗品橫行一樣,古代也不見得多麼純潔。”王觀苦笑道:“說起來,中國書畫作僞歷史十分悠久,始於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已蔚然成風。在宋代之時,就形成歷史上第一個作僞高潮,元代稍有衰落,但是到了明代,卻又重新達到了頂峰。”

“當然,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

王觀解釋道:“明代中期,隨着經濟的復興,書畫市場也曰趨繁榮。出現了一大批包括徽商、晉商、閩商等在內的富戶,他們手中聚集了大量財富。大家也應該清楚,無論古今,大富豪的品味都差不多,朋友之間聚會的時候,自然需要一些古玩書畫增添雅興。”

聽到這話,別人就算了,蔡先生也不自覺點頭。也難怪有人會說,歷史總是在不斷重演,這是一個難以破解的怪圈。所謂增添雅興,那是比較委婉的說法,實際上卻是爲了鬥富炫耀。可是礙於蔡先生在前,王觀不好說得太直白罷了。

“雅玩之風形成,就需要大量書畫作品供應。而前代書畫存世又極少,因此作僞之風就變得更加歷害。”

說話之間,王觀也有幾分感嘆:“當時經濟最發達的卻是江南地區,所以才催生了吳門畫派,但是吳門畫派的畫家極少,就算每天畫畫,卻也滿足不了龐大市場的需求。有需求自然有市場,這樣的情況下,贗品僞作自然應運而生。”

“據記載,嘉靖年以前,江浙地區僅仿造趙孟頫書畫的大小作坊就多達四百餘家。但是更瘋狂的卻是那些買家,永樂之剔紅,宣德之銅,成化之窯,以至沈(周)、唐(寅)之畫;文(徵明)、祝(允明)之書,進參蘇、米,諸大估曰千、曰百,動輒傾囊相酬,真贗不可復辨。”

此時,王觀忍不住嘆息:“說起來,古人比我們狂熱多了,明知道假多真少,卻不惜人力物力,重金蒐羅求購,甚至有人蒐羅二十載,耗費萬金。像這樣癡迷的收藏商賈不勝枚舉,這恰好給製造僞書畫的人提供了騙人牟利的絕好機會。”

“至於所謂的揚州刀,其實是一個名詞。卻是因爲怕有因果報應,一些人即使作僞,也會故意在畫上或題跋中留些破綻,以便後人有跡可循,可以鑑定出來。不過,要是買家鑑定不出的話,責任就不在於他了。”

王觀搖了搖頭:“儘管這樣有虛情假意的嫌疑,但是好歹也是做人留一線。不像現在的造假人,十分追求逼真相似,最害怕露出什麼破綻。”

“沒錯,就是這樣。”

這個時候,盧先生深以爲然,也意識王觀兩把刷子比自己想象中的大得多,當然不可能再繼續無動於衷。倒不是害怕風頭被搶,而是擔心失去這個機會,一個讓蔡先生正眼相看的機會。

想到這裡,盧先生也開口說道:“在明代中期,作僞不僅是社會風氣,更是一種獨特的現象了。由於利潤豐厚,致使一些無名書畫家或畫工,以僞造假書畫賣錢餬口,連有些出名的文人書畫家也向此中討生活。”

這種事情很正常,不僅是明代而已,就是清末民國時期,大名鼎鼎的張大千,早年還未成名之際,也是靠仿石濤的畫養家餬口。到了後來,名氣大了,自己的畫也能賣錢,這才終止了這樣的行爲。

畢竟,每個時期的畫家很多,除個別少數成爲著名畫家之外,大部分人被畫壇冷落,成爲所謂的冷名頭、小名頭,甚至成爲在美術史上查找不到名字的無名畫家。

這些人也要吃飯的,自己的畫賣不動,又忍受不住貧寒的生活,在改行不成的情況下,自然走上了先輩臨摹仿古的老路。

“有名的畫家出手不凡,已經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確實不好分辨出來。但是歸納起來不外乎摹、臨、仿、造及對真跡改頭換面等手段。”

與此同時,盧先生繼續評點:“較普遍的一種手法是把原畫改款、添款,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改頭換面。同時爲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作僞者可謂無計不施,甚至想出了以割裂分裝的方式造假。將一幅畫分割成數幅分別裝裱,分頭出售,以牟取利潤。”

“更絕的,自然是蘇州片,利用揭畫的絕活,把一幅畫揭了好幾層,再重新裱上出手。”

說起這些秘辛的時候,盧先生的語氣頗爲複雜,有些歎服,又有些深痛惡絕:“至於這幅秋鬆高隱圖,卻是屬於比較簡單的臨摹之作。就是對着原畫,一筆一筆勾勒描繪而成。”

“所以只要細看,就可以輕易發現,圖畫的線條有頓筆的情況,而且線條與線條之間,明顯有修飾的痕跡,這是一般的臨摹手法,也說明臨摹的人功力不行。”

此時,盧先生輕輕搖頭,隨即示意道:“不過,款識卻是真的,應該是被人從真跡之中挖割出來,再填補在這畫之中。常人通過筆款來鑑定,肯定很容易上當,以爲作品是真跡。”

“嗯。”

王觀贊同道:“從真跡挖款,說明真跡或許已經被切分成幾塊了,然後重新補描,形成幾幅作品,能夠賺上幾倍的錢,利潤十分豐厚。然而也是這樣的原因,卻使得許多名家作品就這樣毀壞了,消逝在歷史長河之中。”

“對,這些人,都是殺畫劊子手。”盧先生痛斥道,有幾分咬牙切齒的感覺。

所謂幹一行,愛一行,一個優秀的鑑定師,首先就要喜愛自己鑑定的東西。不然的話,也不可能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那麼其中的專業素養肯定不高,也難以成爲最頂尖的鑑定師。畢竟有了興趣,學東西肯定很快,要是不感興趣,肯定什麼也學不了,成就自然有限。

毫無疑問,盧先生是個高明的鑑定師,那麼對於字畫肯定是滿腔熱忱,自然對於毀壞字畫的人十分憎恨。關於這一點,王觀感覺自己與盧先生很有共同語言,同仇敵愾……

“啪啪啪!”

就在這時,蔡先生輕輕鼓掌,一臉讚許笑容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今天算是長見識了,沒有想到書畫之中,還有這麼多門道!”(。)

第498章 拿東西與你交換第373章 潘家園“鬼市”(1)第19章 一夜暴富第798章 虧了九千萬第614章 把人埋了,東西歸你第440章 給你打工怎麼樣?第682章 一貧如洗的滋味第721章 花錢、宮錢第815章 墨門?魯班門?第753章 寶物動人心第192章 鑽牛角尖了第68章 大衆矚目的焦點第938章 大起大落,蕩氣迴腸第664章 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第705章 事不過三,還要繼續下去嗎?第629章 藝術品經紀人第324章 殺一個回馬槍第934章 真正的大餐第747章 神奇的聖陶杯第149章 不挑一件,不許離開第916章 沙特王子第997章 黃金船第30章 我給你提成第591章 一筆大買賣第835章 熒光樹膠脂第371章 文玩葫蘆第793章 鶴頂紅第1046章 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第232章 香薰球,藍田玉第25章 意外的發現第256章 聲名鵲起⑨十分!零分?第19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958章 清點收穫第474章 破譯第427章 就這樣,好戲開場第190章 準備一份大禮第947章 做什麼的?第76章 只是借勢而已第657章 展會第852章 水精第539章 有兩把刷子第991章 畫中之秘第844章 漁父圖,秋深帖第66章 一代新人勝舊人第503章 古代的小廣告第60章 古月軒第851章 書成鬼神驚第1029章 歌以詠志第504章 有什麼遺漏,請多多指教第543章 吐珠抱月式風水寶地第201章 珠有九曲第187章 陰謀論第276章 紫檀供盤,意外變故第34章 內有乾坤第476章 史可法絕命書第637章 什麼破爛玩意第828章 族譜中的信息第927章 希夷博物館第439章 關係無處不在第900章 真正的唐刀第78章 美女的脾性第998章 大豪第563章 與你結個善緣第345章 安德森先生第556章 萬物靜觀皆自得第648章 一刀,兩斷!第141章 不是一個人第1032章 寫生珍禽第53章 德叔也看走眼了第995章 虎皮,宣傳第129章 又一條生財之道第960章 孔子聖蹟第390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963章 龍碑第557章 立業第868章 六瑞?玉璧第950章 關鍵的一步第583章 大破綻,大迷惑第276章 紫檀供盤,意外變故第103章 耄耋第238章 異常的情況第255章 聲名鵲起⑧感覺有些不對第746章 脫胎換骨第666章 小木箱,大案子第312章 抵押品第597章 沉船的線索第39章 龍虎山第426章 爲焦尾琴代言第607章 草書千字文第454章 理由是什麼?第136章 赫連勃勃大王第927章 希夷博物館第1039章 傳國璽第906章 金聲玉振第257章 聲名鵲起⑩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第171章 遠遠談不上結束第433章 對面不相逢第1011章 朱大先生第31章 重返集古齋第184章 一場誤會,臉丟大了
第498章 拿東西與你交換第373章 潘家園“鬼市”(1)第19章 一夜暴富第798章 虧了九千萬第614章 把人埋了,東西歸你第440章 給你打工怎麼樣?第682章 一貧如洗的滋味第721章 花錢、宮錢第815章 墨門?魯班門?第753章 寶物動人心第192章 鑽牛角尖了第68章 大衆矚目的焦點第938章 大起大落,蕩氣迴腸第664章 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第705章 事不過三,還要繼續下去嗎?第629章 藝術品經紀人第324章 殺一個回馬槍第934章 真正的大餐第747章 神奇的聖陶杯第149章 不挑一件,不許離開第916章 沙特王子第997章 黃金船第30章 我給你提成第591章 一筆大買賣第835章 熒光樹膠脂第371章 文玩葫蘆第793章 鶴頂紅第1046章 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第232章 香薰球,藍田玉第25章 意外的發現第256章 聲名鵲起⑨十分!零分?第19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958章 清點收穫第474章 破譯第427章 就這樣,好戲開場第190章 準備一份大禮第947章 做什麼的?第76章 只是借勢而已第657章 展會第852章 水精第539章 有兩把刷子第991章 畫中之秘第844章 漁父圖,秋深帖第66章 一代新人勝舊人第503章 古代的小廣告第60章 古月軒第851章 書成鬼神驚第1029章 歌以詠志第504章 有什麼遺漏,請多多指教第543章 吐珠抱月式風水寶地第201章 珠有九曲第187章 陰謀論第276章 紫檀供盤,意外變故第34章 內有乾坤第476章 史可法絕命書第637章 什麼破爛玩意第828章 族譜中的信息第927章 希夷博物館第439章 關係無處不在第900章 真正的唐刀第78章 美女的脾性第998章 大豪第563章 與你結個善緣第345章 安德森先生第556章 萬物靜觀皆自得第648章 一刀,兩斷!第141章 不是一個人第1032章 寫生珍禽第53章 德叔也看走眼了第995章 虎皮,宣傳第129章 又一條生財之道第960章 孔子聖蹟第390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963章 龍碑第557章 立業第868章 六瑞?玉璧第950章 關鍵的一步第583章 大破綻,大迷惑第276章 紫檀供盤,意外變故第103章 耄耋第238章 異常的情況第255章 聲名鵲起⑧感覺有些不對第746章 脫胎換骨第666章 小木箱,大案子第312章 抵押品第597章 沉船的線索第39章 龍虎山第426章 爲焦尾琴代言第607章 草書千字文第454章 理由是什麼?第136章 赫連勃勃大王第927章 希夷博物館第1039章 傳國璽第906章 金聲玉振第257章 聲名鵲起⑩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第171章 遠遠談不上結束第433章 對面不相逢第1011章 朱大先生第31章 重返集古齋第184章 一場誤會,臉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