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3章 變故

實際上,這一天的時間,無論是對於秦軍,還是蒙古軍,或者是河北大軍來說,都是一種煎熬。

秦軍隨時在準備着北撤,去古北口與大軍主力匯合。

不論南邊取得多麼輝煌的勝利,身處河北北部戰場的張鋒聚部,其戰略情勢,都已經惡化到了一定的程度。

而哲別部,也好不到哪裡去,一戰之下,損傷慘重不說,蒙古人自南下以來,養成的驕嬌之氣,已是蕩然無存。

哲別部,可以說是自合撒爾叛離之後,蒙古軍中除了汗帳怯薛軍之外,最精銳的一個萬人隊了。

卻在河北北部平原之上,被同等數量的漢人騎軍所重創。

在這兩天的廝殺當中,秦軍用絕不輸於蒙古勇士的頑強和兇悍,讓這些蒙古騎兵認識到,之前蒙古人南下,所遇到的,所戰勝的那些漢人軍伍,到底是怎樣的貨色。

當蒙古人少了張狂之氣,那麼他們的銳利鋒芒,其實也就沒剩下多少了。

兵法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當長年以來,幾乎同樣百戰百勝的蒙古精銳騎兵,被迎頭痛擊,無數勇士奮勇拼殺,最終卻還是差點被敵人所擊潰的時候。

那種失落感,是尋常軍旅很難體會得到的。

隨着時間的流逝,蒙古人的勇氣也是消弭,快的讓人難以置信,連身爲統兵將領的哲別,都感到了震驚。

因爲在這一天,蒙古騎兵臨時駐紮的大營中,平日裡英勇而又暴躁的蒙古勇士們,除了那些喝的醉醺醺的醉鬼,所有人都萎靡不振,隨時都能聽見,有人在大聲嚎哭。

年輕的戰士,聚在一起,唱着草原上的牧歌。相互敘說着草原河水的甘甜,說着羊羣,說着家中的女人有多麼健壯而美麗。。。。。。不用問,他們想家了。

像岩石一樣。不可摧毀的老戰士們,大多在默默喝着奶酒,喝的多了,然後倒頭便睡,絲毫也不管敵人還在不遠處虎視眈眈。

受傷的戰士。也在不停的**,有很多人,會在這一天痛苦的死去。

一切的一切,都在表明,這支身經百戰的蒙古萬人隊的精氣神,在這一戰當中,都消耗一空。

哲別深刻的感受到了這一點,很難想象,這些勇士,很多都曾經在東北草原爬冰臥雪。像狼一樣堅韌兇猛,幾天幾夜不眠不休的作戰,也不能擊垮他們。

最終,正是靠着這些勇猛無畏的戰士,大汗纔將東北草原上的所有部族,都納入了蒙古諸部的戰旗之下。

但現在,只是短短的兩天,他們就完全失去了作戰的熱情。

發生了什麼?爲什麼會這樣?

哲別雖然震驚,卻非常清楚其中的原因。

因爲自從佔據遼東,嗯。這個時間還可以向前推進一些,應該是蒙古人選擇和金國人作戰,並取得了輝煌的戰果的時候。

衆多的奴隸,精緻的財貨。香甜的美酒,還有。。。。。衆多的女奴,讓蒙古人欣喜若狂之餘,也在慢慢侵蝕着他們的筋骨。

試想一下,當蒙古人不用再冒着嚴寒,出去射獵。不用親手釀製奶酒,不用自己辛苦的刷洗戰馬,整理彎刀弓箭,甚至於,他們已經不用再住在簡陋的帳篷中,等待嚴冬遠離。。。。。。。。。。

等等等等,都在說明一件事,蒙古人已經不是原來的蒙古人了。

那些最爲堅強,最爲勇猛,最爲。。。。。。。強大的戰士,在和金國的歷次戰爭中,逐漸消耗乾淨,剩下的,則是酒色之間,迅速墮落。

這就是原因,但外面最堅硬的那層外殼被敵人毫不留情的粉碎掉之後,所有的榮光,所有的勇氣,蒙古人所有值得稱道的一切,就都崩潰了下來。

是的,蒙古人除了彎刀和弓箭,還能有什麼呢?

但彎刀和弓箭在強大的敵人面前,顯得無力的時候,就也什麼都剩不下了。

哲別沒有刻意去阻止什麼,因爲那沒有任何用處,失去了對勝利的極端渴望的蒙古戰士,甚至失去了和敵人再次作戰勇氣的他們,已經丟掉了一切。

再多的言語,也無法讓他們重新振作起來。

回去之後,立即要重新組建一個萬人隊了,這些傢伙,已經不配稱之爲勇士。

但。。。。。。回去之後。。。。。。。。哲別也只能苦笑一聲,他沒能完成大汗交付於他的重託,即便擊敗了這支秦國人的兵馬,然後呢?

蒙古人可能將面從四面八方臨蜂擁而來的敵人,長生天啊,您的子孫,正在困境之中掙扎,您難道就不能給他們一點指引嗎?

當然,雖說蒙古軍從上到下,已然氣沮,這個時候若是薛奴兒不那麼謹慎,而是選擇攻擊他們,很可能造就一場輝煌的大勝。

但事情沒有如何,在這樣一個戰場上,秦軍看上去無疑處於劣勢之中。

百戰力疲的秦軍將士,在這一天當中,死死的注視着西邊和南邊的敵人,不敢放鬆一點精神。

而這個時候,可笑的是,能夠主宰河北北部戰場勝負的河北大軍,卻絲毫沒有動靜。

實際上,不是他們有多愚笨,更不是他們有多遲鈍,而是這些河北將領們,太過聰明瞭。。。。。。。。

他們已經察覺到了,這條北逃之路,好像出現了一絲曙光,他們的到來,竟然能左右甚至可以說是主宰秦蒙兩軍的勝負。

那麼,作爲北方唯一割據一處,垂有二十餘載的地方諸侯,這樣的機會,對他們意味着什麼,不用問也能明白。

此去遼東,路途遙遠,人地兩生,最重要的一點則是,李任權兵敗河南,已然身死,那麼,他們到了遼東,會受到蒙古人怎樣的對待呢?

這是河北大軍上下最爲關切的一個問題,現在,他們可以爲蒙古人效勞,幫助他們,戰勝秦軍,這就是籌碼,很重的籌碼,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

於是,河北將領們在大軍的中軍大帳中,吵成了一團。

女真和契丹將領們,顯得很興奮,爲蒙古人效力,比給李家賣命,自然要好的多,所以,他們很願意率領部下,去幫助蒙古人作戰,藉此想必不難得到那位據說很英明的大汗的賞識。。。。。。。。。。

土生土長的河北將領們,則有些遲疑,雖然,秦軍來勢洶洶,而且,和李家乃是死敵,但他們,卻非常不願意將秦人得罪的太死。

爲蒙古人效力,或者降秦,對於他們來說,好像沒有多大的分別。

而這個時候要是幫助蒙古人,將北邊的秦軍聚而殲之,那麼,等秦軍大舉北上,他們還有活路嗎?

河北大軍中軍大帳中的爭吵,不必一一細說,李任權一死,沒有人能夠代替他的位置,也就沒人將他們統合起來。

而此時此刻,作爲這支大軍的統帥,李傲李將軍,聽着這個說的有道理,那個說的好像也不錯,但他真正想要做的,其實只是想盡快逃去遼東,繼續享用他的醇酒美人,至於其他的,他並不很關心。

在這樣的猶疑不定當中,北逃的河北大軍,根本做不出任何有效的反應。

不過,在蒙古人不斷的催促當中,大軍註定要北上遼東的這個理由,讓他們不得不做出了決定。

最爲可笑的是,最終的決定卻是,大軍緩行,不斷逼迫於秦軍,放開西邊道路,讓他們西逃去居庸關。

首鼠兩端,莫過於此。

不過,哲別得到李傲回信,略爲心安的時候,變故又生。

這一天深夜,南邊來人,直入河北軍中,密會於李傲,他所帶來的,是一封書信,大秦晉國公,樞密副使,冠軍大將軍,太子少保趙石的親筆書信。

言辭沒有半點客氣的地方,唯其如此,看着那明晃晃的大印,李傲纔算相信,這確實是大秦那位可怕的大將軍,父親最爲痛恨的人,寫就的書信。

而且,那字跡很醜。。。。。。嗯,非常醜陋,連他剛學寫字的八兒都不如,這讓他更加確信,此爲趙柱國親筆無疑,因爲父親不止一次的嘲笑那位大將軍的不學無術。

與其說是書信,不如說的軍令。

命他殺盡軍中不服,率精銳,剋日北上,去古北口,幫助秦軍守城,此事若成,可贖其父叛秦之罪,不然的話,大軍一到,李氏將雞犬不留。。。。。

當然,最爲重要的一條,也是幫助李傲最終下定決心的,則是信使告訴他,蒙古人已是時日無多,草原十餘萬大軍,已然南下遼東,蒙古諸部,窮途末路之勢已明,遼東也非是安身之所在了。

聽了這些,李傲還有點將信將疑,也怕對方不守承諾,要知道,他的父親,曾謀刺於大將軍趙石,趙石也曾將他的父親囚於階下,這樣的私怨,夾雜在國家大事當中,最是難以消除。。。。。。。

不過,信使好像知道他在想什麼,傲然笑着道了一句,大將軍一諾千金,從不輕許於人,只因前面守古北口的,是大將軍義弟,情同骨肉,若解其困,必爲大功一件,將軍若是不取,自然有後悔之日。

至此,李傲再無他想。

深夜,派人先殺蒙古軍傳令之人,又聚衆將到來,暗伏親兵衛士,一舉將那些契丹,女真將領以及幾位執意北上的將領擒殺於帳中。

這場變故,一直到第二日清晨,也還餘波未平,不過得益於大將軍趙石的親筆信函,第二日正午,河北大軍上下,終於在混亂之中,統合了起來。。)

第838章 秘聞第491章 青龍第416章 熱鬧第1367章 禁軍第532章 商議(二)第631章 人來(四)第119章 雲涌(十九)第194章 故人(四)第905章 獻計第1114章 盟約(九)第380章 豪傑(四)第540章 宮城第1346章 聚會第1471章 盛會第1427章 血色第888章 故地第860章 爲誓第1448章 相遇第539章 善後第352章 祝壽(二)第918章 死戰(一)第985章 開始第1428章 夜談(二)第599章 皇子第1309章 君臣第281章 歸來(二)第204章 嚴苛(六)第1130章 喜事(二)第1133章 壓服第501章 雲涌(一)第693章 重遇第1344章 紛擾第1285章 漢官第1240章 西涼(四)第1308章 獻捷第1095章 商人(一)第262章 練兵第104章 目標第1452章 夜飲第1247章 西涼(十二)第1472章 名醫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1326章 消息(二)第814章 內衙第641章 武學(五)第771章 鏖兵(四)第1394章 兩喪第159章 變生第349章 韃靼第1383章 談商第403章 獎懲(八)第561章 人情第286章 探子第630章 來人(三)第7章 徵兵第452章 條陳(一)第967章 殘酷第535章 艱途(一)第1126章 迎候第1298章 論罪第653章 年關第378章 豪傑(二)第786章 議和(八)第1457章 密談第1224章 豪情第322章 兩軍第1197章 小兒第1391章 洛陽第534章 詭異第141章 勸導第1135章 私軍第1508章 將來第328章 鏖戰(二)第417章 家事第1397章 戰爭第1476章 入宮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183章 刺殺第635章 定計第932章 震懾第1027章 豐厚第1438章 舊情第269章 思慮第50章 定軍(三)第2章 親戚第317章 少君第327章 鏖戰第1524章 前事第1350章 綢繆第852章 大亂第1344章 紛擾第862章 收官第1299章 小事第178章 壽筵(五)第186章 豔遇?第83章 風雲(一)第1131章 聖旨第54章 糧草第1034章 相爭(二)第405章 論人
第838章 秘聞第491章 青龍第416章 熱鬧第1367章 禁軍第532章 商議(二)第631章 人來(四)第119章 雲涌(十九)第194章 故人(四)第905章 獻計第1114章 盟約(九)第380章 豪傑(四)第540章 宮城第1346章 聚會第1471章 盛會第1427章 血色第888章 故地第860章 爲誓第1448章 相遇第539章 善後第352章 祝壽(二)第918章 死戰(一)第985章 開始第1428章 夜談(二)第599章 皇子第1309章 君臣第281章 歸來(二)第204章 嚴苛(六)第1130章 喜事(二)第1133章 壓服第501章 雲涌(一)第693章 重遇第1344章 紛擾第1285章 漢官第1240章 西涼(四)第1308章 獻捷第1095章 商人(一)第262章 練兵第104章 目標第1452章 夜飲第1247章 西涼(十二)第1472章 名醫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八十五章 相府第1326章 消息(二)第814章 內衙第641章 武學(五)第771章 鏖兵(四)第1394章 兩喪第159章 變生第349章 韃靼第1383章 談商第403章 獎懲(八)第561章 人情第286章 探子第630章 來人(三)第7章 徵兵第452章 條陳(一)第967章 殘酷第535章 艱途(一)第1126章 迎候第1298章 論罪第653章 年關第378章 豪傑(二)第786章 議和(八)第1457章 密談第1224章 豪情第322章 兩軍第1197章 小兒第1391章 洛陽第534章 詭異第141章 勸導第1135章 私軍第1508章 將來第328章 鏖戰(二)第417章 家事第1397章 戰爭第1476章 入宮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183章 刺殺第635章 定計第932章 震懾第1027章 豐厚第1438章 舊情第269章 思慮第50章 定軍(三)第2章 親戚第317章 少君第327章 鏖戰第1524章 前事第1350章 綢繆第852章 大亂第1344章 紛擾第862章 收官第1299章 小事第178章 壽筵(五)第186章 豔遇?第83章 風雲(一)第1131章 聖旨第54章 糧草第1034章 相爭(二)第405章 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