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臨安無戰事

淮南軍繼續北進。

在這個過程中,秦干鏚雖然自信滿滿,但是在具體細節上還是小心翼翼的,因爲他很清楚肅武炮的優點,也清楚這種炮的缺點,每一門火炮發射是有間隙的,這個人工填裝的時間並不是很短,而且當一門肅武炮連發六七炮之後,就必須要想辦法讓炮管冷卻下來,不然這門炮就無法繼續使用,強行發射會導致無法發射,甚至炸膛的現象。

後世那些遊戲裡的所謂“技能冷卻時間”,就是這麼來的。

因此肅武炮並不是無敵的,它只能在一定距離製造一個範圍打擊的區域,一旦敵人衝過這個區域,淮南軍還是不得不拿起刀槍,跟對面拼冷兵器。

如果不是這個原因,趙顯根本沒有必要去算計這麼多,直接把軍器監這些年出產的火炮開到齊國境內,一路橫推到燕都城下就完事了,哪裡需要爲了一個涼州,掏空了心思。

這就是時代的限制,哪怕後世有再多的先進武器,可趙顯只是一個普通的文科生,他能夠造出火炮,還是靠了臨安軍器監裡頭那些老匠人還有十來個學生日夜鑽研,即便如此,啓國現在還是造不出開花彈,更不用說全自動武器了。

甚至就連火槍,軍器監也沒有辦法弄出來可以上戰場的實物。

所以秦干鏚這一路上看似一往無前,其實每往北一步,都小心謹慎,斥候一如既往的派出數十里開外探聽情況,而北齊的淮軍,則是在淮南軍的進逼下步步後退,不到四五天的功夫,淮軍雖然仍舊呈包圍之勢,但是卻已經朝北退出了一百多裡的距離,始終沒有跟南啓的淮南軍交兵。

秦干鏚就這麼帶着淮南軍,一路跟在淮軍身後,朝着北方推進了一百多裡。

夜晚紮營安寨之後,大將軍王霜與秦干鏚並肩站在大營門口,朝着北方望去。

秦干鏚微微低頭,輕聲道:“大將軍,這些齊人一退再退,再往後,可就是徐州城了。”

徐州城,又稱彭城,乃是北齊徐州的府城,也是北齊境內數一數二的重城,這座城池內少說也有十幾萬百姓,整個徐州境內加起來約莫有數十萬戶,這個人口數量在這個年代,可以說是極爲驚人了。

人口就代表着一切,因此這些齊人如何畏懼肅武炮,他們也不可能棄守徐州城,也就是說如果淮南軍繼續北進,接下來這一仗就不可避免了。

王霜微微點頭,輕聲道:“這徐州城乃是北齊南部第一重城,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會輕而易舉的放棄這座府城,接下來迎接咱們的,或許還有一場硬仗。”

秦干鏚看向北邊那座依稀可見的徐州城,輕輕笑了笑:“如果是從前,咱們想要拿下徐州城,至少要在徐州城下丟下十萬乃至於更多袍澤的性命,可是現在,就方便太多了。”

冷兵器時代,攻城無非是用雲梯強攻,再先進一些的,就用投石車去砸敵方城牆上的士兵,然後不要命的去衝擊城牆,這些手段都是硬碰硬的消耗,沒有辦法取巧,可是現在大不一樣了,有了火炮,淮南軍可以輕而易舉的洞開淮南軍的城門。

王霜若有所思的看向前方這座徐州城,若有所思的說道:“但願順利。”

…………

就在王霜和秦干鏚領着淮南軍繼續北進的時候,北齊的那位太康帝姬已經偷偷繞過淮南軍,帶着四五個隨從乘着小船渡過了淮河,一路朝着南方臨安城方向趕去。

誠如王霜所說,這場戰爭的起因不在淮南軍,也不在王霜這個淮安侯的身上,而在於那個坐鎮在臨安城裡的肅王殿下,在這種局面下,姜璇想要阻止這場國戰,跟王霜說再多也是無用,她必須去臨安見到趙顯。

當王霜和秦干鏚兵臨徐州城下的時候,姜璇已經趕路到了臨安城下,此時臨安城絲毫沒有被前線的戰事影響,十二城門仍舊暢通無阻,外城內城都是一副歌舞昇平的模樣,大街上人頭攢動,一個個小商小販往來不停,姜璇帶着聶依依走在臨安城的大街上,聽着街道上絡繹不絕的要喝聲,竟然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要知道,此時在淮河以北的大齊境內,幾乎是人人自危,每個人都戰戰兢兢的,甚至燕都裡的那些王侯也都個個心驚膽戰,可是在這南方的臨安城裡,這些啓國百姓,竟然沒有受到半點影響。

姜璇兩個人都是簡裝出行,等她們從外城走進內城大街的時候,兩個身穿天青色青丘服的年輕男子,站到了姜璇身前,抱拳行禮之後,用並不是特別標準的官話低頭說道:“公主殿下,我家王爺有請。”

這兩個青衣衛年紀都沒有超過二十歲,也算是宗衛府裡的年輕人,他們沒有接觸過北齊,因此也不知道帝姬這個叫法,因此以“公主”相稱。

姜璇淡淡的瞥了這兩個青衣衛一眼,沉聲道:“帶路。”

兩個青衣衛點了點頭,把姜璇帶到了不遠處的一個馬車上,姜璇毫不猶豫的帶着聶依依坐了進去,兩個青衣衛親自駕車,馬車走在臨安城數丈寬的青石路上,不急不緩的朝着清河坊的方向駛去。

馬車裡的空間頗爲寬敞,姜璇忍不住掀開車簾看着臨安城的繁華風景,那些大街上的行人見到駕車的是兩個青衣衛,也都紛紛讓開一條道路,不過等馬車走過去之後,難免罵上幾句“青皮狐狸”就是了。

看了半晌之後,姜璇忍不住感嘆啊一句。

“這趙七還真本事,國戰之時,這臨安城裡竟然仿若無事。”

在這個時代,國戰是極爲重大的一件事情,往日裡朝廷還要額外徵稅以應付戰爭消耗,家家還要犯愁朝廷是不是又要徵丁,可是現在,這臨安城裡居然沒有半點要打仗的跡象。

偏偏在淮河以北,這仗已經打起來了。

坐在一旁的聶依依低下了頭,柔聲道:“這位南啓的肅王殿下,的確是了不起,七年之前他還未弱冠,手段城府就遠超屬下,如今他坐擁臨安已經七年時間,也不知曉修成了一個什麼模樣。”

心機城府這種東西,固然有先天因素,可是後天環境也同樣重要,七年前趙顯在西陲的時候,還只是一個沒有太多實權的王爺,就可以把聶依依耍的團團轉,現如今趙顯已經做了六七年的“實君”,天知道變成了一個什麼模樣。

姜璇輕輕點了點頭:“說起來,本宮也有六年時間沒有見過趙七了。”

第一百零九章 公主翻身第五十三章 大朝會第九十一章 臭小子第三十六章 鬧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奪兵權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君側!第一百二十五章 幸運第一百一十章 傲嬌公主第一百章 牽一髮第二百三十九章 探望第六十七章 姿態第五十三章 陳希夷第三十二章 司空候府第十四章 區別(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年號隆武第一百零八章 託付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子叩頭第六十三章 不死不休!第七十章 項家的道理第一百七十八章 婦人之仁第四十七章 護送第十八章 買女僕!第六十四章 死第四十章 胡蘿蔔第三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二十五章 要錢第二百零三章 納妾而二百七十七章 定北軍第九十四章 帝王之音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逃第一百零二章 李雄第一百四十七章 人性的陰暗面第六十六章 報復第一百四十三章 會面第四十二章 史詩級談話第八十八章 紅色城牆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手段 (元旦快樂!)第八十二章 可信麼?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長胥之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得逞第八十三章 很像第一百九十二章 假如第一百一十二章 憤怒的趙宗顯第九十一章 山陰謝氏第七十九章 等第三十一章 出彩第一百零四章 西楚參將第八十七章 家宴第一百零六章 江北局勢第三十二章 寫詩贈佳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鋒第三百零一章 隆隆炮火!第二百章 下馬威第一章 誰算計誰?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逃第一百七十五章 肝腦塗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寧藍火第六十六章 禁軍兩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九章 孤兒寡母第一百五十五章 背鍋聖人五十七章 夫妻第六十九章 村長第二十三章 小人多門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言而決宰輔生死第五章 靈丹第三十一章 司空夏第一章 臨安煙火氣第一百零四章 公主與公公第十三章 聘請第一百二十二章 抽身而走第七十二章 雙王密談第一百七十章 一身禁軍皮第四十三章 小女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很有意思人第二十五章 蠢豬第二十六章 低頭第二百一十七章 互相暗殺第二十三章 風波惡第五章 一家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兩個老道士第一百二十二章 叔侄第五十九章 先登營老卒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炮而紅第八十一章 臨安京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逃第一百二十四章 兄弟第七十章 志氣第十四章 區別(第一更)第七十二章 雙王密談第六十二章 博弈第四章 解釋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績第三百零一章 隆隆炮火!第一百六十九章 勸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控局第四十八章 明教攬月分舵第十一章 扯虎皮,春秋詩社!第一百二十五章 幸運
第一百零九章 公主翻身第五十三章 大朝會第九十一章 臭小子第三十六章 鬧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奪兵權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君側!第一百二十五章 幸運第一百一十章 傲嬌公主第一百章 牽一髮第二百三十九章 探望第六十七章 姿態第五十三章 陳希夷第三十二章 司空候府第十四章 區別(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年號隆武第一百零八章 託付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子叩頭第六十三章 不死不休!第七十章 項家的道理第一百七十八章 婦人之仁第四十七章 護送第十八章 買女僕!第六十四章 死第四十章 胡蘿蔔第三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二十五章 要錢第二百零三章 納妾而二百七十七章 定北軍第九十四章 帝王之音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逃第一百零二章 李雄第一百四十七章 人性的陰暗面第六十六章 報復第一百四十三章 會面第四十二章 史詩級談話第八十八章 紅色城牆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手段 (元旦快樂!)第八十二章 可信麼?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長胥之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得逞第八十三章 很像第一百九十二章 假如第一百一十二章 憤怒的趙宗顯第九十一章 山陰謝氏第七十九章 等第三十一章 出彩第一百零四章 西楚參將第八十七章 家宴第一百零六章 江北局勢第三十二章 寫詩贈佳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鋒第三百零一章 隆隆炮火!第二百章 下馬威第一章 誰算計誰?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逃第一百七十五章 肝腦塗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寧藍火第六十六章 禁軍兩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九章 孤兒寡母第一百五十五章 背鍋聖人五十七章 夫妻第六十九章 村長第二十三章 小人多門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言而決宰輔生死第五章 靈丹第三十一章 司空夏第一章 臨安煙火氣第一百零四章 公主與公公第十三章 聘請第一百二十二章 抽身而走第七十二章 雙王密談第一百七十章 一身禁軍皮第四十三章 小女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很有意思人第二十五章 蠢豬第二十六章 低頭第二百一十七章 互相暗殺第二十三章 風波惡第五章 一家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兩個老道士第一百二十二章 叔侄第五十九章 先登營老卒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炮而紅第八十一章 臨安京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逃第一百二十四章 兄弟第七十章 志氣第十四章 區別(第一更)第七十二章 雙王密談第六十二章 博弈第四章 解釋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績第三百零一章 隆隆炮火!第一百六十九章 勸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控局第四十八章 明教攬月分舵第十一章 扯虎皮,春秋詩社!第一百二十五章 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