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 花與石

秦連楹說得也沒錯,盒子裡裝着的是他多年工作的心得,只不過不是“一點”,而是“畢生”。

木盒裡冊子一共八本,厚薄不等,墨色不均,紙質各異,筆跡也有明顯的變化,顯然不是出自同一年,而是在漫長的時間裡逐漸累積起來的。

冊子按時間擺放,年份早的在下面,年份新的在上面,甚至有一點日記的感覺。

許問發現這一點之後,先把最下面的一本取了出來。

這本用的全是草紙,最便宜最粗糙的那種,上面草屑筋絡縱橫分佈,要寫字都很不容易。

而這個時期,秦連楹的字也寫得很難看,狗刨不說,錯別字還非常多,經常一個句子過去七八個錯字,再配上古文的語法、工匠的地方專用語,要看懂非常困難。

還好他還有配圖。跟他寫字不一樣,他畫起圖來準確精妙,一看即明。

配上這些在紙上磕磕絆絆、時有斷筆的小圖,許問總算能看懂旁邊的那些文字了。

但紙質差、字寫得差、年代久遠就能磨滅它的價值嗎?

絕不!

看得出來,那時候秦連楹還只是個學徒,主學的就是大木和泥水。

大木以體力活和打雜爲主,泥水纔是主練的手藝。

當時他纔剛開始學,很多東西都不懂,只能一點點地摸索。

但他摸得非常認真,經常豎起耳朵聽師傅師兄們說話,然後把聽來的東西記在紙上,當然也記在了心裡。

正是因爲他這種精神,他學得奇快無比,越來越能幫得上師傅的忙,也越來越受師傅看重。

中間有一次,許問看到他興高采烈地寫了一句:“師父說,我可以叫師父啦!”

這是這本格式很像日記的冊子裡,非常少有的帶着他個人情緒的發言。

而看了這麼多頁,許問也看出來了,秦連楹這個師父就是一個經驗比較豐富的普通工匠,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來頭。

但秦連楹的本事,也就是跟着這樣的師父,從重複不斷的實踐中,逐漸逐漸地累積起來的。

很了不起,對許問的幫助也異乎尋常的大。

首先,秦連楹後期涉及的門類很多,但是前期主學的是泥水,輔修大木,總體以居民建築爲主。

然後,他的知識和技能主要來自於實踐,實操中的細節非常豐富。

這兩項,都是許問極其缺少但又急需的。

他出身在舊木場這樣的地方,從細木開始,前期由於師傳學習的偏向主要是修復方面,還是比較小的物件。而且他從拜師開始總共也就學了三年,大部分時間還是應試去的,雖然很精華很高端,但不得不說的確很有限。

因此,秦連楹的這幾本冊子對許問來說,的確是一項極佳的補充,是他當前最需要的東西!

而且,除了前期的這些基礎,後期秦連楹得到了一些機會,眼界開拓得極快,實力提升得也非常快,最後成爲了京營府的一級工匠。

這個過程裡,他的所見所學所想,也能帶給許問極大的啓發,讓他完整看到一個普通工匠的前進道路。

總之,這就是他當前階段最需要的東西,連天青也是看到這一點,所以才特地找到秦連楹,跟他打了這個賭的吧……

許問盯着粗糙書頁上拙劣的字跡,有一些出神。

晨光越來越明亮,帶着一些霧氣充盈在四周,樹葉草葉上細密的露珠反射着光芒,寶石一般。

“你起得真早!”一個聲音突然從外面傳來,活潑潑的,打斷了許問的思緒。

許問回過神來,回頭去看,視線馬上就放低了。

江望楓說話的時候明顯還是站着面朝他的,這一會兒他就蹲了下去,正在看路邊的一樣東西。

許問循着他的視線看過去,發現是一朵孤零零的黃色野菊花。

現在已經入冬,野菊花的季節早過,大部分都謝掉了,連草葉也漸漸開始變得枯黃。

但這一朵卻落下了大部隊,延遲到現在纔開放。

也正是因爲如此,它格外的鮮豔奪目,襯托着花瓣上的露珠,嬌嫩得像是要開始流動。

“真美。”江望楓長長吐出一口氣,真心實意地讚歎。

“的確美。”許問點頭。

兩人盯着這朵小花看了一陣,周圍的聲音漸漸嘈雜,大部隊起牀了。

江望楓突然不聲不響地跑開,找了一些碎木頭,叮哩咣啷敲了一陣,做了一個簡潔卻不乏美感的小籬笆。接着他把這個籬笆釘在地上,繞着這朵小花圍了一圈,把它護了起來。

“這樣就不會被踩到了。”他美滋滋地說。

“嗯。”許問笑了起來。

周圍人越來越多,這麼多人起牀洗漱過早,人多事雜,到處都是腳。

籬笆不大,一開始被踢歪了一次,江望楓叼着粗糧饅頭就衝了過來,用手扶着它,小狗一樣對旁邊的人嚷嚷。

漸漸的,所有人都知道這是江望楓的寶貝了。

令人意外的是,沒人嘲笑他,最多隻是在路過的時候多看一眼,還有人幫着給不知道的人解釋。

最後直到他們離開,這朵小野花都還好好的,一片花瓣也沒有受傷。

時間有限,環境也不允許,許問重新把秦連楹的木盒收了起來,只把第一本揣在了懷裡,準備路上看。

今天又要負重上路,又要看書學習,事可真是太多了。

許問在心裡感嘆,同時卻覺得非常充實。

他把東西全部收拾好,回到籬笆旁邊,看見林謝正站在那裡,同樣盯着那朵花在看。

他換了新衣服新鞋,還是一看就跟別人不一樣。厚織棉衣,厚底鞋,做好了上路的準備,又不像許問他們的一樣磨人。

聽見身後動靜,他轉過頭來,注意到許問的目光,自嘲地笑道:“本來打算徹底跟你們一樣的,但實在穿不了,只好不折騰自己了。”

“也沒那個必要。人和人出身本就不同,要盡力向上走,也要接受自己所在的位置。”許問說。

這是他的肺腑之言,是他二十多年的切身感受。

林謝猛地擡頭看向他。片刻後,他轉回頭去,盯着那朵在凜冽風中燦爛盛放的小小野菊花,不引人注意地點了點頭。

一羣人很快收拾好了,熟練地排好隊伍,再次上路。

出城時要再次驗看路引,三百多人排着隊伍一個個通過,很是花了一些時間。

越過城牆,走出城門的磚洞,許問的目光從手中書冊上移開,四面八方看了一圈。

並沒有看到他想看見的人,卻看見了傳說中的那塊巨石。

它位於汾河旁邊的一塊土坡上,高三丈兩尺,寬九尺三寸,厚六尺五寸。

它立在坡上,頂天立地,上面佈滿孔竅。河風帶着晨霧從孔中穿過,巨石四周像是騰起了煙霧一樣,傳來悠長的“嗚”聲。

它披着晨光,俯視着河水,也俯視着晉城。

它是自然的偉力,但又是無數比它渺小得多的人從百里之外挖掘出來,立在此處的。

一瞬間,許問心裡涌上了極其奇妙的感受,如潮涌一般拍打着他。

良久之後,他握緊手中的書卷,挺直沉重的脊背,闊步前行。

891 人被燒就會死861 特使390 自願747 問己523 一面石牆350 胡數013 月映葦叢086 簡化榫卯397 奇妙的夜晚1048 聯繫439 怨誰423 熟悉與陌生088 師徒難求1105 嘣!193 收徒?051 觀藝如人969 喜歡的味道1027 大了593 利弊288 何路1000 新法子042 大衍之數396 怎麼還不來582 是真是假754 非我286 樂不思蜀886 城中神火304 湖西風雨352 教與學798 爲何377 內物閣439 怨誰190 脫胎換骨565 共振501 紅土場226 透1061 秋葉850 三月廳夜影161 製圖887 神明1005 都有啊297 演變515 水泥934 古董修復師866 不會死1094 末日將臨786 奔跑的班門043 沉迷1110 材料212 知己知彼788 十三餘一822 一間茅廁788 十三餘一1004 殿外來人510 這也算?382 失望916 告狀134 故事大師088 師徒難求753 二境003 繼承新年好,注意安全759 夜思341 天賦248 傷病109 思維方式137 修行在個人579 反對601 天工無惑415 三合土479 二十鞭409 模糊的記憶083 教學相長211 下個目標1036 三天208 故人故物548 做得到嗎?977 開工355 晉城324 決定294 不行554 力量012 倉儲054 媳婦824 官與民437 二十四人墓172 鍋響巷461 淚中笑943 回覆901 又一個故事612 天地自生457 綠林城外140 楊木巧343 只賣不租374 任務難解425 綠林187 標準519 沒領?439 怨誰636 一手一刀
891 人被燒就會死861 特使390 自願747 問己523 一面石牆350 胡數013 月映葦叢086 簡化榫卯397 奇妙的夜晚1048 聯繫439 怨誰423 熟悉與陌生088 師徒難求1105 嘣!193 收徒?051 觀藝如人969 喜歡的味道1027 大了593 利弊288 何路1000 新法子042 大衍之數396 怎麼還不來582 是真是假754 非我286 樂不思蜀886 城中神火304 湖西風雨352 教與學798 爲何377 內物閣439 怨誰190 脫胎換骨565 共振501 紅土場226 透1061 秋葉850 三月廳夜影161 製圖887 神明1005 都有啊297 演變515 水泥934 古董修復師866 不會死1094 末日將臨786 奔跑的班門043 沉迷1110 材料212 知己知彼788 十三餘一822 一間茅廁788 十三餘一1004 殿外來人510 這也算?382 失望916 告狀134 故事大師088 師徒難求753 二境003 繼承新年好,注意安全759 夜思341 天賦248 傷病109 思維方式137 修行在個人579 反對601 天工無惑415 三合土479 二十鞭409 模糊的記憶083 教學相長211 下個目標1036 三天208 故人故物548 做得到嗎?977 開工355 晉城324 決定294 不行554 力量012 倉儲054 媳婦824 官與民437 二十四人墓172 鍋響巷461 淚中笑943 回覆901 又一個故事612 天地自生457 綠林城外140 楊木巧343 只賣不租374 任務難解425 綠林187 標準519 沒領?439 怨誰636 一手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