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李承乾爲何會造反?

第142章 李承幹爲何會造反?

【在貞觀之前的魏徵雖然也很有才華,但卻並不知名。

真正讓魏徵名垂千古的,還是他在唐太宗時期的“直言犯諫”。

正所謂“文死諫,武死戰”,一個國家想要蒸蒸日上,必定會有賭上一切爲之奮鬥的偉大先驅!】

【歷史上“武死戰”的名人有許多,丁汝昌、盧象升、姜維等等都是。

不過歷史上雖然也有許多言官,但真正名垂千古的卻不多,魏徵是一個,包拯又是一個,其他人恐怕就差點意思了。】

“丁汝昌是誰?好像沒聽過啊!”

“包拯是哪個朝代的人?會進入排行榜嗎?”

“沒有聽說過,應該是後世的吧。”

“包青天啊!那肯定是了啊!”

【不過要當一名“諍臣”可不容易,首先你得遇到一位心胸開闊的皇帝,不然下場恐怕不太好。

比如大明朝最有名的諫臣劉伯溫,雖然他輔佐明太祖朱元璋開創了大明基業,但自己最後卻落得客死異鄉的結果,不免讓人無比的惋惜。

因此作爲諫臣最重要的前置條件就是:一定要遇到一個心懷寬廣,心懷萬民的皇帝!

這樣纔能有個的結果,不然恐怕只有一條不歸路。】

老朱感覺自己又被蘇遷洗了一次腦袋,不過他臉皮厚,還能穩得住。

【被稱爲千古第一諫臣的魏徵,便是遇到了一位好君主,一位心懷寬廣、心懷萬民的好君主唐太宗李世民。

他幫助唐太宗建造了大唐繁榮的基礎,李世民也成就了魏徵的一朝諫臣,青史留名,使魏徵成爲歷朝歷代文人學習模仿的楷模、榜樣。】

“朕和魏徵乃相互成就,共創繁榮盛世,此乃一段佳話!”唐太宗李世民的自誇,多少還是顯得有些不要臉了。

【然後,要想當一名優秀的“諍臣”還需要有紮實的知識功底,深謀遠慮的智慧,和過人的膽識和勇氣。

沒有知識、沒有智慧、沒有眼力和膽識,那不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嗎?】

“?”

“朕怎麼感覺這句話味道不對?”

“哈哈哈哈!蘇上神真是越來越壞了!!”

【魏徵以直言敢諫而聞名。李世民問魏徵:“君主怎樣能夠明辨是非,怎樣叫昏庸糊塗?”魏徵答:“廣泛地聽取意見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個人就會昏庸糊塗。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據《貞觀政要》記載統計,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十餘萬言”。

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難以倫比的。

魏徵對唐太宗的諫言裡最著名的是《諫太宗十思疏》,不過由於篇幅過長,咱們就不念了。

《諫太宗十思疏》大概得意思就是,魏徵以古代帝王爲鑑,指出很多君王都曾經像唐太宗那樣,雖然成功開國,可是能夠堅持做到底的卻並不多。

由此點明瞭帝王基業“取之易守之難”的道理,誠懇地希望唐太宗能夠嚴格做好自我約束,做好“思知足、思知止、思謙沖”等十思,擇善而從之,才能君臣相安,大唐繁榮昌盛。】

“.”

“啊!好可惜!!”

“蘇上神這是偷懶了吧?其實我們最想聽的就是這個啊!”

【魏徵的存在,對於李世民就是一面反思自己的鏡子。

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很大一部分,就是李世民與羣臣共同治理的結果,想要靠一個人成就盛世偉業,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李世民這裡,魏徵得到了重用,發揮了自己的才能。

到貞觀十七年時魏徵去世,唐太宗追贈魏徵司空、相州都督,諡號文貞。】

【當魏徵死的時候,唐太宗很難過,他流着眼淚說道:“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李世民還爲此廢朝五日,親自率領百官出城送別,併爲魏徵書寫碑文,可見魏徵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陛下!老臣對您多有苛責,您還如此愛惜老臣臣這一生,無悔了!”魏徵感動得已經涕泗橫流了。

【不過,在魏徵僅僅死了半年之後,李世民卻又親手推倒了魏徵的墓碑。】

“嘎?!”剛剛還哭得老淚縱橫的魏徵,頓時呆若木雞。

“咳咳咳!!”就連萬朝交流空間裡李世民,都差點咬了舌頭,但也把自己噎了個夠嗆。

許多唐朝之前的百姓、官員們,也都感覺彷彿遭到了當頭一盆涼水,紛紛愣住了,

“不會吧?難道這唐太宗是裝出來的?”

“雖然是人走茶涼可這麼做,真的不會讓其他人心寒嗎?”

“我覺得事出反常必有妖,且看蘇上神後續怎麼說?!”

【不過事情的起因並不複雜,是因爲魏徵曾經推薦給唐太宗的侯君集和杜正倫,這兩個人出事了。

侯君集因爲貪財而被囚禁,之後又捲入太子李承幹謀反事件之中,被唐太宗下令處死。

杜正倫也因爲太子謀反事件受到牽連,被罷免官職發配流放。】

這話一出,彷彿在李世民所在的世界裡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而且還是核彈級別的!

侯君集和杜正倫身邊的人,頓時齊刷刷將目光放在了他們倆的身上,看得他倆毛骨悚然。

至於李承幹.他現在已經嚇得癱倒在地,嘴裡一直唸叨着“不可能怎麼可能我爲什麼要反.”之類的。

而李世民看到李承乾造反,他第一反應也是“不可能”,繼而纔開始理智思考起“爲什麼?”

不過李世民其實已經提前知道了自己下一任的皇帝是李治,而非李承幹,但他始終在迴避這個問題,以爲僅僅是兄弟間的爭鬥,卻沒想到李承幹竟然會造反!

要知道,李世民十分喜歡他這個兒子的。

作爲李世民的嫡長子,李承幹在李世民即位後的兩個月就被立爲了太子,那時候他才僅僅僅8歲。

而且李承幹也天資聰穎,雖有足疾,但“不廢步履”,極得唐太宗寵愛。

在他12歲的時候,太宗甚至下令讓其在尚書省聽訟,“有不扶者,於東宮上啓,令承幹決斷”。

唐高祖駕崩後,太宗“行孝”時,便令他“居守監國”,如果事情按照這樣的劇本發展下去,李承幹繼承大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是什麼,讓承幹走上了謀反的道路?”李世民終於決定要正視起這件事情了,他下定決心道:“等會交流會開始的時候,朕得好好問問隆基是怎麼一回事兒,承乾造反這件事他應該多少事知道一點兒內幕的.吧?”

(本章完)

284.第283章 精於謀事,拙於謀身第55章 迥然不同的抉擇第111章 被低估的名將,秦瓊秦叔寶221.第221章 晚年蘇定方,八千破十萬!266.第265章 相愛相殺的君臣163.第163章 白帝託孤,五伐中原240.第240章 四位軍神??第6章 豐厚的獎勵?254.第254章 戰國四名將之一,王翦第91章 歷史十大猛將!第37章 玄武門事變,痛苦崩潰的李世民第111章 被低估的名將,秦瓊秦叔寶212.第212章 華夏曆史十大軍神!第75章 慘痛的教訓,落後就要捱打163.第163章 白帝託孤,五伐中原第42章 萬古一帝,秦始皇!第16章 讓我們成全彼此吧!(感謝【秦九指】第52章 大型認親現場213.第213章 月黑風高夜,正是殺胡時!199.第199章 始於才華,終於多情第145章 羣星捧月月隱平,治世夜空燦月明179.第179章 斷腸英女,朱淑真第32章 改着改着,好像有點改歪了第80章 小聰明,大悲劇265.第264章 古之名將韓 白 衛 霍,豈能及也187.第187章 月明中天,羣星失燦272.第271章 我走了,順便帶走了一羣人第75章 慘痛的教訓,落後就要捱打205.第205章 沒有最慘,只有更慘208.第208章 李隆基也開始蠢蠢欲動了第76章 大金千古名臣完顏構179.第179章 斷腸英女,朱淑真277.第276章 劉裕與劉穆之171.第171章 掃滅六國,一統華夏 (加更,求第52章 大型認親現場171.第171章 掃滅六國,一統華夏 (加更,求第137章 關鍵時刻總有他的身影第85章 朕的決斷依舊英明(感謝【人在江湖E197.第197章 全殲金軍!251.第251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40章 終於還是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第112章 相愛相殺的“門神”第154章 脣亡齒寒,老兄弟也會害怕啊第148章 真想訛他們一回啊!第92章 生不逢時的悲劇英雄,盧象升第14章 都是我劉邦的手足兄弟,至愛親朋(感167.第167章 逐漸疏離的君臣247.第247章 傾舉國之力,滅心腹之患!160.第160章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276.第275章 寒門天才謀士劉穆之第67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87章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230.第230章 匈奴的爸爸衛青172.第172章 神武秘境令,著名戰場漠北之站276.第275章 寒門天才謀士劉穆之278.第277章 古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今其時也257.第257章 王翦老矣,尚能滅國!第73章 回來第一件事:招攬忠臣,點殺奸臣!208.第208章 李隆基也開始蠢蠢欲動了271.第270章 用人照疑,疑人照用第94章 百人斬,楊再興!第29章 開局一個碗,誰能比他慘?第116章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第31章 改革制度,老朱也是一把好手第13章 悲慘的朱重八第70章 牡丹花下死中風也風流第29章 開局一個碗,誰能比他慘?214.第214章 西域烽煙起第3章 原來,這是上天對朕的啓示?第87章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182.第182章 左手抱娃,右手提刀!第130章 張居正,一個複雜的人274.第273章 自比張良的張賓269.第268章 閃擊突厥261.第260章 名聞海內,威震諸侯224.第224章 艱難的崛起之路第104章 暴斃的呂蒙,被嚇懵的孫權179.第179章 斷腸英女,朱淑真第147章 逐漸瘋狂起來的交流會206.第206章 蔡昭姬的悲慘境遇和恐怖實力第114章 匈奴人的剋星,大漢朝的天選之子239.第239章 單騎退吐蕃242.第242章 大唐二李李勣236.第236章 李隆基:我怎麼突然就成了太上第1章 萬朝視頻共享平臺第51章 君王死社稷,而他是真的死了262.第261章 韓信與龍且235.第235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第62章 急功近利,窮兵黷武的楊廣254.第254章 戰國四名將之一,王翦211.第211章 沒關係,我會出手第47章 歷史十大昏庸皇帝!第94章 百人斬,楊再興!第51章 君王死社稷,而他是真的死了233.第233章 安史之亂,安祿山第122章 楚漢爭霸第136章 救時宰相,姚崇第60章 盛極而衰,但也不用衰的這麼徹底啊268.第267章 盡收南方第63章 這就是你想知道的大清後續
284.第283章 精於謀事,拙於謀身第55章 迥然不同的抉擇第111章 被低估的名將,秦瓊秦叔寶221.第221章 晚年蘇定方,八千破十萬!266.第265章 相愛相殺的君臣163.第163章 白帝託孤,五伐中原240.第240章 四位軍神??第6章 豐厚的獎勵?254.第254章 戰國四名將之一,王翦第91章 歷史十大猛將!第37章 玄武門事變,痛苦崩潰的李世民第111章 被低估的名將,秦瓊秦叔寶212.第212章 華夏曆史十大軍神!第75章 慘痛的教訓,落後就要捱打163.第163章 白帝託孤,五伐中原第42章 萬古一帝,秦始皇!第16章 讓我們成全彼此吧!(感謝【秦九指】第52章 大型認親現場213.第213章 月黑風高夜,正是殺胡時!199.第199章 始於才華,終於多情第145章 羣星捧月月隱平,治世夜空燦月明179.第179章 斷腸英女,朱淑真第32章 改着改着,好像有點改歪了第80章 小聰明,大悲劇265.第264章 古之名將韓 白 衛 霍,豈能及也187.第187章 月明中天,羣星失燦272.第271章 我走了,順便帶走了一羣人第75章 慘痛的教訓,落後就要捱打205.第205章 沒有最慘,只有更慘208.第208章 李隆基也開始蠢蠢欲動了第76章 大金千古名臣完顏構179.第179章 斷腸英女,朱淑真277.第276章 劉裕與劉穆之171.第171章 掃滅六國,一統華夏 (加更,求第52章 大型認親現場171.第171章 掃滅六國,一統華夏 (加更,求第137章 關鍵時刻總有他的身影第85章 朕的決斷依舊英明(感謝【人在江湖E197.第197章 全殲金軍!251.第251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40章 終於還是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第112章 相愛相殺的“門神”第154章 脣亡齒寒,老兄弟也會害怕啊第148章 真想訛他們一回啊!第92章 生不逢時的悲劇英雄,盧象升第14章 都是我劉邦的手足兄弟,至愛親朋(感167.第167章 逐漸疏離的君臣247.第247章 傾舉國之力,滅心腹之患!160.第160章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276.第275章 寒門天才謀士劉穆之第67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87章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230.第230章 匈奴的爸爸衛青172.第172章 神武秘境令,著名戰場漠北之站276.第275章 寒門天才謀士劉穆之278.第277章 古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今其時也257.第257章 王翦老矣,尚能滅國!第73章 回來第一件事:招攬忠臣,點殺奸臣!208.第208章 李隆基也開始蠢蠢欲動了271.第270章 用人照疑,疑人照用第94章 百人斬,楊再興!第29章 開局一個碗,誰能比他慘?第116章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第31章 改革制度,老朱也是一把好手第13章 悲慘的朱重八第70章 牡丹花下死中風也風流第29章 開局一個碗,誰能比他慘?214.第214章 西域烽煙起第3章 原來,這是上天對朕的啓示?第87章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182.第182章 左手抱娃,右手提刀!第130章 張居正,一個複雜的人274.第273章 自比張良的張賓269.第268章 閃擊突厥261.第260章 名聞海內,威震諸侯224.第224章 艱難的崛起之路第104章 暴斃的呂蒙,被嚇懵的孫權179.第179章 斷腸英女,朱淑真第147章 逐漸瘋狂起來的交流會206.第206章 蔡昭姬的悲慘境遇和恐怖實力第114章 匈奴人的剋星,大漢朝的天選之子239.第239章 單騎退吐蕃242.第242章 大唐二李李勣236.第236章 李隆基:我怎麼突然就成了太上第1章 萬朝視頻共享平臺第51章 君王死社稷,而他是真的死了262.第261章 韓信與龍且235.第235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第62章 急功近利,窮兵黷武的楊廣254.第254章 戰國四名將之一,王翦211.第211章 沒關係,我會出手第47章 歷史十大昏庸皇帝!第94章 百人斬,楊再興!第51章 君王死社稷,而他是真的死了233.第233章 安史之亂,安祿山第122章 楚漢爭霸第136章 救時宰相,姚崇第60章 盛極而衰,但也不用衰的這麼徹底啊268.第267章 盡收南方第63章 這就是你想知道的大清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