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清朝的奴役政策

兩位老人瞪大眼睛,這種書法造詣,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年輕人能寫出來的呀?他們嚴重懷疑。

“老胡,這玩笑一點都不好笑。”何思謙忍不住說道。

這話,也有緩解氣氛的意思,好像在告訴別人,老胡這是在跟大家開玩笑,大家不要太在意,放鬆點。

胡楊有點無語,但也能理解大家的這種反應。

他這種能力,是直播系統直接給的,根本不用學習。換做正常的學習過程,哪怕是再有書法天賦的人,也不可能十年八年就有這樣的造詣。畢竟字容易模仿,但火候不夠,境界達不到,就是差了很多韻味。

“何爺爺,借您書房用一下。”胡楊只好用實際行動證明,多說無益。

嗯?

大家一聽,發現胡楊不是開玩笑的,都忍不住驚疑:難道真的是他的作品?

“走,移步我的書房。”

平日裡,老爺子的書房屬於重地,哪怕是家裡人,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進去的。但今天日子比較特殊,也就沒計較了。

一羣人,就這麼跟着到書房。

何思穎等同一輩人,對胡楊這種表現都很吃驚,怎麼都沒想到,這傢伙是玩真的。要真是他的手筆,那真的不知道應該說什麼了。

要知道,讓唐老都如此驚駭,那是什麼等級的書法?起碼連唐老自己都達不到,胡楊能達到那種高度?

“你是認真的?”何思謙忍不住偷偷問。

老實說,他們確實不信任,感覺太不靠譜了。

胡楊見同一輩,都好奇地看着他,忍不住翻翻白眼:“難道還能開玩笑?就算開玩笑,我不至於今天亂來呀!”

大家聽了,也不禁點頭,胡楊確實不是那種胡鬧的人。

何老爺子的書房有不少文房寶物,或者說,所有文房寶物,這裡都有備着。何家畢竟是那麼多年的鉅富之家,要是一個像樣的書房都弄不好,那也太不像話了。

大哥何思信送的筆掭,這裡就也有。不過,不是木質的,而是瓷器的,也沒有那麼珍貴,明朝時期的物件,幾十萬的樣子。

胡楊拿起書桌上的一件物品,看了一會。

“你小子最近在古玩界闖下不小名頭,你手上這件東西,說說看。”何老爺子笑道。

他對自己書房的寶物,還是蠻有自信的,有一些還是從幾輩人之前傳下來,非常有價值。可以說,這個書房,是好幾代人的心血,以後還要傳下去的。

雖然胡楊沒怎麼來看他,但他卻很關注胡楊,知道他這段時間“惹出”的事情。

對於胡楊這些時候所做的事情,他是很贊同的,直播也沒什麼不行,又不是什麼賤業。再說了,直播也不是爲了賺錢,而是傳播傳統文化。

更重要的是,這一行還挺有前途。

最後,也很有面子,比如前面發現的九龍玉杯和柴窯瓷器等,他都是知道的,畢竟那麼大的一件事。

胡楊開口道:“這叫硯滴,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文房器物,貯存硯水供磨墨之用。”

硯滴的出現與筆墨的使用和書畫的興起有關。最遲在東晉時期,就出現了各種形狀的水盂,人們在使用中發現,用水盂往硯裡倒水時,往往水流過量,於是出現了便於掌控水量的器物,這就是硯滴。

這種物件的做工都比較精美,材質除金屬、玉石、瑪瑙外,大多是陶瓷材料的。

在造型設計上,也是窮其工巧,堪與後世出現的紫砂壺藝術相媲美。它們大都古雅別緻,多姿多彩,散發着濃郁的中國文化氣息。

如果說筆墨紙硯是古代文人書房中不可或缺的實用四寶。那麼硯滴之實用功能則要小得多,而相應的清賞把玩價值卻要大得多。

而小小的硯滴,暗含科學原理,並不是胡亂製造的。

使用時,以手指按住,將硯滴移到硯臺上,略鬆手指,便可以往硯池注水。硯滴是利用氣壓原理控制滴水分量的。

這飽含了中國古人利用自然之力服務於人的思想,通過觸覺感受硯滴內部的氣壓,通過視覺決定硯滴的出水量,再結合自然之力虹吸原理,最終達到合適的出水量。

“嗯!然後呢?”

“它是一件粉青釉魁星點鬥硯滴,明朝時期的物件,算是龍泉窯硯滴的代表作。先說一下造型吧!

我們從造型上看,整個造型構思由‘魁’這一字的字形展開:一個面目猙獰,頭上長角的如鬼神靈右手執筆,左手握鬥,一腳外踢,另一腳踩於如意雲頭之上,好似騰雲駕霧,從天而降。

做工精巧細緻,畫面生動,情趣橫生。

魁星本是北斗星鬥部的四星的總稱,魁爲第一的意思,書生科試都想得第一,因而崇拜魁星,拜祭魁星,以魁星爲賜科試第一的神靈。”

“魁星點鬥”、“魁星踢鬥”也由此應運而生。以此題材籹作文房用具亦符合書生情懷,爲祥瑞之物。

而粉青釉,是南宋時期的瓷器種類,元明清各代都有仿製。

粉青釉的釉層中含有大量的小氣泡和未熔石英顆粒,它們使進入釉層的光線發生強烈散射,從而在外觀上形成一種和普通玻璃釉完全不一樣的藝術效果。

“你怎麼知道,它是明朝的?”何思謙問道。

其實,他蠻好奇,那些鑑定古董的,是怎麼對一件物品判斷“年齡”的。有些古董是可以看出新舊,但具體多“大”了,爲什麼有人能通過肉眼看出來?

“你看,這顏色,閃爍着微微的藍光,這就是明清時期的特徵。明、清時期的景德鎮窯燒製的粉青釉,釉中除鐵外,還有微量的鈷元素,因此呈現淺湖綠中閃微藍的顏色。”胡楊解釋。

“那爲什麼不能是清朝的?”何思謙追問。

胡楊笑道:“很簡單,看風格。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格。就好像我們八零後和九零後,有着非常明顯的時代特徵。

明朝和清朝,一個屬於漢族執政,一個屬於滿族執政,那麼風格上肯定會有很大的偏差。在藝術上,也是產生巨大的差異。

比如這個魁星點鬥,明清時期,腳踩的如意祥雲是不一樣的。

眼前的是明朝的風格,清朝的祥雲紋飾要稍微方一些,看起來比較有規矩,不像明朝的那麼飄逸。而且,祥雲的數量,清朝的講究雙數。”

總之,清朝顯得繁文縟節很多。這跟清朝是滿族統治有關,想要靠這種規矩、儀節等奴役漢族。

這一點,從哪些皇族對下面的人的稱呼,就能看出,都是喊奴婢、奴才的。

在清朝以前,文人都很自恃清高,要他們自稱奴才,那是比殺了他們還要難受,感到侮辱。可到了清朝,居然引以爲榮,還自我安慰,那是親近的意思。

除了“主子”和“奴才”的稱呼外,還有一點非常明顯。

比如清朝以前,官員迴應皇帝,一般都是用“喏”。而到了清朝,就變成了“喳”。

唱喏之禮起源於東晉,興盛於兩宋。秦漢時臣下聽命多行揖禮,舉手過頂。

“喳”字在甲骨文中左邊是一個張開的嘴,右邊是太陽在樹枝的下面,意指鳥在夕陽的樹上小聲鳴叫。

所以“喳”字本意是小聲的象鳥一樣嘰嘰喳喳聲。引申意爲奴僕答應主人差遣時,小心翼翼發出的聲音。

那麼,大家也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差別。

“喏”字表明瞭職位的不同,是下級、下屬領命行事時,向上級直至皇帝的唱喏之禮。而“喳”或者“嗻”表明了身份的不同,是奴僕、奴才的迴應之禮。

不得不說,這是清朝奴役政策的一種成功。

看胡楊分析得有板有眼,所有人對他刮目相看。書法造詣怎麼樣,先不要說,但鑑寶這方面,這傢伙確實挺厲害的了。

“這些年,你就學這些東西?”何思謙吃驚問道。

大學以前都是一起玩的,老胡有幾斤幾兩,他肯定是知道的。

可如今,怎麼看都像是老胡自己偷偷跑去上了補習班,說好的一起頹廢呢?

“後面我學的東西可多,書法也算是其中之一,”胡楊提前跟大家打預防針,別到時候展現出其他“才能”,這些人又一副大驚小怪的模樣。

何思謙被噎得說不出話來。

老爺子樂呵呵笑道:“這樣好,這樣好!就是要趁年輕,多學點東西,藝多不壓身!你小子,學着點。”

後面那句話,是對自己小孫子何思謙說的。

“誰要和他比這個?我要問他,軍艦上的導彈發射原理,他也肯定一臉懵……”何思謙嘀咕道。

只是被自己家老子盯着,聲量越來越小,最後那些話只在腦海中飄過。

胡楊將硯滴放下,心想着,什麼時候自己也搞一個。

不過,他明白,古代的硯滴傳世品較少,又因其形制小巧而不引人重視,故收藏難度較大。

“我來給你磨墨,你趕緊寫幾個字看看。”唐老對鑑寶興趣不大,他真正想知道的,還是那作品,是否爲胡楊的墨寶。

這一點很重要,對他們書法界來說,有這麼一個年輕人,能達到那種境界,絕對是一件大事、幸事。

要真是那樣,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個晚輩拉到自己的協會裡面。

第一百八十三章 墨跡還很新鮮第四百零六章 再見科瑟第一百六十七章 爲什麼不說呢?第七十五章 千年難長黃楊木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主播一帆第四百六十二章 泥叫叫第五百一十三章 交換情物?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緻的機關盒子第九十七章 平臺的反應第五十六章 公會的邀請第五章 瓷盒(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百七十章 是一把好刀第三百九十四章 明吹?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賊的倉庫第一百一十三章 這串珠子改動過吧?第三百九十三章 鎏金器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主播一帆第四百八十一章 意外真相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價求購第四百八十三章 不是翡翠第三百三十五章 揮金如土的猴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幫粉絲競拍第五百六十四章 印規第一百七十六章 村裡的寶樹第四十五章 古代地契第五百七十章 從左到右的款識第八章 您這鳥什麼品種?第三百七十五章 佔大便宜了第六十二章 我是笨蛋(補)第三百二十章 被遺忘的書法家第四百五十五章 賣身救弟第一百七十二章 雲板第五百七十一章 被誤認的“炸彈”第三百二十九章 能專業一點嗎?第五百三十七章 揚州的富第四百零二章 落荒而逃第三十三章 帶新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兩百三十萬第一百六十五章 畫風不對呀!第一百八十章 人性的差距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星堆文物第八十九章 三層花紋飾第一百五十七章 雞油黃第三百八十八章 排隊結識第四百六十章 玉琀第七十六章 搶頭條第四百九十七章 臨摹第五百六十一章 書法界亂象第四十三章 豆青釉第四百四十七章 印度陋習第三十九章 暖心舉動第二百二十三章 博物館也有來路不正的東西?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定要買下我兒子的心臟第四百零七章 這怕不是黑心棉吧?第八十五章 費用增加第二百零三章 舔狗,舔狗,一無所有第五百零七章 紅硅硼鋁鈣石第一百六十章 劇本不對呀!第七十三章 高中生也看直播第十一章 刺激(求收藏推薦)第五百六十三章 真假仿品第四十七章 建議第四百八十章 說完就打臉第二百四十八章 崔氏相爭第五百五十六章 緣分呀!第二百八十八章 古代酒器第五百二十四章 僞娘第三百零二章 河坊街第七十一章 更改平臺合同第三百零四章 幸運的科瑟第二百一十章 垮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沒資格鑑定我的寶物第二百一十九章 文物修復第五百五十九章 師兄妹?第九十一章 魂瓶第三百章 有問題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下舒服了吧?第二十九章 延遲真厲害第五百二十四章 僞娘第五百零二章 齋戒牌第二百八十二章 貝雕第一百七十二章 雲板第二百七十一章 猛獁象牙第三百一十三章 和印度有什麼關係?第二百四十六章 拍賣伊始第二百二十二章 激動的方館長第四百四十四章 祖傳寺廟第二百四十章 傳家寶第四百七十五章 成心作對?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緻的機關盒子第八十七章 茶談會第四百四十九章 明朝漢奸第五百二十八章 上門拜訪第三百六十八章 嚴小書的討好第三百八十八章 排隊結識第四百零三章 留學生風波第一百四十章 攤老闆終於暈過去了第一百五十章 贈玉(第四更,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一章 星光紅寶石
第一百八十三章 墨跡還很新鮮第四百零六章 再見科瑟第一百六十七章 爲什麼不說呢?第七十五章 千年難長黃楊木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主播一帆第四百六十二章 泥叫叫第五百一十三章 交換情物?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緻的機關盒子第九十七章 平臺的反應第五十六章 公會的邀請第五章 瓷盒(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百七十章 是一把好刀第三百九十四章 明吹?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賊的倉庫第一百一十三章 這串珠子改動過吧?第三百九十三章 鎏金器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主播一帆第四百八十一章 意外真相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價求購第四百八十三章 不是翡翠第三百三十五章 揮金如土的猴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幫粉絲競拍第五百六十四章 印規第一百七十六章 村裡的寶樹第四十五章 古代地契第五百七十章 從左到右的款識第八章 您這鳥什麼品種?第三百七十五章 佔大便宜了第六十二章 我是笨蛋(補)第三百二十章 被遺忘的書法家第四百五十五章 賣身救弟第一百七十二章 雲板第五百七十一章 被誤認的“炸彈”第三百二十九章 能專業一點嗎?第五百三十七章 揚州的富第四百零二章 落荒而逃第三十三章 帶新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兩百三十萬第一百六十五章 畫風不對呀!第一百八十章 人性的差距第四百七十四章 三星堆文物第八十九章 三層花紋飾第一百五十七章 雞油黃第三百八十八章 排隊結識第四百六十章 玉琀第七十六章 搶頭條第四百九十七章 臨摹第五百六十一章 書法界亂象第四十三章 豆青釉第四百四十七章 印度陋習第三十九章 暖心舉動第二百二十三章 博物館也有來路不正的東西?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定要買下我兒子的心臟第四百零七章 這怕不是黑心棉吧?第八十五章 費用增加第二百零三章 舔狗,舔狗,一無所有第五百零七章 紅硅硼鋁鈣石第一百六十章 劇本不對呀!第七十三章 高中生也看直播第十一章 刺激(求收藏推薦)第五百六十三章 真假仿品第四十七章 建議第四百八十章 說完就打臉第二百四十八章 崔氏相爭第五百五十六章 緣分呀!第二百八十八章 古代酒器第五百二十四章 僞娘第三百零二章 河坊街第七十一章 更改平臺合同第三百零四章 幸運的科瑟第二百一十章 垮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沒資格鑑定我的寶物第二百一十九章 文物修復第五百五十九章 師兄妹?第九十一章 魂瓶第三百章 有問題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下舒服了吧?第二十九章 延遲真厲害第五百二十四章 僞娘第五百零二章 齋戒牌第二百八十二章 貝雕第一百七十二章 雲板第二百七十一章 猛獁象牙第三百一十三章 和印度有什麼關係?第二百四十六章 拍賣伊始第二百二十二章 激動的方館長第四百四十四章 祖傳寺廟第二百四十章 傳家寶第四百七十五章 成心作對?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緻的機關盒子第八十七章 茶談會第四百四十九章 明朝漢奸第五百二十八章 上門拜訪第三百六十八章 嚴小書的討好第三百八十八章 排隊結識第四百零三章 留學生風波第一百四十章 攤老闆終於暈過去了第一百五十章 贈玉(第四更,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一章 星光紅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