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舌戰羣儒

張棣的迴應合情合理,讓人聽了不禁紛紛點頭稱是。

葉宇卻是冷冷笑道:“好一個適合當下那我來問你,我朝立國至今,無論官制還是兵制,都是幾經變動與簡化,請問張御史,這太祖立下的國策,難道是錯的?”

這句話一經說出,在場的衆人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思忖葉宇這一手可是夠狠的。

人家張棣只用了太祖時期的宰相趙普爲例,你倒是一捅到底,直接用太祖的國策作爲反擊。

張棣再有能耐,可以質疑所有人,但也不敢質疑大宋的開國皇帝,於是額頭冒汗的慌神道:“太祖所立國策自然是對的”

“那既然是對了,又爲何幾經變動與簡化?下官記得,真宗皇帝年間,官制有所變動;英宗皇帝年間,科舉制度也加以變革;神宗皇帝年間,吏制也多有簡化……”

葉宇說到這裡,稍作停頓面向趙有,躬身道:“當今陛下也是近期對兵制有了改動,請問張大人,真宗、英宗、神宗乃至陛下,所做之事,錯了麼?”

“這……,先帝與陛下皆是聖明之主,所做之事,自不會錯……”

“好,張大人說得好,太祖當年立下國策沒有錯,幾位先帝以及陛下的改制,也沒有錯。那請問張大人,既然都沒錯,可這官制、兵制甚至科舉制度,卻真實改動了,難道這不是自相矛盾麼?”

“呃……”

這一刻張棣才發現,他被葉宇繞進了一個死衚衕,如今他無論說什麼都無法解釋清楚。

大殿之上持反對態度的大臣,此時都面面相覷不知該說些什麼。不過所有人的心中都油生一個念頭,那就是這個葉宇並不好惹。

話說到這裡,葉宇沒有再繼續追問,將張棣逼到這個地步,就等張棣親自開口說話了。

所以葉宇默不作聲,靜靜地看着張棣。

孔德賢見張棣一直不開口迴應,他便站了出來解勸道:“葉大人,這似乎與商討創辦書院,沒什麼關係……”

“孔大人此言差矣,方纔張御史以太祖年間的宰相趙普一句‘半部論語治天下,爲依據,爲何我就不能以太祖立國之策迴應?”

“國策乃是人定,即便太祖皇帝英明睿智,也畢竟精力有限,歷經數位聖君傳承,因時事所需而趨於完善,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好一個理所當然,既然歷代皇帝英明睿智,都有精力有限之時,那試問春秋時期孔聖人,可曾想過後世的世事變幻?”

“可是……”

“可是什麼?難道孔子已經超凡入聖,能夠前知幾千年,後知幾千年?若是真是如此,那葉某請問,他如此能掐會算,爲何遊歷諸國而被拒之門外,流離十餘年才勘破世間百態?”

“你……”

“葉宇,你好大的膽子,竟然有辱孔聖”

“太囂張了”

葉宇如此調侃的言論,頓時引來衆位儒臣的憤怒。

到了這個時候,葉宇已經忘卻了創辦書院的事情,而是跟朝中這幫儒臣徹底槓上了。

即便今日這創辦書院的事情沒有結果,他也要與這幫自命不凡的大臣分個高低

這一刻,書院是否創立已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對孔子質疑與維護的辯論。

而作爲主持朝會的趙有,卻沒有出言阻止,任由這些大臣爭辯,做在龍椅上一副看熱鬧的樣子。

因爲趙有深知,這場辯論遲早會發生,就連他聽了葉宇口中說的物理化學,都是一頭霧水莫名其妙,更不要說這些只知道咬文嚼字的大儒了。

看着眼前衆位大臣指指點點,唾沫星子橫飛,葉宇卻格外鎮定,心道這可不是人多就是道理

待這些大臣情緒稍稍平靜之後,葉宇這才平心靜氣道:“孔大人,人多勢衆不管用,道理就在這裡擺着”

“你……”

孔德賢此刻纔想起一件事,那就是當日宋金兩國對決時,三言兩語就將納蘭容舒辯得啞口無言,最後灰溜溜地退了下去。

今日他算是嘗試了葉宇的辯才了,這一連串的追問與分析,猶如織了一隻大網,慢慢的等他們這些人自投羅網。

孔德賢身爲孔子的後人,自然要予以維護,於是沉聲迴應道:“先祖其品德高尚,教書育人爲人師表,被世人稱之爲聖人,自然是凡人”

“凡人?既然是凡人,何以知曉後世千年,非儒學不能治天下?既然是凡人,便不是完美無缺之人,又豈能如諸位口口稱頌的完美無瑕?”

孔德賢急紅了眼,出言反駁道:“可先祖是聖人”

“聖人?聖人能英明睿智過天子嗎?”

“呃,這個……”

葉宇又將皇帝這面盾牌舉了起來,讓這些人的反擊全部落空。

對啊,你們再如何推崇孔子,也不過是一位教育家、以及落魄的臣子,能與身份尊貴的皇帝相比嗎?

這些朝臣雖然受儒學影響很深,但是在朝爲官這麼多年,俸祿可是皇帝給的,而不是去世千年的孔聖人。

面對衣食父母、掌控一生榮辱的皇帝,你敢說皇帝不如孔子?

很明顯,在生死榮辱面前,所謂的執念不過是一盞琉璃燈,落地即碎

見衆人紛紛語塞,葉宇隨即冷哼道:“如你方纔所說,太祖當年國策都多有疏漏的地方,既然孔子的英明睿智不如天子,爲何孔子的思想與言論就不能有錯?”

“《禮記·大學》曾有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此乃是儒家典籍所注,專門研究“物之理”的學科,既是一種哲學理論,也是儒家學術對格物學的認可”

“本官所說的物理化學,甚至當下明算之術,也可歸類於格物爾等口口聲聲說什麼奇巧淫技,莫非孔子七十二弟子均是學文爲業?”

“其中有端木賜,精通經濟善於經商,難道他不是儒家弟子?本官也是飽讀詩書之人,卻因爲是商賈之身被爾等貶職安豐知縣,這就是儒家排除異己的思想?”

葉宇說到這裡極爲憤慨,瞥了一眼靜默的虞允文與張說,隨即接着道:“《道德經》中曾有言,凡是要因時制宜,連不通文墨的平民百姓,都懂得什麼時候種什麼穀物,將因時制宜發揮到了妙處。

爲何爾等這幫朝中大儒,卻如此固步自封?是不願意爲治國出謀劃策,還是諸位這些年的聖賢書都讀傻了嗎?”

葉宇在大殿上是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每一次反擊都是引經據典,讓這些自以爲是的大儒們無話可說。

一番奚落外加羞辱,將在場的衆人說的是面紅耳赤,雖然雙目之中火焰四起,但終究不知該如何去辯駁葉宇的論點。

滔滔雄辯之後,伴隨而來的是短暫的寧靜。

這時曾迪乘機走了出來,向龍椅上看好戲的趙有進諫道:“陛下,以微臣之見,葉侍郎所言也不無道理,所謂海納百有容乃大,便是這個道理……”

喲呵

曾迪的出場,以及言語之中幫助葉宇,這都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意外。而最爲意外的,莫過於葉宇。

他實在想不通,八竿子打不着的曾迪,爲什麼要出面幫他。

是自己據婚的事情曾迪還不知道,還是另有陰謀?

不管葉宇心裡是如何想的,但是曾迪此舉,無疑在幫助他的同時,也給他拉了不少仇恨

雖然葉宇一直保持着中立,但是曾迪的出現,在虞允文等人的眼裡,那就是一種信號,是他葉宇歸依張說一派的信號。

葉宇雖然明白了這一點,但這個情況下他也無可奈何,於是便順勢接過了話題。

“陛下,微臣以爲國家的興盛,若是僅憑几卷聖人言論,甚至抱着金科玉律,終非長久大計?正如朝廷應有軍隊一樣,難道域外對敵不用刀槍劍戟,而是向敵人口述儒學之道?”

“正如我朝廷官制,朝中百官各司其職,軍事有樞密院,其餘由三司、三省六部分工政務。學術也同樣如此,應當各有所長、無分尊卑貴賤。

若是隻學習儒家的之乎者也,那還要工部做什麼?直接讓一幫文人大儒,手持聖人文卷,修渠鋪路建堤蓋房”

葉宇的最後一句話,倒是把趙有給逗樂了,讓一幫手無縛雞之力的大儒去工部,這不是瞎胡鬧嘛。沒了工部的這些技術人員,哪一樣的工程也完成不了。

看着葉宇身後那一幫臉色醬色的儒臣們,趙有知道自己是時候收拾殘局了。

於是點了點頭道:“葉侍郎所言不無道理,所謂術業有專攻,六部之中司職不同,也就是所謂的人盡其才分工不同”

“不過,葉侍郎的言語也過於偏執,孔聖人乃是萬世師表,你也是科舉入仕,自當是孔聖弟子,豈能如此輕慢無禮?這一點,你實屬不該”

趙有這一手太極打得精妙,既肯定了葉宇的言論有理有據,又給了這幫儒臣一個臺階下去。

可謂是雙方各打五十大板,不過誰都看得出,孝宗趙有的態度是在偏袒葉宇。

第602章 格外心事暗謀生第132章 兄弟十年又相逢第75章 口氣不小第103章 嶽府一敘第89章 石室之中藏兵書第65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9章 叛我者死第763章 五國城再起波瀾第27章 孤星獨吟第59章 強行納妾三元樓第204章 順水人情第12章 男上女下第317章 民心究竟是什麼第39章 鐵嘴黑鷹第39章 盛夏將過秋已到第546章 趙昚宣旨認歸宗第76章 心心相印第37章 神火降世可破局第128章 究竟誰更加坦誠第330章 兩國聯姻進行時第202章 酸甜苦辣第771章 雙方撕咬紛爭起第88章 羯鼓三通第86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80章 佛道之爭進行時第797章 文武並重開先河第68章 終南山中羣狼困第8章 沐浴春天第325章 紫檀木盒有深意第65章 茶道留香第192章 多謝成全第64章 神力少年摔倒馬第308章 大宋皇帝的口諭第16章 茶館之中論時事第336章 血染江北映山紅第101章 又有何難第261章 黎大隱率軍而來第347章 君臣三人心機藏第97章 誰說公主摸不得第56章 爲了劫色第243章 你,可曾後悔過第184章 自己挖坑第107章 天縱奇才第84章 釜底抽薪定本心第67章 樸實無華第121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201章 九刀迴環第220章 月下圖現第184章 小河岸邊表白聲第87章 純屬扯淡第540章 到了棋局收官時第304章 包天三錘震敵首第35章 劍落空山第132章 兄弟十年又相逢第48章 綢緞鋪中第14章 不要技工要忠心第229章 二女爭鋒第125章 指揮若定發政變第512章 客棧氣氛頗詭異第62章 名動天下第152章 二把刀力斬敵帥第194章 妄談而已第255章 秦王府中逢異變第86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267章 更尊崇的三結義第35章 劍落空山第70章 帝王之術第67章 樸實無華第104章 一見鍾情你信嗎第346章 深夜傳召立儲君第160章 生命盡頭恐遺恨第109章 不虛此行第125章 故事僅僅纔開始第251章 夜色朦朧第120章 天下疆域皆故鄉第768章 世上再無五國城第83章 聯姻個屁第157章 蕭朵魯布的決定第244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161章 捷報傳來引朝爭第135章 羊肉飄香第557章 灰頭土臉不成軍第23章 自古男兒當自強第5章 真誠之前須僞善第24章 煙花柳巷第171章 我是不是沒救了第80章 笑將酒灑一窗風第49章 聖意相阻志難酬第236章 精忠報國引風潮第84章 讓他們將來養老第545章 張說被逼三跪拜第298章 南葉北柳再相遇第91章 與時俱進是正道第172章 好人永遠沒好報第70章 楊輝告假第38章 心狠手辣第78章 善惡同源一念間第86章 蛛絲馬跡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113章 月夜玫瑰伴佳人
第602章 格外心事暗謀生第132章 兄弟十年又相逢第75章 口氣不小第103章 嶽府一敘第89章 石室之中藏兵書第65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9章 叛我者死第763章 五國城再起波瀾第27章 孤星獨吟第59章 強行納妾三元樓第204章 順水人情第12章 男上女下第317章 民心究竟是什麼第39章 鐵嘴黑鷹第39章 盛夏將過秋已到第546章 趙昚宣旨認歸宗第76章 心心相印第37章 神火降世可破局第128章 究竟誰更加坦誠第330章 兩國聯姻進行時第202章 酸甜苦辣第771章 雙方撕咬紛爭起第88章 羯鼓三通第86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80章 佛道之爭進行時第797章 文武並重開先河第68章 終南山中羣狼困第8章 沐浴春天第325章 紫檀木盒有深意第65章 茶道留香第192章 多謝成全第64章 神力少年摔倒馬第308章 大宋皇帝的口諭第16章 茶館之中論時事第336章 血染江北映山紅第101章 又有何難第261章 黎大隱率軍而來第347章 君臣三人心機藏第97章 誰說公主摸不得第56章 爲了劫色第243章 你,可曾後悔過第184章 自己挖坑第107章 天縱奇才第84章 釜底抽薪定本心第67章 樸實無華第121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201章 九刀迴環第220章 月下圖現第184章 小河岸邊表白聲第87章 純屬扯淡第540章 到了棋局收官時第304章 包天三錘震敵首第35章 劍落空山第132章 兄弟十年又相逢第48章 綢緞鋪中第14章 不要技工要忠心第229章 二女爭鋒第125章 指揮若定發政變第512章 客棧氣氛頗詭異第62章 名動天下第152章 二把刀力斬敵帥第194章 妄談而已第255章 秦王府中逢異變第86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267章 更尊崇的三結義第35章 劍落空山第70章 帝王之術第67章 樸實無華第104章 一見鍾情你信嗎第346章 深夜傳召立儲君第160章 生命盡頭恐遺恨第109章 不虛此行第125章 故事僅僅纔開始第251章 夜色朦朧第120章 天下疆域皆故鄉第768章 世上再無五國城第83章 聯姻個屁第157章 蕭朵魯布的決定第244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161章 捷報傳來引朝爭第135章 羊肉飄香第557章 灰頭土臉不成軍第23章 自古男兒當自強第5章 真誠之前須僞善第24章 煙花柳巷第171章 我是不是沒救了第80章 笑將酒灑一窗風第49章 聖意相阻志難酬第236章 精忠報國引風潮第84章 讓他們將來養老第545章 張說被逼三跪拜第298章 南葉北柳再相遇第91章 與時俱進是正道第172章 好人永遠沒好報第70章 楊輝告假第38章 心狠手辣第78章 善惡同源一念間第86章 蛛絲馬跡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113章 月夜玫瑰伴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