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0章 束縛太子

當諸葛亮走進了厚德殿的時候,天子早已知道了荀彧的事情,在諸葛亮之前,齊悅便已經告知了此事,荀彧家中的那幾個醫師,都是宮中的太醫令,天子派他們前往照顧荀彧,並且將他的事情即使告知自己,可在這一天,他們帶來的卻是荀彧的死訊。

能夠號令天下,無所不能的天子,卻唯獨做不了此事,他不能阻擋死亡,每當這個時候,劉熙方能感悟一些先人的內心想法,大概,昔日的始皇帝也是如此罷,看着自己逐漸的衰老,看着自己的心腹一一逝世,而對於帝國的未來,心裡卻是沒有個底氣。

劉熙很明白虎兒的爲人,虎兒性子淳樸,又過於莽撞,實在不是天子位的最好繼承者,可是,劉熙就只有兩個兒子,一個劉衢,一個劉去疾,而去疾實在太年幼了,別說治理國家,就是連自己都照顧不好,虎兒也就成爲了劉熙唯一的選擇。

那麼,到底要如何讓這廝不要毀掉大漢的未來呢?

其實這並不難,內有諸葛亮,劉巴,鄧艾,法正,龐統,魯肅,袁席,孫權,曹衝,曹植,仲長統等人傑,外有孫策,周瑜,呂蒙,姜維,陸議,曹彰等大將,再往後來說,還有袁耀可以接替諸葛亮的位置,只要這些人還在,大漢就不會被虎兒所毀掉。

虎兒身體強壯,能敵一虎,他大概是能長壽的,就如他的外祖父那般,故而,劉熙就要給他安排一個很大很大的牢籠,這個牢籠是用無數大漢的精英來編制而成的,用於捆綁當今之太子,日後的天子,說起來,劉熙心裡還真的是苦澀。

他一生都在試圖打破自己周圍的所有牢籠,沒有想到,到了人生的最後道路的時候,卻是反而要爲下一代來編牢籠,但凡虎兒能讓他省心一些,或許他都不會如此去做,在去疾出生之後,他更是多次試探虎兒,當初將他送到了南軍,讓他跟隨張遼,又故意讓張遼不要對虎兒過於禮遇。

在虎兒回來之後,劉熙問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處置張遼。

就在那時,若是虎兒說出殺死,那他的太子之位怕是就不存在了,好惡的天子倒是無礙,可若是一個殘暴,不近人情的帝王,那劉熙留下再多的能臣也是沒有用的,怕是都被這廝給殺完,好在,這廝心裡還是存着些許的仁慈,他並沒有讓天子下令處置張遼。

他將天書傳給了虎兒,就是希望虎兒能夠明白,什麼舉動會導致大漢的覆滅,想要讓他提升警覺,沒有想到,天書對於他來說,只是成爲了他的人才辨識標準,天書上大書特書的,他便格外的尊敬,善待,天書上沒有什麼名氣,品德不端的,他則很是唾棄,厭惡。

就拿袁席來說,得知虎兒在涼州對待袁席的事情,劉熙心裡格外的失望,袁席此人,爲人寬厚老實,能夠認真的去完成自己的事情,在天子看來,這樣溫厚,做事踏實的人,將來是最適合擔任尚書令的,可是,太子卻當衆羞辱了他,劉熙得知,令人將太子按在地上,親自行了家法。

其實,對於這麼個太子,並不需要如此多的精英,不過,他身體健壯,劉熙覺得,他會很長壽,自己所留下的人,必須要很多,而且還要足夠年輕,這樣才能長久的遏制住他。

就在今日,傳來了兩份噩耗。

諸葛亮走進厚德殿的時候,看着天子臉上的神色,就已經明白,天子已經知道了,不過,令諸葛亮驚訝的是,天子並沒有過於悲傷,同樣,劉熙也是覺得有些意外,他本以爲,自己會非常的痛苦,可是他並沒有,他只是覺得心口有些空蕩蕩的,周圍的一切都有些恍惚。

“陛下...臣即日就去操辦荀令公進入忠烈堂的事...”,諸葛亮開口說道,劉熙點了點頭,又說道:“今天早上時日,倭島傳來了文書,荀相在半個月前逝世了...這是他的著作,他臨終之前,要求將此書託付給一個人....”

“荀相他...唉..”,諸葛亮有些不敢相信,可是又只能是痛苦的閉上了雙眼,一日之內,竟失兩位大賢...諸葛亮平復了心情,這才說道:“陛下...此書可是留給哪位荀家子?”

“不....他給左右說,這本書,留給你..他希望你,能行大漢之風至四海八荒...”,劉熙認真的說道,“這是荀相的贈送,你便拿去罷。”

諸葛亮看着案上那厚重的鉅著,不知爲何,心裡也變得沉甸甸的。

君臣二人,沉默許久,又只能長嘆一聲,似是痛苦,似是回憶,似是不捨。

延康二十一年,大漢失去了兩位大賢,其中一人,乃是大漢延康時期的廟堂絕對核心,他一生好似都沒有什麼傑出的貢獻,可是熹平延康之年,無論是什麼政策,都總是能看到荀令公的影子,他是個君子,他還是大漢士子們最爲仰慕的對象。

他生性溫和,謙虛,至善,彷彿聚集了天底下一切的美好品德,這樣的人,大漢只存在過一位,德行堂堂邢子昂,而在邢子昂逝世之後,便是這位荀令公了,誰人又能想到,他年少之時,還是個愛哭愛鬧的頑皮孩子,從孝憲皇帝登基以來,直到如今延康之盛世,他經歷了無數生死離別,經歷了無數的苦難。

終於,他聽着下任大漢國柱對盛世的描述,離開了這個世界。

他是笑着離去的,而就在萬里之外的倭島,還有一位老人,此人的年齡,甚至要比荀彧還要大,他纔是真正意義上的三朝之元老,他是孝康皇帝所提拔的能臣,曾主持過第一次的科功考覈,就是這個資歷,就是無人可媲美的,從熹平之年開始,他便一直在倭島。

他將倭島當作了一個巨大的實驗之地,施行了無數種政策,在此處全力的發揚聖人之道,到如今,倭島的士子數量,甚至遠超幽,並,賀,新等州,成爲了河北之地名列第二的人才產地,第一乃是冀州,而冀州放在大漢各地,文化之盛也是不含糊的。

可以說,荀氏這兩位大賢,對於大漢的貢獻,是其他大族目前所無法媲美的,而他們的逝世,對於荀氏也是造成了一定的打擊,荀家子弟紛紛前來,恭送家族內的兩位大賢,而荀家接下來的家主之位,卻是落在了荀彧諸子之一的荀詵身上。

荀詵迎娶了長陵公主,又長期跟隨在荀彧的身邊,得其教誨,故而衆人也沒有什麼不滿,他那幾位兄長,對於他來擔任家主位,竟也是沒有任何的意見,甚至是紛紛謙讓,都認爲荀詵是最爲合適的,這一舉動,也成爲了當下的美談,世人都說荀家子弟頗有荀令公之遺風。

隨即,廟堂也迎來了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下一任的中書令,該讓誰人來擔任?

坐在厚德殿內,天子閉着雙眼,垂着頭,好似是是在休歇,可是站在他面前的諸葛亮與司馬懿卻是明白,天子只是在思考罷了,1就在不久之前,天子將他們兩人請了過來,詢問他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誰人可以擔任中書令?

諸葛亮並沒有回答,他只是思索了片刻,方纔搖着頭說道:“臣愚鈍,此事只能聽陛下之令。”

而司馬懿與他不同,卻是給出了一個人選,他說道:“監察府之僕射,張君,爲人剛烈,品性端正,或是適合擔任中書令。”

聽完他們的言語,天子也沒有開口,只是閉着雙眼,思索了起來。

他心裡其實早就有了人選,這次將兩人叫來,不過是想看看他們的心思罷了,諸葛亮沒有回答,因爲他明白,中書令這個位置,必須要由天子的心腹來擔任,否則,很容易就造成朝議的混亂,甚至中書令還可能會駁回天子的政令,不予通過。

故而,他沒有開口,因爲他不知道,廟堂中誰人,才能被天子視爲心腹。

至於司馬懿,他舉薦了張飛,目的也很簡單,張飛雖公正剛烈,爲人也有膽魄,可他未必就能與諸葛亮,司馬懿兩人作對,他沒有外戚的身份,也不是世家出身,與這兩人對壘,怕是要被徹底的愚弄,聽完兩人的言語,劉熙心裡便已經猜測出了大概。

或許,這就是年邁天子的實力,年紀越來越大,身子也愈發的疲乏,可是,他變得越來越老辣,無數的經驗沉澱出了爲君者的智慧,他緩緩睜開了雙眼,說道:“朕以爲,議郎劉懿,出身宗室,爲人聰慧,道德端正,倒是個不錯的人選,你們覺得呢?”

“這...他會不會年輕了一些?”,諸葛亮開口問道,司馬懿在得知天子的心思之後,卻是閉口不談,劉熙明白諸葛亮在擔心什麼,搖了搖頭,說道:“這廝雖年輕,可沒有什麼年輕人的急躁...再說了,不是還有你們兩位麼?他若是做的不對,你們也可以幫着糾正啊...”

“謹喏!”

送走了兩位老臣,劉熙平靜的臉上,忽然便多了幾分殺意。

或許,當自己離開的時候,也要將他一同帶走了,留下他,始終會是一個隱患。

第0812章 太史將軍第0884章 斯人已逝第0900章 沉痛打擊第0604章 徐福徐庶第0023章 請治一亭第0654章 愚笨之人第0903章 傳下天書第0197章 建寧石經(五更)第0924章 時代落幕第0627章 崩日不遠第0874章 冊立太子第0447章 崔公作賦第0423章 熹平聖君第0858章 或是巧合第0861章 大漢首富第0481章 劉備入朝第0250章 呂布之勇第0569章 華雄事泄第0534章 神醫華佗第0855章 仲長任職第0249章 幽州新軍第0802章 婚事已成第0749章 官學事畢第0303章 通商諸事第0727章 十年大策第0328章 解縣有賊第0192章 大漢子民第0862章 孝武皇帝第0159章 張詡毒計第0139章 設學天下第0725章 報應不爽第0733章 能否賒賬第0761章 人中呂布第0425章 黃龍再出第0755章 南軍萬歲第0540章 癲狂之人第0016章 何休論宦第0802章 婚事已成第0280章 考察才俊第0546章 袁公有子第0175章 科功之事第0680章 司馬三傑第0653章 華子著作第0161章 鮮卑圍城第0863章 唯我強漢第0226章 衙內復仇第0003章 府中管事第0821章 王公血淚第0066章 請立太后第0346章 奸賊曹操第0251章 協同治安第0323章 王符大德第0326章 通商巨利第0815章 舌戰開始第0988章 繼我衣鉢第0569章 華雄事泄第0227章 嚇唬袁家第0832章 諸葛仲達第0233章 好戰太尉第0029章 賊人何來第0415章 天子有後第0389章 誰敢言胖第0724章 雙子歸京第0792章 尚書發威第0132章 請治揚州第0194章 擴建雒陽(二更)第0191章 大漢使命第0427章 劉默出使第0119章 新舊兩派第0703章 雒陽三霸第0615章 勇士無名第0482章 婚配之事第0260章 天馬雄壯第0838章 指點迷津第0425章 黃龍再出第0390章 落寞太尉第407章 太皇太后第0627章 崩日不遠第0355章 爲國取士第0622章 熹平印刷第0480章 饒陽之威第0712章 邸報之行第0019章 如此年幼第0485章 胡言亂語第0620章 惡人法正第0199章 掖庭宮女第0499章 從不交戰第0048章 二竇之爭第0134章 何休返京第0569章 華雄事泄第0295章 冀州大禍第0055章 黨人之殤第0655章 宴請大族第0198章 涿縣遊俠第0847章 無窮財富第0029章 賊人何來第0751章 求助張飛第0725章 報應不爽第0160章 大才張詡第0571章 祭酒華雄
第0812章 太史將軍第0884章 斯人已逝第0900章 沉痛打擊第0604章 徐福徐庶第0023章 請治一亭第0654章 愚笨之人第0903章 傳下天書第0197章 建寧石經(五更)第0924章 時代落幕第0627章 崩日不遠第0874章 冊立太子第0447章 崔公作賦第0423章 熹平聖君第0858章 或是巧合第0861章 大漢首富第0481章 劉備入朝第0250章 呂布之勇第0569章 華雄事泄第0534章 神醫華佗第0855章 仲長任職第0249章 幽州新軍第0802章 婚事已成第0749章 官學事畢第0303章 通商諸事第0727章 十年大策第0328章 解縣有賊第0192章 大漢子民第0862章 孝武皇帝第0159章 張詡毒計第0139章 設學天下第0725章 報應不爽第0733章 能否賒賬第0761章 人中呂布第0425章 黃龍再出第0755章 南軍萬歲第0540章 癲狂之人第0016章 何休論宦第0802章 婚事已成第0280章 考察才俊第0546章 袁公有子第0175章 科功之事第0680章 司馬三傑第0653章 華子著作第0161章 鮮卑圍城第0863章 唯我強漢第0226章 衙內復仇第0003章 府中管事第0821章 王公血淚第0066章 請立太后第0346章 奸賊曹操第0251章 協同治安第0323章 王符大德第0326章 通商巨利第0815章 舌戰開始第0988章 繼我衣鉢第0569章 華雄事泄第0227章 嚇唬袁家第0832章 諸葛仲達第0233章 好戰太尉第0029章 賊人何來第0415章 天子有後第0389章 誰敢言胖第0724章 雙子歸京第0792章 尚書發威第0132章 請治揚州第0194章 擴建雒陽(二更)第0191章 大漢使命第0427章 劉默出使第0119章 新舊兩派第0703章 雒陽三霸第0615章 勇士無名第0482章 婚配之事第0260章 天馬雄壯第0838章 指點迷津第0425章 黃龍再出第0390章 落寞太尉第407章 太皇太后第0627章 崩日不遠第0355章 爲國取士第0622章 熹平印刷第0480章 饒陽之威第0712章 邸報之行第0019章 如此年幼第0485章 胡言亂語第0620章 惡人法正第0199章 掖庭宮女第0499章 從不交戰第0048章 二竇之爭第0134章 何休返京第0569章 華雄事泄第0295章 冀州大禍第0055章 黨人之殤第0655章 宴請大族第0198章 涿縣遊俠第0847章 無窮財富第0029章 賊人何來第0751章 求助張飛第0725章 報應不爽第0160章 大才張詡第0571章 祭酒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