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創辦書院

葉宇的這番話說的很是粗淺,一句天生犯賤讓人聽了極爲刺耳。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這種說法似乎也合情合理

朝中衆多鴻學大儒,抱着金科玉律維護着儒家的道德聖賢,卻不讓格物之學共容於世。

可就是這所謂的格物之學,卻在慢慢地改變着周圍的環境,就以當年葉宇提供的紡織機器而言,如今的效果已經是立竿見影

趙有雖然對葉宇的言詞表達很是不悅,但是回思一想也確實有一定道理。

“微臣妄言,最看不慣道貌岸然之輩,人生處處皆學問,難道儒學正統就高人一等?難道儒學正統就可以扭轉天地?微臣斗膽,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哪一樣不是因技術匠人而所得?”

“愛卿此言有些偏激了……”趙有看着葉宇有些情緒激昂,於是便出言勸止道。

葉宇此刻也意識到了方纔的失態,他只要談及此事就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怨氣。在這些讀書人的眼裡,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似乎中華幾千年的歷史車輪,是他們這些人推動的

今日的言論的確有些偏激,這也是沒有能夠忍住的緣故。葉宇這個時候才漸漸的發覺到,自己的忍耐力還得多多練習。

“微臣言語有失,請陛下恕罪”

趙有擺了擺手道:“罷了,愛卿所言雖有偏激失當之處,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陛下聖明微臣只想陛下往後對此能夠予以重視……”

“卿之諫言,朕記下了”

趙有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後似有深意地微微帶笑道:“既然有這個想法,那就放心去做便是……”

葉宇聞聽此言初時一愣,隨後面露喜色:“多謝陛下成全”

“嗯,天色已晚回去吧”

“微臣這就回去擬定印刷術與造紙術的主要細則,明日就呈交於陛下親自預覽”

葉宇恭敬地退出了御書房,離開皇宮的那一刻,葉宇臉上掛着少有的喜色,因爲能夠得到趙有的默許,這顯然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凡各地創辦私人書院,或有地方官支持,或有士紳合力資助,才能夠維持一所書院日常的開銷。

士子們大抵並不富裕,多是平時耕種,閒時念書,半耕半讀,方能勉強生活。所以若非財力雄厚以及名望日隆者,是很難創辦一所像模像樣的書院。

而以葉宇時至今日的聲譽以及財力,創辦一所書院其實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葉宇之所以將此事擱置一年未有籌劃,其主要原因還是在等皇帝趙有的默許。

創辦書院並不是難事,但是創辦具有顛覆性的書院,那就具有很大的風險成分在裡面。

若是沒有朝中權貴的鼎力支持,那麼這個新型的書院就會中途流產。因爲這些維護儒學正統的衛道者,就會羣起攻擊這個新興事物。

葉宇承認自己如今在士林中的聲望越來越高,但是畢竟是根基不穩,而且認同他的大多數士都是寒門士子。這些人雖然人數衆多,但與根植朝野千年獨尊儒學的權貴相比,實力可謂是微不足道也。

而且朝中權貴之中,幾乎所有人都不喜歡葉宇,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若是貿然興辦書院,恐怕一人一口唾沫就足以淹死葉宇。

古有士農工商的排序,工與商直接排在了農民的後面,可見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改變起來是有多麼的困難。

所以他在等,等一個讓趙有認可的機會,只要當今皇帝默認了此事,那他再籌辦書院就會順暢許多。

關於幣制改良一事,葉宇不是沒有留心,而是沒有直接發表意見。

當初在紹興查獲錢鈔僞造後,葉宇就知道將來會在紙張上有所突破。

錢鈔所用的紙張乃是朝廷最爲高檔的貢紙,但仍舊被不法之人所仿製,爲了儘快杜絕僞鈔的泛濫,那麼朝廷必會有更換新型紙張的決定。

而在這新型紙張上,葉宇看到了機會。葉宇知道,要想讓趙有認可他創辦書院,就要在這紙張上做出應有的貢獻

御書房裡的對話,葉宇雖然對幣制改良沒有提出任何意見,但是卻旁敲側擊向趙有證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我葉宇可以研究出廉價的廁紙,就有能力搗鼓出一種罕見的高檔紙

如此一來既解決了幣制的改良工程,也向趙有證明了格物之學並非是奇巧淫技

如今有了趙有的默許,葉宇就等於吃下了定心丸,興沖沖地離開皇宮準備籌辦書院的事情。

書院不列入朝議,也不歸統與朝廷體制書院,這是趙有爲了減輕羣臣彈劾的壓力。畢竟私人辦學各有自由,就算孔德賢等人有意彈劾,這種力度也會大大減弱。

關於辦學的校址,以及如何規劃書院日常運營,還有這些教書先生,都得進行詳細的分配與安排。

當然這件事不可能僅憑葉宇一人,所以葉宇找來了京城裡的姜夔與陳亮。

姜夔與陳亮二人,因爲當初替葉宇謄錄《論語正注》之後,一時間是名聲大噪享譽京城,不僅趙有親自授予同進士出身,而且在集賢院裡擔任校書郎

雖然這個職務很低,但是能夠進入集賢院也是身份的一種象徵,這就等同於醜小鴨一夜成了白天鵝。二人的這等境遇,讓一些士林學子是既羨慕又嫉妒。

對於葉宇的召喚,二人自然是欣然前往。在姜夔與陳亮的心中,對葉宇已經不單單只是敬重,而是有了一種知遇之恩。

如今潘之所在紹興擔任知府,孟桐已經調往川蜀成都身居軍職,就連最近的嶽琛,也是在餘杭縣擔任知縣不能抽身。

百里風已經因葉宇的舉薦,成了如今宜州的推官,所以這個時候在京城,他已經沒有可用之人。

至於當年與潘之所同榜進士的沈金川,如今一躍成了刑部侍郎,這等坐火箭般的上升速度,在官場之中並不多見

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事實。潘之所能夠擔任一州的知府,很大程度上是葉宇的有力提拔。

而沈金川如此迅速的進入了朝野,這顯然是不合乎常理,當然,葉宇是個例外

而其根本原因,是因爲沈金川已經依附於虞允文一派。當年葉宇在壽州安豐縣擔任知縣的時候,就已經看出了身爲籤判的沈金川比潘之所要圓滑許多。

如今沈金川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就已經榮升刑部侍郎一職,這不得不說沈金川有異於常人的手段。

既然這個昔日的故友依附了虞允文的恭王黨,那他葉宇也就沒有必要再拉攏對方參與此事。

當然,關於這件事葉宇想到了許士林,回京之後他才得知許士林已經調任吏部員外郎。

雖說這個員外郎是個閒職,位於吏部尚書、侍郎之下,但有一個身份讓葉宇不得不謹慎。如今的許士林已非昔日的白身士子,而是成了曾迪的女婿。

曾迪是慶王黨的中流砥柱,所以許士林成爲曾迪女婿之後,葉宇對於許士林也就漸漸的有了距離。

對於沈金川與許士林二人,彼此之間仍舊是朋友,但已經不是推心置腹的朋友了。

立場不同,所產生的距離是一種必然趨勢。

在姜夔與陳亮的協助之下,初步擬定了建立書院的大綱,然後三人各自分工籌辦此事。

最後在一番統籌之後,決定將書院的地址設在天目山的東山腳下。

天目山是儒、道、佛等文化熔於一體的名山。位於杭州臨安城北,因東、西兩峰頂各有一池,宛若雙眸仰望蒼穹,由此得名。

尤其是西山更是佛教盛興之地,山峰之上香火鼎盛廟宇林立,或許是佛教源於西方的緣故。

而東山爲道家“三十四洞天”之一,叫“太微元蓋”,是道家名山,當年漢代道教大宗張道陵曾修道於此。

葉宇之所以選擇於此,其中或多或少與王重陽的遺願有關。

地址定下來之後,葉宇便開始建學舍。葉宇一心想着要早一點建好,因此在花費錢財上也不計成本。

甚至連書院學舍的佈局結構圖,葉宇都是要親力親爲,勢要創辦一所具有後現代規模以及體系的書院。

所以作爲中華商號的掌舵人蘇全忠,不惜重金集合了臨安府大部分工匠,參與進了新型書院的建設之中。

所需工料一應俱全,葉宇偶有閒暇就去工地上巡視,見工地上工匠們忙碌的身影,葉宇的心情也輕鬆了不少,於是問身旁的蘇全忠:“伯父,按照這個進度,需要多久才能竣工?”

“工頭說,如此大的工程,應該需要半年左右……”蘇全忠對裁縫、算賬是個行家,但是對於建築卻是一竅不通

不過這別說是他,就是提出問題的葉宇也不懂。雖然葉宇沒有說什麼,但是蘇全忠知道這個事情還得讓工頭跟葉宇彙報。

於是吩咐身後的僕人,去將施工的工頭喚了過來。

施工的工頭是一個極爲精瘦的中年男子,絡腮的鬍子一副虯髯模樣。

“小人蘇渙叩見大人”

第5章 真誠之前須僞善第320章 不歡而散的朝會第8章 清流大學羣情奮第780章 故人相聚把酒歡第603章 順利攻下宣化府第240章 本王殺人習慣了第12章 男上女下第189章 一場誤會第620章 金遼聯軍圍石鎮第51章 吃幹抹盡不認賬第622章 三軍鏖戰火如屠第5章 趙構心聲第258章 小人懷恨記千年第76章 心心相印第335章 愚弟的良苦用心第163章 鳳陵客暗蘊三策第19章 武將寧爲亂世狼第164章 虛不受補第72章 佛前發難第292章 揚州城下戰鼓起第86章 終南捷徑另有因第221章 究竟是誰算計誰第46章 成了老子第177章 十萬大軍伐西夏第788章 十八殿中誰爲首第225章 將你留下必有用第106章 一桶江山第653章 萌娃葉玉樂亂入第14章 畜生蒿藜第88章 羯鼓三通第55章 知縣登門第224章 西夏國出城納降第319章 還都東京空盛世第85章 各懷心思謀求利第8章 清流大學羣情奮第592章 宋夏交戰進行時第154章 葉宇現身成都府第238章 父子二人乘御輦第105章 亂草歸整第130章 特來討教第28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85章 各懷心思謀求利第316章 交予顧夕風密旨第1章 酒中鹹苦第595章 百姓之外不留生第115章 純善之輩第334章 宋遼聯盟共伐金第126章 你能給予我什麼第547章 外面野花知多少第238章 父子二人乘御輦第271章 夜讀春秋第56章 李墨登門另有因第74章 終南山腰起爭鋒第290章 失算的突襲騎兵第113章 月夜玫瑰伴佳人第549章 盒中九龍烈火旗第284章 一腳震退虞杭坤第85章 劫掠有道第89章 青出於藍第799章 但願是我想多了第85章 桂榜之上第757章 火中的帝王尊嚴第93章 不知不覺天亮了第546章 趙昚宣旨認歸宗第305章 柳千帆喪命疆場第90章 美人沐浴第16章 葉宇大婚聲勢大第520章 一人牽動兩思憂第757章 火中的帝王尊嚴第56章 李墨登門另有因第45章 一語三意第69章 女人多了也犯愁第25章 茶樓巧遇第53章 無奈留宿 寒山寺第27章 美人心計第541章 召回葉宇引爭議第58章 赴任在即先離去第66章 言語震懾豔秋娘第10章 陸府賀壽第10章 變幻局勢一觸發第82章 忍耐片刻第758章 什麼是連環戰局第121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34章 事態嚴峻要變天第122章 裝瘋賣傻第593章 投彈又添新妙招第205章 鬼使神差第20章 地痞無賴第284章 一腳震退虞杭坤第88章 無根浮萍第4章 永生銘刻炎黃魂第104章 一見鍾情你信嗎第12章 指點一二第93章 不知不覺天亮了第116章 父子二人心思異第114章 你不正常第290章 失算的突襲騎兵第277章 新皇登基新氣象第786章 棋局天下第一帥第5章 量體裁衣
第5章 真誠之前須僞善第320章 不歡而散的朝會第8章 清流大學羣情奮第780章 故人相聚把酒歡第603章 順利攻下宣化府第240章 本王殺人習慣了第12章 男上女下第189章 一場誤會第620章 金遼聯軍圍石鎮第51章 吃幹抹盡不認賬第622章 三軍鏖戰火如屠第5章 趙構心聲第258章 小人懷恨記千年第76章 心心相印第335章 愚弟的良苦用心第163章 鳳陵客暗蘊三策第19章 武將寧爲亂世狼第164章 虛不受補第72章 佛前發難第292章 揚州城下戰鼓起第86章 終南捷徑另有因第221章 究竟是誰算計誰第46章 成了老子第177章 十萬大軍伐西夏第788章 十八殿中誰爲首第225章 將你留下必有用第106章 一桶江山第653章 萌娃葉玉樂亂入第14章 畜生蒿藜第88章 羯鼓三通第55章 知縣登門第224章 西夏國出城納降第319章 還都東京空盛世第85章 各懷心思謀求利第8章 清流大學羣情奮第592章 宋夏交戰進行時第154章 葉宇現身成都府第238章 父子二人乘御輦第105章 亂草歸整第130章 特來討教第28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85章 各懷心思謀求利第316章 交予顧夕風密旨第1章 酒中鹹苦第595章 百姓之外不留生第115章 純善之輩第334章 宋遼聯盟共伐金第126章 你能給予我什麼第547章 外面野花知多少第238章 父子二人乘御輦第271章 夜讀春秋第56章 李墨登門另有因第74章 終南山腰起爭鋒第290章 失算的突襲騎兵第113章 月夜玫瑰伴佳人第549章 盒中九龍烈火旗第284章 一腳震退虞杭坤第85章 劫掠有道第89章 青出於藍第799章 但願是我想多了第85章 桂榜之上第757章 火中的帝王尊嚴第93章 不知不覺天亮了第546章 趙昚宣旨認歸宗第305章 柳千帆喪命疆場第90章 美人沐浴第16章 葉宇大婚聲勢大第520章 一人牽動兩思憂第757章 火中的帝王尊嚴第56章 李墨登門另有因第45章 一語三意第69章 女人多了也犯愁第25章 茶樓巧遇第53章 無奈留宿 寒山寺第27章 美人心計第541章 召回葉宇引爭議第58章 赴任在即先離去第66章 言語震懾豔秋娘第10章 陸府賀壽第10章 變幻局勢一觸發第82章 忍耐片刻第758章 什麼是連環戰局第121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34章 事態嚴峻要變天第122章 裝瘋賣傻第593章 投彈又添新妙招第205章 鬼使神差第20章 地痞無賴第284章 一腳震退虞杭坤第88章 無根浮萍第4章 永生銘刻炎黃魂第104章 一見鍾情你信嗎第12章 指點一二第93章 不知不覺天亮了第116章 父子二人心思異第114章 你不正常第290章 失算的突襲騎兵第277章 新皇登基新氣象第786章 棋局天下第一帥第5章 量體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