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天下絕藝

屈原應該不是第一個歌以詠志的人,但是肯定是其中的傑出代表。畢竟在當時,也有其他人的文章寫得很好,比如說宋玉。

宋玉也是與屈原差不多時期的辭賦家,一篇登徒子好色賦,讓後人充分認識到什麼叫辯才無雙,以至於使得登徒子成爲了色狼的代名詞。不過,與屈原以愛國揚名不同,宋玉儘管文章寫得好,然而卻是以帥而留名青史。

畢竟提到古代美男子,其中必有潘安宋玉。可能是太帥氣了,使得許多人忽略了他們本身具備的才華,以至於很多人根本不清楚,宋玉的在辭賦上的學問,一點也不遜色於屈原。

只不過,由於宋玉的文章太華麗了,儘管也有憂國憂民一面,卻渲染不多,很容易讓人忽略過去。這種情況下,估計很多人覺得他是“以色媚人”,評價自然不高。

這也正常,拿荊軻爲例,就算沒有刺秦王的壯舉,就憑一首易水歌,一樣可以名動天下。據史籍記載,荊軻將爲燕太子丹往刺秦王,太子丹在易水邊爲他餞行。高漸離擊築,荊軻悲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由於唱得太悲壯了,以至於聽者嗔目,發盡上指冠。一段唱畢,只聽見荊軻仰頭長嘆一聲,天空中居然出現一道七彩虹。高漸離趁勢變了一個調,樂音顯得更爲激昂,荊軻繼而悲唱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一首易水歌,上句風吹易水寒,渲染蒼涼悲壯的氣氛。下句充滿了決死的情懷,明知有去無還,卻毅然前往。決不回顧。歌以詠志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也難怪成爲經典。

也難怪有人表示,先秦的文學作品,只要研讀老莊孔孟,另外加上一個屈原,以及一個荊軻就足夠了。這話肯定十分偏頗,卻未嘗沒有道理。

以屈原的九歌爲例,儘管那是他蒐集民間祭神樂歌加工而成,但是在加工的過程之中,他夾帶了許多私貨。後人完全可以根據他的遭遇。推測出他寫這些文章時候的心情。

另外,也需要說明的是,這一幅九歌圖卷,卻是以白描人物手法拒絕而成。說起來這也是王觀繼孔子聖蹟圖之後,第二次看到這樣長篇大幅的白描圖畫了。尤其是圖畫的作者,卻是讓他精神振奮。

“這是李龍眠的九歌圖卷。”

一瞬間,不僅是王觀看到了款識,周老等人自然也注意到了。一時之間,每個人臉上都有幾分驚喜交集的表情。

李龍眠。卻是北宋著名畫家李公麟,尤其他號龍眠居士,所以後人多稱他爲李龍眠。

據文史記載,李公麟出身名門大族。家藏古器名畫法書甚多,自幼知識淵博,好古善鑑,多識奇字。自夏商以來鐘鼎尊彝皆能考訂世次,辨別款識。也就是說,李公麟也是歷史上有名的鑑定大師。就是由於他這個本事,他還曾經親手鑑定過傳國玉璽。

史書記載,宋紹聖三年,成陽縣民段義得古玉印,自言於河南鄉劉銀村修舍,掘地得之,有光照室。四年,上之,詔禮部、御史臺以下參驗。在鑑定的官員之中,就有李公麟,最後還是他一錘定音,斷定東西就是真正的傳國璽。

當然,李公麟鑑定大師的身份,卻沒有他繪畫大師的身份那麼有名。他一生勤奮,作畫無數,人物、史實、釋道、士女、山水、鞍馬、走獸、花鳥無所不能,無所不精。

最重要的是,他的白描圖畫深得吳道子的精髓,筆下掃去粉黛、淡毫輕墨、高雅超逸,被後人稱爲天下絕藝。

要知道在中國繪畫技法中,線描是最有特色的技法之一,而純用線條和濃淡墨色描繪實物的白描畫法,可以說是線描技法發展的最高、最純的階段。而李公麟的白描技法卻是後人學畫所遵從的樣板典範,猶如羣龍之首,讓後人千百年來代代相傳。

大家覺得,李公麟能集諸家之長,得其大成,師法自然,大膽創新,自成一家,被後代敬爲第一大手筆、百代宗師。甚至於有人覺得,吳道子的畫技本是古今第一人,但是李公麟畫技大成之後,吳道子也不能夠稱爲獨步天下了。

能夠得到這樣的讚譽,可見李公麟畫藝的厲害。那麼也可以想象,如果這幅九歌圖卷真是出自李公麟的手筆,東西絕對可以稱爲稀世之寶。

“沒錯,肯定是李龍眠的真跡。”

與此同時,一個專家勉強收斂激動的心情,仔細評點道:“你們看,整由畫以線條勾勒的白描手法爲主,用筆十分蒼老潤潔,遒逸秀勁,勾勒簡練暢意,古拙脫俗,使人物更加生動傳神,充滿了極具一種裝飾美。”

“在屈原畫像之後,就是依據九歌原詩的情節,逐一繪製出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的形象。從筆法就可以知道,畫家熟練地運用線條長短、迂迴、曲直變化,流暢飛揚,宛似行雲流水,使得人物形象充滿了各自的不同神韻。”

說話之間,那個專家讚不絕口:“不愧是名家大手筆,妙不可言。”

“不要急着下診斷。”

相比之下,還是周老比較冷靜:“畫面的筆法風格,只是判斷的依據之一而已。不要忘記了,除了李龍眠以外,元代的畫家張渥,也有這樣的本事。”

“易之說得對。”

此時,旁邊有人贊同:“張渥師法李龍眠,得其清麗流暢之風,以白描人物著稱於世。明清以來,他的線描技法更被奉爲人物十八描中鐵線描典範,有李龍眠後一人、絕妙當世的美譽。最重要的是,九歌圖也是他的成名代表作。”

“你覺得這是仿作?”

沒人覺得是贗品,畢竟在場都是大行家,是不是贗品,幾乎一眼可以看得出來。

不過,如果是臨摹之作,那就另當別論了。畢竟,不能否認的是,一些臨摹的作品惟妙惟肖,就算是專家,也不敢認定自己的判斷一定百分之百準確。

這是一個讓人比較尷尬的事實,對於鑑定師來說,不怕贗品,就怕老仿的東西。因爲老仿的東西,經過時間的流逝,自然把一些破綻抹去了。這種情況下,自然給後人的鑑定帶來一些困難,彷彿模棱兩可,不太好判斷真仿。

“老陳,你上。”

就在這時,有人催促道:“快看看,這些款印有沒有什麼問題?”

所謂術業有專攻,顯然那位陳專家,就是專門研究款印這一塊的。對於款印方面的知識非常淵博,甚至本身還是一位金石篆刻家。

陳專家出馬,不僅是頂倆兒,頂十個都不成問題。片刻之後,他就有了結論:“沒錯,款印沒有什麼問題。不僅有李龍眠本身的鈐印,另外還有南宋內府的收藏鑑賞印章……”

一時之間,陳專家如數家珍,把一個個印章的來歷細說出來。從北宋開始,一直到民國年間,根本沒有任何遺漏。這個本事,着實讓王觀歎爲觀止,羨慕得很。

之後,又有另外的人出場,仔細研究繪畫的紙頁,也判斷這是宋代的古紙。款印紙都對,然後就是研究其中的裝裱。不過就是在裝裱上好像有些問題,據專家分析,這個裝裱的痕跡,好像不是宋代的技術,反而像是明代的手法。

只是據那個專家仔細研究之後,大家才發現是虛驚一場。因爲從修飾的痕跡來看,這幅作品到了明代的時候,可能是出現了一些破損,所以收藏家才請了高手重新裝裱。發現了這個細節之後,大家對於作品的真仿卻是有了自己的判斷。

又研究十幾分鍾之後,大家互相交換了意見,然後齊齊點頭。

“八成是真的。”

八成就可以了,這是鑑定師的習慣,不管有多大的把握,都習慣留下餘地。免得以後找到新的證據,推翻了自己的結論,那麼也有回緩的機會。

“既然這樣,這幅畫就可以留下來了。”說話之間,王觀微笑示意起來。安德森先生自然沒有意見,立即讓人備案記錄。

鑑定了一件國家文物,周老等人也十分高興,但是隨着鋪開另外一根卷軸,大家也隨之收斂心情,繼續仔細打量。

乍看之下,大家發現這是一幅純粹的書法字帖,而且還是草書。說實在話,對於草書,如果不是學過,一般人肯定是看不懂的。

或許有人覺得,草書其實就是亂寫一通,根本沒有什麼內涵。

這話肯定是不對的,畢竟如果草書真的只是亂寫一通,那麼千百年來,爲什麼只有屈指可數的草書大家受到世人的推崇?

中國的兩漢時代,是草書的初創階段。起初章草的用筆風格,是建立在隸書基礎之上的,到了魏晉時代,用筆呈豐腴肥美的形態,典型代表就是王羲之的豹奴帖。

但是大名鼎鼎的書聖王羲之,在評論古今書法的時候,也曾說自己的書法,比之鐘張(鍾繇、張芝),應當抗行,或者超過他們。然而張芝的草書精熟,以至於池水都是黑的。假如我沉溺若此,未必輸於張芝的草書。

未必兩字,這是假設的語氣,說明王羲之也覺得,就草書而言,自己不如張芝……

第55章 來歷不明的珠子第257章 聲名鵲起⑩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第916章 沙特王子第926章 鋪路第956章 夾牆,房樑第459章 三堂會審,壓力好大第334章 殺人的目光第285章 鴛鴦轉香壺第505章 大小雖異皆君寶第285章 鴛鴦轉香壺第1003章 秘密聚會!第49章 來幫忙掌眼第98章 居然擺了個烏龍第722章 東坡得硯第671章 雍正遺寶第58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820章 璵璠之樂,昭華之管第205章 記得帶個女朋友回來第508章 欲擒故縱第163章 來一場比試第580章 這只是一個開端第710章 珠圓玉潤龍石種第842章 亂董第20章 遊絲金線第565章 海撈瓷第522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第728章 行家,真正的大行家第877章 龍門二十品第142章 書畫作品也有反串第732章 被封殺的蘇東坡第183章 絕對不可能是丁洋第955章 滿意第518章 您看這玩意怎麼樣?第733章 又一件轟動全國的重寶第506章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第261章 有了一席之地第29章 硯臺要不要?第529章 逢人只說三分話第690章 金光閃閃的生財大道第649章 絕頂高手,一代劍宗第784章 這是什麼情況第528章 寶藏的傳說第122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841章 再臨龍虎山第950章 關鍵的一步第171章 遠遠談不上結束第654章 振奮人心的大事第409章 悶得想要吐血第906章 金聲玉振第839章 水和火的藝術第1048章 又留了一手第422章 算計第660章 胡鬧!茫然!第16章 日久見人心第856章 洛陽行第682章 一貧如洗的滋味第301章 改變主意了?第652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875章 “叛徒”第500章 招個大掌櫃第362章 很有名的短劍第876章 節外生枝,再次招攬第493章 真僞莫辨揚州刀第890章 外銷瓷大瓶第429章 一切只是開始第564章 佛塔舍利第915章 閉門羹第750章 生不逢時,一切就緒第367章 等待的痛苦第960章 孔子聖蹟第823章 想要什麼獎勵?第958章 清點收穫第831章 我有配方第202章 只要捨得,一切都好辦第1051章 國家寶藏(1)第290章 一個新的方案第46章 你呢,要來我公司嗎第465章 逐漸明朗的線索第456章 昌化田黃第706章 大四喜,五福臨門第727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真亦假時假亦真第955章 滿意第425章 音色有瑕疵……第19章 一夜暴富第30章 我給你提成第544章 黑乎乎的東西第876章 節外生枝,再次招攬第918章 喜聞樂見第789章 發現了端倪第546章 不對,少了一個!第436章 重逢貝葉第156章 陳年藏茶第331章 乖乖賠禮道歉第595章 巨蚌化石第497章 爐火純青的厚黑學第145章 蘇東坡,陳情表帖第986章 欣喜若狂第92章 避風頭去了第498章 拿東西與你交換第953章 買祖宅,談崩了
第55章 來歷不明的珠子第257章 聲名鵲起⑩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第916章 沙特王子第926章 鋪路第956章 夾牆,房樑第459章 三堂會審,壓力好大第334章 殺人的目光第285章 鴛鴦轉香壺第505章 大小雖異皆君寶第285章 鴛鴦轉香壺第1003章 秘密聚會!第49章 來幫忙掌眼第98章 居然擺了個烏龍第722章 東坡得硯第671章 雍正遺寶第58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820章 璵璠之樂,昭華之管第205章 記得帶個女朋友回來第508章 欲擒故縱第163章 來一場比試第580章 這只是一個開端第710章 珠圓玉潤龍石種第842章 亂董第20章 遊絲金線第565章 海撈瓷第522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第728章 行家,真正的大行家第877章 龍門二十品第142章 書畫作品也有反串第732章 被封殺的蘇東坡第183章 絕對不可能是丁洋第955章 滿意第518章 您看這玩意怎麼樣?第733章 又一件轟動全國的重寶第506章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第261章 有了一席之地第29章 硯臺要不要?第529章 逢人只說三分話第690章 金光閃閃的生財大道第649章 絕頂高手,一代劍宗第784章 這是什麼情況第528章 寶藏的傳說第122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841章 再臨龍虎山第950章 關鍵的一步第171章 遠遠談不上結束第654章 振奮人心的大事第409章 悶得想要吐血第906章 金聲玉振第839章 水和火的藝術第1048章 又留了一手第422章 算計第660章 胡鬧!茫然!第16章 日久見人心第856章 洛陽行第682章 一貧如洗的滋味第301章 改變主意了?第652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875章 “叛徒”第500章 招個大掌櫃第362章 很有名的短劍第876章 節外生枝,再次招攬第493章 真僞莫辨揚州刀第890章 外銷瓷大瓶第429章 一切只是開始第564章 佛塔舍利第915章 閉門羹第750章 生不逢時,一切就緒第367章 等待的痛苦第960章 孔子聖蹟第823章 想要什麼獎勵?第958章 清點收穫第831章 我有配方第202章 只要捨得,一切都好辦第1051章 國家寶藏(1)第290章 一個新的方案第46章 你呢,要來我公司嗎第465章 逐漸明朗的線索第456章 昌化田黃第706章 大四喜,五福臨門第727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真亦假時假亦真第955章 滿意第425章 音色有瑕疵……第19章 一夜暴富第30章 我給你提成第544章 黑乎乎的東西第876章 節外生枝,再次招攬第918章 喜聞樂見第789章 發現了端倪第546章 不對,少了一個!第436章 重逢貝葉第156章 陳年藏茶第331章 乖乖賠禮道歉第595章 巨蚌化石第497章 爐火純青的厚黑學第145章 蘇東坡,陳情表帖第986章 欣喜若狂第92章 避風頭去了第498章 拿東西與你交換第953章 買祖宅,談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