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不變的人與事

秋風拂着微黃的落葉在庭院間滾動,李青山把目光從落葉處擡起,望向不遠處的皇宮城牆,眼睛微微眯了起來,拿出一塊白色方巾掩着嘴脣,輕輕咳了兩聲,然後仔細把方巾疊好,藏進袖中。

他是大唐國師,地位尊貴,在長安城裡卻是出了名的好戲謔,只不過隨着皺紋的增生,他看着明顯老了,也沉默了很多。

想着這一年裡去世的那些老人,李青山的眼中浮現出一絲憂慮,雖說生老病死是自然之事,但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離開了這麼多位故人,還是令他感到有些唏噓,而且身爲昊天道南門觀觀主,不免擔憂這會不會代表了某種天意。

宮中皇帝陛下看似健康,但實際上身體已經是一年不如一年,許世這兩年更是老的愈發厲害,他們這代人如果沒死,那都老了,怎不令人擔憂大唐的未來?

如果夫子一直在,那麼大唐自然沒有問題,就算有些問題,也只不過是些池塘裡的漣漪,掀不起什麼驚天駭浪,然而夫子總有離開的那一天。

一把黃油紙傘安靜地擱在烏黑髮亮的木地板上。

何明池跪在李青山身後,沒有看到老師臉上擔憂的神情,低聲道:“驚神陣牽涉大唐安危,陣眼樞一直由我南門觀保管,顏瑟師伯傳給寧缺,寧缺師兄卻已失蹤很長時間,按道理應該拿回來纔是,即便爲了避嫌,也應該交還陛下,如今依然放在書院裡,似乎有些不妥。”

李青山搖頭說道:“既然師兄給了寧缺,書院暫時代管也好,你要記住,雖然我們是道門,但要明白書院對大唐的真正意義。”

何明池應下。

李青山轉身,看着身前那張棋盤,伸手輕輕將放在棋盤正中央的一顆黑子提走。說道:“和爛柯寺比起來,爲師的棋藝普通至極,甚至可以說極爲糟糕,不過要說從棋盤上窺天道,我倒有信心與爛柯寺裡的僧人比較一二,當年某夜我曾在棋盤上看到一輛堵塞阡陌大道的馬車,不知何兆,如今知道那夜正是寧缺悟道之始。那便能隱約明白了些什麼。他若死了倒也罷,若不死還真是我大唐的麻煩。”

何明池明白老師的的意思,若寧缺和冥王之女已死。那麼世界便將繼續這樣平靜地向前,若寧缺和冥王之女還活着,那麼書院會是怎樣的態度?大唐又該如何自處?會不會成爲整個世界的敵人?

李青山看着棋盤沉默了很長時間。

庭院裡的落葉還在滾動。發出簌簌的響聲。

“如果陛下離開的時候,我還沒有死,我會站到公主殿下身邊,支持李琿圓皇子繼位,如果我死了,我希望你也能帶着南門觀這樣做。”

李青山忽然說道。

何明池大吃一驚,猛地擡頭望向老師。

大唐皇位由誰繼承,在前些年還是沒有人敢公開討論的事情,然而隨着御書房裡的咳聲越來越低沉難受。如今的長安城終於有了這方面的議論。

然而這句話從李青山的口中說出來,那便與茶鋪街頭的議論意義完全不同。因爲這說明,在他看來,陛下的身體就算能撐也撐不了太久了。

更令何明池感到震驚的是老師所做的選擇——大唐朝堂甚至是鄉野鄙夫都知道,皇后與國師的關係極好,既然如此,他爲什麼會選擇支持李漁姐弟?

何明池馬上聯想到去年夏天。寧缺從清河郡送回長安城的那封信,當時李青山讓他把這封信直接交給了公主殿下,於是愈發不解。

“老師……爲什麼?”他看着李青山怔怔問道。

李青山看着那顆被自己提到棋盤邊角放着的黑色棋子,再次沉默了很長時間,直到庭院裡的簌簌聲都被秋風揉碎。才聲音微沉說道:“因爲皇后是魔宗的聖女。”

大唐皇后是魔宗聖女?何明池被這句話直接震的雙膝一軟,跌坐在了蒲團上。看着李青山,滿臉都是不敢置信的神情。

李青山有些傷感地自嘲一笑,說道:“很多年前,我答應過陛下,這個秘密一直要保留到墳墓裡,然而對於不知道這個秘密的唐人來說,這太不公平。”

他望向自己最忠心耿耿的弟子,說道:“不要懷疑這件事情的真假,陛下的舊疾連夫子都治不好,便是因爲皇后娘娘當年的手段。”

何明池震驚地輕輕顫抖,根本不敢接話。

“當然,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都是他們兩個人還沒有相愛之前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很遺憾的就是,爲什麼總要付出這麼多代價,才能明白彼此心意呢?”

李青山緩聲說道:“我相信皇后娘娘不會背叛陛下,書院也相信,所以她才能一直是皇后娘娘,然而陛下死後呢?李漁和琿圓姐弟可不是她親生的,她那兒子年齡還小,難道要一名魔宗聖女帶領我大唐前進?”

……

……

除了生死還有老病,對於朝廷官員來說,老病便是他們告退的最好理由,雖然那往往並不是真實的理由。

天啓十七年初春,文淵閣大學士曾靜,忽然稱病辭官,其時距離王侍臣老學士病逝後他接任還沒有到一個月的時間,皇后娘娘再斷一臂。

從此曾靜大學士夫婦便閉府不出,有消息說,大學士退後一身輕鬆,與妻子整日介在府中後園裡養花鋤草爲樂,日子過的很是閒適。

曾靜大學士放下手中的花鋤,覺得有些煩熱,剛把衣襟敞開一些,被微寒的秋風一激,便忍不住咳嗽起來。

曾靜夫人趕緊扶着他去亭中坐下,端出熱茶。曾靜看着妻子憔悴的容顏,忍不住輕聲一嘆,想要勸解兩句,卻不知該從何說起。

靜園秋亭人跡稀,夫婦二人在亭下飲茶暫歇,對坐無言,曾靜夫人忽然流下淚來,顫聲說道:“我肚子裡生出來的孩兒,怎麼可能是冥王的女兒。”

聽着此言。曾靜臉上的皺紋彷彿都深了幾分,沉默不語。

他們是桑桑的親生父母,所以書院沒有隱瞞他們爛柯寺毀滅的真相。

事實上,關於桑桑是冥王女兒的傳聞,早已在唐境之外的國度裡傳開,便是如今長安城裡,也已經暗中有人在議論,曾靜辭去文淵閣大學士一職。自然與此事有關。只不過暫時還沒有任何人敢把這件事情挑明。

曾靜夫人拭去眼角的淚水,稍微平靜了一下心神,看着他說道:“那人還在前廳。你真不要見見?”

曾靜沉吟片刻後,面色微肅說道:“既然從清河郡來長安,想必見不到我不會甘心。也罷,那便去見見,倒要看看他們又有什麼污糟念頭。”

……

……

在學士府前廳飲茶待候的中年文士,姓崔名秀,乃是清河郡崔閥裡的得力人物,此人與曾靜卻還有另一層很複雜的關係。

曾靜看着這名文士,想着當年的那些事情,忍不住微微蹙眉,說道:“崔閥向來不願入長安。明美兄千里迢迢而來,究竟所爲何事?”

崔秀微微挑眉,有些不悅說道:“多年不見,難道連內兄二字都不願出口?”

曾靜說道:“我與令妹十六年前便已和離,內兄二字真不知從何提起。”

崔秀強斂怒意,神情漠然說道:“既然你問我來意,我便與你明說。家妹回清河之後一直未曾改嫁,一直很是思念你,老太爺想問問你的意思。”

曾靜眉頭蹙的更深,說道:“什麼意思?”

崔秀說道:“我崔氏願不計前嫌,送家妹回府與你重續前緣。”

曾靜微怒說道:“當年我中了皇榜。便被你崔家唆使御史搶去成親,我承認我當年貪圖清河大姓的名聲。而且也確實想與令妹白頭諧老,然而卻不知崔閥小姐的脾氣竟是那般驕橫狠辣,我納妾固然有的我錯處,但她卻意圖謀害我那可憐的女兒,這如何能忍?前緣盡是前怨,哪裡有重續的可能!”

崔秀乃是清河郡大姓裡的重要人物,即便來到長安,也是登相府會公侯的大人物,哪裡受過這等羞辱,大怒斥道:“妹妹當年便看出你和那個賤婢生的女兒乃是妖邪,所以纔要處死她,你不念她的情義,居然還這般說話!你不要以爲什麼事情都能隱瞞一輩子,不錯,現在你那女兒是冥王之女的消息還封鎖着,但西陵已經傳來消息,神殿已經準備除去她的封號,你可明白這代表什麼?”

曾靜面寒如霜,正欲拍案之時,夫人從簾後衝了出來,流淚罵道:“你們崔家纔是滿門的妖邪!”

崔秀不想與這婦人爭執,起身隨意一揖,冷冷說道:“看朝中大勢,琿圓皇子必然繼位,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這是老太爺給你最後的機會,既然你不想珍惜,日後也休道我崔氏無情。”

曾靜寒聲說道:“本人曾經忝爲文淵閣大學士,朝堂之上的座次僅在相爺之下,以老太爺的性情,如果不是我尚有倚重之處,他何至於屈尊降貴讓令妹重新回府?清河郡諸姓莫非以爲我連這些都看不明白?”

崔秀冷笑說道:“如此便罷,我只想提醒你,待西陵神殿詔告天下,世間億萬昊天信徒都知道你的女兒便是冥王之女,到時候看你這間大學士府可還能有片刻安靜,看究竟有多少長安百姓會來燒你家的宅子!”

曾靜雙眼微眯,說道:“你這是在威脅我?”

崔秀說道:“是又如何?”

曾靜怒說道:“清河郡諸姓果然是無法無天到了極點,居然敢在長安城威脅朝廷命官,你們真當唐律不存在嗎!”

崔秀冷笑說道:“唐律?人世間終究有些事情是唐律也管不了的。”

便在這時,廳外傳來一道聲音。

“唐律管不了的事情,書院能不能管?”

……

……

(碼着碼着忽然又停電了,好在那時已經寫完了這章,所以嘗試着用高科技,手機更新,結果搞不定,只能上q,抓人幫我去書評區說,就抓着了同樣在熬夜碼字或者遊戲的蝴蝶藍君,k歌還沒來得及發,感謝啊感謝啊,太險了,差點以爲就更新不了了,幸虧來電了,我得到的教訓是,趕緊換三g手機吧!話說這是不是我昨天沒有祝你們節日快樂的報應?還有一章,但我這時候要去平躺一會兒,第三章出來的應該會很晚,大家可以先睡覺覺,明天起牀再看也挺好。)

第67章 師徒的手段,身後是長安第151章 起步第156章 山頂的青樹,壓爛的糕點,一切都是幻覺第284章 鐵花鐵箭相見歡第37章 七箭第139章 鏽釘下的陰霾第145章 沒有如果第212章 神座的繼任者們第94章 石像與雞湯第39章 簡大家紅袖怒招第17章 不殺第143章 二師兄的規矩(下)第149章 在佛的世界裡狂奔第119章 都是別人苦(上)第53章 南方天空的光明第201章 那人說了一句話第90章 勝在千世第199章 看天書第111章 紅了眼第116章 風雪不能阻,佛指亦能隱第74章 箭,以及歸來第181章 請受千刀萬剮第1章 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上)第138章 柳絮下的真相第12章 長安亂(上)第37章 最後一句話第54章 雨夜裡,傳奇重現第208章 城外春雨如濁淚第108章 真好看第160章 我們都是小孩子第18章 上馬爲賊(二)第8章 腰牌與調令第3章 唐人的樸素是非觀第78章 暮色中的“學術討論”第107章 暑夜一碗麪,湖畔一茶師第178章 長安城是一座陣第182 洗菜與挑擔第23章 相看兩厭(下)第201章 那人說了一句話第36章 貫心肝,靜容顏第127章 第一日第152章 十四年,去年夏天,今日拾階第123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47章 血鳳鳴桃山(中)第289章 將軍一戰白頭第266章 小道觀,真自在第85章 一杯花茶第53章 一場修行的開端第260章 當年事,如今如何?第99章 拳重如山,衣帶如鐵第30章 和這個世界談話的方式(中)第254章 我們一起修行吧(上)第71章 偉大與渺小的石洞第21章 問道無矩第25章 燃燒的馬車第14章 照看(上)第17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第111章 一聲輕噫,粉墨登場第106章 在潭邊(上)第13章 黑色烏鴉,紅衣神官第29章 霧散現紅衣第279章 雪落第54章 雨夜裡,傳奇重現第15章 湖的彼岸,血的世界第28章 泥塘裡第39章 賀蘭山缺第132章 何時第20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9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0章 駐營地的選擇第258章 秋歸第36章 與小人物的最終告別第190章 府中燈如豆,扶拐笑披風第25章 一念殺之,一符破之第15章 湖的彼岸,血的世界第7章 吹笛未聞聲,傘下是何人第211章 跪在神座前的少女第107章 暑夜一碗麪,湖畔一茶師第19章 雪山裡什麼都沒有第57章 只恨前路有一人第114章 西方世界,寧缺極樂第123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第76章 她送出去的,我拿回來回來了第71章 殘陽如血,深海如墨第36章 他和她的談話(下)第187章 歸來(中)第52章 春風亭,老朝小樹第169章 圓寂的大師第79章 重重秋霧鎖未來第21章 崔家的反應很有意思第163章 斬過往第158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上)第178章 長安城是一座陣第84章 一場盛會第107章 永遠的生與死第85章 有人在等,有人在攔第135章 當頭一棒第6章 斬雪(上)
第67章 師徒的手段,身後是長安第151章 起步第156章 山頂的青樹,壓爛的糕點,一切都是幻覺第284章 鐵花鐵箭相見歡第37章 七箭第139章 鏽釘下的陰霾第145章 沒有如果第212章 神座的繼任者們第94章 石像與雞湯第39章 簡大家紅袖怒招第17章 不殺第143章 二師兄的規矩(下)第149章 在佛的世界裡狂奔第119章 都是別人苦(上)第53章 南方天空的光明第201章 那人說了一句話第90章 勝在千世第199章 看天書第111章 紅了眼第116章 風雪不能阻,佛指亦能隱第74章 箭,以及歸來第181章 請受千刀萬剮第1章 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上)第138章 柳絮下的真相第12章 長安亂(上)第37章 最後一句話第54章 雨夜裡,傳奇重現第208章 城外春雨如濁淚第108章 真好看第160章 我們都是小孩子第18章 上馬爲賊(二)第8章 腰牌與調令第3章 唐人的樸素是非觀第78章 暮色中的“學術討論”第107章 暑夜一碗麪,湖畔一茶師第178章 長安城是一座陣第182 洗菜與挑擔第23章 相看兩厭(下)第201章 那人說了一句話第36章 貫心肝,靜容顏第127章 第一日第152章 十四年,去年夏天,今日拾階第123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47章 血鳳鳴桃山(中)第289章 將軍一戰白頭第266章 小道觀,真自在第85章 一杯花茶第53章 一場修行的開端第260章 當年事,如今如何?第99章 拳重如山,衣帶如鐵第30章 和這個世界談話的方式(中)第254章 我們一起修行吧(上)第71章 偉大與渺小的石洞第21章 問道無矩第25章 燃燒的馬車第14章 照看(上)第17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第111章 一聲輕噫,粉墨登場第106章 在潭邊(上)第13章 黑色烏鴉,紅衣神官第29章 霧散現紅衣第279章 雪落第54章 雨夜裡,傳奇重現第15章 湖的彼岸,血的世界第28章 泥塘裡第39章 賀蘭山缺第132章 何時第20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9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0章 駐營地的選擇第258章 秋歸第36章 與小人物的最終告別第190章 府中燈如豆,扶拐笑披風第25章 一念殺之,一符破之第15章 湖的彼岸,血的世界第7章 吹笛未聞聲,傘下是何人第211章 跪在神座前的少女第107章 暑夜一碗麪,湖畔一茶師第19章 雪山裡什麼都沒有第57章 只恨前路有一人第114章 西方世界,寧缺極樂第123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第76章 她送出去的,我拿回來回來了第71章 殘陽如血,深海如墨第36章 他和她的談話(下)第187章 歸來(中)第52章 春風亭,老朝小樹第169章 圓寂的大師第79章 重重秋霧鎖未來第21章 崔家的反應很有意思第163章 斬過往第158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上)第178章 長安城是一座陣第84章 一場盛會第107章 永遠的生與死第85章 有人在等,有人在攔第135章 當頭一棒第6章 斬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