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玉琮(續)

楚琛回到店鋪,周文平看到他手上的那件玉琮,就有些奇怪的問道:

“你這手上的玉琮,我怎麼看着有些像是良渚文化的?”

楚琛呵呵一笑道:“周哥你說對了,不過我還沒仔細看,只是之前我心裡覺得這件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可能性比較大。”

“真的?”聽到楚琛這麼說,周文平真是驚喜異常。

良渚文化是環太湖流域分佈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爲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距今5300-4000年,其中最爲出名的就要數它的玉器,其以雕刻文飾繁密細緻,和諧工整著稱。

而良渚玉器當中典型器物就要數玉琮,因其具有精美絕倫的紋飾和重要的歷史價值,以及巨大的藝術魅力,自古就被嗜玉者所追捧,更是在宋代的一些影青瓷就開始模仿良渚玉琮的造型,可見其影響之大。

因爲影響大,再加上良渚玉器的價格極高,導致目前市場上仿品不斷,可以說是氾濫成災都不爲過,到處都有賣良渚玉器的,商店裡,地攤上,貴到幾十萬,小到幾十元,林林總總,目不暇接。

正是因爲良渚玉器的市場如此的混亂,使得渚玉愛好者往往想收藏又不敢收藏,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爲不能判斷這些玉璧的真僞。這其實也正是周聚德會把真的當成假的賣給楚琛,和周文平現在這麼興奮的一個最爲重要的原因。

與此同時,老五正好從店鋪後面走出來,看到周文平那興奮模樣。不禁感到有些奇怪,問道:“你們這是怎麼了?”

楚琛揚了揚手上的東西。笑道:“走吧,上樓再說!……”

三人各自坐下後,老五看着楚琛擺在桌子上的玉琮,表情就顯得有些不可思議,說道:“這麼大一件玉琮。不要告訴我是良渚玉琮啊!”

楚琛笑呵呵的說道:“我覺得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至於真不真,還是等我先看過之後再說吧!”

良渚玉琮是由軟玉雕琢而成的,從外觀看呈外方內圓、上大下小形。其表面細密的陰紋線刻技藝達到了後世幾乎望塵莫及的地步。

不僅如此,良渚玉琮還以體大自居,更顯出它獨特的魅力。像楚琛手中的這件玉琮,目測長度估計在十四五公分左右,就算比不上良渚玉琮王的17公分的個頭。但也是相當稀少罕見的了。

當然,大是另一方面,如果光是大那也吸引不了廣大愛好者的目光,除了那些精美繁瑣的紋飾之外,方柱形的玉琮四面中間爲立槽,槽兩邊基本等距,誤差在1毫米左右,每節上下間距也幾乎完全相等。

而且玉琮獸面紋的構圖也基本相同。每個面的轉角上有半個獸面。與其相鄰側面轉角上的半個獸面組成一個完整的獸面,這樣的組合使原本呆板的獸面更顯生動且具變化。

比如楚琛手中的這件玉琮,在四面直槽內上下各刻一神人獸面複合圖像。用線浮雕結合細線刻雕琢成。

在分爲兩節作角尺形的長方形凸面上,以轉角爲中軸線向兩側展開,每兩節琢刻一組簡化的象徵性的神人獸面紋圖案,四角相同,左右對稱。其中簡化的神獸一節還裝飾有鳥紋圖案,並與各紋飾上間飾雲雷紋。

這些繁縟複雜的圖騰紋飾。細如髮絲的線條組合而成,讓楚琛欣賞之後,都情不自禁的發出了讚歎之聲。

這一點,其實也是至今都一直困擾着衆多專家學者的難題,因爲人們實在無法想象,在既沒有青銅、又沒有鋼鐵的良渚時期,對硬度超過一般岩石和各種金屬的玉料,是怎樣進行加工,使之成爲紋飾如此精美繁細的玉琮?

另外,當時的人們又是怎麼把玉琮的誤差控制的如此精準的?特別還是在四五千年以前那種相對還比較原始的社會,楚琛想想都覺得非常的不可思議。

花了二十多分鐘的時間,楚琛纔在放大鏡的幫助下,把這件玉琮的各處特點全都仔細看完,雖說從寶覺的反應來看,他就猜想這很可能就是一件真品,不過當他能夠確認這真得是一件真品的時候,他還是情不自禁的露出了激動之情。

周文平和老五看到楚琛的表情,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含義,驚喜的問道:“這確實是真的?”

“是的,你們看看就知道了!”楚琛微笑着說道。

周文平和老五一聽,連忙輪流上手觀察起來。

正在這時,谷建明來這邊休息一下,看到楚琛也在,就笑着打了個招呼,隨後問道:“老闆,什麼時候回來的?”

“昨天下午!”楚琛笑着回了一句,而後問道:“家裡最近怎麼樣,生活的習慣嗎?”

谷建明高興的說道:“挺好的,就是這邊比南方要乾燥一點,剛開始孩子有些不習慣,這兩天已經適應下來了。”

“那就好!”楚琛高興的說道:“對了,現在翡翠飾品雕刻的進度怎麼樣了?”

谷建明回答道:“進度差不多,到開業那天肯定是足夠了!要不咱們現在就去看看我們雕刻的那些作品,怎麼樣?”

楚琛同意道:“行,不過等周哥他們看完之後,我再去。”

“好的!”

谷建明點了點頭,隨後朝周文平他們那看了看,卻發現周文平手上的東西有些熟悉,於是有些好奇的問道:“小周他們這是在看什麼呢!”

“是我剛剛得到的一件良渚玉琮。”

“什麼,良渚玉琮?!”

谷建明聞言驚訝萬分的湊了過去,定睛一看,沒想到還真是得就是他一直想要欣賞和研究的良渚玉琮,讓他實在是太驚喜了。

看到谷建明的表情,楚琛就有些奇怪的問道:“谷師傅,難道你也對良渚玉宗很感興趣?”

谷建明相當興奮的說道:“那是當然了,要知道,良渚玉器的紋飾,就算是在一毫米寬的陰線內竟然還有三條以上有着明顯針對性的琢刻陰線,這種琢刻工藝直到現代化的今天,即便是藉助現代加工機器的方法,也很難達到。這麼高超的雕刻工藝,對我們這行人來說,是具有相當高的借鑑意義的。”

聽谷建明這麼說,楚琛就笑着說道:“那行,等過段時間不忙了,這件玉一琮我可以放在店裡給你們研究一段時間。”

“謝謝!謝謝!”谷建明聽到楚琛這麼說,那是相當的興奮,連聲對楚琛表示感謝。……

等到三人都把這件玉琮看完之後,老五就情不自禁的感嘆道:“良渚玉琮,果然名不虛傳,如果不是贗品太多,而且價格又那麼貴,我還真想也去買上一件。”

周文平聞言笑着說道:“得了吧,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你覺得這麼精美的良渚玉器會可能便宜嗎?”

旁邊的谷建明聞言呵呵一笑,隨後對楚琛說道:“老闆,您能否把良渚玉器的鑑定要點給我介紹一下,我哪天也到隔壁潘家園去碰碰運氣。”

楚琛說道:“介紹到是可以,不過有一點我要提醒你,這買古玩可千萬不能馬虎和衝動,不然可是很容易就打眼的。”

谷建明點頭道:“這我也知道,反正我如果真的要買的話,肯定會看了東西表現出來的意境再買的。”

谷建明畢竟也算是能工巧匠了,玉器所表現出來的意境他還是能夠看得出來的,而贗品往往只會生搬硬套,除非是高仿,否則真得很難騙得過谷建明。

楚琛笑着說道:“那行,我給現在就給你說說這良渚玉器的一些特點。”

說着,他拿起那件玉琮講解道:“首先,良渚玉器的鑑定要細辨玉質和沁色。良渚古玉所用的質料有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是透閃石至陽起石系列的軟玉,另外還有螢石、葉臘石、石髓、綠松石等玉石。”

“至於這些玉石的特點,明天我帶本書來給你看看,照着上面的彩圖可以更容易的理解。說了玉質,咱們再來說說沁色,良渚玉器其中大部分受沁之後爲雞骨白色。”

說到這裡,楚琛指着玉琮上的沁色說道:

“不過就像這件玉琮上的雞骨白色一樣,真正的良渚古玉沒有較純淨的雞骨白,自然環境下形成的玉質白化,是由於透閃石內部的結晶水逐步失去形成的,一般會經歷紅化、失透、白化的漸變過程,這是辨別良渚玉器最基本的特徵。”

“另外,良渚玉器的加工方法非常的先進,能夠做出非常出色的拋光效果。再加上受到四千多年埋藏環境的共同影響,最終會形成玻璃光的效應,在高倍放大鏡可以看到不規則的細微磨痕,這是現代電動工具加工所無法仿製的特徵。”

“除了上面所說的特點,真正的良渚玉器還有兩個最重要的特點,這兩點就是你剛纔說的陰刻線,還有其中的神韻。”

楚琛喝了一口茶後,接着說道:“良渚文化那時候,肯定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擁有這麼多先進的自動工具的,因此,這些精美的玉器肯定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完成的,再加上當時玉器的特殊功用,其中就包含着作者的心血和莊嚴氣韻。”

“這一點,經驗比較豐富的專家,或者像你這樣的能工巧匠,一般都能夠感受的出來。……”

第25章 寶覺第391章 揭標(上)第1037章 普洱茶第933章 賠禮(續)第980章 西漢透光鏡第674章 聚源閣的交易會(中)第142章 車價第1045章 高仿洋彩瓷第1007章 令人疑惑的青花瓶第686章 賭局(中)第151章 身世(三)第617章 春節鑑寶節目(下)第979章 遇到正主了?第567章 鑑寶活動(四)第818章 貼黃如意第427章 集市第510章 萬年青第908章 法華瓷(續)第79章 劉老的認可(續)第857章 絹花第684章 毛料拍賣會(下)第48章 敗家子(上)第94章 前往滇南第367章 以小博大(續三)第135章 毛料到了第1146章 做內應第921章 花鳥四條屏第184章 四合院第298章 成化雞缸杯第499章 家宴第941章 到底誰倒黴?第202章 意外收穫(續二)第764章 鬃人第604章 奇蹟第950章 成立實驗室第1128章 原來是鍾至立第763章 相逢(續)第1060章 交流會進行時第640章 會診第592章 救人(上)第1085章 件件假第966章 銅墨盒的價值第141章 人生中第一輛車第786章 達?芬奇仿畫?第862章 苦悶的費老(續)第776章 弄真成假第794章 古琴第409章 黑市(五)第192章 處理第200章 意外收穫(下)第910章 古玩店裡的毛料(續)第207章 同學第290章 黃翡第1087章 警告第1001章 踩雷的年輕人第346章 偶遇第510章 萬年青第1110章 鸞膠的線索第554章 找茬(續)第1047章 借我?第315章 假作真第490章 街頭偶遇第562章 會發光的銅鏡(上)第459章 早市(下)第730章 公盤暗標(八)第387章 沉香第1048章 又遇熟人第644章 交學費第344章 挑選第97章 瘋狂的石頭(三)第52章 揭畫(下)第434章 雅典學派第565章 鑑寶活動(二)第705章 落花詩冊第824章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上)第210章 銀幣(續)第1080章 奇怪的行爲第937章 可疑人物第367章 以小博大(續三)第1095章 搬起石頭第152章 老校長的勸解第1049章 粉絲第516章 照顧第639章 推遲第317章 假作真(續二)第486章 吹毛立斷第303章 宵小第322章 機關盒第839章 小香爐第199章 意外收穫(中)第1048章 又遇熟人第1007章 令人疑惑的青花瓶第666章 洛神賦(下)第104章 錢記加工坊第579章 送仙橋第568章 鑑寶活動(五)第352章 賭局(下)第251章 蛤蜊光第796章 唐琴?第328章 成績
第25章 寶覺第391章 揭標(上)第1037章 普洱茶第933章 賠禮(續)第980章 西漢透光鏡第674章 聚源閣的交易會(中)第142章 車價第1045章 高仿洋彩瓷第1007章 令人疑惑的青花瓶第686章 賭局(中)第151章 身世(三)第617章 春節鑑寶節目(下)第979章 遇到正主了?第567章 鑑寶活動(四)第818章 貼黃如意第427章 集市第510章 萬年青第908章 法華瓷(續)第79章 劉老的認可(續)第857章 絹花第684章 毛料拍賣會(下)第48章 敗家子(上)第94章 前往滇南第367章 以小博大(續三)第135章 毛料到了第1146章 做內應第921章 花鳥四條屏第184章 四合院第298章 成化雞缸杯第499章 家宴第941章 到底誰倒黴?第202章 意外收穫(續二)第764章 鬃人第604章 奇蹟第950章 成立實驗室第1128章 原來是鍾至立第763章 相逢(續)第1060章 交流會進行時第640章 會診第592章 救人(上)第1085章 件件假第966章 銅墨盒的價值第141章 人生中第一輛車第786章 達?芬奇仿畫?第862章 苦悶的費老(續)第776章 弄真成假第794章 古琴第409章 黑市(五)第192章 處理第200章 意外收穫(下)第910章 古玩店裡的毛料(續)第207章 同學第290章 黃翡第1087章 警告第1001章 踩雷的年輕人第346章 偶遇第510章 萬年青第1110章 鸞膠的線索第554章 找茬(續)第1047章 借我?第315章 假作真第490章 街頭偶遇第562章 會發光的銅鏡(上)第459章 早市(下)第730章 公盤暗標(八)第387章 沉香第1048章 又遇熟人第644章 交學費第344章 挑選第97章 瘋狂的石頭(三)第52章 揭畫(下)第434章 雅典學派第565章 鑑寶活動(二)第705章 落花詩冊第824章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上)第210章 銀幣(續)第1080章 奇怪的行爲第937章 可疑人物第367章 以小博大(續三)第1095章 搬起石頭第152章 老校長的勸解第1049章 粉絲第516章 照顧第639章 推遲第317章 假作真(續二)第486章 吹毛立斷第303章 宵小第322章 機關盒第839章 小香爐第199章 意外收穫(中)第1048章 又遇熟人第1007章 令人疑惑的青花瓶第666章 洛神賦(下)第104章 錢記加工坊第579章 送仙橋第568章 鑑寶活動(五)第352章 賭局(下)第251章 蛤蜊光第796章 唐琴?第328章 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