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魚躍此時海(下)

戶部尚書邢成瑜從未覺得議政殿的金磚這般硬過,事實上除了大朝會時,他確實很少下跪,更何況跪了這般長的時間。

他偷偷抹掉額頭上的冷汗,覺得腰椎已經有了折斷的傾向,爲了尋找某種心理上的慰籍,偷偷向旁邊瞄了一眼,看到那幾位軍部大佬喪敗的臉色,果然覺得安慰不少,心中油然升起幸運和後怕兩種情緒——

清運司庫房想要臨四十七巷的那些地面,看似是此次衝突的主因,其實只是一個小小的引子,而且我雖然知情但始終未曾插手,可你們軍部此次卻是涉事極深,聽說那個雨夜裡有二十幾名羽林軍精銳被殺,還有一位洞玄境界的念師喪命,試問此等狀況下,陛下怎能輕饒了你們?

龍椅上那位中年男人充滿嘲弄和憤怒味道的話語繼續響起,最後化爲一聲恨鐵不成鋼的嘆息:“朕當年搞出這麼一個幫派,替帝國在民間做耳目,瞞了十幾年時間好生辛苦,結果就被你們這羣傢伙因爲一些蠅頭小利而硬生生逼到明面,從此之後再也無法起到朕想要的作用,朕罵你們爲白癡,難道有何不對?”

聖上喟嘆唏噓,羣臣唏噓喟嘆,此時他們都已經知道所謂魚龍幫,正是陛下還是太子爺時遊逛長安一時興起的產物,各自在心中默默想着,這只是您的玩物罷了,哪裡又能有如此多的說法。

就在此時,皇帝陛下聲音變得低沉寒冷起來,一應嘲諷味道盡數消失不見,盯着羣臣尖銳質問道:“問題在於,你們真的只是爲了那些蠅頭小利嗎?朕知道你們想做什麼,但朕的妻子女兒又豈能容你們這羣找死的白癡挑拔?你們打着皇后和公主的名義在長安城內搞風搞雨,可你們肯定不知,朕的皇后一向都很清楚那個小幫派和宮裡的關係,而漁兒她小時候更是被朕親手抱着去春風亭玩過!”

訓話至此時,殿上羣臣們終於再也無法承受這一波又一波荒唐而冰冷的打擊,軍部懷化大將和黃門侍郎同時雙腿一軟,從跪姿變成了惶恐的箕坐。

皇帝冷冷看着他們二人,說道:“大唐軍人的職責是護土開疆,而不是用來幫黑幫搶地盤!尤其令朕不齒的是,居然搶還沒有搶贏!既然如此,中都護你去長寧城替朕好好訓兵吧,訓個三年五載,什麼時候確認你手下的兵能夠打贏長安城的黑幫了,再給朕滾回來。”

長寧城地處帝國西南,夏日悶熱冬日溼寒,山間多林多瘴氣多毒物,向來被大唐官員視爲險途,至於說三年五載還要打贏長安城黑幫……任何語都是陛下金口所說,他說你沒打贏那便是沒打贏,那你又如何回來?

輕描淡寫一句話,一位軍部大佬便被分配苦鄉,而且極有可能終生不能回還中樞,處置不可謂不狠,殿上羣臣愈發惶恐,倒是中都護本人聽聞頸上頭顱還在,毫不猶豫重重叩了兩個頭,連連謝恩不已。

皇帝陛下今日連罵數十句白癡,有些疲憊,看着這些不敢還嘴的大臣,也覺得有些厭倦,自李漁手中接過一盞茶飲了兩口,揮手示意。

林公公自御榻側方閃身而出,枯瘦的雙手緩緩拉開明黃色的聖旨,面無表情念道:“天啓十三年……着戶部尚書邢成瑜歸府靜心反省三月,朕等你的辯罪奏章。”

所謂辯罪奏章只是個說法,陛下這是給朝中大臣顏面,讓他自己主動請辭返鄉,邢成瑜叩首以應,想着自己的宦海生涯竟然就因爲這麼一件小事,就因爲長安城裡一個黑幫而中斷,撐着身體的雙手忍不住顫抖起來。

隨着林公公面無表情宣讀聖旨,一位侍郎下獄,戶部清運司庫房從上到下進行了一次清洗,長安府數名官員被就地免職,京兆尹大人神情黯淡地被逐至天水圍,黃門侍郎交由有司審理相涉罪狀,而軍部遭受的打擊則是最爲沉重——夏侯大將憤怒來信,要求軍部向他解釋,爲什麼他得力的校屬卓爾會被軍部謀殺——於是皇帝陛下斬了軍部七個人頭向那位遠在邊疆的重將解釋,又或者說是向朝小樹做了解釋。

在宣讀聖旨,貶殺涉案官員的過程中,無論那些官員或叩首出血,或大聲喊冤,或感激涕零,皇帝陛下始終沉默一言不發,只是當吏部尚書徵詢京兆尹替代人選意見時,他蹙着眉頭想起了一個名字。

“長安府司法參軍……那個誰誰誰叫上官的?”

“上官羽揚。”吏部尚書說道,他看了一眼陛下神色,猜忖着他的心意,輕咳兩聲後繼續說道:“該官員考評頗佳,早年前也是正經科舉出身,只是因爲容顏實在有礙觀瞻,所以……”

“朕要的是治民之官,又不是挑選美人。”皇帝不耐煩地揮揮手,說道:“那就是這個人了。”

議政殿裡臣子或逐或退,漸漸只剩下了幾個最重要的人物。一直眼觀鼻,鼻觀心,像石像般安靜坐在椅中的親王,終於再也無法安坐,從椅上站起走到御榻之前,掀起王袍前襟,啪的一聲跪了下去。

大唐皇室或者說當今這位皇帝陛下向來極爲重視家庭親情,皇宮之中少見史書上那些傾軋爭奪,對於親王這位唯一的兄弟,皇帝陛下更是信任有加,在臣子面前絕不會落他面子,但親王知道所謂面子都是自己爭取回來的,今日自己如果還要面子,那麼他的皇兄便會非常沒有面子。

果不其然,今日皇帝陛下極爲罕見地沒有喚他起身,而是居高臨下冷冷打量着他的臉,觀察着自家兄弟眉眼間的那些沉痛有幾分真實,那些傷悔有幾分是演技,直到過了很久之後纔在身旁皇后的勸說下面色稍霽,寒聲說道:“擡起頭來,看着我。”

親王殿下緩緩擡頭,直視御榻之上那道奪魂的目光。

“王景略是你府中供奉?”

“是。”

“朕讓他去軍中效力,你可覺得可惜?”

“臣不敢。”

“朕讓他隨着許世打磨,自有他的好處。”

許世乃大唐第一名將,王景略號稱修行天才,在那位鐵血將軍麾下,想必心性必能有所進益。親王微微一怔後連忙謝恩。

“不用謝恩,至少不能由你代他謝恩。”

皇帝看着自己的兄弟,寒聲說道:“我大唐出個人才不易,所以朕纔想着保全他,但我大唐的人才只能替大唐效命,絕不能成爲你的私有財富,懂不懂?”

此言誅心,親王驟然覺得心臟一緊,汗水如漿滲出後背,瞬間把王袍打溼,他不知該如何言語應答,只有重新低下頭去,以謙卑之態祈求原諒。

“這些年朕賞了你不少好東西,最近內庫有些吃緊,你做些貢獻,朕記你的好。”

“臣弟不敢。”

“這世上有什麼事情是你不敢做的?”

皇帝笑着說道:“堂堂一個親王,居然縱容管事去開晴樓,若不是簡大家與皇后是早年間的手帕交,朕不知還要被你瞞多少年。”

不是冷笑,話語裡感覺沒有什麼機鋒,但親王卻覺得身上那股無形的壓力驟然再增幾分,後背汗漿涌出的速度越來越快,緊張等着陛下後續的旨意,但等了很長時間,卻沒有聽到,不免有些狐疑。

皇帝臉上的笑容漸漸斂去,平靜看着他說道:“朕此番不肯重罰你,不是因爲別的,就因爲替你家管事看紅袖招的那人替你說了一句絕對忠於朕的話。”

親王恍然大悟,那日朝小樹去過紅袖招後,管事曾經轉述過崔得祿的彙報,雖然他自認對龍椅上那男人忠心不二,卻也不樂意下屬說的太多,總覺着有些失顏面,今日想來卻還要多虧那人說的那句話。

……

……

天啓元年以來,大唐風調雨順,朝野和光同塵,也就出了兩椿比較大的案子,一椿是當年的欽天監事件,另一椿便是近日發生的這事,被人們喚做:春風亭案。

春風亭一案中,明面上有十幾位官員被貶逐去職,軍部還有七人被斬,但在暗底裡還有一些關鍵位置的關鍵人物提前便被清洗,只不過因爲那些位置涉及到皇宮安危,影響太壞,所以消息被封鎖的很死。

那個春雨夜裡,羽林軍偏將曹寧迎來了宮中的林公公,也迎來了自己的死亡。先前還是階下囚的常三常思威,費六費經緯拿着陛下親筆聖旨,直接將此人斬殺在雨中,然後報了因病暴斃。

同樣是那個春雨夜裡,魚龍幫劉五劉思,縱馬馳槍,於驍騎營操場上,一槍挑了驍騎營副統領楚仁,報了十年前被陰之仇,也完成了陛下交付的使命。

也是在這場春雨夜後,大唐帝國上層的很多人知道了春風亭老朝這個名字,或者說開始正視這個名字,那些人也很想知道他身旁殺人如麻的蒙面月輪國少年是誰,卻無處問去。

朝小樹站在御花園湖畔,靜靜看着這片叫做離海的大湖,身上一襲青衫在湖風中微微擺動。

有太監宮女經過他身周,便會謙卑的側身避讓,人們現在已經知道他是誰,知道他會有怎樣的前程,毫不掩飾眼中的羨慕好奇甚至是敬慕。

朝小樹彷彿一無所覺,臉上沒有昨夜殺人時的冷厲,也看不到江湖草莽人物進入皇宮後應該有的緊張,神情瀟灑從容。

一尾金鯉魚從離海里躍起,躍過宮女們用花環編成的龍門,然後歡快地重新落入水中。

在很多人看來,朝小樹於今日之長安城,正如魚躍此時海,聲名大震之餘必將青雲直上。

但他並不如此想。

……

……

第154章 修佛(下)第236章 買湖第126章 七卷 天書(中)第66章 被追尋着的她第172章 罪惡之城(下)第103章 搬山第4章 我家桑桑不可能這麼可愛第189章 現在和當年的一些小事情第92章 世間哪裡有閒人第94章 燃燒的黑眸第73章 白骨山中一枯僧第242章 斂雷第125章 築籬打鐵第103章 京城夜第96章 戰鬥,勝佛第119章 一把劍(下)第205章 因爲認得,所以拔刀第46章 永不消失的冬天第64章 萬里之行只爲吃第108章 敢教日月換新天第30章 駐營地的選擇第108章 三人問案第279章 雪落第46章 有人闖山第69章 何以澆塊壘(下)第8章 一人死第18章 青山寂寞待人來第96章 戰鬥,勝佛第79章 懸空寺的因果第14章 難以入眠第115章 天生一對(下)第11章 何必說抱歉第96章 戰鬥,勝佛第10章 聲聲嘆第188章 歸來(下)第125章 不如不爭,不如不見第58章 風雨夜色皆能進第148章 比刀更重,比箭更快第39章 難道我會說假話?(下)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197章 最後一口氣第194章 掃地的老婦人第111章 紅了眼第166章 人間雲,血面佛第85章 闖宮第112章 農夫的反擊第86章 青帘馬車第124章 反正,都是劍(上)第2章 它第193章 天上人間第7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270章 解惑第62章 理還亂第127章 血饅頭第112章 晨鐘驚心,有佛光再至第20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下)第188章 囚而養之(下)第74章 在山上等着你第125章 築籬打鐵第9章 眼中無山,莫山山第171章 松鶴樓紀事(上)第247章 織柳第84章 入魔(九)第295章 論劍第13章 舉世之敵第11章 那劍悲鳴讚歎第82章 入魔(七)第173章 人生如題,各種癡(上)第51章 神輦北行第272章 觀雪悵然第120章 都是別人苦(下)第54章 漫天黃沙裡的告別回來了第108章 從天而降的身影第128 平靜的來源(上)第163章 斬過往第152章 十四年,去年夏天,今日拾階第157章 雪在燒第149章 在佛的世界裡狂奔第89章 初入公主府第85章 一杯花茶第90章 冥王的女兒(上)第262章 漁翁與邀約第97章 來相見第97章 河的兩岸(上)第85章 有人在等,有人在攔第55章 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第83章 入魔(八)第50章 書院算天(上)第270章 解惑第116章 二十三年聽蟬聲第186章 一,二,三,符箭!第116章 溫暖至滾燙的溼毛巾第44章 那些不值錢的事第45章 御史張貽琦之死亡第107章 坐井觀天第137章 小手中握着的將來第163章 我不想你走
第154章 修佛(下)第236章 買湖第126章 七卷 天書(中)第66章 被追尋着的她第172章 罪惡之城(下)第103章 搬山第4章 我家桑桑不可能這麼可愛第189章 現在和當年的一些小事情第92章 世間哪裡有閒人第94章 燃燒的黑眸第73章 白骨山中一枯僧第242章 斂雷第125章 築籬打鐵第103章 京城夜第96章 戰鬥,勝佛第119章 一把劍(下)第205章 因爲認得,所以拔刀第46章 永不消失的冬天第64章 萬里之行只爲吃第108章 敢教日月換新天第30章 駐營地的選擇第108章 三人問案第279章 雪落第46章 有人闖山第69章 何以澆塊壘(下)第8章 一人死第18章 青山寂寞待人來第96章 戰鬥,勝佛第79章 懸空寺的因果第14章 難以入眠第115章 天生一對(下)第11章 何必說抱歉第96章 戰鬥,勝佛第10章 聲聲嘆第188章 歸來(下)第125章 不如不爭,不如不見第58章 風雨夜色皆能進第148章 比刀更重,比箭更快第39章 難道我會說假話?(下)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197章 最後一口氣第194章 掃地的老婦人第111章 紅了眼第166章 人間雲,血面佛第85章 闖宮第112章 農夫的反擊第86章 青帘馬車第124章 反正,都是劍(上)第2章 它第193章 天上人間第7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270章 解惑第62章 理還亂第127章 血饅頭第112章 晨鐘驚心,有佛光再至第20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下)第188章 囚而養之(下)第74章 在山上等着你第125章 築籬打鐵第9章 眼中無山,莫山山第171章 松鶴樓紀事(上)第247章 織柳第84章 入魔(九)第295章 論劍第13章 舉世之敵第11章 那劍悲鳴讚歎第82章 入魔(七)第173章 人生如題,各種癡(上)第51章 神輦北行第272章 觀雪悵然第120章 都是別人苦(下)第54章 漫天黃沙裡的告別回來了第108章 從天而降的身影第128 平靜的來源(上)第163章 斬過往第152章 十四年,去年夏天,今日拾階第157章 雪在燒第149章 在佛的世界裡狂奔第89章 初入公主府第85章 一杯花茶第90章 冥王的女兒(上)第262章 漁翁與邀約第97章 來相見第97章 河的兩岸(上)第85章 有人在等,有人在攔第55章 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第83章 入魔(八)第50章 書院算天(上)第270章 解惑第116章 二十三年聽蟬聲第186章 一,二,三,符箭!第116章 溫暖至滾燙的溼毛巾第44章 那些不值錢的事第45章 御史張貽琦之死亡第107章 坐井觀天第137章 小手中握着的將來第163章 我不想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