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驃騎入潁川(一)

公孫敖此次被劉徹敕封爲征討草賊將軍,領十萬南軍主力開往潁川,暫行三軍主將職權,全力抵抗兩王聯軍的進攻。//說是暫行主將職權,那是因爲公孫敖雖然領了一個專爲討伐叛軍而設的將軍職銜,但那中軍主將的位置,卻是留給秦城的,等到秦城一到,公孫敖就得乖乖去做他的副將。而這,也正是公孫敖爲何會在陽翌城主動出擊的原因之一。誰會從骨子裡願意做備胎?

大漢中央有南北二軍,北軍經由劉徹整頓之後,只剩下騎兵,如今號稱有精騎十五萬,可以說目下是專爲對付匈奴而立。南軍兵制遵循舊制,車步騎兵皆有。只不過近年來車兵數量相對之前要減少了些,步卒人數倒是有所增加。南軍十萬,騎兵僅有數千,其餘九萬皆是車步兵。

公孫敖自打丟了陽翌城之後,三天退卻三百里,現今將大軍駐紮在陽翌城西邊的一個名爲丘城的地方。陽翌城一戰,公孫敖大敗,折損兵將兩萬餘。雖然動了筋骨,好在元氣尚在。在丘城,狼狽逃離至此的公孫敖見兩王聯軍一時沒有追來,終於能夠重新排兵佈陣,構造防禦工事。因爲不知兩王聯軍什麼時候會殺過來,公孫敖不敢將動靜整的太大,以防工事還沒有修築好兩王聯軍便趕了過來,自己措手不及。

兵法雲戰必攻城,皆因城是一個地方的戰略要地,交通位置重要,且掌控一個地區的經濟命脈。有城的地方皆有攻防,城即是兵家必爭之地。

比之李廣,尚且年輕的公孫敖在夕陽下屹立在丘城城頭,面朝東方,面容嚴峻,愁在眉頭。良久,公孫敖長嘆一聲,對身邊的幕僚說道:“兵貴神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叛軍聲勢浩大,每日所費物資自然龐大,這種時候,劉安那老匹夫定然是打定了主意要以最快的速度向長安方向進軍。說不得他十幾萬大軍只會留下一小部分留守陽翌城,大軍連城都不會進,就會朝這邊殺過來。聽說劉安手下有一支訓練有素的騎兵,是劉安花了大價錢打造出來的,人數不多,只有六千,但卻當得虎狼之師這四個字。前日在陽翌城夜襲失敗,數千騎兵折損在陽翌城外,就是吃了這支騎兵的虧。如今我大軍到達丘城已經兩日,按說劉安應該不會放過趁我軍立足未穩的機會,派精騎前來突襲。可到如今也不見叛軍的蹤跡,延年,你可能猜透劉安那老匹夫的用意?”

被公孫敖稱爲延年是一個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的男子,本身很有儒雅氣質,但是一雙陰氣的眸子卻將他整個身子的平衡打破,看起來有些不大協調。這位李延年是公孫敖的心腹,第一幕僚,外人稱其足智多謀,有孫臏之才。

李延年在公孫敖側後半步,聞言他佈滿陰氣的眸子顯得有些深邃,平靜道:“常言事出反常必有妖,劉安本身狡猾奸詐,這回他的軍師更是早在淮南國就有兵家第一大才之稱的吳懷素,這兩人湊在一起,指不定就能弄出什麼讓人防不勝防的陰謀詭計來,將軍不可不小心。”

“先生就直說該怎麼辦吧!”公孫敖擺擺手,有些煩躁,“他劉安有吳懷素,本將也不有先生嗎?以先生之才,別說一個吳懷素,就是孫武在世本將也不懼!”

對公孫敖擺手煩躁的不客氣之舉,吳懷素神色平淡,不過眉宇間卻有些傲氣和冷意,“前日在陽翌城,我就曾勸過將軍不要出城襲營,將軍卻不聽......便是延年再如何有能耐,也只是一介書生,萬事還需將軍指揮調度,況且延年不過就是一個書呆子罷了,安敢妄稱大才?”

“先生怎麼又提起這茬?”公孫敖只覺得腳底生火,忍不住就想跺腳,終歸是耐住性子,知道已經敗過一場的自己再經不起失誤,當下只得好聲好氣向李延年拱手,“陽翌城夜襲是本將的過失,現在該當如何,還請先生賜教,本將一切聽先生的便是。”

“將軍是征討草賊將軍,在下一介白衣罷了,怎敢讓將軍事事唯命是從?”李延年話說的不鹹不淡,但發自內心的傲氣卻怎麼都掩蓋不住,不過挖苦了一番公孫敖之後,李延年還是道:“當下形勢雖然莫測,但追根到底也不難應付。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叛軍的目標是長安,自然不能繞過咱們,這城他們肯定是要攻的,既然如此,將軍大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只需要加緊修築城防,佈置軍陣以逸待勞,同時多派遊騎即可。”

公孫敖聞言有些氣餒,無奈道:“又是固守待援,在陽翌城先生便是這般說辭,好似在有意等秦城......左大將軍來一般,讓人聽了覺得好生不爽快!”

李延年冷哼一聲,不客氣道:“將軍大可以率軍打回陽翌城去,將陽翌城奪回來便是,如此豈不是大功一件?”

“......”公孫敖怒從心生,看着李延年那張驕傲的沒邊兒的臉就想一巴掌甩過去。

這個李延年,本是市井間一個鬱郁不得志的書生,公孫敖賦閒時偶然結識,爲其才華所驚豔,後來自己被劉徹重新啓用,便一直將這位爲五斗米折腰的士子帶在身邊效力,這些年李延年確實爲公孫敖出過不少好點子,但這人的脾氣卻是一天天見漲,傲氣得不行,這讓公孫敖十分脾氣已經有了八分不滿。

“前兩日接到消息,左大將軍已經從長安出發,按理說這兩日便該到了,怎麼到現在還不見人影?”公孫敖扯開話題,不是他度量大,而是想到李延年雖然越來越傲氣了些,但畢竟是給自己做事,自己着實沒有必要跟他生氣。至少,沒有必要鬧翻臉。“前些時候西域之行左大將軍再立奇功,以一己之力將西域玩弄於鼓掌之間,好生風光!該不會是在西域累得狠了,沒了力氣來這邊主戰?”

“在下不知。”李延年眼中閃過一抹鄙夷,對公孫敖將脾氣發到秦城身上的行爲很是不屑,回答得也沒什麼心情。

當年李延年初次見公孫敖這位名聲在外的士族子弟時,也曾爲其文采所驚豔。不說其他,公孫敖辭賦功夫確實不一般,李延年自認爲便不如。後來公孫敖重新被啓用,邀請自己輔助他,李延年便答應了下來。一者確實是因爲佩服公孫敖的才華,也折服於他禮賢下士的氣度,再者,自家的老母親的病着實太耗錢了些,李延年不願意老母親老而不安。兩者一權衡,李延年便入了公孫敖的府邸。

只不過世事總是多與最初的期望不同,很多人不能只如初見。跟在公孫敖身邊久了,李延年發現公孫敖除卻辭賦可以,治軍本事差的一塌糊塗,而且爲人氣量狹小,嫉賢妒能。這讓李延年漸漸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懷疑自己是不是跟錯了人,也就愈發不耐起來。

而公孫敖對左大將軍秦城的妒忌,更是讓李延年鄙夷。秦城如何,李延年自己心中有桿秤,所以很不能接受公孫敖的行爲。當然,李延年並不知道早年公孫敖跟秦城有過一箭之故。否則,對公孫敖對秦城的敵視態度,也就能習慣不少。

李延年的回答便沒有讓公孫敖的心情如何起伏,因爲他在情緒上已經陷入了與秦城的泥潭中,此時更是在擔憂秦城到了軍中,會如何讓自己難堪。如此想着,公孫敖的眼神漸漸陰狠起來,以至於一拳砸在城牆上,才反應過來自己的失態。

“叛軍即將臨城,本該早就到軍中主事的左大將軍卻遲遲不見人影,若是叛軍大軍突然攻城,萬一事情有變,算是誰的責任?”公孫敖冷哼一聲,轉身讓自己的親兵隊長過來,吩咐道:“傳令下去,若是左大將軍逾日不到,本將願意與衆將士在丘城死戰,一雪前恥!讓衆將士做好準備。”

親兵隊正領命而去,公孫敖的臉色才稍稍平緩一些。

李延年此刻再也掩飾不住對公孫敖的鄙視,冷哼着撇過頭去,眼不見爲淨。

公孫敖雖然明面上是傳達要與衆將士血戰到底的決心,其用意實則是將可能出現的戰敗責任推到秦城頭上去,讓衆將士都知道秦城逾期沒有到任,是他貽誤了戰機。

公孫敖的眼神重新投向東方,忽然心中冒出一個叛軍最好速來攻城的想法。

如此,自己還是沒有功勞,但至少,有戰敗責任並不是自己一個,還有一個大將軍在前面頂着,自己的罪也能小些,也就能不爲人所注意些。

思來想去,公孫敖嘴角開始浮現出一絲冷笑,得意的冷笑。

這個冷笑,直到他接到從東面飛奔回來的一名哨騎的探報。

那名哨騎說道:“東面四十里之外發生激戰!”

“激戰?”公孫敖一愣,“誰跟誰?”

“一方是像是叛軍的先鋒騎兵,另一方,打着秦大將軍的旗號!”

“秦城!?”公孫敖徹底呆住,“他在東邊跟叛軍交上手了?這怎麼可能?”

李延年眼睛一亮,再看向公孫敖時,眼神中盡是冷笑。

第479章 你的遊騎我的人第132章 夜襲第88章 英雄的時代第325章 清輝灑滿他國城第17章 險境求生?第99章 美死了!楔子第23章 前夜,一如既往的寧靜第144章 大勝第447章 長刀出鞘者死第217章 凱旋第174章 變故第59章 叢林逐命第328章 不可戰勝的魔咒第300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六)第37章 北風中的哭聲第74章 終於到了這個時候了麼?第203章 東風第477章 狼子野心第85章 千里奔襲第286章 英雄不識英雄第470章 驃騎軍的老子第302章 難破之勢(二)第307章 大軍,渡河!第400章 羣雄逐鹿,劍指西域(一)第104章 一點追求第391章 道從論中出(二)第218章 欲除之而後快第409章 殺人如麻第301章 難破之勢(一)第54章 刺殺第286章 英雄不識英雄第134章 衝出第83章 三千追兵第440章 西科茶夫第49章 眼前多少難甘事第18章 威威鐵騎第50章 騎兵三將第57章 黎民前夕第362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一)第174章 變故第34章 一紙休書第121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310章 黑夜盡去,不見天明(一)第396章 雙喜臨門第58章 螳螂捕蟬第54章 刺殺第147章 都要死!第276章 傾瀉半屋陽光第386章 小渠水潺潺(一)第225章 豆蔻年華人不識第266章 長安,龍地,是非地。第454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二)第30章 那射在背心的一箭第49章 眼前多少難甘事第138章 兩個人的決戰(二)第69章 重騎第463章 數年心血,毀於一旦第346章 千里河朔,十面埋伏第138章 收屍第130章 堡城第262章 殺伐怎可少人命第365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四)第39章 十八什的兄弟們第34章 一紙休書第131章 救援第310章 黑夜盡去,不見天明(一)第24章 慘烈殺戮第19章 斬殺左骨都侯第43章 懷疑、試探第389章 三年花開,一朝得果第453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一)第75章 殺無赦!第179章 戰機第320章 國之策,如美酒第354章 全甲兵而還第430章 朔方有虎賁,八千徵天下第380章 一動變風雲(四)第136章 不足道哉第431章 大將軍在,大軍便在第432章 滅國如探囊取物第298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四)第1章 長安街的馬蹄聲第434章 放虎歸山,殺虎於野第15章 兩軍對陣,小兵待擊第43章 懷疑、試探第315章 天明,何必不囂張?第130章 堡城第427章 雖力窮也有大義存第468章 人生至此當飲大碗酒第145章 沖天一怒爲紅顏第342章 俘你回大漢第44章 狩獵第19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99章 自然有人會殺他第51章 驃騎校尉整兵第40章 初見衛青第476章 五步第161章 這麼笨第218章 欲除之而後快
第479章 你的遊騎我的人第132章 夜襲第88章 英雄的時代第325章 清輝灑滿他國城第17章 險境求生?第99章 美死了!楔子第23章 前夜,一如既往的寧靜第144章 大勝第447章 長刀出鞘者死第217章 凱旋第174章 變故第59章 叢林逐命第328章 不可戰勝的魔咒第300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六)第37章 北風中的哭聲第74章 終於到了這個時候了麼?第203章 東風第477章 狼子野心第85章 千里奔襲第286章 英雄不識英雄第470章 驃騎軍的老子第302章 難破之勢(二)第307章 大軍,渡河!第400章 羣雄逐鹿,劍指西域(一)第104章 一點追求第391章 道從論中出(二)第218章 欲除之而後快第409章 殺人如麻第301章 難破之勢(一)第54章 刺殺第286章 英雄不識英雄第134章 衝出第83章 三千追兵第440章 西科茶夫第49章 眼前多少難甘事第18章 威威鐵騎第50章 騎兵三將第57章 黎民前夕第362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一)第174章 變故第34章 一紙休書第121章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第310章 黑夜盡去,不見天明(一)第396章 雙喜臨門第58章 螳螂捕蟬第54章 刺殺第147章 都要死!第276章 傾瀉半屋陽光第386章 小渠水潺潺(一)第225章 豆蔻年華人不識第266章 長安,龍地,是非地。第454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二)第30章 那射在背心的一箭第49章 眼前多少難甘事第138章 兩個人的決戰(二)第69章 重騎第463章 數年心血,毀於一旦第346章 千里河朔,十面埋伏第138章 收屍第130章 堡城第262章 殺伐怎可少人命第365章 天下 長安;長安 天下(四)第39章 十八什的兄弟們第34章 一紙休書第131章 救援第310章 黑夜盡去,不見天明(一)第24章 慘烈殺戮第19章 斬殺左骨都侯第43章 懷疑、試探第389章 三年花開,一朝得果第453章 大名城外有陣戰(一)第75章 殺無赦!第179章 戰機第320章 國之策,如美酒第354章 全甲兵而還第430章 朔方有虎賁,八千徵天下第380章 一動變風雲(四)第136章 不足道哉第431章 大將軍在,大軍便在第432章 滅國如探囊取物第298章 數不盡吳城硝煙(四)第1章 長安街的馬蹄聲第434章 放虎歸山,殺虎於野第15章 兩軍對陣,小兵待擊第43章 懷疑、試探第315章 天明,何必不囂張?第130章 堡城第427章 雖力窮也有大義存第468章 人生至此當飲大碗酒第145章 沖天一怒爲紅顏第342章 俘你回大漢第44章 狩獵第19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99章 自然有人會殺他第51章 驃騎校尉整兵第40章 初見衛青第476章 五步第161章 這麼笨第218章 欲除之而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