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零底牌盡出

第二方陣的老兵比例比較多,他們更加的有經驗,而且作爲京都大營的兵,他們對於這幾個城也是非常的熟悉的,今天來攻城也不會慌張。

老兵們沉着冷靜的指導新兵們進行活動。很快就和城牆上的守軍打有來有回的。

雙方爭奪的重點就是城牆處的缺口。

只要打開缺口,誰還費勁爬城牆,之前一波投石已經將缺口打開。現在雙方的戰鬥完全是圍繞爭奪這個缺口展開的。

至於其餘的攻城器械也不放鬆。如果多打通一條通道出來正好可以兩面夾擊,豈不美哉。

不過守城方也推出了刀車。

就是在木質結構的小車的外部固定上刀刃,可以殺敵,同樣也可以防止攀爬,這可就是某種意義上的爬刀山了,不怕疼你就來。

所以可以充當一種攻防兩用的掩體。

守城方以刀車作爲掩護,形成一圈保護住城牆的缺口,同時後面的工匠盯着刀光劍影在修補城牆,木塊石料只要能利用上的就要利用。

這個時候沒有人後退,他們都知道一旦城破了,想要發生什麼秋毫無犯的事情是不可能的,那樣紀律嚴明的隊伍終究是少數。

特別是經歷了長時間戰鬥纔拿下來的城池,不讓士卒們好好的釋放,擔心暴動哦。

所以這些工匠們也是拼命修。

只要城守住了,他們自身還有家人才不會受到攻擊,雖然時不時的就有倒黴蛋被射中,但是並沒有人撤下一線。

戰場上的緊張的氛圍讓他們暫時忘記了傷痛,開始努力工作。

缺口在一點點的被堵上。

而攻城方自然不能坐視不理。

高大井闌上的射擊平臺將火力對準了修建的工匠隊伍,哪怕是有士兵們用盾牌幫工匠遮擋,同樣也有不小的傷亡。

井闌的確是攻城一項偉大的發明,在遠程火力上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使得攻城方不用擔心被射成刺蝟了,自己也有了火力掩護。

而面對刀車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攻城錘和撞木同樣也可以,完全沒有必要翻過去和敵人打,直接撞開來就對了。

這樣不斷地撞擊刀車使得他們的陣營破碎,岌岌可危。

而老將就在城頭沒有離開,無論是城內還是城外的人一擡頭都可以看到老將的身影。

就如同一個定心丸一樣。

守軍的士氣就是靠着那些老兵的誓死抵抗和老將的壯心不已才維持住的。

甚至城頭下的攻城隊伍也發現了大魚,除了城門處的缺口,老將所在的位置也成爲了他們的重點的攻擊對象。

這可是敵人的頭,帶回去的獎勵一定少不了。

這不就是每一個士兵的願望嘛,生擒或者說殺戮敵首,這可是非常大的榮譽。

連井闌上的弓箭手也將火力集中在城頭之上。

楊素帶領親衛對進行抵抗,周圍同樣也有一部分的士兵,守衛城門的同時拱衛老將軍。

楊素試圖勸說爺爺後退,隨着攻勢的猛烈他們所在已經是一線了。

已經很危險了,親衛隊現在已經組成了盾牆抵禦襲擊的箭雨。

同時也有敵人開始順着攻城器械攀爬上來越來越多了。

城頭的區域狹窄,無論是防守還是進攻都不怎麼有利,在現在的戰局中有點突出。

老將沒有同意後退,不能退,現在是拼命的時候,比拼的就是誰敢打敢殺,你一後退,士兵們的那股氣就泄了。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老將吩咐搖動招將旗。

在軍中這就是代表全軍作戰,殊死一搏,預備隊什麼的也要衝上來。

民夫什麼的都要自覺一些,因爲這是到了拼命的時候了。

相比較攻城的三萬人,還是守城方的人更多一些,雖然他們的經驗可能不足,但是蟻多咬死象。

用好幾個人來換一個還是可以做到的。

而且上守城中的百姓也不能小覷,他們的祖祖輩輩都是採用的類似屯田進行軍事訓練的人,都是合格的民兵,也不是什麼都不懂,可能更多的是沒有實戰的經驗,等習慣了之後就好了很多。

第二方陣遭遇到了迎頭痛擊,他們取得的戰果也是可以的,一度打破了刀車的隊列,衝擊了修補城牆的隊伍,還殺入了城內。

不過很快就被截斷,分割包圍,進入城內的很快就被消滅,畢竟沒有後援力量的補充,人只會越發越少。

城頭那邊親衛隊已經都動手了。

楊素衝殺在第一線,手中的長弓將在危險距離內的弓箭手一一點殺。

他們具有遠程攻擊的能力,楊素擔心他們傷到爺爺所以親自出手。剩下的近戰防好不失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情況看起來好像有些好轉了。

不過事情真的這麼順利嘛。

感覺時間差不多了。

攻城方再一次鳴金收兵。

這一次的撤退就比較的順利,有着井闌上的弓箭手的掩護,守城一方去追擊就只能是白給。

然後第三個方陣開始行動。

他們都休息了足夠的時間,爲了儘快的進入戰鬥狀態,早早的就開始熱身了。

和第二個方陣差不多,只不過第三個方陣的井闌更多,看起來像是準備用弓箭大量的殺傷有生力量。

步卒也不少不過看起來更像是爲了保護一些人衝擊井闌設置的。

林洪打造的井闌的高度比城頭還要好,這真的是居高臨下的射箭。

本來弓箭手的眼力就不差,再給他們一個優秀的射擊平臺,就能發揮出很大的作用了。

守城方也開始舉盾。

弓箭手進行還擊,雙方就這樣互相射擊了起來。

城頭上的小型投石車也可以發揮他們的作用,打擊井闌,不過想要打倒是不可能的,石塊的體積不夠,而且這些井闌都進行了加固處理。不怕小火苗的焚燒,也不怕幾下子就打崩。

這瘋狂傾瀉下來的箭雨,主要覆蓋在了城頭之上因爲大魚還沒有走。

他的大旗還在,如果有那個幸運兒射中或者說是射傷了,對於戰局都非常有可能會有影響的,所以很多人都想當這個幸運兒。

有人要攻擊,而有人就要守護。

親衛隊還有士卒們組成盾牆甚至是人牆進行防禦,老將還沉着冷靜的進行指揮。

下方的守城軍第一次向外部發起衝擊,他們以刀車開路。

這一次出現的不是渾身血跡的士兵,而是一個個衣甲光鮮的。

不是預備隊,而是從其他幾個城通過密道趕過來的援軍,他們的體力和精力都是充沛的時候。

井闌上都是弓箭手比地面的盾兵之類的要好解決。

可以釋放的衝擊一波。

來的援軍也都是訓練好的兵卒,人數甚至不比攻城方隊的人少。足夠衝擊井闌。

城內的人羣涌出,立刻就分擔了城頭上的壓力。

井闌上的弓箭手轉移了目標,開始爲自己一方的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掩護。

城頭上的人終於可以歇一歇了。老將所在密密麻麻的都是箭枝。可以想象的到方纔的攻擊是多麼的猛烈。

有的人真的是被射成了篩子。

親衛隊成員有不少的人都犧牲了。

連楊素身上都中了四箭。

其中三處有衣甲無傷大雅,而其中有一道非常的鋒利,應該是軍中的高手射出來的,直接貫穿了小臂。

楊素已經進行了簡單的處理,雖然有可能會影響作戰,不過無傷大雅,還好是左手,不是右手。

但是這一箭已經足夠讓人警惕了,敵人內部的神射手。

因此楊素再一次勸說爺爺後退。

現在的局面,城頭位置就好像是一個突出部一樣,而且友軍的援兵也到了,士氣正盛,不需要擔心後退影響軍心的問題。

楊玄這次倒是沒有猶豫,情況雖然沒有明顯的好轉但是不影響他離開這個突出部。

而兩個人都不知道就是在這樣亂糟糟的戰場之上始終有人盯着城頭,因爲這是他們的任務。

楊玄等人一動立刻就引來了關注。

在茫茫多的井闌的掩護中,這些神射手一直都沒有出手。他們是爲了等待人的出現。

那些親衛隊將楊玄所在保護的死死的。

楊玄所站立的位置也是一個很好的死角,沒有合適的射擊角度。

雖然他們有穿透力很強的武器。但是要是沒打中可就非常容易成了打草驚蛇。

所以他們一直在等待機會,等他們移動。

現在雙方人員的注意力都慢慢的從城頭轉向了缺口所在的位置。

那裡是現在雙方的主戰場,密密麻麻的箭雨都成爲了帶有人性命的工具。

打的正是激烈的時候,沒有人會想想的到城頭上的動靜,應該也沒有人去關注。

但是事實情況的發展和正常大傢伙的想象有所不同。

親衛對舉着盾牌防禦,楊素一手攙扶着楊玄,另外一手拿着盾牌,用自己的身體和盾牌護住楊素。

看起來是萬無一失。

在平地上是比較的穩妥。

但是想要下城牆必須走樓梯,樓梯能容納幾個人並排前行,但是無法使得一羣全副武裝的人一起下去。

總得有一個先後,年紀大了,腿腳也不利索,這個時候往往就有可能出現破綻。

楊玄下樓梯的時候,腳有點滑,身子一歪,楊素連忙伸手去扶。

就是這樣的過程之中出現了意外。

嗖嗖嗖的箭羽呼嘯的聲音傳了出來。

哪怕是在這樣的戰場之上也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武者的感覺太敏銳了,楊素第一時間用身體將楊玄擋住大喊“列陣防禦。”周圍的親衛隊成員連忙上來阻攔。

這時候就可以以肉眼清晰的看到箭羽射擊了過來,他們試圖進行攔截,盾牌都頂了上去,可是預想中的畫面並沒有出現,反而是長劍嗖嗖嗖的就穿過了盾牌,在上面留下了一個個孔洞。

在一些人難以置信的目光中穿透了他們的身體。

身上的護甲都沒有起到應該有的作用。

最不幸的消息就是一支箭羽洞穿了楊素的防禦,成功的射到了楊玄的身上,從肋部的位置射了進去。

並且還比較的深入。

楊素的聲音已經不是人聲了。

冒着箭羽帶着爺爺衝下了城樓,尋找醫師進行醫治。

肋下的位置實際上還是比較重要的,不僅可能碰上人的動脈,而且還非常有可能傷到人體內的內臟。

年輕人的情況還好說,但是年紀大的人來說並不一定是一個好消息。

楊素一點也不吝惜自己的真氣不斷的灌入爺爺的體內,只不過流出來的鮮血讓人觸目驚心,怕不是真的傷到了動脈了。

而楊玄中箭受傷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連前線殺戮的人都察覺到了不正常。

這些援軍誰來指揮,原本應該在上守城內的士兵又應該如何行動呢?

一時間隊伍有些混亂,有的人是真的意識到情況不好了有些慌張。

而這個時候第三方陣的人則是開啓了衝殺在短時間內就佔據了優勢的地位。

主將被射倒了,這可是大傷元氣的事情。

同時也正是這個時候。

上守城的大門突然打開。

不是被攻城錘打開的,反而是裡面的人自己打開的。

還沒有等攻城方的士兵臉上露出喜悅的表情,眼中的喜色就變成了驚恐。

那是一道鋼鐵洪流,伴隨着噠噠噠的馬蹄聲,衝擊了出來。

地面上的人被撞開來。

有的甚至是淹沒在馬蹄之下成爲了可悲的肉泥。

還有的人則是被直接串成了糖葫蘆還沒有徹底的死去。

渾身下上如同鐵桶一般,竟然是一支重騎兵。

他們渾身上下都是重甲。就連馬匹上也是如此。

實際上這就是沒有訓練多長時間的重騎兵。

除了重量還可能比較出彩的就是他們的防禦了,除此之外,水平都比較一般。

畢竟訓練的時間還比較的短。

這是林德的底牌。

他用林家的財大氣粗可是打了一張好牌。

重騎兵在這個年代就是陸地上的坦克。

或許在山地和丘陵地區重騎兵就是個弟弟,但是在平原地區,不碰上輕騎兵。他們就是最好的衝陣的力量。

這些重騎兵衝鋒到攻城的隊伍中就是一片人仰馬翻,他們停不下來也不能停,騎兵衝鋒的最簡單的道理,一直到自己的眼前沒有敵人就ok。

第一七六章思緒萬千第七一零章輕鬆晉級第五二八章底牌第五一零章影射第六六二章收穫第五七零章冬日(四)第六零八章異想天開第八章林雲峰第六一八章面見第二九六章順藤摸瓜第二六二章系統升級第二零一章各顯神通第二六八章救星來了第六零三章設想第六零六章討公道第二六六章調動第三零一章幫人幫到底第一八九章貪第二七九章上山第五九三章詭異石碑第七五零章突破經歷第五四一章日常(五)第七四零章屍潮第二九九章後續第四三三章絕脈秘密第一一三章招攬之心第九十六章變化第七五六章應急第791章 開花第五九四章日常(五)第七六七章震動第四六零章會面第四八六章藥成第九十五章解鎖屬性欄第三六四章拍賣會第七六二章省親第五零三章成功第五七一章冬日(五)第五一六章壓制第四三二章終局第五七零章北疆(八)第七零九章五進二第五零五章報復第六九八章鎮守者第三七八章周天第四六二章對話第四六四章真相第三一九章漏網之魚第一七五章網第三六七章見聞第九十二章任務完成第二六零章另有目的第五二零章尋蹤第六一零章套路第六九一章穩紮穩打第五九一章揭棺而起第三一二章幫助第六五四章出牌第五零二章中期第一五三章青靈山大會第三九五章實施第三一一章接頭第二一四章近戰薩滿第五十一章開戰第797章 多事之秋第五六九章冬日(三)第一六三章餘波第七一七章再臨第五一三章半路劫殺第一四五章餘波第三四二章獵物第四七三章剋制第五八六章草原(十)第四五八章赴約第二零七章癡第七十五章試探第三四三章獵人第七十八章報復第七五零章突破經歷第五八四章草原(八)第一八八章七宗罪第三八六章探索第一八五章摘果子第五二二章初陣第三七零章發現第六六一章新的道路第六一八章面見第七三三章套路第五七二章冬日(六)第五八七章草原(十一)第一五九章勝利屬於神抽狗協會第793章 深入第二七四章揭露第四零六章拉開序幕第三七七章突破第五九五章日常(六)第七零零章前百第四零三章盟會第六一一章事後
第一七六章思緒萬千第七一零章輕鬆晉級第五二八章底牌第五一零章影射第六六二章收穫第五七零章冬日(四)第六零八章異想天開第八章林雲峰第六一八章面見第二九六章順藤摸瓜第二六二章系統升級第二零一章各顯神通第二六八章救星來了第六零三章設想第六零六章討公道第二六六章調動第三零一章幫人幫到底第一八九章貪第二七九章上山第五九三章詭異石碑第七五零章突破經歷第五四一章日常(五)第七四零章屍潮第二九九章後續第四三三章絕脈秘密第一一三章招攬之心第九十六章變化第七五六章應急第791章 開花第五九四章日常(五)第七六七章震動第四六零章會面第四八六章藥成第九十五章解鎖屬性欄第三六四章拍賣會第七六二章省親第五零三章成功第五七一章冬日(五)第五一六章壓制第四三二章終局第五七零章北疆(八)第七零九章五進二第五零五章報復第六九八章鎮守者第三七八章周天第四六二章對話第四六四章真相第三一九章漏網之魚第一七五章網第三六七章見聞第九十二章任務完成第二六零章另有目的第五二零章尋蹤第六一零章套路第六九一章穩紮穩打第五九一章揭棺而起第三一二章幫助第六五四章出牌第五零二章中期第一五三章青靈山大會第三九五章實施第三一一章接頭第二一四章近戰薩滿第五十一章開戰第797章 多事之秋第五六九章冬日(三)第一六三章餘波第七一七章再臨第五一三章半路劫殺第一四五章餘波第三四二章獵物第四七三章剋制第五八六章草原(十)第四五八章赴約第二零七章癡第七十五章試探第三四三章獵人第七十八章報復第七五零章突破經歷第五八四章草原(八)第一八八章七宗罪第三八六章探索第一八五章摘果子第五二二章初陣第三七零章發現第六六一章新的道路第六一八章面見第七三三章套路第五七二章冬日(六)第五八七章草原(十一)第一五九章勝利屬於神抽狗協會第793章 深入第二七四章揭露第四零六章拉開序幕第三七七章突破第五九五章日常(六)第七零零章前百第四零三章盟會第六一一章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