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收官(二)

七天守靈期滿,停靈百日,送入皇陵安葬。

其實,皇家禮儀雖然繁瑣,但算起來,與百姓之家的喪事要差的多,比如說有些人家要停靈三個月,有的人家要守孝三年,有的在守孝期間,不洗臉,不洗澡,不沾葷腥,不近女色,等等等等。

當然,這些規矩要是守齊了,活人也得給折騰成死人,而且大秦民風向來開放而又淳樸,多數不會像南邊那些禮儀之家那般,弄的很多條條框框,想守便守了,不守也沒人說你不孝,只要別太出格,說的過去便成。

而皇家喪事,在程序上雖說繁瑣,但真正較起真來,時間上是很倉促的。

不過國一日不可無君,新皇登基往往伴隨着老皇帝駕崩,所以諸事從簡,已經差不多成了大秦慣例,如今又是非常之時,很多朝臣都巴不得趕緊結束了,好讓壓的人透不過氣來的大軍撤兵出城。

喪事完畢之後,新皇登基又是一套程序,又過了三天,纔是新皇登基的日子,這也是非常倉促的,但已經沒人顧得上這個,新皇一日不能登基,許多事情就沒法去辦,因爲太子的名義畢竟在大義名分上少了許多分量,一些事情辦起來便有名不正言不順之嫌,很容易過後被人抓住把柄什麼的。

所以,太子不願意拖的太久,羣臣也不願意乾耗着,所以,登基大典便定在了景帝駕崩的十日之後。

而這個時候,除了京兆得到景帝駕崩的消息,送上喪表之外,其他州府,還全然不知長安發生了些什麼呢。

京兆這些官吏也很惶恐,喪表送上去,趕緊送賀表,這都是什麼事兒啊,時間太緊了,比景帝登基時候還要緊的多。因爲事先根本沒有一點的風聲,景帝陛下正當壯年,竟然說沒了就沒了,而且那一晚,大軍雲集的樣子。很多人都是親眼見到的。更爲這次皇位更迭蒙上了幾許陰霾。

當然,這些事情也只不過是想想罷了,誰也不敢宣之於口,不要性命了嗎?

但倉促歸倉促。李全壽登基的場面卻頗爲的壯觀,不但大軍雲集,守備森嚴,朝臣環繞,而且還有金國。後周使臣觀禮,這還是大秦立國以來頭一遭。

若非京師風起雲涌,這樣的場面,足可稱之爲榮耀了,自唐以降,諸侯割據,中原四分五裂,漢人氣數愈弱,北地大片領土爲異族所據。重現漢唐氣象卻是遙遙無期了。

而數百年過去,終於大秦強盛了起來,今日雖只有兩國時辰觀禮,卻已隱約有了大國氣度。

這一日,天公作美。風和日麗,當然,這也是欽天監算過了的,絕對是個好日子。

其中種種繁瑣禮儀不須細述。等冗長的加冕儀式走到最後,宣佈國號爲成武。爲皇帝加冕,當已經皇帝陛下的身影出現在衆人視線之中,並遙遙舉起手臂,羣臣立即跪倒一片,“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所有人都矮了下去,呼喊聲如山呼海嘯般響起,“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震天動地的聲音,也爲皇帝登基之禮畫上了一個句號。

兩國使節絕對都沒想到到了大秦能看到這麼一出,臉色都是複雜莫名,心中有竊喜的,大秦新帝登基,對於被大秦壓的喘不過氣來的後周和大金來說,都是一件好事,這也許就意味着,大秦的兵鋒不會再那麼咄咄逼人了,因爲新帝登基,總要梳理內政,足以讓兩國喘上一口氣,甚至可以在和議之上做些文章。

尤其是兩國使臣都是親眼看到了前些日子的那場兵亂,有些遺憾的是,大秦沒有真正的亂起來,但內亂之下,皇帝都駕崩在了宮中,對於大秦來說,還有比這更沉重的打擊嗎,軍前的將士士氣一定低弱不堪,確確實實是一件好事。

不過在見識了新皇登基的場面之後,心中未必沒有一點膽寒的感覺,大秦之強盛,已經毋庸置疑,而這場內亂會給秦人帶來什麼影響,卻還要有待來日纔會清晰的感覺出來,在這登基大禮上,看到的,只能是大秦最強盛的一面。

這種種滋味攙和在一起,確實複雜的連自己都咂摸不出來的。

登基禮畢,成武皇帝御駕回宮。

第一道聖旨隨之從宮中傳出,不出人意料的,是詔大理寺訊問曲氏謀逆一案,由同門下平章事李圃,大將軍趙石聽審。

其實不用費這功夫了,曲士昭等人的供詞早就擺在了皇帝陛下的龍案之上,這只是走個過程而已。

晚間,第二道聖旨又傳了出來,曲氏謀逆一案有了定論,曲氏一族,不思國恩,大逆不道,之類種種,罪名一串,不用一一細數,到了最後,纔是真格的,曲氏一族誅九族。

其實這也是個笑話,要說誅九族,連帶着當今陛下,皇家估計也剩不了幾個,不過這一點也不可笑,隨之而來的,一定是滾滾人頭落地,不知有多少人家會家破人亡。

殘酷的皇位之爭,終於在這個時候露出了猙獰的面目。

當晚,二皇子便自縊於大理寺牢獄之中,是賜死還是自盡,沒人願意去追究,所有人都明白,當今陛下惡於曲氏久矣,看這樣子,已是恨入骨髓,連同胞兄弟也不放過,這樣的手段,與景帝看似苛刻多疑,實則很有些溫情的性子截然不同。

而成武皇帝也用這樣一件事,明明白白的告訴天下所有人,別讓皇帝陛下惦記上,不管什麼人,他都是下得去手的,沒有什麼圈禁之類的把戲,成武皇帝根本不介意背上什麼弒父殺弟的名聲。

隨後,長安王氏之罪也已有了依據,皇帝陛下大手一揮,交予中書羣臣商議定罪。

但中書議出來的結果,卻被皇帝陛下打回去了六次,最終纔在同門下平章事李圃力勸之下,定爲了族誅,吏部侍郎王漢卿定爲了腰斬,棄市,就算這樣,也和皇帝陛下的懸屍三月,以警後人有着很大的差距,皇帝陛下的強硬,再次出乎了羣臣想象之外。

隨着一聲巨響,高大卻帶着斑駁的大門被狠狠砸開,早已等候在門外的軍兵蜂擁而入,府內頓時一片喧囂。

當吏部侍郎王漢卿被從自家祠堂帶走,也象徵着矗立於京師百多年的王氏門閥終於迎來了它的末日。

像這樣的大族門閥,根深蒂固,與其他門閥世家聯絡有親,還是頭一次被破家滅門,聲勢上絕非曲氏可比,可以想見,之後定有無數人被牽連在內,一場波及朝野內外的震動好像已經不可避免,也讓許多人感到心驚膽寒。

當日,同門下平章事李圃,樞密使汪道存一同拜會定軍侯,冠軍大將軍趙石,商議良久,才自離去。

大將軍趙石隨即入宮見駕,誰也不曉得這些人說了些什麼,之後又做了些什麼,但王氏門閥倒下之後,一些官員降職的降職,查辦的查辦,貶斥的貶斥,卻再未有人頭落地,抄家的也少了許多。

這麼一來,所有人都明白,大將軍趙石是被同門下平章事李圃,樞密使汪道存說動,去宮裡求情去了。

這是大秦值得慶幸的一件事情,因爲皇帝陛下,大臣們,將軍們都未曾昏了頭,將局面弄的不可收拾。

不過對於大將軍王佩來說,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宮內下旨,中書,樞密院,兵部一體贊成,大將軍王佩領兵無方,軟弱無能,與曲氏勾結,以謀逆之罪論處,誅三族。

這中間,還有王佩三子王仲坤,淫邪無行,結交叛逆,蓄養死士,欺男霸女,窺探官眷等等等等,罪名一籮筐,最後判了個斬立決,比他老爹先走了一步。

然後便是王虎,罪名云云對他已經不重要了,此人之昏聵,之無能,之狂亂已經不用其他人來爲他定罪,因爲大將軍趙石絕對不會放過此人,抄家滅族已成定論。

只是他那個駙馬兒子有些難以處置,但不久,宮裡便傳來消息,照殺不誤,而且還是斬立決,甚至不用回京,派人快馬去金州,詔金州官吏監斬。。。。。。。。。

之後的半個多月,大秦京師長安,瀰漫着一股血腥味兒,失敗者的鮮血肆意的流淌,家奴被髮賣,女眷充入教坊司,連宮內,都時有宮人自縊的消息傳出。

整個長安都是顫抖,波及開去,大秦官場的震動已經開始了,隨着王氏門閥轟然倒地,大秦的另外一座山峰也開始晃動了起來。。。。。。。。。。。

不論是成武皇帝,還是大將軍趙石都並未忘記,折家在這場風波中所扮演的角色,當年趙石初入京師,在爭奪武狀元的較武場上,李全壽所說的那句戲言,好像快要到了成真的那一刻了。

(月票,月票,阿草吐碼字中,不多說了,衝進了前七,不能放鬆,衝啊,爆了他們的菊花。。。。。。。。。。)

第154章 開場第523章 戰報(三)第621章 陛見(三)豪三百零一章潰敵二第1432章 興革第1111章 盟約(六)第428章 遊園(一)第125章 打鬥第236章 血夜(四)第443章 樓臺(二)第385章 狂戰(一)第333章 山匪(三)第843章 大軍第376章 遇匪(二)第95章 說破第165章 心思第1241章 西涼(五)第16章 血戰(三)第1389章 橫掃第1309章 君臣第1399章 戰爭(三)第1391章 洛陽第111章 夜宴(二)第630章 來人(三)第1521章 長亭(三)第1541章 怨恨第785章 議和(七)第973章 圍獵第629章 人來(二)第1294章 城歡第1295章 求懇第441章 遊園(四)第915章 混亂第1110章 盟約(五)第54章 糧草第116章 對策第1429章 提議第1408章 夜宴(四)第1358章 私話第850章 鬧劇第1396章 敵人第99章 捉賊(三)第1360章 聖心第542章 奏表(二)第905章 獻計第430章 遊園(三)第269章 思慮第626章 任命第1409章 佈局第1403章 商隊(四)第649章 偶遇第1347章 緣由第1395章 讚語第258章 潼關第513章 雲涌(十三)第644章 瑰寶(二)第2章 親戚第1171章 年禮第1078章 重生第1096章 商人(二)第162章 動盪第34章 太子第290章 弒君第901章 猛虎第1335章 質問第1048章 變化第1421章 建軍第1526章 遷陵第685章 歸人第85章 風雲(三)第496章 風起(五)第1355章 偶遇第383章 商人第496章 風起(五)第1556章 拜會(六)第528章 七娘第529章 艱途(五)第578章 激戰(二)第1542章 南下第1385章 糊弄第952章 辛苦第1418章 碰撞第1516章 篇 章第923章 安定第1389章 橫掃第1404章 邀請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二十八章 艱途四第950章 思慮第1272章 兩軍第1413章 分院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一六章 密諜第794章 抽絲第631章 人來(四)第1368章 趙氏第787章 宣旨第1368章 聚飲(三)第351章 祝壽(一)第1488章 雄豪第1133章 壓服第1209章 胖子
第154章 開場第523章 戰報(三)第621章 陛見(三)豪三百零一章潰敵二第1432章 興革第1111章 盟約(六)第428章 遊園(一)第125章 打鬥第236章 血夜(四)第443章 樓臺(二)第385章 狂戰(一)第333章 山匪(三)第843章 大軍第376章 遇匪(二)第95章 說破第165章 心思第1241章 西涼(五)第16章 血戰(三)第1389章 橫掃第1309章 君臣第1399章 戰爭(三)第1391章 洛陽第111章 夜宴(二)第630章 來人(三)第1521章 長亭(三)第1541章 怨恨第785章 議和(七)第973章 圍獵第629章 人來(二)第1294章 城歡第1295章 求懇第441章 遊園(四)第915章 混亂第1110章 盟約(五)第54章 糧草第116章 對策第1429章 提議第1408章 夜宴(四)第1358章 私話第850章 鬧劇第1396章 敵人第99章 捉賊(三)第1360章 聖心第542章 奏表(二)第905章 獻計第430章 遊園(三)第269章 思慮第626章 任命第1409章 佈局第1403章 商隊(四)第649章 偶遇第1347章 緣由第1395章 讚語第258章 潼關第513章 雲涌(十三)第644章 瑰寶(二)第2章 親戚第1171章 年禮第1078章 重生第1096章 商人(二)第162章 動盪第34章 太子第290章 弒君第901章 猛虎第1335章 質問第1048章 變化第1421章 建軍第1526章 遷陵第685章 歸人第85章 風雲(三)第496章 風起(五)第1355章 偶遇第383章 商人第496章 風起(五)第1556章 拜會(六)第528章 七娘第529章 艱途(五)第578章 激戰(二)第1542章 南下第1385章 糊弄第952章 辛苦第1418章 碰撞第1516章 篇 章第923章 安定第1389章 橫掃第1404章 邀請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二十八章 艱途四第950章 思慮第1272章 兩軍第1413章 分院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一六章 密諜第794章 抽絲第631章 人來(四)第1368章 趙氏第787章 宣旨第1368章 聚飲(三)第351章 祝壽(一)第1488章 雄豪第1133章 壓服第1209章 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