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 蘇麻離青

“看什麼看的那麼認真啊?”歐陽曉丹也被張天元嚇了一跳,她沒想到張天元的反應如此之大,忍不住問道。

“我正看這個梅瓶呢,要是打壞了怎麼辦啊?”張天元嘆了口氣,壓低了聲音道:“要是被訛上了可怎麼辦啊?”

歐陽曉丹吐了吐舌頭,倒也是,在陶瓷店你不得不小心,萬一碰壞了別人的東西,人家瞞天要價,那你哭都來不及了。

“小兄弟,進來看吧,那個梅瓶已經很久沒人在意過了,這裡面的東西比那個好。”店老闆似乎對那個梅瓶並不在意,因爲就算賣出去也值不了幾個錢,他只想招攬張天元看其它更貴重的東西。

“牟瑩,曉丹,你們兩個就在這店裡轉悠一下吧,看到喜歡的東西招呼我,我看看這個瓶子。”張天元嫌店老闆麻煩,所以想要牟瑩和歐陽曉丹把店老闆給拖住,然後自己慢慢來欣賞這個梅瓶,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牟瑩倒是點了點頭,進店去看了,店老闆非常熱情地過去招呼了,歐陽曉丹卻沒有離開,而是好奇地站在那裡看着張天元手中的梅瓶。

張天元也不去管他,而是自己蹲在那裡仔細端詳了起來。

這個梅瓶的大小與石頭城博物館的那一件幾乎一模一樣,難怪大多數人都會把它當作仿品來看待了,根本就是滿不在乎,畢竟石頭城博物館的那個梅瓶,經歷可是非常複雜的,比“鬼谷子下山大罐”的經歷複雜得多。

1950年,沐英墓被盜,這件青花梅瓶就是被盜文物之一。並很快被賣了。據當年資深文物專家王引先生介紹,當時,有人在新街口附近,抱着個大瓷瓶子兜售。剛巧,這一幕讓當時開古玩店的收藏家、解.放後在石頭城文物公司工作的陳新民看到了。陳新民一見。便認出這是一隻梅瓶,知道這東西不簡單。

陳新民心中竊喜。

當時,他就判斷這是元代的瓷器,便問那人從哪裡得來的,要多少錢。那人看到陳新民認貨,便開始講價。寶物求之不得。稍縱即逝。陳新民最後花五根金條買了下來,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花了十根金條,其實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東西就到了他的手裡。

後經文物專家鑑定。這隻梅瓶是一級國寶,定名爲“梅瓶”。目前收藏於石頭城市博物館,系該館的“鎮館之寶”,我國瓷器三絕之一。

專家都這麼鑑定了,大家自然而然地就會認爲博物館的那件是真的了,那麼在外面看到別的,便會產生懷疑。甚至看到圖案,就直接認定那是假的,就連張天元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不過他這人喜歡逆着來,別人覺得是假的,他偏要看看,纔會發現這構圖的精妙之處。

“天元哥,這上面的圖是什麼意思啊?”歐陽曉丹問道。

“哦,這叫‘蕭何月下追韓信’,是秦末發生的故事。”張天元解釋道:“韓信是秦末名將。他先投奔項羽,但不受重用,轉而投奔劉邦,也只做了個管管糧食的小官。後來丞相蕭何碰巧遇見了韓信,談話之間發現韓信有非常之才。於是便屢次向劉邦舉薦韓信,但均未被採納。韓信看到劉邦也不肯重用他,於是決定離開。得知韓信出走消息後,蕭何非常焦急,也顧不上向劉邦報告,便親自騎上馬連夜率人追趕韓信。許多人以爲蕭何想去投奔項羽,這使得劉邦也非常的生氣。蕭何終於追上韓信,並把他勸了回來。之後,蕭何正式向劉邦舉薦韓信,並說,如果想奪取天下,非得用韓信不可。在蕭何的力諫和勸說之下,最後劉邦終於採納了蕭何的建議封韓信爲大將。韓信果然不負衆望,屢次替劉邦救險,後被封爲淮陰侯。”

“這東西值錢嗎?我看都壞了啊,買回去養花都不行啊。”歐陽曉丹歪着腦袋說道。

歐陽曉丹就屬於那種純外行了,所以她看瓷器,首先看的是到底壞沒壞,要是壞了,那就提不起什麼興趣了。

“小姑娘,話不能這麼說啊,雖說的確是有了一點裂縫,上面還修補過,但是這瓷瓶便宜買回去的話,養花還是可以的。而且這是一件絕對意義上的優質高仿品,能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呢。”看起來店老闆已經被來這裡的顧客們給洗腦了,徹徹底底地認爲這就是一件高仿品。

“壞了就是壞了,高仿品要是壞了就沒什麼意義了啊。”歐陽曉丹雖然是個外行,但也不是什麼都不懂。

“嘿嘿,小姑娘想買真品,我們店裡有啊,你看這個罐子,那就是乾隆年間的東西,就是缺了蓋子,罐子背面有一個沖天的衝,再就沒別的缺點了,不過卻是真貨啊。”店老闆指了指架子上擺着的一個罐子說道。

張天元順着店老闆的手指着的方向看去,那的確是一個看起來有點破的罐子,所謂沖天的衝,那就是從頭到腳有個裂紋,再加上還沒蓋,如果一個罐沒有蓋,那它本身價值得少一半。

如果說是乾隆年間的罐子的話,應該也值不了幾個錢。

“這罐子您多少錢買回來的?”張天元問道,他又開始用自己聲東擊西的問價方法了,看似對那罐子感興趣,其實不過是要個掩護而已,想要連腳下這個梅瓶一起買走。

這也是買古玩的人經常用的手段,不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就有利於用很便宜的價買到更好的東西。

“五千塊錢買來的,如果小哥你想要的話,我可以給你算便宜點,七千怎麼樣?”店老闆笑道。

“不是我說啊老闆,你這罐子值不了那麼多錢的,看樣子擺在那裡很久都無人問津了吧,跟這個梅瓶的命運差不多的,七千塊太多了啊。”張天元隨口說道。

他嘴上這麼說。但心裡頭卻在盤算着,那罐子應該不是乾隆年間的東西,因爲所用的顏料應該是“蘇麻離青”,這是是典型的明早期的特徵特點。

瓷器上的花鳥,山水。都是用顏料畫上去的,就像我們用圓珠筆,鋼筆,毛筆寫字畫畫,那效果是不一樣的,這蘇麻離青就是這樣一種顏料。那憑着這種青花料,張天元楞是把這瓷器的年代從乾隆時期挪到了明早期,這中間可差三百年呢,他並沒有用鑑字訣,可照樣有這個信心。

蘇麻離青這種顏料太有特點了,絕不可能是乾隆年間的東西。

蘇麻離青是從海外進口的。從元代到明代早期,洪武、永樂、宣德制瓷都是用這種青料,這進口的東西,在當時,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用的,有個特定的圈子,皇族。也就是官家燒出的瓷器才能用蘇麻離青,到了明成化,由於這種青料稀少珍貴,已經很少見了,都改用國產的青料來燒製瓷器,爲了能達到蘇麻離青燒製出的效果,那可是想盡各種辦法去仿,特別是到了清乾隆時期。

但即使這樣,也無法達到原來的效果,所以張天元纔敢肯定。如果那蘇麻離青顏料是真的話,那麼這個罐子,絕對應該是明早起的瓷器。

而且退一萬步說,即便這真得就是仿製,可乾隆年間的官窯仿製品。那也一點都不便宜啊,皇上乾隆帝喜歡,必然這仿製是朝廷出錢,召集了國內頂尖的高手來操辦這件事,你說他仿出來的東西跟那小作坊仿製出來的能一樣嗎?

當然不會!官窯的仿品,那可是非常值錢的。

他放下了手中的梅瓶,看似隨意地放到了原來的位置,但實際上卻很小心,然後走到那罐子前面仔細端詳了一陣,除了蘇麻離青這種顏料之外,這罐子從胎上分析,也不是清代的高嶺土做的胎,它是明早期的麻倉土做的胎。

麻倉土和高嶺土都出產於江西景德鎮地區,從元代到明萬曆年間,官府燒造的瓷器都用麻倉土做原料,至萬曆中期以後,文獻裡已找不到麻倉土開採的記載,麻倉土用完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高嶺土,麻倉土做出的瓷器,胎質舒鬆,雜質多,看上去不是很白,而高嶺土燒出的瓷器,胎質純白,乾淨,雜質少,這罐子因爲有很明顯的裂痕,所以只要稍微仔細一些,就很容易看得清楚。

從青花料,胎質,張天元基本上就可以判斷出,這個罐不是乾隆時期的,而是明代的一個官窯壯罐,其實僅僅看出青花料和胎質的不同,這對大多數的古董玩家來說那都不容易,不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仔細一些,也能看出來,這也不過就是判斷的百分之四十而已。

張天元現在對陶瓷已經很熟悉了,即便是不明鑑字訣,憑他的眼力和閱歷,也能做出一些更爲詳細的判斷。

他將罐子輕輕拿起,然後對着陽光去看罐底,底裡由於透着光,古玩行裡俗稱叫月亮底。通過幾個方面張天元就完全可以認爲,這就是明成化的一個罐子!

在清代王棠所著的《新知錄》中,把明成化瓷器定論爲歷代官窯之首,一是成化瓷器精美,月亮底是它特點之一,最主要的是你把成化瓷器放在有光源的地方看,它的瓷胎中會出現肉紅色,就像嬰兒皮膚似的肉紅,這種肉紅色,給以後仿製明成化瓷的高手留下了歷史性的難題,即便是現在,用現代高科技的手段都很難仿製。

其實明成化瓷器的特點非常明顯,如果願意學習的話,只要認真一點,就不難判斷出來,因爲現代高科技都無法仿製,所以幾乎是不用擔心出現仿品的,只可惜現在很多古玩收藏者是眼高手低啊,想賺錢發財,卻又不願意去學習一些最基礎的知識,這就難辦了。

“老闆,給個實在價,多少錢可以買走?”張天元問道。

“最少也不能低於五千,這是我的成本價,我不想虧了。”店老闆咬了咬牙道。

其實別說五千,縱然是兩三千,估計這店老闆也會賣的,畢竟這東西放在那兒連他自己都後悔買回來了。

第四七四章 一千萬搏兩億第五三八章 網上商城第三九六三章 死灰復燃的神目族第一一三六章 稍微做得有點“無恥”了第四零六九章 劍脊龍形第三二九三章 佛爺的鬼市第三零七八章 舊金山廟會第三一零四章 在美國遭遇車禍第四八三一章 目標:沙漠古城第一七四六章 進城第一二零九章 危險遊戲第三一六四章 德川天眼的殺手鐗第四五六七章 喊魂 1第三三八二章 雞翅木酒櫃第六七五章 翡翠馬王爺第三一六三章 還要賭?第四一零一章 離奇第三五零九章 被人算計了第三六八章 腕上乾坤第九五三章 錢多者得第二八一五章 大明官印第三七三一章 被“鄙視”的寶物第五七二章 雙喜臨門第一二九九章 第一次水下探險第一零六五章 人渣和大師第二七零四章 藥瓶第三一八九章 民史通典第三六九九章 魅惑的紅寶石第三四二七章 不招人待見的楊老頭第四五零九章 密林遇險(二)第一八四二章 我的奶奶也不一般?第四二九三章 魚和枇杷圖第四零五零章 牛眠之地第一八五四章 葉老爺子的宴會第一二八章 做一回藺相如第一四一五章 另外一夥外來者第二八一六章 鉛釉陶第二二零零章 千王之王栽了第三八九章 樹化玉第三六四二章 回洛杉磯賣古董第三零八七章 我得意的笑第三四六六章 綠松石第二七一七章 豬頭六第三百章 成化青花瓷第八四八章 古禮第四一二五章 蠱真人第二四八零章 九龍寶劍第二六六四章 神羅小公盤第三二零一章 阮籍的求子觀音第一九一八章 一場騙局一場戲第一二一八章 老幼福利院第三零二章 樊家井第七零九章 地質專家第三一零八章 凌晨鬼市見聞(二)第二五六六章 咒術石板第三三三九章 春日至寶第三零九六章 古洛族大酋長第三零四五章 美國小鎮鑑定事件第三七七一章 贗品還是寶貝?第二二四一章 三千米的海底第二九九二章 石頭記手稿第一八三六章 財富和名聲第二三五四章 大白菜第二六五九章 天象第三四二一章 明代畫冊第三零一六章 克拉蘇的盒子第三三零六章 需要找專家鑑定了第四十五章 田黃印章第四五二零章 天價第七零二章 這纔是專業的第三六六三章 古玩收藏中的“雷”第二一八七章 賭上身家第三六四一章 四言救命第一二五四章 不服不行第二九七零章 清風道長第四四五三章 倒黴的因凡蒂諾第三一五五章 竹雕市井圖(一)第四二二九章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第二一二五章 被無知毀掉的文物第一六八二章 被覬覦的交易第九二四章 四季山莊第四二二三章 自來石第七七八章 萬事俱備第二一五章 分“髒”第二九三六章 邪氣之物第二零零五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二零九九章 太上熔爐第二五八九章 最值錢的精品民國瓷第四二零八章 秘聞(二)第三五一章 茶藝第二二三三章 奸細第一四六七章 兩敗俱傷第四五九五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七四九章 鬧鬼了?第四七四一章 如喪考妣第一四六一章 傳說中的紫麒麟第一八八五章 毒辣心腸第九二六章 柳夢尋的防狼大招第四零三零章 畫符第三五七章 常羨人間琢玉郎
第四七四章 一千萬搏兩億第五三八章 網上商城第三九六三章 死灰復燃的神目族第一一三六章 稍微做得有點“無恥”了第四零六九章 劍脊龍形第三二九三章 佛爺的鬼市第三零七八章 舊金山廟會第三一零四章 在美國遭遇車禍第四八三一章 目標:沙漠古城第一七四六章 進城第一二零九章 危險遊戲第三一六四章 德川天眼的殺手鐗第四五六七章 喊魂 1第三三八二章 雞翅木酒櫃第六七五章 翡翠馬王爺第三一六三章 還要賭?第四一零一章 離奇第三五零九章 被人算計了第三六八章 腕上乾坤第九五三章 錢多者得第二八一五章 大明官印第三七三一章 被“鄙視”的寶物第五七二章 雙喜臨門第一二九九章 第一次水下探險第一零六五章 人渣和大師第二七零四章 藥瓶第三一八九章 民史通典第三六九九章 魅惑的紅寶石第三四二七章 不招人待見的楊老頭第四五零九章 密林遇險(二)第一八四二章 我的奶奶也不一般?第四二九三章 魚和枇杷圖第四零五零章 牛眠之地第一八五四章 葉老爺子的宴會第一二八章 做一回藺相如第一四一五章 另外一夥外來者第二八一六章 鉛釉陶第二二零零章 千王之王栽了第三八九章 樹化玉第三六四二章 回洛杉磯賣古董第三零八七章 我得意的笑第三四六六章 綠松石第二七一七章 豬頭六第三百章 成化青花瓷第八四八章 古禮第四一二五章 蠱真人第二四八零章 九龍寶劍第二六六四章 神羅小公盤第三二零一章 阮籍的求子觀音第一九一八章 一場騙局一場戲第一二一八章 老幼福利院第三零二章 樊家井第七零九章 地質專家第三一零八章 凌晨鬼市見聞(二)第二五六六章 咒術石板第三三三九章 春日至寶第三零九六章 古洛族大酋長第三零四五章 美國小鎮鑑定事件第三七七一章 贗品還是寶貝?第二二四一章 三千米的海底第二九九二章 石頭記手稿第一八三六章 財富和名聲第二三五四章 大白菜第二六五九章 天象第三四二一章 明代畫冊第三零一六章 克拉蘇的盒子第三三零六章 需要找專家鑑定了第四十五章 田黃印章第四五二零章 天價第七零二章 這纔是專業的第三六六三章 古玩收藏中的“雷”第二一八七章 賭上身家第三六四一章 四言救命第一二五四章 不服不行第二九七零章 清風道長第四四五三章 倒黴的因凡蒂諾第三一五五章 竹雕市井圖(一)第四二二九章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第二一二五章 被無知毀掉的文物第一六八二章 被覬覦的交易第九二四章 四季山莊第四二二三章 自來石第七七八章 萬事俱備第二一五章 分“髒”第二九三六章 邪氣之物第二零零五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二零九九章 太上熔爐第二五八九章 最值錢的精品民國瓷第四二零八章 秘聞(二)第三五一章 茶藝第二二三三章 奸細第一四六七章 兩敗俱傷第四五九五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七四九章 鬧鬼了?第四七四一章 如喪考妣第一四六一章 傳說中的紫麒麟第一八八五章 毒辣心腸第九二六章 柳夢尋的防狼大招第四零三零章 畫符第三五七章 常羨人間琢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