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道官

趙石從這份供詞中明白了一些東西,這些人的來歷好像很荒唐,因爲北方道門領袖這個很長的詞也很籠統,就像武林盟主一樣可笑而又不具有任何約束力。

而這些人好像在北地活動了很長時間了,勢力也在不斷的擴張,其中多有江湖亡命,草莽豪傑,領着他們的竟然是些道士。

這些人既不歸金人統轄,也不是如今大秦的佈置,好像江湖上的幫派一樣,莫不是又見到一個拜火神教?

因爲他們竟然來刺殺自己,江湖幫派刺殺朝廷命官,定然是有政治上的訴求了,那他們想要什麼呢,如此,再往深想,自己一死,北地恐怕要亂上些時候了,金人可能要趁虛而入,重回大同,太原。

大秦國內因爲沒了自己,也可能要亂上一些時候,派系林立的大軍可能要分裂開來,這都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火中取粟嗎?就像拜火神教在蜀中當年做的一般。

想到這個,趙石微微搖頭,當初蜀中之亂,到大將軍吳寧遇刺時,其實之前就已經現出許多端倪,軍中將領遇刺,許多地方亂匪如同蟻聚,截殺糧草輜重等等等等,徵兆很明顯,直到大將軍遇刺才整個爆發了出來。。。。。。。。。

看上去是很有計劃的謀亂,一步步來到一個關鍵時候,一舉成事。

但這些刺客。。。。。。。。更像是臨時起意,大冬天的,河東亂起來,也不可能亂的太過,想要來個義軍蜂起,就更不可能了,憤怒的大秦軍人會做出什麼,很容易就能猜到,說不定就要將大同府左近弄個天翻地覆,許多人頭會在之後落地。許多鮮血會流淌在河東地面上。

剛剛結束的河東戰亂,會再次掀起一個高潮,但一定是單方面的屠殺,殺紅了眼的秦軍兵卒,會很快讓河東百姓驚恐萬分。迅速失去河東人心。

難道這些人想要的就是這個。有些難以理解。

這些傢伙所做的,唯一有利的好像就是金人,但這些人之前又對金人多有窺探。

想到這個,趙石目光望向了北方。金人和秦人一旦兩敗俱傷。。。。。。。莫不是草原上的一些人的目光來到了這裡?

其中有草原馬匪。。。。。。。。嗯,成吉思汗還在遙遠的東北,他的手再長,應該還不會伸到這裡纔對,乃蠻部正在和克烈部對峙。爭奪中東部草原的霸主地位,應該無暇南顧,那麼就只剩下韃靼人了。

是那個什麼卡勒部嗎,因爲不顏昔班到草原上走了一圈,引起一些韃靼部落的恐慌也是正常,不過追隨而來的報復太快了些,而且不是對準不顏昔班的,竟然是要刺殺自己,怎麼也說不過去吧。。。。。。。

要不就是來自大秦內部了。但又不太像,這些人可是在北地活動了一段時日了,那時候大秦還在與金人征戰於河中,再說了,第一個率軍北渡的便是自己。除了自己,誰還能在河東這個地方安插諜探?

趙石甚至想到了已經去世的景興皇帝或是當今陛下,他們手裡都掌管着一個內衙,刺探敵情什麼的。好像屢有參與。

爲景興皇帝報仇?爲當今陛下剷除權奸?

趙石自嘲一笑,也是自己樹敵太多。竟然不知道該將這場刺殺安在誰的身上合適了,斷案總要講究個因果,但因果太多,竟然無從分辨到底是誰能從中獲益。

不過不要緊,有了第一次,也就留下了首尾,之後自然有蛛絲馬跡流露出來,不用爲了幾個刺客勞神費力。

但一些事情卻不得不做了。

隨即,趙石命人將那些和尚大部分都給放了,這個時候流血並沒有任何必要,震懾宵小,之前流的血已經足夠,再這麼殺下去,就不是什麼震懾了,簡直就是在恐嚇,大冬天的,日子還算清靜,沒必要再弄的血淋淋一片。

不過幾個寺廟裡的方丈長老什麼的,卻要就地處決,畢竟大將軍遇刺,總要有那麼幾顆人頭落地,不然的話,下面的人也絕對不會安心。

也就是趙石沒有遷怒於部下的習慣,不然的話,幾個和尚算什麼,部下的親兵,將軍什麼的也要掉幾個腦袋下來,連帶着,大同府知府都要吃掛落。

隨着幾個和尚人頭落地,看上去,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但實際上,這才只是個開頭,還遠遠不到結尾的時候。

擱了三天工夫,大帥出巡,這是秦軍將校的說法,按照河東官場的話來說,是宣撫使大人出巡。

聽這個說法,就知道是光明正大的出去轉悠了,並沒有避諱任何人,而且身周左右,侍衛環立,由大同府知府大人陪同,一應官吏隨行前後,並有一營兵士護衛。

旌旗昭昭,儀仗煌煌,迤邐而來,方向卻還是城西。

來到那小道觀處,凌雲老道士已經迎候在道觀門外,這一次,可要正式的不能再正式了。

趙石與老道士把臂相談,狀甚親近,同往觀內,還在衆目睽睽之下,在正殿處上了三炷香。

同來之人不明就裡,還道宣撫使大人崇道,就是跟隨趙石多年的人也有些糊塗,心道,沒聽說大將軍有拜三清的習慣啊,今日到是新鮮。

一些人不免暗想,莫不是前些日子遇刺,心驚之下,纔來這裡拜拜,以求平安?

不管他們怎麼想,既然大將軍,宣撫使大人都上了香,一些人自也不免上前拜拜,好要沾點大將軍的福氣之餘,也表明個姿態,這就是上有所好的結果了,不用怎麼細說,到是衆人見到這老道士如此受大將軍青睞,如對好友一般的說話,不免對這老道士也多了幾分恭敬,這在河東之地來說,可是獨一份兒。

老道士驚喜之下,卻也有些誠惶誠恐,他向來信奉的是,福氣有些就行了,多了反而傷身,這一下福氣來的太多,還有貴氣摻雜在裡面,不免讓他有些心驚肉跳的。

趙石興致很高,被人簇擁着,笑着便大聲道:“這裡的幾位道君很靈驗,以後不妨來拜拜,捐些香火。。。。。。不過你們這些領兵的就算了啊,一身的殺氣,血腥味老遠就能聞到,別要污了這清淨之地。。。。。。。”

一句玩笑下來,衆人皆笑,趙石並未多說什麼,但就這麼一句也就夠了,之後這小道觀的香火想不盛都不成。

尤其是這話傳出去以後,民間百姓可不管那麼多,聽說宣撫使大人在這裡進香,都說此處神仙靈驗,那還用問旁的什麼嗎,自然是靈驗的,於是乎,小道觀很快便成了大同城外一等一的好去處。、

便是離的老遠的人,也不辭勞苦紛紛慕名而來,使這處小道觀一躍而爲河東道觀中的翹楚。。。。。。當然這是後話了,這裡暫且不提。

這還不算完,在道觀中用了飯後,趙石下了自領河東宣撫使之後,第一道政令,封了一個道官兒出來,掌河東佛道諸事,這人不問可知,就是凌雲老道士了。

並令河東所有道觀,佛寺,捐獻銀兩,爲凌雲道官兒擴建道觀,接着還給凌雲道士下令,讓其於來年春天,招河東各道觀,寺廟住持,來大同共參盛事,至於名頭,讓凌雲道士自己想。

談佛論道也好,參見他這個道官兒也罷,只要把人都給請來就成,請不來的,趙石冷笑,不服朝廷管束之人,要之何用,只需報上來,交予官家處置便好。。。。。。

至於這道官兒能管些什麼,趙石懶得去想,讓知府大人派人與凌雲道士相商即可,目的卻很清晰明瞭,河東道觀,寺廟很多,卻亂的厲害,與匪類勾結的不在少數,藏污納垢的更多。

今後若再有這等事情,一旦查實,便由道官兒出馬,官府輔助,一舉擒拿問罪,周圍人等一聽就明白了,還是那次刺殺弄出來的事情,大將軍雖未大動干戈,卻還記得呢,這是要找些後賬出來了。

不過這手段嘛,好像有些出奇,暫且還咂摸不出什麼味道來,只有等有了些眉目,才能看出好壞出來。

但對於凌雲道士來說,這可真的是夢寐以求的,背靠官府,創門立派,在此一舉,多少有大德之士畢生所求,就這麼放在了自己面前,若不抓住,三清祖師都要怪罪座下弟子錯失良機的。

沒有任何的猶豫,凌雲道士便領下了這個如今品階不明,所管也不清楚的官職,順便,也成了河東地面上第一個能在宣撫使大人面前說的上話的紅人。

雖然只是個道士,官職還很古怪,但對於河東一些有心人來說,這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開始,也意味着,大秦的官場,在這個時候,向河東之地的人才開了一道門縫出來。。。。。。。

(月票,月票,三更到了,更讓人高興的是,下個星期還有推薦,雖然好像沒聽說過的推薦位,但總歸是有,一個月兩次推薦,對將血這樣的老書來說,應該算是不錯了,哈哈。。。。。。。。)

第1288章 思鄉第248章 立誓第572章 進退第85章 風雲(三)第142章 出行(一)第1101章 中心第1428章 夜談(二)第76章 波瀾第323章 大戰(一)第1408章 商人第1128章 安置第17章 血戰(四)第28章 等?退?第1013章 女眷第744章 決議第133章 先生(四)第1427章 血色第905章 獻計第1461章 怪事第473章 打聽第1305章 論政(二)第156章 比鬥(二)第1466章 參劾第1559章 包圍第645章 生員第1225章 蠻王第473章 打聽第648章 完工第1109章 盟約(四)第384章 兇險(一)第956章 二月第1424章 相交第1131章 聖旨第591章 自污(一)第84章 風雲(二)第三百七十四章第726章 解州第314章 異數第1427章 血色第551章 夜戰第1136章 回京第19章 血戰(六)第154章 開場第545章 兄弟第343章 突圍(二)第1232章 匪類第372章 歸來第470章 秘聞第822章 天妖(四)第1291章 大事第312章 異數第832章 御衛第887章 靖佳(二)第241章 天明第196章 音境(二)第406章 獎懲(十一)第381章 求生第207章 嚴苛(九)第1264章 韋州(十)第699章 田賦第1025章 投誠第1409章 佈局第853章 中書第681章 相遇(四)第1314章 君臣(六)第45章 說笑第996章 戰意第488章 老道第239章 血夜(七)第1157章 拜會(七)第1382章 騎兵第228章 進京(三)第806章 書房第1080章 分裂第240章 血夜(八)第553章 奪關第253章 家宴第10章 十八(二)第1376章 學說第803章 漏風第1120章 盟約(十五)第630章 來人(三)第569章 陌生第169章 揚威(三)第1299章 小事第1457章 密談第1289章 歸來第231章 父子第1052章 拖延第753章 無辜第671章 伴駕第607章 夜談(二)第1206章 進攻第1004章 所見第251章 爲謀第1423章 告示第1475章 閨語第740章 碑林第1344章 大坑第1431章 冷漠
第1288章 思鄉第248章 立誓第572章 進退第85章 風雲(三)第142章 出行(一)第1101章 中心第1428章 夜談(二)第76章 波瀾第323章 大戰(一)第1408章 商人第1128章 安置第17章 血戰(四)第28章 等?退?第1013章 女眷第744章 決議第133章 先生(四)第1427章 血色第905章 獻計第1461章 怪事第473章 打聽第1305章 論政(二)第156章 比鬥(二)第1466章 參劾第1559章 包圍第645章 生員第1225章 蠻王第473章 打聽第648章 完工第1109章 盟約(四)第384章 兇險(一)第956章 二月第1424章 相交第1131章 聖旨第591章 自污(一)第84章 風雲(二)第三百七十四章第726章 解州第314章 異數第1427章 血色第551章 夜戰第1136章 回京第19章 血戰(六)第154章 開場第545章 兄弟第343章 突圍(二)第1232章 匪類第372章 歸來第470章 秘聞第822章 天妖(四)第1291章 大事第312章 異數第832章 御衛第887章 靖佳(二)第241章 天明第196章 音境(二)第406章 獎懲(十一)第381章 求生第207章 嚴苛(九)第1264章 韋州(十)第699章 田賦第1025章 投誠第1409章 佈局第853章 中書第681章 相遇(四)第1314章 君臣(六)第45章 說笑第996章 戰意第488章 老道第239章 血夜(七)第1157章 拜會(七)第1382章 騎兵第228章 進京(三)第806章 書房第1080章 分裂第240章 血夜(八)第553章 奪關第253章 家宴第10章 十八(二)第1376章 學說第803章 漏風第1120章 盟約(十五)第630章 來人(三)第569章 陌生第169章 揚威(三)第1299章 小事第1457章 密談第1289章 歸來第231章 父子第1052章 拖延第753章 無辜第671章 伴駕第607章 夜談(二)第1206章 進攻第1004章 所見第251章 爲謀第1423章 告示第1475章 閨語第740章 碑林第1344章 大坑第1431章 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