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交流會進行時(6/62)

吃過午飯,大家又聊了一會,纔得到工作人員的提醒,說輪到他們鑑賞了。

大家都對秘色瓷很好奇,但也知道他們之中,就數孟子濤眼力最好,因此讓孟子濤先去鑑賞研究。

孟子濤走到放置拍品的桌前,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了手套戴上,在幾個工作人員虎視眈眈的目光下,仔細研究起來。

這是一件龍紋葵口水洗,造型精麗,圓整。口沿爲六葵瓣狀、瓷身作四道箍邊、分上下兩道、中飾唐草枝蔓紋飾,此器最爲難得的是從上往下看時如綻放的葵花,花瓣折和可愛有致,底壁刻花如葵之花蕊。

器物表面刻畫不追求面面俱到,往往筆不到而意到,飛舞靈動,有吳道子用筆之畫意,頗具唐風。

想要鑑定秘色瓷的真僞,肯定得從胎、釉、裝燒方法等方面來判斷。

秘色瓷是唐代越窯中極品,據研究它的釉有青和青綠兩種,無光,有玉類的質感,用於進貢。但這件所謂的秘色瓷卻差了一點味道,雖然是精品青瓷,但看起來和真正的秘色瓷還是有所差別。

至於說孟子濤爲什麼知道,原因是鄭安志那有一件秘色瓷的碎片標本,他以前還仔細對比研究過,現在一經對比當然就能看出問題了。雖然差別可能不太大,但真僞之間也就是因爲差之毫釐,所以才謬之千里。

再說裝燒方法,秘色瓷燒造不是把瓷器接觸爐火的,而是將秘色瓷瓷胎裝入瓷質匣鉢裝燒,一器一匣,並以釉水來密封匣與蓋之間的縫隙。

匣鉢裝燒法是爲定窯瓷藝大師們對燒瓷技藝的一種發明創造,初創於唐代,在當時具有極爲重要的技術進步意義。匣鉢的形狀主要有兩種,一種爲筒形,適合燒製器形較高的瓶、罐、尊等作品;一種爲漏斗形,可用於燒製洗、盤、碗等器形較低的作品。

匣鉢裝燒的優點是,器坯在窯爐中不直接受到火焰和菸灰的薰染而損壞瓷器釉面的光潔度,且匣鉢裝燒不僅適合各種特殊器形的裝燒,也非常適宜氣氛的還原,這對提高產品的質量無疑大有益處,故這個燒法一問世,即被各大窯口競相效仿和學習,法喜共沾嘛,普及的很快也很廣。

用這種方法制作出來的瓷器當然也有其特點,比如說法門寺出土的幾件瓷器,在足底無釉處,可以明顯看到有一圏點狀斑痕,這是燒製瓷器時,用泥丸墊底所形成的痕跡。

而在越窯來說,中唐後期到晚唐,大量採用匣燒工藝,用薄形間隔具,因此,泥點分佈,亦採用了比豆狀更爲好看的松子狀泥點,排列細密。這在圓形墊具上,遺留的印痕就是例證。匣燒的玉璧底碗、盤等器物外底,呈微微的粉紅色顆粒狀遺痕,這種遺痕是胎體中氧化鐵的反映。

然而,這隻龍紋葵口水洗雖然也有這類痕跡,但和真品相比卻有些不同,看起來更加的分散一些。

但你要說這是一件現在製作的贗品吧,又不太像,於是仔細觀察過後,孟子濤最後又使用了異能,得出的結果印證了他的猜測。

孟子濤回到坐位,沒一會,舒澤他們也看過之後過來了,問道:“子濤,怎麼說,這是不是秘色瓷。”

“我看着不像。”田萌萌搶先搖了搖頭。

任可欣笑眯眯地問道:“萌萌,你對秘色瓷也有研究嗎?”

田萌萌搖了搖頭:“我是對秘色瓷沒有過研究,但相關的詩句我看過呀,至少這玩意和詩句相差很大吧?我覺得憑這一點,就能說它不是真品。”

鍾錦賢表示贊同:“就是,如果這也是秘色瓷,那越窯的一些精品青瓷不都能算得上是秘色瓷啦!”

“子濤,你的意見呢?”任可欣微微一笑,看向孟子濤想聽他的意見。

孟子濤斟酌了一下,這纔開口道:“咱們分兩個方面來說,這確實是一件開門到代的瓷器,而且算得上是一件真品,我認爲年代應該在晚唐至五代那段時間,至於說是不是秘色瓷,那就要看各人對秘色瓷的理解了,畢竟現在對秘色瓷的認定還不統一,許多問題還有待解決。”

孟子濤雖然說的委婉,但話中的意思大家還是明白了,他並不認同這是一件秘色瓷。

“那如果是你的話,你願意花多少錢買這件瓷器?”邊默問孟子濤道。

孟子濤想了想說:“高於四十萬,我就要考慮一下了,當然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這只是我個人的意願。”

既然孟子濤都這麼說了,相對於還不熟悉他的邊默,舒澤他們更相信孟子濤的判斷。

等孟子濤他們鑑定完拍品,差不多已經到最後了,沒過多久,就見一位大概有兩百幾十斤,下巴好幾圏肉,肚子看起來圓滾滾的大胖子,隨着拍賣師上了臺。

舒澤給孟子濤的介紹說,這人就是胡海侖。

拍賣師拍了拍手,等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到了他的身上,這才笑開口道:“下面,我們有請拍品的主人胡海侖老師,爲大家介紹一下這件拍品。”

在大家稀稀拉拉的鼓掌聲中,胡海侖笑眯眯的起到了講臺前,呵呵一笑道:

“說起來,我對古玩的介紹一般都沒多少興趣,道理很簡單,每個人對古玩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些時候往往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過宣總既然要求我上臺介紹一下,那我就來介紹一下吧。”

“大家應該知道,法門寺地宮出土十三件有明確宮廷記載爲‘秘色瓷’的瓷器。這些瓷器造型端莊,淺灰色胎釉細膩緻密,釉面晶瑩潤澤,色如淺色湖水。到了這個時候,人們這才搞清‘秘色瓷’原是一種貢品級的越窯青瓷。”

“而且唐代就有專燒這種御用瓷的記載,也印證了陸龜蒙‘秘色越器’的說法,於是做出了‘秘色瓷’始於丁唐代,盛行五代十國和北宋初期的結論。”

“本人這件秘色瓷龍紋葵口水洗無論從胎、釉、工藝、畫工等方面,都和以往發現的秘色瓷可以相互印證。至於說有反對的意見,這也是很正常,畢竟許多人以前並沒有見過實物,光從照片肯定是看不出一些特點的,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說到這,胡鐵侖環顧了一下四周,見大家都看着自己,心裡稍稍有些得意,接着說道:“秘色瓷雖說是貢品,不準民間使用,但當時民間仍大量生產,其生產的地區也不限於越州。”

“當時生產出來的釉色雖有深有淺,亦有種種名稱,但釉色區別卻在依稀之間。所以,秘色瓷是唐代越窯中最佳者,且因大量仿製,流傳頗廣,秘色瓷也就成爲唐代至五代越窯青瓷某類色釉的專稱了。”

說到這,胡鐵侖注意到有些人的表情顯然並不相信他的診斷,接着微微一笑,說道:“我剛纔就說過,每個人對古玩都有各自的理解,在標準不統一的秘色瓷上尤爲如此,可能有些朋友並不同意我的見解,這並沒有什麼關係,諸位可以按自己的想法來決定參不參加競拍。好了,我就不囉嗦了,希望接下來大家能夠如願以償。”

說到這,胡鐵侖從講臺上退下,換拍賣師上臺,拍賣師也沒囉嗦,直接宣佈競拍開始。

現場先是沉默了一會,馬上就有人舉牌報價,緊接着就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裡面,加價的速度都有些令人震驚,很快就從一萬的起拍價加到了百萬以上,這個時候才稍微慢了一些。

舒澤對此冷眼旁觀,嗤笑一聲道:“這些人還真夠傻的,如果真是什麼秘色瓷,他胡鐵侖怎麼可能拿到這裡來競拍,早就拿到大拍去了。”

孟子濤笑道:“大家也不傻,剛纔可能是覺得想搏一絲機會,你看現在不就後勁乏力了?”

“現在都一百二十萬了,就算結束,胡鐵侖應該也賺翻了吧,你看他那得意模樣。”鍾錦賢向坐在不遠處,笑得像尊彌勒佛的胡鐵侖撇了撇嘴。

孟子濤笑道:“憑本事賺錢能賺多少是他的能耐,對買家來說,只要買到的是真品,最後還是能夠有些慰藉的。”

“這到也是。”大家相繼對此話表示同意。

任可欣現在對拍賣已經沒了興趣,向孟子濤看去:“子濤,你的那套大龍郵票現在應該可以給我欣賞了吧。”

聽任可欣這麼說,邊默也是激靈了一下,連忙注意着孟子濤的動作。

孟子濤笑道:“當然沒問題。”

說着,他就拿出錦盒,從裡面拿出一本專門放置大龍郵票的冊子,交給了任可欣。

任可欣戴上手套打開郵冊,頓時眼前一亮,頗有些激動地用放大鏡觀察冊子裡的大龍郵票,看到最後,她的讚歎之聲不絕於耳。

之後,邊默也討要過冊子觀察,他因爲父親愛好的原因,對各種郵票也很有研究,一眼看到這套郵票,就知道八成應該是真品了。

證實了這套郵票的真僞,邊默輕吐了一口氣,面帶笑容地看向了孟子濤。

孟子濤當然明白他的想法,說道:“想必你也知道這套郵票的珍貴程度,我到不是不捨得把它讓給你,但如果用錢來衡量,我覺得並不合適。”

邊默也明白了孟子濤想要表達的意思,但又確認了一遍:“你是想以物換物嗎?”

“對。”

“這也可以,不知道你喜歡哪個類別的古玩?”

“最好是文玩。”

“好,我會盡快找到來的,還請你不要着急換給別人。”

孟子濤笑着擺了擺手:“這一點你就放心好了,如果不是阿澤,我還真不會有這個念頭。”

邊默笑着點了點頭,不過他和舒澤是老朋友了,這樣的事情也無須客氣。

目光再轉到那件所謂的“秘色瓷”,經過一輪激烈的爭奪,最後被一位老闆以152萬的價格競拍成功,這讓那位老闆得意不已,覺得自己撿漏了。

不過,在座的許多都是聰明人,以這個成交價可以看出,這件東西的爭議應該有點大,估計那位老闆到頭來肯定是一場空。

拍賣會算是圓滿結束了,接下來是古玩交流會,這個環節就比較隨意了,大家可以把各自帶來交流的東西,拿到新搬來的三個展臺上展出,每個人最多有二十分鐘的展出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可以上臺鑑賞交流。

最後,大家可以從今天帶來交流的藏品中,選出前三名,到時可以獲得一本證書,這本證書上會有現場幾位前輩專家的簽名,無疑會增加獲獎藏品的價值。這也算是交流會的福利。

宣躍海宣佈交流會開始,就有人自告奮勇拿着自己帶來的藏品上了展臺,隨即也有人上臺鑑賞。

孟子濤不急着上去鑑賞,對着任可欣笑道:“欣姐,你帶來的藏品應該可以揭秘了吧。”

“喏,就是這本袖珍山水冊。”任可欣從口袋裡拿出一個扁盒,打開一看,只見裡面是一本非常精緻小巧的畫冊,一時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孟子濤把畫冊小心打開,看到落款時就有些訝然:“這是董邦達所作?”

董邦達,爲雍正十一年進士,乾隆朝官至工部、禮部尚書,多次任鄉試、會試考官,並充經筵講官,是備受皇帝寵信的詞臣。他擅畫山水,承“四王”正宗,密擦細皴,得蒼潤之趣,極得乾隆宸賞。

乾隆出遊,常命邦達作紀遊圖,然後自題詩文其上,君臣合作,一時以爲寵幸。今京城以及寶島故宮所藏的董邦達畫上,就每多此類詩題。

因爲皇帝喜歡,董邦達又往往以自己得意之作進呈,而這套《袖珍山水》冊就是這類進呈作品之一。此冊在方寸之間作山河煙景,臨江奇峰、漁村歸鴉及竹石小景等,信筆點染,神清氣遠,是供奉內廷者難得的文人墨戲,故別具一種灑脫的韻味,

任可欣笑吟吟地說:“論珍貴,我這套山水畫冊比不上你的大龍郵票,但要論閒情雅緻,你的郵票應該及不了我的這套畫冊吧?”

孟子濤哈哈一笑:“那是當然,而且你這類畫冊同樣也比較稀有,又貴在‘袖珍’二字,在書畫愛好者眼中,可比我的郵票珍貴多了。”

田萌萌伸着頭欣賞了畫冊的內容,連連點頭道:“對,以普通的人欣賞力來看,畫冊有意思多了。”

半響,田萌萌吐吐了舌頭:“孟哥,別在意啊,我這麼說並不是說你的郵票不好。”

“沒事,況且你也沒說錯嘛。”孟子濤當然不會在意,本來每件古玩的價值標準就不一樣,肯定不可能光以肯定不可能以價格高低來論“英雄”。

把畫冊欣賞了一番,孟子濤跟大家說了一聲,就起身去展臺,走到半路的時候,他突然感覺到有一股異樣的目光正在注視着自己,於是裝作不經意往目光的方向看去。

目光的主人是一位四五十歲的中年人,身材比較消瘦,看到孟子濤看過來,他的臉上馬上就換成了笑容,對着孟子濤點了點頭。

孟子濤也微笑着點頭回應,心裡卻覺得很奇怪,因爲這人給他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然而,在他的記憶中,卻並沒有這個人的身影,這讓他頗爲奇怪。

既然想不明白,孟子濤就把這個疑問先放在心裡,先把展臺上的東西鑑賞了再說。

既然是交流會,大家肯定免不了交流,孟子濤作爲鄭安志的關門弟子,來和他交流的人不在少數,孟子濤也不擺架子,每每都客氣迴應,也給大家帶來了好印象。

時間過的很快,已經有近半的人拿着東西展覽了,孟子濤注意到,那個令他似曾相識的中年人也拿着一件佛教法器上了臺。於是他好奇地過去觀望了一番。

法器是作法事時使用的器物。藏傳佛教的法器類繁多,具有濃厚的神秘色彩。這些法器大體可以分爲禮敬、稱讚、供養、持驗、護魔、勸導六大類。每件法器都有其不同的宗教含義,有的法器兼有數種用途。

藏傳佛教法器大多以金、銀、銅鑄造爲主,兼有木雕、骨雕、象牙雕、石雕、海貝殼雕以及布、絲織、錦緞等面料製品。其質材各異,造型奇特,製作構思巧妙,數量巨大,是藏傳佛教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年人帶來的法器,是一件藏傳佛教祭祀用的法器。盒內盛米,每當主持重要法事時,便從此盒中將米撒向衆生。寓意賜福衆生。信徒如果能得到這樣的米,乃一個人畢生的歡欣。

此法器由四部分組成,寶瓶式頂蓋,上蓋鑲有一圈紅珊瑚,蓋中嵌綠松石藏文,下蓋以松石、紅珊瑚、青金石累絲鑲嵌四臂觀音像,本尊飾以銀鎏金嵌寶石。四臂觀音是雪域高原的守護神,頭戴五佛冠,中央二手合掌於胸前,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手拈八瓣蓮花與耳際齊,面貌寂靜含笑,人物栩栩如生,神態莊嚴安詳。

法器外部以青金石、紅珊瑚和松石堆砌而成龍紋。做工精美細膩,鎏金工藝精湛,足以可見這件法器的級別與價值非同一般……

第八十三章 因禍得福第七章 考驗第八百四十九章 入甕第四百三十五章 陽燧鏡第一千零五章 五色花戧金五彩碗第三百六十七章 又見線索第八百一十六章 品香第九百五十八章 輕鬆撿漏第四百六十五章 世事無常第九百九十五章 玉鏡顯蹤(上)第九百五十章 地下巨城(七)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乾隆玉璽第六百六十六章 西園雅集第三百四十九章 細節要注意第三百六十四章 碰瓷還是意外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想放過第兩百九十四章 格致餘論第三百一十一章 推一把第六十一章 上清珠第九百七十二 掃蕩第八百九十七章 錦鯉第兩百零六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一十八章 拜訪龔老第五百一十六章 初賽第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加入第一百六十章 協會交流 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突發第六百二十一章 商量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講道理第九百八十三章 隱陽行第九百九十九章 莊功泰的藏品第三百九十八章 意外所得第一千九十六章 鬧劇第五百章 沙龍第一千八十二章 退貨風波第兩百三十一章 程啓恆的煩惱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九百六十三章 美國之行第五百四十二章 小試一手(中)(28/60)第兩百六十三章 配方第二十七章 舅媽被騙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兩百六十九章 晚節不保第五百四十七章 反饋(33/60)第三百二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九十五章 找到人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認親第七百零九章 鈞窯花盆(下)第二十三章 巧遇第五百五十四章 慈善拍賣交流會(中)(2/60)第六百零五章 瓷片第九百七十二 掃蕩第八百九十六章 將來的計劃第兩百四十章 車禍第五百九十一章 解決黑魚(38/62)第七百五十六章 人面獸心第七百五十五章 離奇事第四百一十章 把玩件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國費昂斯蜻蜓眼第九百二十四章 綁架第九百四十二章 大馬士革彎刀第八百九十四章 龍涏香配方第兩百六十三章 配方第七百三十三章 繼續第八百五十一章 海撈瓷第五十五章 不伺候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六百二十三章 老外第九百七十五章 甲骨殘片第九百三十八章 善有善報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冒牌貨(下)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重新選擇第兩百九十八章 陰沉木第一千四十六章 生死不知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一方小印章第五百四十章 再賭(26/60)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技術(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銅墨盒第四百三十五章 陽燧鏡第六百一十四章 又漲了第四百八十章 借名宣傳第三十五章 墨竹圖第四百八十章 借名宣傳第六百章 幫忙(4/62)第六百九十七章 報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技術(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露一手書法(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騙賠償第八百四十八章 坑的就是你們第八百九十一章 品香會第八十三章 因禍得福第八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宣德爐第三百三十二章 學習茶道第六百八十三章 鑑寶活動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希望之鄉(十四)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鏡顯蹤(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能說會道第兩百七十三章 驚人的修補手藝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鳴驚人(一)(17/62)第九百六十七章 龍泉官窯瓷
第八十三章 因禍得福第七章 考驗第八百四十九章 入甕第四百三十五章 陽燧鏡第一千零五章 五色花戧金五彩碗第三百六十七章 又見線索第八百一十六章 品香第九百五十八章 輕鬆撿漏第四百六十五章 世事無常第九百九十五章 玉鏡顯蹤(上)第九百五十章 地下巨城(七)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乾隆玉璽第六百六十六章 西園雅集第三百四十九章 細節要注意第三百六十四章 碰瓷還是意外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想放過第兩百九十四章 格致餘論第三百一十一章 推一把第六十一章 上清珠第九百七十二 掃蕩第八百九十七章 錦鯉第兩百零六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一十八章 拜訪龔老第五百一十六章 初賽第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加入第一百六十章 協會交流 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突發第六百二十一章 商量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講道理第九百八十三章 隱陽行第九百九十九章 莊功泰的藏品第三百九十八章 意外所得第一千九十六章 鬧劇第五百章 沙龍第一千八十二章 退貨風波第兩百三十一章 程啓恆的煩惱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九百六十三章 美國之行第五百四十二章 小試一手(中)(28/60)第兩百六十三章 配方第二十七章 舅媽被騙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兩百六十九章 晚節不保第五百四十七章 反饋(33/60)第三百二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九十五章 找到人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認親第七百零九章 鈞窯花盆(下)第二十三章 巧遇第五百五十四章 慈善拍賣交流會(中)(2/60)第六百零五章 瓷片第九百七十二 掃蕩第八百九十六章 將來的計劃第兩百四十章 車禍第五百九十一章 解決黑魚(38/62)第七百五十六章 人面獸心第七百五十五章 離奇事第四百一十章 把玩件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國費昂斯蜻蜓眼第九百二十四章 綁架第九百四十二章 大馬士革彎刀第八百九十四章 龍涏香配方第兩百六十三章 配方第七百三十三章 繼續第八百五十一章 海撈瓷第五十五章 不伺候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六百二十三章 老外第九百七十五章 甲骨殘片第九百三十八章 善有善報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冒牌貨(下)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重新選擇第兩百九十八章 陰沉木第一千四十六章 生死不知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一方小印章第五百四十章 再賭(26/60)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技術(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銅墨盒第四百三十五章 陽燧鏡第六百一十四章 又漲了第四百八十章 借名宣傳第三十五章 墨竹圖第四百八十章 借名宣傳第六百章 幫忙(4/62)第六百九十七章 報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技術(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露一手書法(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騙賠償第八百四十八章 坑的就是你們第八百九十一章 品香會第八十三章 因禍得福第八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宣德爐第三百三十二章 學習茶道第六百八十三章 鑑寶活動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希望之鄉(十四)第九百九十六章 玉鏡顯蹤(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能說會道第兩百七十三章 驚人的修補手藝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鳴驚人(一)(17/62)第九百六十七章 龍泉官窯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