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清明上河

“我瞎猜的。”

這個時候,王觀輕笑道:“如果真是董其昌的真跡,怎麼可能和這一堆小名家的作品積壓在一口箱中。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類似董其昌真跡這樣珍貴的東西,要麼是單獨存放起來,要麼是與其他珍貴物品擺放在一起纔算合理。”

這話聽起來有些道理,不過卻不能讓張老滿意:“你這是在詭辯。說正經的,這畫有什麼問題,讓你覺得是贗品?”

“非常明顯。”

王觀聳肩道:“近代畫壇大師李可染曾經說過,八大和董其昌用墨極清,就好像是月亮一樣,這是他一輩子都難以達到的境界。這話或許有幾分自謙的成分,但是也說明了董其昌繪畫的特點,用墨偏向於清新淡雅。”

“然而,這畫的筆墨卻比較濃重,一看就知道是仿品。或者說是清末民初的仿品,我覺得是民國年間的仿品可能性較大。主要是這紙質比較細膩,不像是傳統手工作坊製作出來的紙張,反而像是用機械生產的。”

王觀評點起來,十分肯定道:“只要抓住這兩點,那麼其他也不用細看了,完全可以斷定這是仿品。”

“好,很好。”

適時,張老讚許道:“不錯,果然是大有長進。”

“和您老相比,還差得很遠。”

王觀謙虛一笑,也好奇問道:“張老,您手裡的是什麼作品?”

“我的?”

張老把手一揚,立時得意笑道:“好東西啊,託你的福,總算是拿到手了。”

“那就別賣關子呀,快說說看,這到底是哪個名家的作品?”王觀也有幾分見獵心喜,畢竟能讓張老看上眼的,絕對不是普通的東西。

然而,張老卻搖頭笑道:“不算是名家作品,只能說是名作珍品。”

“怎麼說?”王觀自然更加好奇了。

“你自己看。”

說話之間,張老把手中的卷軸遞了過去,王觀也不客氣,直接拿了起來,然後把平直的箱櫃爲桌面,小心翼翼將卷軸攤開觀賞。

“清明上河圖?”

乍看之下,王觀微微一驚。

要知道作爲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的名聲,或者比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還要響亮。究其原因,應該是清明上河圖的成畫時間更早,而且名字更容易讓人牢記吧。

不管怎麼說,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堪稱是古代表現社會生活最爲豐富和廣闊、意蘊最爲深厚、感染力最強的風俗畫長卷。

畫中隱藏着對現實社會中一些隱患的憂慮,將船與橋的矛盾和橋上文武官員的矛盾交織爲全卷的視覺中心,通過表現船橋險情等諸多場景,深刻揭示出當時的社會痼疾,是中國古代藝術史上最爲濃重的一筆。

當然,王觀一直覺得,張擇端畫風寫實,只是把看到的畫出來而已。至於什麼憂患意識,或許人家張擇端從來沒有這樣想過,純粹是後人的馬後炮。

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現代的某些人總是喜歡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分析古人的詩詞文章著作。也不想想,你連作者本人都沒有見過,憑什麼認爲自己的分析就是人家所想?

人心隔肚皮啊,更何況又隔了幾百上千年,代溝更寬廣了。反正在王觀看來,古人的許多思想,都是被後人曲解了。最有名的例子肯定是論語,兩千多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斷章取義,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到孔夫子身上,讓他老人家背了許多黑鍋。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也差不多,或許後人能夠在畫中分析出許多隱患,但是未必就是張擇端繪畫時的想法,一切都是後人根據已經發生的事實來臆斷罷了。

另外就是,由於真跡就藏在故宮,那麼眼前這畫肯定是仿作無疑了。

“張老。”

打量了兩眼,王觀好奇道:“這你是明本,還是清本?”

在這裡有必要提一下,其實“清明上河”那是一個繪畫的題材。只不過由於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太有名了,以至於一提起“清明上河”,大家就理所當然地認爲是張擇端的名畫。然而這卻是以偏概全的片面思想,不能作爲標準。

實際上以“清明上河”爲題材的圖畫,其實也可以稱爲清明上河圖。

不過在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長卷問世之後,特別是明清以來,畫界代代不乏追隨者。以“清明上河”爲題材的長卷,留存至今的宋元明清本可達數百本之多,分藏於公私之家,遍佈在世界各地。

嚴格來說,這些清河上河圖也不仿仿品,只不過大家習慣性的以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爲範本,把其他版本稱爲仿品罷了。

“不是明本,也不是清本。”

與此同時,張老笑道:“我這可是元本。”

“不是吧。”

王觀驚歎起來:“這可是稀罕的好東西啊。”

一般人可能覺得,元代是蒙古族統治中原,文化肯定不昌盛。而且衆所周知,蒙古貴族對於中原文化不太熱衷,並沒有徹底接受漢人文化,那麼由於這個原因,元代肯定不會很重視文化教育,所以這個時期的作品一定不會很好。

然而與這個猜測恰恰相反,儘管只有百年不到的時候,元代的字畫精品卻是層出不窮。尤其是在現代,元四家的精品名作在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格動輒破億,價值遠高於南宋的作品,只有北宋名家可以抗衡。

究其原因,可能是物極必返吧。

元代貴族不重視漢人文化,大部分文人士子也沒有得到啓用。在政治上不得作爲,那麼只有寄情於詩詞字畫上了。所以在這個時期,在這種大環境下,趙孟頫、黃公望等等名家就好像是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

然後到了元末明初,經過了一番動亂,卻是出現了斷層的情況。況且明代重用讀書人,大家有了出路,研究四書五經都來不及了,哪有心思繪畫。所以在明代初期,很少有讓人耳熟能詳,如雷貫耳的大名家出現。

直到明代中期,經濟十分繁榮,大家開始有精神文化的追求。有這樣的土壤條件,自然涌出來吳門四家、徐渭、董其昌之類的大名家。

總而言之,時代的背景,決定了文化的基礎。就好比現在,社會富足了,確實也催生了一大批“大師”、“名家”。問題在於,這些“大師”、“名家”,還沒有經受歷史的考驗,至少要過五十年,才能夠斷定誰是貨真價實的名家大師,誰是鼓吹出來的水貨。

張老這畫,明顯是經受得住歷史考驗,能從元代流傳到現代,不僅僅是機緣巧合,更重要的是這畫肯定不錯,不然也沒人會細心保管收藏。

“儘管是元代版本,實際上畫的卻是南宋的景物。”

此時,張老微笑道:“這是江南淪陷以後,在蒙古貴族的高壓統治下,某個文人鬱郁不得志,又不敢明着反抗,只好畫了一幅清明上河圖緬懷昔日生活了。”

“嗯。”

王觀仔細打量起來,十分認同張老的判斷。

如果描繪的是元代,那麼肯定有蒙古貴族出現,但是縱觀全畫,作品的畫風明顯是南宋的風格,尤其是城市的佈局,以及市井人物的穿着,特別是騎馬坐轎的權貴人家,都是典型的漢人造型。

然而圖畫的筆款位置,卻出現元代的年號,那麼充分說明張老的推測沒錯。圖畫的作者應該是前朝遺臣,身在曹營心在漢。另外就是圖畫的筆法十分細膩,人物表情更是惟妙惟肖,千姿百態,各不相同。

這樣的風格筆法,一看就知道繪圖的人丹青造詣不凡。

“可惜啊,只有年款,卻沒有署名。”王觀搖頭嘆道:“佚名作品,有些影響它的價格。”

注意,只是影響價格,而不是影響價值。

要知道作者名氣的大小,只是決定作品的價格而已,並不能夠決定價值。真正決定作品價值的卻是作品本身的質量,如果作品質量欠佳,那麼就是唐伯虎的畫作,價值也不算很高。相反要是作品的質量上乘,就算沒有署名,一樣有人願意花大價錢蒐羅珍藏。

拍賣會上經常有一些宮廷圖畫上拍,儘管沒有署名,但是照樣拍出過億的天價來。由此可見,作品的質量纔是關鍵。

“緬懷前朝的東西,誰敢留名啊?”

適時,張老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但凡是異族統治下的王朝,往往是文字獄最興盛的時刻。除非作者不要命了,纔會在這畫上留下自己的名號。”

“也是。”王觀深以爲然,現代的敏感信息,最多是審覈或屏蔽而已,古代的話,那就是直接抄家滅族的。

“我的東西已經選好了,你呢?”與此同時,張老笑問道:“光看董其昌的仿品而已,或者說你就打算要這件仿品?”

“怎麼可能。”王觀毫不猶豫搖頭否決:“您老是有目標了,直接拿就行了。我現在需要貨比三家,速度也快不起來啊。”

“這倒也是。”張老微微點頭,然後笑道:“既然如此,要不要我給你指條明路。”

“不要……”

出乎意料,王觀居然拒絕了。

第1048章 又留了一手第554章 極品大紅袍第734章 東坡文化的魅力第870章 法不責衆第126章 挖到了張獻忠的寶藏?第806章 龍眼木雕,仿古彩繪第17章 不如讓給我吧第667章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366章 赴京,大宅門第1046章 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第94章 蜀都遊(1)第915章 閉門羹第232章 香薰球,藍田玉第1004章 撿漏的好機會第116章 掏宅子第557章 立業第497章 爐火純青的厚黑學第266章 諸葛筆第505章 大小雖異皆君寶第171章 遠遠談不上結束第597章 沉船的線索第1048章 又留了一手第19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664章 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第747章 神奇的聖陶杯第781章 這不科學!第969章 待價而沽第1023章 禁忌!第421章 價格無法估量第959章 槐中畫第841章 再臨龍虎山第932章 隱畫,鍾馗第260章 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第961章 吳道子追隨者第534章 大買賣第825章 赤霄劍線索第1021章 待長髮及腰第721章 花錢、宮錢第222章 你好像很不簡單啊第778章 小小教訓,陽關獨木第413章 新聞發佈會第18章 不佔你便宜第1000章 鬱金香少女第427章 就這樣,好戲開場第718章 高人風範,但求心安第942章 轟轟烈烈的反響第332章 幫我看件東西第1037章 金碑第287章 我要坦白!第750章 生不逢時,一切就緒第306章 你不相信我?第182章 內外勾結的可能性第124章 險死還生,滿載而歸第314章 風水輪流轉第587章 極品雞油黃,宗師百駿第750章 生不逢時,一切就緒第109章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977章 點穴第329章 這麼簡單就解決了?第298章 等着看好戲第116章 掏宅子第1047章 朱大先生死了?第377章 潘家園“鬼市”(5)第117章 有意思的七星寶刀第658章 摸不着頭腦第753章 寶物動人心第640章 哥窯爐第522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第142章 書畫作品也有反串第906章 金聲玉振第504章 有什麼遺漏,請多多指教第12章 兔毫盞第429章 一切只是開始第539章 有兩把刷子第1048章 又留了一手第758章 當時名士第283章 廉價的東西第414章 細微的差別第276章 紫檀供盤,意外變故第448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803章 印章真有問題第1034章 石雕殘像第707章 雲龍翡翠,紫羅蘭第170章 兩個大衙內第786章 挖到了……第765章 聚元號第256章 聲名鵲起⑨十分!零分?第177章 壓軸第279章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第590章 惹上了麻煩第265章 破筆桿子第981章 十年磨一劍第400章 黑市拍賣(4)第545章 龐大的地下迷宮第802章 情義就是信仰第623章 巧第815章 墨門?魯班門?第928章 聲勢浩大第907章 上帝的指引第240章 在演戲給我看麼?
第1048章 又留了一手第554章 極品大紅袍第734章 東坡文化的魅力第870章 法不責衆第126章 挖到了張獻忠的寶藏?第806章 龍眼木雕,仿古彩繪第17章 不如讓給我吧第667章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366章 赴京,大宅門第1046章 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第94章 蜀都遊(1)第915章 閉門羹第232章 香薰球,藍田玉第1004章 撿漏的好機會第116章 掏宅子第557章 立業第497章 爐火純青的厚黑學第266章 諸葛筆第505章 大小雖異皆君寶第171章 遠遠談不上結束第597章 沉船的線索第1048章 又留了一手第19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664章 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第747章 神奇的聖陶杯第781章 這不科學!第969章 待價而沽第1023章 禁忌!第421章 價格無法估量第959章 槐中畫第841章 再臨龍虎山第932章 隱畫,鍾馗第260章 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第961章 吳道子追隨者第534章 大買賣第825章 赤霄劍線索第1021章 待長髮及腰第721章 花錢、宮錢第222章 你好像很不簡單啊第778章 小小教訓,陽關獨木第413章 新聞發佈會第18章 不佔你便宜第1000章 鬱金香少女第427章 就這樣,好戲開場第718章 高人風範,但求心安第942章 轟轟烈烈的反響第332章 幫我看件東西第1037章 金碑第287章 我要坦白!第750章 生不逢時,一切就緒第306章 你不相信我?第182章 內外勾結的可能性第124章 險死還生,滿載而歸第314章 風水輪流轉第587章 極品雞油黃,宗師百駿第750章 生不逢時,一切就緒第109章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977章 點穴第329章 這麼簡單就解決了?第298章 等着看好戲第116章 掏宅子第1047章 朱大先生死了?第377章 潘家園“鬼市”(5)第117章 有意思的七星寶刀第658章 摸不着頭腦第753章 寶物動人心第640章 哥窯爐第522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第142章 書畫作品也有反串第906章 金聲玉振第504章 有什麼遺漏,請多多指教第12章 兔毫盞第429章 一切只是開始第539章 有兩把刷子第1048章 又留了一手第758章 當時名士第283章 廉價的東西第414章 細微的差別第276章 紫檀供盤,意外變故第448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803章 印章真有問題第1034章 石雕殘像第707章 雲龍翡翠,紫羅蘭第170章 兩個大衙內第786章 挖到了……第765章 聚元號第256章 聲名鵲起⑨十分!零分?第177章 壓軸第279章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第590章 惹上了麻煩第265章 破筆桿子第981章 十年磨一劍第400章 黑市拍賣(4)第545章 龐大的地下迷宮第802章 情義就是信仰第623章 巧第815章 墨門?魯班門?第928章 聲勢浩大第907章 上帝的指引第240章 在演戲給我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