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古國

“說說吧,或者你是想讓我親自動手?”孟子濤語氣平靜地看着目光還在呆滯中的老者。

老者回過神來,乾笑一聲:“老朽對兄弟的身手萬分佩服,只是關於源泉閣,恕我不能告知。”

“哦,看來你是想死嘍!”孟子濤的表情開始猙獰起來。

老者苦笑道:“我當然不想死,但相比之下,我現在一個人死,總要比我全家老少都一起死要好得多吧。”

孟子濤冷冷地盯着老者,氣勢凌人,不過眨眼之間,老者的內心就越發的恐懼起來。

“哼!儘快給我猛爺的消息!”

孟子濤最終還是沒有逼迫的過甚,撂下這句話,他便收回了自己的氣勢,拿着蛐蛐罐走出了裡屋。

前面的夥計顯然沒有想到孟子濤會自己走出來,不由的愣住了,以至於孟子濤又在貨架上拿走了一件瓷器,都沒有反應過來,等他覺得不對回過神來時,孟子濤也已經走了出去。

夥計顧不上去追,一來那玩意不值什麼錢,另外他最關心的還是裡面發生的事情。

夥計心急火燎地跑到裡屋,看見倒在地上頭破血流的兩個大漢,以及坐在椅子上,顯得心驚膽顫的老者。他不禁愣了愣,急忙問道:“掌櫃的,這是怎麼回事?”

老者打了個激靈,目光之中依舊帶着深深的恐懼,剛纔孟子濤散發出來的氣勢,給他的感覺就好像面對一隻即將噬人的野獸,這麼多年練就的心性差點就崩潰了,他都想要把所有事情一股腦地告訴孟子濤。

“這人到底是誰,爲什麼會這麼恐怖!他打聽源泉閣想要幹什麼!”

老者心裡不斷地冒出一個個問題,不過最主要的,他還是想知道年輕人到底是誰。

“對了,他離開前最後一句話,要什麼猛爺的消息,這個猛爺是誰?”

老者沉思了一會,站起身來,對着夥計說:“你把他們都處理好,我去拜訪田先生……”

孟子濤拿着兩樣東西走出古玩店,笑了起來。

事實上,這個源泉閣其實是本源(孟子濤所在的神秘協會的內部代號,取自追本溯源)的外部機構,主要爲了搜尋民間的各類珍寶,以及一些消息。有點像是特務機關。

像歡爺那樣,爲源泉閣工作的人很多,只是他們只是外圍,負責收購文物,打探消息,對源泉閣的本質並不瞭解,只當是灰色甚至是黑色組織。

源泉閣每隔一段時間,會舉辦一次交流會,也就是“開業”一次。想必大家都能猜到,這個交流會就是交易會,源泉閣這邊雖然也會拿出一些東西來,但都不是重點,而且就算是珍品,也會被重新買回去,很少會流落在外面。

交流會的重點則是客人帶來的東西,因爲每個能夠參加交流會的客人,都是事先經過精挑細選的,他們帶來的器物至少也是珍品,其中不乏重器。這些器物中,有一部分會當場被源泉閣的暗子買下,沒有買下的,也會記錄在案,再找機會購買,至少也得不讓這些重器流傳到國外。

先前,孟子濤在本源總部遇到過源泉閣的總負責人,他對孟子濤講過源泉閣的一些事情,以及京城和江南分部的一些情況,也提起過歡爺這個人,說是此人現在心眼比較多,要找個機會敲打一下。

正好孟子濤今天遇到了這位歡爺,趁機做了上述事情,還揩了油,他想想都覺得好笑。

孟子濤看了看手上的東西,蛐蛐罐就不用多說了,至於另外一件瓷器,當然不是撿漏了,這玩意是一件實打實的贗品,那爲什麼他還拿走了呢?主要是因爲這件瓷器某個地方,正是肖利凱現在仿製過程中,困擾的地方,說不定這件贗品能夠給肖利凱帶來靈感。

孟子濤拿着東西走到沈立偉的古玩店,他此時正和一位中年人在做着交流,看到孟子濤進來,非常高興,起身打起了招呼。

孟子濤客氣地做了迴應,直接說了來意:“沈掌櫃,我明天要去拜訪一位長輩,不知你這有沒有合適的文玩。”

“不知您要哪種類型?”

“最好和文房相關的精品,價格到不用太貴。”

沈立偉想了想,說道:“我這有件墨牀,我去拿來給您瞧瞧。”

“好,麻煩你了。”孟子濤笑着說。

沈立偉哈哈笑道:“這有什麼麻煩的,您先坐一會吧。”

孟子濤笑着坐下來,微笑着對那位中年人點了點頭。

中年人也朝孟子濤笑了笑,臉上閃過一絲若有所思的神色,緊接着,他有些激動地問道:“請問,您是孟子濤孟老師嗎?”

孟子濤笑着稱是。

中年人得到肯定的答覆,激動的臉色都有些發紅,連忙拿出自己的名片,雙手遞給孟子濤。

孟子濤接過名片,禮貌地看了看,名片上就只有他的名字和電話號碼。

中年人名叫林宣明,就聽他說道:“孟老師您好,本人是做書畫生意的,在汴梁開了一家書畫廊,在當地圏子裡還算有點小名。”

孟子濤客氣地說道:“幸會了……”

兩人正說着話,沈立偉拿着東西過來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墨牀。

墨牀,又稱墨架、墨臺,是傳統文房用具之一。是專門用來承擱墨錠的小案架。墨磨後溼潤,亂放容易玷污他物,故制墨牀以擱墨,墨溼的地方會自然風乾,然後再把墨塊兒放到盒子裡面保存,深受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

墨牀以墨定形,通常不會太大,寬不過二指,長不過三寸。造型多案架形、座託形、書卷形、博古架形,或曲折,或簡練,多爲木、玉、瓷所制,形狀或爲牀式,或爲几案式。故而名爲墨牀。

“孟老師,您看看行不行?”沈立偉把墨牀放到孟子濤面前。

這件墨牀是一個鏤空雕珊瑚描金幾座,上有粉彩人物故事。幾座左上方有一帙錦函古書,函面上有金箋白文“樂善堂”三字纂書。幾下襯以鬆綠釉與珊瑚紅相映成趣。配紫檀長方形四小足木座。

孟子濤觀察過後,笑着說道:“這可是少見的綠裡粉彩,這都不行,那怎樣才行呢。”

乾隆時期琺琅彩彩料的來源受到一定的影響,故此後琺琅彩瓷開始滑坡。在這一時期出現了琺琅彩與粉彩的過渡時期,也同時有許多過渡產品。有的產品以琺琅彩爲主,加上少量粉彩料。有的產品則以粉彩料爲主琺琅彩補充一兩個色。

但最好的是以粉彩料精工細作,完全仿照銅胎琺琅的方法,以綠色釉襯裡和底的新器叫“綠裡粉彩”。這一創新受到宮廷的賞識,故當時人們十分喜好,一般百姓是難得一見的。即使在清朝,無論玩家或收藏家都視乾隆時的綠裡粉彩爲“瓷中瑰寶”。

光是“綠裡粉彩”,就爲這件墨牀增色不少,更何況它還是乾隆時期宮廷製作的精品,雖小卻精,孟子濤相當的滿意。

沈立偉笑道:“哈哈,您覺得好就行。”

林宣明也很識趣,知道兩人商量價格,先避嫌出去了一下再回來。

接下來,大家聊了會天,有孟子濤這位被稱爲當代草聖的大書法家在,話題當然離不開書法,孟子濤就拿了一些自己在草書方面的經驗出來,聽得沈立偉和林宣明如癡如醉,頗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

孟子濤喝口茶,潤潤嗓子,見時間已經不早,便準備告辭。

只是還沒等孟子濤開口,林宣明拍了拍額頭:“聽得太入神,差點忘記一件事情了。”

說話間,他從口袋裡拿出一隻盒子,從出取出一張半透明的紙張,小心地展開,卻見上面密密麻麻地寫着蠅頭小楷。

蠅頭小楷指的是像蒼蠅頭一般大小的楷體字,這只是一個範指,一般來說,大小在一釐米以下的楷體字,就可以稱爲蠅頭小楷。

林宣明說道:“這是我這回來京城,偶然之間在一本古籍裡翻到的,寫得精緻絕倫。一開始,我以爲是夾帶,但發現上面寫的是一段段介紹于闐古國的內容。當然,這不是我關注的重點,重點是,我以前看過徐霞客的手跡,我覺得它們很像,會不會這張紙上的內容就是徐霞客寫的?”

徐霞客是誰,相信不用多做介紹了,關於他的手跡流傳罕見,這是因爲明朝滅亡之年,徐家奴僕發動暴動,危害徐家族人,然後放火焚燒了徐家,徐霞客遊記手稿基本在這次火災中被焚。

目前徐霞客流傳於世的唯一手跡,是現藏於滇南博物館的一幅楷書書法,是他生前寫給雞足山妙行和尚的詩作。除此之外,沒人見過他的其他作品。

因此,聽林宣明說,他以前看過徐霞客的手跡,就令孟子濤非常好奇了。

“林先生,不知你是在哪裡看到的徐霞客的手跡?”孟子濤問道。

“是在我一位朋友那,我手機上還有一幅照片呢。”林宣明拿出手機,調出圖片,給孟子濤欣賞。

孟子濤是看過滇南博古館那幅真跡的照片的,因此一看林宣明手機上的作品,就覺得有些不太對勁,不但是他,沈立偉也覺得有些問題。

“老林,我覺得有些問題啊。”沈立偉說道。

“什麼問題?”林宣明問道。

沈立偉解釋道:“徐霞客因爲名聲太大,導致現代人只知他叫霞客,卻不知他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而這個‘號’,是他的忘年交陳繼儒送給他的,而他倆第一次相識,是在天啓四年。而這幅作品的落款卻是天啓元年,咱們先不說書法怎麼樣,就以這點來說,這幅作品應該有些問題吧。”

林宣明愣了愣,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這幅畫肯定是有問題的,你要說有沒有可能,後來刻了章之後再印上去,要說沒有可能也不盡然,但一般情況下,肯定是不會這麼做的。

林宣明苦笑道:“哎,既然作品的真僞都有問題,想來我的猜測也有問題了。”

“這到不一定。”孟子濤說道:“我見過滇南博物館的那幅真跡,你手機照片上的書法與真跡相比,還是可圏可點的,沒有確鑿的證據,也不能說它就是贗品。至於紙張上的蠅頭小楷是誰寫的,也只有鑑定過了才知道。”

林宣明笑了起來:“那還請孟老師幫忙鑑定,在下感激不盡。”

“不用這麼客氣,其實我對它也是挺好奇的。”孟子濤笑了笑,戴上手套後,纔開始鑑賞。

紙張的材質應該是絹,非常輕薄,普通人家應該是用不起的,孟子濤檢查過絹紙,這纔開始閱讀上面的文字,上面確實記載着于闐古國的歷史。

早在公元前2世紀,于闐這個城邦之國就已經出現。這裡原來是一個五方雜處之地,早期的居民主要是伊朗的西徐亞人、印度人和漢人。然而,這些人爲何能建立一個新的國度呢?這裡還有着一個傳奇的故事。

相傳,東土的一位王子也因獲罪而流放,留居到了現今于闐國的東部邊界。後來就逐漸地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國家,這位東土的太子也就順應民意成了這個國度的國王。

可是就在此時,印度阿育王的太子遭到阿育王妃的陷害,雙目被人挖出。阿育王遷怒於身邊的大臣,就把他們全族驅逐到雪山以北。那些被流放遷徙的人們,逐水草而遷居,慢慢地到達了于闐國的西部邊界。這些人也建立了一個小型國家,推舉德才兼備的人當了國家的首領。

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兩國國王在狩獵時,相遇在荒澤之中,雙方都想將對方吞併,而讓自己成爲統治整個于闐地區的國王。於是,一場激戰就在荒澤之中慘烈地展開了。

後來,西邊君主被擊敗,在率領人馬向北奔逃過程中,被東邊君主的將士砍掉了頭顱。東邊的君主收集了敗軍人馬,安撫亡國的臣民,讓兩個部族相互融合、交流、通婚,這樣一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新的國家,于闐國。也許受此影響,于闐古國也是一個禮佛的國度。

遺憾的是,公元962年開始,于闐國與喀喇汗王朝發生戰爭,不久戰敗,于闐國就此消亡。

除了于闐古國的歷史,以及一些風俗之後,絹紙上還寫着一些于闐古國的傳說,只不過絹紙有破損,傳說只是起了一個開頭,就沒有了,但其中一個詞令孟子濤很感興趣,同時也覺得有些像是天方夜譚。

因爲文字中說,于闐古國有可能就是“伊甸園”!

孟子濤有些想笑,東方的古國怎麼可能和伊甸園扯上關係呢,這不是無稽之談嗎?不過,這個說法他到不是第一次聽見,上回他上網查閱一些資料的時候,也看過這方面的論斷,而且說的還頭頭是道。

但說到底,只不過是一些推論而已,孟子濤可不相信這個論斷。只是讓他好奇的是,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上面會說,于闐國就是伊甸園呢?而且如果確實是徐霞客寫的,那就有些意思了。

想到這,孟子濤便使用了異能,結果顯示,上面並不是徐霞客的字跡,至於書寫的時間,則在明末清初那會,至於是誰寫的,由於線索太少不得而知。

令孟子濤感興趣的是,當初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作者寫下這些,並且還故意寫在這麼薄的絹紙上,並且,上面寫的一些東西,是有依據的嗎?

“孟老師,您認爲這會是徐霞客寫的嗎?”林宣明有些希冀地問道。

“很抱歉,我覺得不太符合徐霞客的字跡。”孟子濤做了一番解釋。

“哎,我就知道我沒有撿漏的命啊。”林宣明遺憾地嘆息道。

沈立偉笑着說:“就算不是徐霞客寫的,但也是有一定價值的,再說了,這玩意兒不是你撿漏的啊!”

林宣明笑了笑:“嘿嘿,只是我心裡有些失望。”

因爲好奇,孟子濤原本想要把東西買下來,但再一想還是算了,畢竟剛剛做了鑑定,他又和林宣明是剛剛認識,還是免得讓林宣明多想了。

林宣明也沒有說要賣掉,小心收了起來,放進了自己的口袋。

“沒什麼事,那我就先過去了。”孟子濤起身告辭道。

沈立偉邀請道:“孟老師,要不晚上一起吃頓便飯再走吧。”

“不了。”孟子濤擺擺手:“我朋友還在等着,這回就不打擾了,下次我請客。”

“那就不用啦,傳出去我可不好意思……”

客氣了幾句,林宣明也不知從哪裡拿出來一個小錦盒,笑着說:“孟老師,今天謝謝你,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孟子濤連忙推辭,但最後因爲盛情難卻,他還是收下了。

林宣明笑着說:“孟老師,去汴梁的話一定要通知我,我儘儘地主之誼。”

“沒問題。”

孟子濤一口答應下來,之後他拿着東西便離開了。

第一千二十三章 打聽第九百零八章 燒車第七百二十八章 邊景昭的畫第三百六十五章 鄭仲鋒的家事第六百零七章 猜測和消息第六百五十六章 假扮(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討論第一千四十一章 麻煩的羅詩怡第二十九章 交鋒第九百一十一章 求幫忙第三百九十章 部門守則第六百七十三章 救援(二)第九十四章 陰沉第一百六十八章 有些糾結第七十二章 象尊第六十五章 真巧第一百五十八章 咄咄逼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補償第兩百八十三章 展子虔第一千五十二章 不明的邀請第五百三十三章 鬼市尋寶(二)(19/60)第一百八十章 線索第九百四十章 特殊玉瓶第一百六十八章 有些糾結第八百零四章 羅淡然的警告第兩百零五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九百六十二章 密室驚魂上架感言第兩百三十八章 收穫頗豐第三十七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六十四章 誰是傻冒(12/62)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活的雕像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合作第八百三十三章 處心積慮第八百零一章 周丹泉作品第一百七十五章 對撿漏的看法第九百零三章 誤診第一千九十六章 鬧劇第一千八十二章 退貨風波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參觀博物館第兩百一十二章 麻煩解決第八百六十三章 嘲風雕像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轉第三百五十章 龍魚第兩百八十七章 周益德第八百零八章 拍賣會開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一方小印章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問題的瓷板畫第五百八十九章 陶俑(36/62)第四百九十六章 漏網之魚(下)第八百七十章 毛瓷第一千四十章 浮出水面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謀殺第六百七十章 無恥行徑第六百六十一章 隋侯之珠第六百三十九章 園林式別墅第一百七十七章 玻璃種?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突然的爆炸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龍王印第十七章 幫忙第八百七十二章 給一個教訓第兩百五十章 好的開端第一百七十二章 給點教訓 下第九百八十二章 玉佩的消息第三百六十八章 赤珠第一千六十六章 挽回第九百四十六章 地下巨城(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鳴驚人(三)(19/62)第七百五十二章 又聞曹進第五百三十二章 鬼市尋寶(一)(18/60)第六百八十四章 鑑寶活動(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有漏可撿第三百七十八章 居然是法器第六十七章 “鑑寶活動”八百七十七章 解決人渣第二十章 鄭安志第四百九十九章 宋代圍棋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希望之鄉(十一)第一千零六章 裴老的請求第八百三十一章 仇人見面第七百五十六章 人面獸心第八百四十四章 嫉妒第五百一十七章 決賽(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始之前第八百八十九章 夜郎第六百五十九章 建文官瓷第兩百九十八章 陰沉木第四百九十三章 漏網之魚(中)第一千五十三章 兇手(上)第一百零一章 有問題的磚硯第兩百七十三章 驚人的修補手藝第八百五十一章 海撈瓷第六百九十八章 婚禮提前第三百六十六章 又見修補瓷第七百六十九章 技法還原第四百六十七章 瓷片帶來的線索第三百九十三章 衝撞第四百五十六章 小偷第七百一十五章 怪莊料第一千二十七章 強行碰瓷(下)
第一千二十三章 打聽第九百零八章 燒車第七百二十八章 邊景昭的畫第三百六十五章 鄭仲鋒的家事第六百零七章 猜測和消息第六百五十六章 假扮(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討論第一千四十一章 麻煩的羅詩怡第二十九章 交鋒第九百一十一章 求幫忙第三百九十章 部門守則第六百七十三章 救援(二)第九十四章 陰沉第一百六十八章 有些糾結第七十二章 象尊第六十五章 真巧第一百五十八章 咄咄逼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補償第兩百八十三章 展子虔第一千五十二章 不明的邀請第五百三十三章 鬼市尋寶(二)(19/60)第一百八十章 線索第九百四十章 特殊玉瓶第一百六十八章 有些糾結第八百零四章 羅淡然的警告第兩百零五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九百六十二章 密室驚魂上架感言第兩百三十八章 收穫頗豐第三十七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六十四章 誰是傻冒(12/62)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活的雕像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合作第八百三十三章 處心積慮第八百零一章 周丹泉作品第一百七十五章 對撿漏的看法第九百零三章 誤診第一千九十六章 鬧劇第一千八十二章 退貨風波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參觀博物館第兩百一十二章 麻煩解決第八百六十三章 嘲風雕像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轉第三百五十章 龍魚第兩百八十七章 周益德第八百零八章 拍賣會開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一方小印章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問題的瓷板畫第五百八十九章 陶俑(36/62)第四百九十六章 漏網之魚(下)第八百七十章 毛瓷第一千四十章 浮出水面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謀殺第六百七十章 無恥行徑第六百六十一章 隋侯之珠第六百三十九章 園林式別墅第一百七十七章 玻璃種?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突然的爆炸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龍王印第十七章 幫忙第八百七十二章 給一個教訓第兩百五十章 好的開端第一百七十二章 給點教訓 下第九百八十二章 玉佩的消息第三百六十八章 赤珠第一千六十六章 挽回第九百四十六章 地下巨城(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鳴驚人(三)(19/62)第七百五十二章 又聞曹進第五百三十二章 鬼市尋寶(一)(18/60)第六百八十四章 鑑寶活動(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有漏可撿第三百七十八章 居然是法器第六十七章 “鑑寶活動”八百七十七章 解決人渣第二十章 鄭安志第四百九十九章 宋代圍棋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希望之鄉(十一)第一千零六章 裴老的請求第八百三十一章 仇人見面第七百五十六章 人面獸心第八百四十四章 嫉妒第五百一十七章 決賽(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始之前第八百八十九章 夜郎第六百五十九章 建文官瓷第兩百九十八章 陰沉木第四百九十三章 漏網之魚(中)第一千五十三章 兇手(上)第一百零一章 有問題的磚硯第兩百七十三章 驚人的修補手藝第八百五十一章 海撈瓷第六百九十八章 婚禮提前第三百六十六章 又見修補瓷第七百六十九章 技法還原第四百六十七章 瓷片帶來的線索第三百九十三章 衝撞第四百五十六章 小偷第七百一十五章 怪莊料第一千二十七章 強行碰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