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郭子儀的起伏

事實證明,郭子儀從來不說大話。

所謂的叛軍在他的手下,根本不是對手。

十五萬大軍三路進發,將燕軍打的節節敗退,最後雙方於香積寺展開決戰。

郭子儀本身就是老持承重之人,穩紮穩打之下,依靠着強大的部隊組織力,以及麾下士卒的精銳。

堂堂正正碾壓而過,一戰斬首六萬,叛軍剎那之間,便做鳥獸散,而古都長安,在叛軍麾下一年多的時間,也因此收復。

隨後郭子儀修整三日,繼續東征,東都洛陽,不戰而下。

隨後河南,河東,河西之亂,盡皆被郭子儀所平。

可以說到了這裡,實際上雖然叛軍依舊還有,但整個天下大勢,實際上已經是被郭子儀力挽狂瀾,給救了回來。

手提兩京,奉還天子。

唐肅宗,也終於能夠回到,這個屬於唐朝都城的地方。

同年十一月,郭子儀自洛陽入朝,肅宗派遣儀仗,列隊相迎,並且激動的說出了那句話。

“雖吾之家國,實有卿之再造!”

至此,安史之亂,進入尾聲。

但就像是上天開的一個玩笑一樣,順利的事情,往往不會毫無波瀾。

首先要確定的是,唐肅宗李亨,雖然沒有上昏君排行榜單,但並不意味着他就是一個很好的皇帝。

相反,安祿山叛亂就在眼前,安祿山原本就是唐朝的大將,大將叛亂天下動盪,那麼李亨對於其餘武將不放心,幾乎可以說是肯定的。

而同時,唐朝的中後期,都有一個相當恐怖且少爲人知的事情。

“宦官!”

劉秀:“宦官?什麼意思?”

嬴政:“又是太監當朝?”

李世民:“不至於吧?一些太監而已?”

衆人都有些不相信,但實際上,唐朝的中後期,官宦的權利,往往一手遮天,甚至要大到讓皇帝都爲之側目的情況。甚至許多事情,皇帝都要和宦官商議,才能實行。

很不巧的是,唐朝自李林甫,楊國忠之後,接下來掌權的人,同樣不是什麼好人。

這個人,叫做魚朝恩。

一名太監,同時深受唐肅宗的喜愛,又因爲叛亂在前,所以唐肅宗不敢給將領們過大的兵權,所以在接下來對於安慶緒部隊的掃蕩當中。

唐肅宗李亨,做出了令人窒息的決定。

那就是九路節度使當中,全都匯聚而來,出征掃平安慶緒,但爲了平權,這一次不設兵馬大元帥的職位,所有人,各自爲戰。

而且不僅如此,他還令魚朝恩爲監軍。協調各軍作戰。

浩浩蕩蕩的二十萬大軍,進攻鄴城,要一舉將安慶緒掃滅。

這時候的史思明,原本看天下大勢不對,已經投了,但隨後想了想,又起兵再判,雖然本身和安慶緒不對付,但也知道脣亡齒寒的道理。

所以這一次,鄴城之戰對手不僅僅只是安慶緒手裡的六萬兵馬,還有史思明的援軍。

但即便如此,雙方的實力對比,依舊是唐軍佔據優勢。

韓信:“我雖然不是不能夠理解李亨的想法,但這種做法毫無疑問,很蠢。”

趙匡胤:“就是怕武將造反啊,其實郭子儀都這樣了,造反也不圖什麼啊,六十多歲的人了,還信不過,何必呢?”

趙光義:“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樣首鼠兩端,最容易出事,男人嘛!氣魄一點,郭子儀都信不過,還能信誰呢?”

宋朝是對於李亨的想法,最有感觸的人,武將奪權,這是皇帝根本沒辦法的事兒。

所以李亨膽子小一點,似乎也沒啥太大的問題。

但這是從個人的角度,從大局角度來看,那就真的壞事了。

軍令不同,最容易出現問題。

果不其然,初期當中,郭子儀高歌猛進,渡黃河圍衛州,安慶緒率領大軍救援,郭子儀一個小小的誘敵之計。

就在衛州大敗安慶緒,斬首四萬餘,甚至連弟弟安慶和也被唐軍所捕殺。

隨後逃到鄴城,此時手裡真就只剩下了六萬兵馬。

安慶緒沒辦法,寫信向史思明求救。

這時候因爲李光弼的計謀敗露,史思明覆叛,攻取魏州,同時也已經封自己爲大聖燕王,接到安慶緒的消息。

史思明自魏州出兵,一個突襲,因爲唐軍之間沒有統一元帥,反而是被打了一個猝不及防。

腹背受敵,還好李光弼等人在鄴城南血戰,局勢好歹穩定了下來。

但雙方損失兵力雖然不大,但鄴城卻也圍不下去了,同時郭子儀所在的後軍,反而是因爲風沙驟起,遮天蔽日,吹石拔木,無奈撤退。

最終剿滅安慶緒的意圖,自然也未能達到。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魚朝恩不懂軍事,大軍互相之下全然沒有任何的配合,從而導致史思明刀子都捅到腰子上了,大軍尚且反應。

如果不是血戰,這一次,絕對又是一個大規模的潰敗,只是小輸,尚且還能夠接受。

但本身李亨對於結束安史之亂這件事情就相當的在意。

魚朝恩也是個腦子活絡的人,回師之後,別的沒幹,第一時間說郭子儀的問題,因爲郭子儀才導致了唐軍大敗,

郭子儀百般辯解,但唐肅宗李亨根本沒聽進去,或者說,他本身就不想聽,更或者說,他或許是知道,是因爲魚朝恩而導致的大敗。

但是他需要一個藉口,需要這個藉口,來解除郭子儀的軍職。

唐軍主力受損並不嚴重,因此唐肅宗李亨換了一手將領。

命令趙王李係爲天下兵馬大元帥,李光弼爲副帥。

按理說,這一次李光弼出馬,應當不是問題,在打仗這一塊兒,他的才華並不下於郭子儀。

同時安慶緒和史思明本就不對付,史思明在唐軍退走之後,直接殺了安慶緒,自立爲應天皇帝。

隨後史思明略施小計,派人謠傳自己部隊歸心似箭,毫無戰心。

魚朝恩聽信了這個消息,告知於唐肅宗,肅宗也覺得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於是乎,玄宗故事來了波重演。

李亨催促李光弼進攻,李光弼無奈進軍,落入圈套,唐軍大敗,一戰之下,河南,懷州等地全都丟失。

史思明直接南渡。隨後邙山再戰再敗,東都洛陽,再陷賊人之手。

不過隨後,因爲史思明進攻長安屢屢受挫,怒火之下揚言要斬殺將士。

隨後將士們直接謀反,擁立了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雙方再一次的陷入到了僵持的局面。

原本在朝中衆人的聲援下,李光弼失敗,郭子儀就要要帶兵出征,但大太監魚朝恩從中作梗,此事無奈作罷。

隨後洛陽陷落,再隨後,河中,太原,兩地叛亂。

朝廷這時候,纔在萬般無奈之下,再次啓用郭子儀.....

但卻不是讓郭子儀率兵出征,而是讓郭子儀平叛。

郭子儀走馬上任,加封汾陽郡王,迅速平定叛亂。

但等待他的,不是朝廷的重用,亦或者是令他出兵平叛。

而是一道聖旨,罷免軍權,任肅宗山陵使,督建皇陵......這時候,東都洛陽,甚至仍舊在史朝義的手中......

第一百二十五章:誰不喜歡呢第二十四章:寶船!寶船!第六十四章:不會出問題的第二百三十八章:簡單的第六名第二百三十五章:沒錢弟二百一十八章:一個夢第二百章:背水一戰第二百二十七章:能屈能伸第六十四章:不會出問題的第二百四十五章:結拜第一百五十章:慕容玄恭,真君子也!第二十一章:第六名,永樂大帝,朱棣第二百一十二章:思考第九章:父親!第二十六章:漢高祖,劉邦第一百四十章:岳飛,岳飛!第一百一十八章:不如一頭豬第二百二十三章:不堪一擊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名,隋煬帝楊廣第十五章:夜晚~~第二百一十一章:奉詔第一百七十四章:獅子山下,龍江之戰第八十章:和我扯上關係了?第一百七十八章:麻了,真的麻了第二十七章:沉默的始皇帝第二百四十二章:此心光明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名,隋煬帝楊廣第一百八十一章:王翦與李牧第一百九十九章:入關中第一百零一章:仙人好這一口?第六十七章:回家第一百一十章:下一個系列可能的選擇第九十九章:陳後主第二百五十四章:王朝雲第三十章:漢武帝,劉徹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名第二百一十九章:穩固的皇朝第二百三十八章:簡單的第六名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三名是個黴比第四十四章:這就叫離譜嗷第一百九十四章:或許有點水平,但不厲害第一百二十九章:大運河與科舉,笑話第二百五十九章:飛第二百二十七章:能屈能伸第一百零四章:最可愛的人第六十六章:我當然是明白的第二百八十三章: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第九十一章:毛骨悚然的話語第十九章:難以置信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名第一百零二章:張麗華第二百三十一章:無奈的諷刺第三十二章:雄才大略第七十六章:真被噁心了第一百三十三章:還請仙人贖罪!第二百六十七章:哀怨詞第一百九十二章:白起與韓信第三十七章:朱元璋!第七十一章:我真是太機智了!第九十九章:陳後主第一百二十五章:誰不喜歡呢第一百六十二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二百八十一章:絕了第二百三十六章:屬於第二百一十一章:奉詔第七十九章:來人第一百零三章:處置第五十七章:胡亥的所作所爲第二百一十九章:穩固的皇朝第二百七十八章:一次,兩次第一百三十四章:不如去寶船上?第一百三十六章:戰爭的前奏第一百二十章:第二次的南下第一百五十三章:如此遙遠第八十一章:完顏構第二百五十一章:明月夜,短松岡第二百章:背水一戰第二百六十一章:真的不行第二百七十七章:喝酒第六十章:純陽山第五十四章:殺!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淡的結尾第五十章:第一名!第一百三十六章:戰爭的前奏第二百六十八章:李靖的想法第一百五十九章:安史之亂,郭子儀第一百四十二章:北上第九十四章:恍然大悟第七十八章:殺!第九十二章:劉宏:殺就完事了第二百六十二章:有情有義第一百九十七章:兵仙,韓信第二百七十五章:張居正第一百四十六章:落幕第二百二十五章:人的一生第十六章:苦命鴛鴦第一百三十二章:隋煬帝的恐怖想法第一百六十章:此行不捷,臣必死也!第一百三十六章:戰爭的前奏
第一百二十五章:誰不喜歡呢第二十四章:寶船!寶船!第六十四章:不會出問題的第二百三十八章:簡單的第六名第二百三十五章:沒錢弟二百一十八章:一個夢第二百章:背水一戰第二百二十七章:能屈能伸第六十四章:不會出問題的第二百四十五章:結拜第一百五十章:慕容玄恭,真君子也!第二十一章:第六名,永樂大帝,朱棣第二百一十二章:思考第九章:父親!第二十六章:漢高祖,劉邦第一百四十章:岳飛,岳飛!第一百一十八章:不如一頭豬第二百二十三章:不堪一擊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名,隋煬帝楊廣第十五章:夜晚~~第二百一十一章:奉詔第一百七十四章:獅子山下,龍江之戰第八十章:和我扯上關係了?第一百七十八章:麻了,真的麻了第二十七章:沉默的始皇帝第二百四十二章:此心光明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名,隋煬帝楊廣第一百八十一章:王翦與李牧第一百九十九章:入關中第一百零一章:仙人好這一口?第六十七章:回家第一百一十章:下一個系列可能的選擇第九十九章:陳後主第二百五十四章:王朝雲第三十章:漢武帝,劉徹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名第二百一十九章:穩固的皇朝第二百三十八章:簡單的第六名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三名是個黴比第四十四章:這就叫離譜嗷第一百九十四章:或許有點水平,但不厲害第一百二十九章:大運河與科舉,笑話第二百五十九章:飛第二百二十七章:能屈能伸第一百零四章:最可愛的人第六十六章:我當然是明白的第二百八十三章: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第九十一章:毛骨悚然的話語第十九章:難以置信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名第一百零二章:張麗華第二百三十一章:無奈的諷刺第三十二章:雄才大略第七十六章:真被噁心了第一百三十三章:還請仙人贖罪!第二百六十七章:哀怨詞第一百九十二章:白起與韓信第三十七章:朱元璋!第七十一章:我真是太機智了!第九十九章:陳後主第一百二十五章:誰不喜歡呢第一百六十二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二百八十一章:絕了第二百三十六章:屬於第二百一十一章:奉詔第七十九章:來人第一百零三章:處置第五十七章:胡亥的所作所爲第二百一十九章:穩固的皇朝第二百七十八章:一次,兩次第一百三十四章:不如去寶船上?第一百三十六章:戰爭的前奏第一百二十章:第二次的南下第一百五十三章:如此遙遠第八十一章:完顏構第二百五十一章:明月夜,短松岡第二百章:背水一戰第二百六十一章:真的不行第二百七十七章:喝酒第六十章:純陽山第五十四章:殺!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淡的結尾第五十章:第一名!第一百三十六章:戰爭的前奏第二百六十八章:李靖的想法第一百五十九章:安史之亂,郭子儀第一百四十二章:北上第九十四章:恍然大悟第七十八章:殺!第九十二章:劉宏:殺就完事了第二百六十二章:有情有義第一百九十七章:兵仙,韓信第二百七十五章:張居正第一百四十六章:落幕第二百二十五章:人的一生第十六章:苦命鴛鴦第一百三十二章:隋煬帝的恐怖想法第一百六十章:此行不捷,臣必死也!第一百三十六章:戰爭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