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第402章 小師叔和小姑娘

第402章 小師叔和小姑娘

老儒士將通關文牒交還給那個名叫陳平安的年輕人。

這位書院夫子對此人印象極好。

老夫子又看了眼陳平安,揹着長劍和書箱,很順眼。

負笈仗劍,遊學萬里,本就是我們讀書人會做、也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情。

陳平安問道:“先生認識一個叫李寶瓶的小姑娘嗎,她喜歡穿紅棉襖紅襦裙。”

老夫子哈哈笑道:“咱們書院誰不知道這丫頭,莫說是書院上上下下,估摸着連大隋京城都給小姑娘逛遍了,每天都朝氣勃勃,看得讓我們這些快要走不動路的老傢伙羨慕不已,這不今天就又翹課偷溜出書院,你如果早來半個時辰,說不定剛好能碰到小寶瓶。”

陳平安問道:“就她一個人離開了書院?”

老夫子點頭道:“次次如此。”

看到陳平安神色擔憂,老夫子笑道:“放心,小姑娘出去那麼多回,都不曾出過紕漏,畢竟是書院弟子,何況我們大隋京城一向安穩,民風樸素,加上禮部尚書又是書院山主,經常要來這座小東山與幾位副山主喝茶,不會有事的。”

陳平安這才微微放心。

老夫子問道:“怎麼,這次拜訪山崖書院,是來找小寶瓶的?看你通關文牒上的戶籍,也是大驪龍泉郡人氏,不但是小姑娘的同鄉,還是親戚?”

陳平安笑道:“只是同鄉,不是親戚。幾年前我跟小寶瓶他們一起來的大隋京城,只是那次我沒有登山進入書院。”

老夫子心中有些奇怪,當年這撥龍泉郡孩子進入新山崖書院求學,先是派遣精銳騎軍去往邊境接送,之後更是皇帝陛下親臨書院,很是隆重,還龍顏大悅,御賜了東西給所有遊學孩子,這個名爲陳平安的大驪年輕人,照理說即便沒有進入書院,自己也該看到一兩眼纔對。

老夫子問道:“你要在這邊等着李寶瓶返回書院?”

陳平安點點頭。

他當然希望在山崖書院,第一眼看到的人,是小寶瓶。

李槐,林守一,於祿謝謝,陳平安當然也要去看看,尤其是年紀最小的李槐。

只是他們都比不上秋冬春紅棉襖、唯有夏天紅裙裳的小姑娘。陳平安從不否認自己的私心,他就是與小寶瓶最親近,遊學大隋的路上是如此,後來獨自去往倒懸山,同樣是只寄信給了李寶瓶,然後讓收信人的小姑娘幫着他這位小師叔,捎帶其餘信件給他們。桂花島之巔那幅範氏畫師所繪畫卷,一樣只送了李寶瓶一幅,李槐他們都沒有。

這種親疏有別,林守一於祿謝謝肯定很清楚,只是他們未必在意就是了,林守一是修道美玉,於祿和謝謝更是盧氏王朝的重要人物。

至於窩裡橫是一把好手的李槐,大概到如今還是覺得陳平安也好,阿良也罷,都跟他最親。

老夫子擺手笑道:“我勸你們還是先進書院客舍放好東西,李寶瓶每次偷溜出去,哪怕是一大早就動身,仍是最早都要黃昏時分才能回來,沒有哪次例外,你要是在這門口等她,最少還要等三個時辰,沒有必要。”

陳平安想了想,轉頭看了看裴錢三人,如果只有自己,他是不介意在這邊等着。

他轉頭看了眼大街盡頭。

朱斂一直在打量着山門後的書院建築,依山而建,雖是大隋工部新建,卻極爲用心,營造出一股素雅古拙之氣。

這座從大驪搬遷到大隋京城的這座山崖書院,昔年浩然天下的儒家七十二書院之一。

這是朱斂離開藕花福地後見到的第一座儒家書院。

聖人講學處,書聲琅琅地,名聲著天下。

山崖書院在大驪建造之初,首任山主就提出了一篇開明宗義的爲學之序,主張將學問思辨四者,落在行之一字上。

在朱斂舉目打量書院之時,石柔始終大氣都不敢喘。

石柔雖然寄居於一副仙人遺蛻,其實能夠抵禦那股無形的浩然正氣,但是鬼魅陰物的本能,仍是讓她心中驚懼不已。

裴錢始終一言不發,好像比石柔還要緊張。

在老龍城下船之時,還在心中揚言要會一會李寶瓶的裴錢,結果到了大隋京城大門那邊,她就開始發虛。

到了山崖書院山門口,更是犯怵。

陳平安笑問道:“敢問先生,如果進了書院入住客舍後,我們想要拜訪茅山主,是否需要事先讓人通報,等待答覆?”

老先生笑道:“其實通報意義不大,主要是我們茅山主不愛待客,這幾年幾乎謝絕了所有拜訪和應酬,便是尚書大人到了書院,都未必能夠見到茅山主,不過陳公子遠道而來,又是龍泉郡人氏,估計打個招呼就行,咱們茅山主雖然治學嚴謹,其實是個好說話的,只是大隋名士歷來重玄談,才與茅山主聊不到一塊去。”

陳平安仍是沒有立即走入書院,問道:“如果我沒有記錯,負責大隋京城治安秩序的,是步軍統領衙門?”

老先生心中瞭然,看來還是擔心李寶瓶,笑道:“正是如此,而且那座衙門主官的幼子,如今就在書院求學。”

陳平安又鬆了口氣。

陳平安再問過了一些李寶瓶的瑣碎事情,才與那位老先生告辭,走入書院。

裴錢走得步伐沉重,尤其是過門之後,一段坡度平緩的山路,走得像是在下河蹚水,雪地跋涉。

書院有專門招待學子親戚長輩的客舍,當年李二夫婦和女兒李柳就住在客舍之中。

書院只是象徵性收取了些銅錢,每間客舍一天才十文錢,得知如今客舍入住不多後,陳平安一口氣要了四間毗鄰客舍。

各自放了行禮,裴錢來到陳平安屋子這邊抄書。

陳平安摘下了竹箱,甚至連腰間養劍葫和那把半仙兵“劍仙”一併摘下。

朱斂來問要不要一起遊覽書院,陳平安說暫時不去,裴錢在抄書,更不會理睬朱斂。

朱斂就去敲石柔的屋門,渾身不自在的石柔心情不佳,朱斂又在外邊說着文縐縐中帶着葷味的怪話,石柔就打賞了朱斂一個滾字。

朱斂只得獨自一人去閒逛書院。

————

李寶瓶可能已經比在這座京城土生土長的老百姓,還要更加了解這座京城。

她去過南邊那座被老百姓暱稱爲糧門的天長門,通過運河而來的糧食,都在那裡經過戶部官員勘驗後儲入糧倉,是四方糧米匯聚之處。她曾經在那邊渡口蹲了小半天,看着忙忙碌碌的官員和胥吏,還有汗流浹背的挑夫。還知道那裡有座香火鼎盛的狐仙祠,既不是朝廷禮部認可的正統祠廟,卻也不是淫祠,來歷古怪,供奉着一截色澤光潤如新的狐尾,有瘋瘋癲癲、神神道道販賣符水的老婦人,還有聽說是來自大隋關西的摸骨師,老頭兒和老嫗經常吵架來着。

她去過長福寺廟會,人山人海,她就很眼饞一種用牛角製成的筒蛇,來這邊的有錢人很多,就連那些比權貴子弟瞧着還要趾高氣昂的長隨僕役,都喜歡穿着染黑川鼠皮衣,混充貂皮裘衣。

李寶瓶還去過皇城邊上,在那邊也蹲了好多個下午,才知道原來會有許多輿夫、繡娘,這些不是宮裡人的人,一樣可以進出皇城,只是需要隨身攜帶腰牌,其中就有一座編撰歷朝國史、纂修史書的文華館,外聘了不少書手紙匠。

再繞着去北邊的皇城後門,那邊叫地久門,李寶瓶去的次數更多,因爲那邊更熱鬧,曾經在一座雜銀鋪子,還看到一場鬧哄哄的風波,是當兵的抓蟊賊,氣勢洶洶。後來她跟附近鋪子掌櫃一問,才知道原來那個做不乾淨生意、卻能日進斗金的鋪子,是個銷贓的窩點,售賣之物,多是大隋皇宮裡邊偷竊而出的御用物件,偷偷藏下來的一些個荷包香囊,甚至連一座宮殿修繕溝渠的錫片,都被偷了出來,宮廷歲修剩餘下來的邊角料,同樣有宮外的商販覬覦,許多造辦處的報失報損,更是利潤豐厚,尤其是金玉作、匣裱作這幾處,很容易夾帶出宮,變成真金白銀。

李寶瓶當時不太明白,就在皇帝陛下的眼皮子底下,怎麼都敢有人偷皇帝家的東西。與她混熟了的老掌櫃便笑着說,這叫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李寶瓶還去過距離地久門不遠的繡衣橋,那邊有個大湖,只是給一座座王府、高官府邸的院牆合夥攔住了。步軍統領衙門就坐落在那邊一條叫貂帽衚衕的地方,李寶瓶吃着糕點來回走了幾趟,因爲有個她不太喜歡的同窗,總喜歡吹噓他爹是那衙門裡頭官帽子最大的,就算他騎在那邊的石獅子身上撒尿都沒人敢管。

李寶瓶還去過城南邊的中官巷,是好多年邁宦官、白頭宮女離開皇宮後頤養天年的地方,那邊寺廟道觀很多,就是都不大,那些宦官、宮女多是不遺餘力的供養人,而且無比虔誠。

所以李寶瓶經常能夠看到駝背老人,僕役扶着,或是獨自拄拐而行,去燒香。

逛蕩次數多了,李寶瓶就知道原來資歷最深的宮女,被譽爲內廷姥姥,是服侍皇帝皇后的年長女官,其中每天清晨爲皇帝梳頭的老宮人,地位最爲尊榮,有些還會被恩賜“夫人”頭銜。

在京城東邊,有着大隋最大的坊市,商鋪衆多,車馬往來,人流即錢流。其中又有李寶瓶最愛閒逛的書坊,一些膽子大的書鋪掌櫃,還會偷偷販賣一些依照朝廷律法,不能放行出關出境的書籍。各個藩屬國使節,往往會派遣僕役私下購買,但是運氣不好的,一旦遇上坊丁巡查,就要被揪去衙門吃掛落。

這三年裡。

不管棉襖還是衣裳、總是一抹大紅顏色的小姑娘,攙扶過許多去燒香的蹣跚老人,幫站在樹底下大哭的孩子,上樹拿下紙鳶,

給裝着木炭陷入大雪泥濘中的牛車,與衣衫襤褸的老翁一起推車,看過街巷拐角處的老人下棋,在一座座古董鋪子踮起腳跟,詢問掌櫃那些文案清供的價錢,在天橋底下坐在臺階上,聽着說書先生們的故事,無數次在大街小巷與挑擔子吆喝的小販們擦肩而過,還給在地上擰打成一團的孩子勸架拉開……

小姑娘聽過京城上空悠揚的鴿哨聲,小姑娘看過搖搖晃晃的漂亮紙鳶,小姑娘吃過覺得天底下最好吃的餛飩,小姑娘在屋檐下躲過雨,在樹底下躲着大太陽,在風雪裡呵氣取暖而行……

今天李寶瓶又去逛了書坊,去的路上,午飯是吃了一間價廉物美的小飯館兒,回的路上,換了一家祖傳手藝的小巷麪館,老掌櫃和老闆娘都跟她很熟了,經常說要便宜些算錢,要不就乾脆不收錢了,可是李寶瓶都沒答應,說可能下次就要便宜了哦,只是一次次的下次,兩家館子也沒這麼個機會,久而久之,就只當是小姑娘在說客氣話,不願意讓他們的小本買賣少賺那幾文錢,只是他們其實都想笑,遇上這麼個可愛又懂事的客人,他們就算再掙錢不易,也不會計較那點錢的。

暮色裡。

李寶瓶的飛奔身影,出現在山崖書院門外的那條大街上。

小姑娘覺得書上說歲月如梭、白駒過隙,好像不太對唉,怎麼到了她這兒,就走得慢悠悠、急死個人呢?

一個眼睛裡好像只有遠方的紅襦裙小姑娘,與看門的老夫子飛快打了聲招呼,一衝而過。

正在打盹的老先生想起一事,向那個背影喊道:“小寶瓶,你回來!”

李寶瓶沒有停下身形,雙手揮動,原地踏步,扭頭看了眼正在朝自己招手的老夫子,便倒退而跑,竟然跑得還不慢……

李寶瓶倒退着跑回了門口,站定,問道:“樑先生,有事嗎?”

姓樑的老先生好奇問道:“你在路上沒遇到熟人?”

李寶瓶瞪大眼睛,搖頭道:“沒啊。”

老先生笑問道:“那你今兒是不是沒從白茅街那邊拐進來?”

李寶瓶點頭道:“對啊,怎麼了?”

老先生笑眯眯問道:“寶瓶啊,回答你的問題之前,你先回答我的問題,你覺得我學問大不大?”

李寶瓶想了想,“比茅山主小一些。”

老先生頓時給這位實誠的小姑娘,噎得說不出話來。

不過換個角度去想,小姑娘把自己跟一位儒家書院聖人作比較,怎麼都是句好話吧?

於是老先生心情還不錯,就告訴李寶瓶有個年輕人來書院找她了,先是在門口站了挺久,後來去了客舍放下行李,又來這邊兩次,最後一趟是半個時辰前,來了就不走了。

老先生笑道:“我就勸他不用着急,我們小寶瓶對京城熟悉得跟逛蕩自家差不多,肯定丟不掉,可那人還是在這條街上來來回回走着,後來我都替他着急,就跟他講你一般都是從白茅街那邊拐過來的,估計他在白茅街那邊等着你,見你不着,就又往前走了些路,想着早些瞧見你的身影吧,所以你們倆才錯過了。不打緊,你在這兒等着吧,他保準很快回來了。”

李寶瓶猛然轉身,就要飛奔離去。

老先生着急道:“小寶瓶,你是要去白茅街找他去?小心他爲了找你,離着白茅街已經遠了,再萬一他沒有原路返回,你們豈不是又要錯過?怎麼,你們打算玩捉迷藏呢?”

李寶瓶着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原地團團轉。

這可是書院夫子們從未見過的光景。

李寶瓶泫然欲泣,突然大聲喊道:“小師叔!”

老夫子心神一震,眯起眼,氣勢渾然一變,望向大街盡頭。

有一襲白衣,身影如同一道白虹從白茅街那邊拐入視野中,然後以更快速度一掠而來,轉瞬即至。

當那位年輕人飄然站定後,兩隻雪白大袖,依舊飄蕩扶搖,宛如風流謫仙人。

他站在紅衣小姑娘身前,笑容燦爛,輕聲道:“小師叔來了。”

(本章完)

243.第243章 月下打瀑,一掛彩虹741.第741章 刺殺隱官687.第687章 陋巷處又有學塾(一)804.第804章 一些個典故58.第58章 先生193.第193章 同姓不同命575.第575章 自古劍仙需飲酒(三)969.第969章 官子無敵1.第1章 驚蟄1254.第1254章 有個不用回答的問題631.第631章 顧璨還是那個顧璨492.第492章 少年心思,清澈見底465.第465章 人都是會變的593.第593章 諸位只管取劍(二)204.第204章 故人來送劍去1149.第1149章 但願青帝常爲主293.第293章 小巷雨夜798.第798章 一線之上941.第941章 刻舟求劍第1304章 一幅飛昇合道圖977.第977章 猜錯的謎底998.第998章 後手對後手224.第224章 才子佳人632.第632章 天上紙鳶有分別(一)708.第708章 裴錢的小錢袋子549.第549章 人心中須有日月第1322章 天下見陳295.第295章 馭劍450.第450章 島上來了個賬房先生544.第544章 放入壺中洗劍去1252.第1252章 二十人與候補們(十)第1321章 飛昇見餘鬥1215.第1215章 如龍走瀆578.第578章 我也會劍開天幕(三)328.第328章 丟出觀道觀第1323章 錦上添花529.第529章 十年之約已過半343.第343章 夜遊水神廟第1304章 一幅飛昇合道圖819.第819章 天下第一人1267.第1267章 誰敢立教稱祖1036.第1036章 如此問劍936.第936章 登山1151.第1151章 休要亂我道心123.第123章 狹路相逢319.第319章 出劍而已99.第99章 山神和竹刀258.第258章 桂花島之巔437.第437章 人生不是書上的故事(上)第1310章 生涯見字如晤336.第336章 廟堂與山野的對峙183.第183章 他有春葉夏雷秋風冬雪347.第347章 夫子說順序,水神結金丹16.第16章 休想3.第3章 日出950.第950章 本命瓷846.第846章 飲者留其名,老夫子要翻書1079.第1079章 劍術歸攏501.第501章 驅馬上丘壠(下)570.第570章 仙家門第的底蘊318.第318章 別人無敵當如何223.第223章 小街一戰401.第401章 遠遊北歸1099.第1099章 某個門派288.第288章 北行922.第922章 一劍破萬法92.第92章 小竹箱726.第726章 夏日炎炎,風雪路遠(一)245.第245章 大驪陳平安在此480.第480章 人心關隘環環扣(下)198.第198章 少年想要遠遊96.第96章 山水有神怪632.第632章 天上紙鳶有分別(一)767.第767章 立在明月中1213.第1213章 有餘1032.第1032章 閽者163.第163章 終成師生845.第845章 白也去也169.第169章 來個能打的317.第317章 大戰才起413.第413章 出城和上山898.第898章 文聖一脈的學生們246.第246章 林間簌簌,風雨如晦826.第826章 化雪時(下)705.第705章 一拳就倒二掌櫃373.第373章 劍仙在後246.第246章 林間簌簌,風雨如晦1122.第1122章 酒杯換碗398.第398章 異鄉見老鄉615.第615章 天下大勢935.第935章 練手905.第905章 齊聚1266.第1266章 何日不是元宵1042.第1042章 爲何只有劍修1024.第1024章 一劍跨洲525.第525章 水火之爭讓個道(下)844.第844章 不能白忙一場578.第578章 我也會劍開天幕(三)640.第640章 得寶349.第349章 有些想你了
243.第243章 月下打瀑,一掛彩虹741.第741章 刺殺隱官687.第687章 陋巷處又有學塾(一)804.第804章 一些個典故58.第58章 先生193.第193章 同姓不同命575.第575章 自古劍仙需飲酒(三)969.第969章 官子無敵1.第1章 驚蟄1254.第1254章 有個不用回答的問題631.第631章 顧璨還是那個顧璨492.第492章 少年心思,清澈見底465.第465章 人都是會變的593.第593章 諸位只管取劍(二)204.第204章 故人來送劍去1149.第1149章 但願青帝常爲主293.第293章 小巷雨夜798.第798章 一線之上941.第941章 刻舟求劍第1304章 一幅飛昇合道圖977.第977章 猜錯的謎底998.第998章 後手對後手224.第224章 才子佳人632.第632章 天上紙鳶有分別(一)708.第708章 裴錢的小錢袋子549.第549章 人心中須有日月第1322章 天下見陳295.第295章 馭劍450.第450章 島上來了個賬房先生544.第544章 放入壺中洗劍去1252.第1252章 二十人與候補們(十)第1321章 飛昇見餘鬥1215.第1215章 如龍走瀆578.第578章 我也會劍開天幕(三)328.第328章 丟出觀道觀第1323章 錦上添花529.第529章 十年之約已過半343.第343章 夜遊水神廟第1304章 一幅飛昇合道圖819.第819章 天下第一人1267.第1267章 誰敢立教稱祖1036.第1036章 如此問劍936.第936章 登山1151.第1151章 休要亂我道心123.第123章 狹路相逢319.第319章 出劍而已99.第99章 山神和竹刀258.第258章 桂花島之巔437.第437章 人生不是書上的故事(上)第1310章 生涯見字如晤336.第336章 廟堂與山野的對峙183.第183章 他有春葉夏雷秋風冬雪347.第347章 夫子說順序,水神結金丹16.第16章 休想3.第3章 日出950.第950章 本命瓷846.第846章 飲者留其名,老夫子要翻書1079.第1079章 劍術歸攏501.第501章 驅馬上丘壠(下)570.第570章 仙家門第的底蘊318.第318章 別人無敵當如何223.第223章 小街一戰401.第401章 遠遊北歸1099.第1099章 某個門派288.第288章 北行922.第922章 一劍破萬法92.第92章 小竹箱726.第726章 夏日炎炎,風雪路遠(一)245.第245章 大驪陳平安在此480.第480章 人心關隘環環扣(下)198.第198章 少年想要遠遊96.第96章 山水有神怪632.第632章 天上紙鳶有分別(一)767.第767章 立在明月中1213.第1213章 有餘1032.第1032章 閽者163.第163章 終成師生845.第845章 白也去也169.第169章 來個能打的317.第317章 大戰才起413.第413章 出城和上山898.第898章 文聖一脈的學生們246.第246章 林間簌簌,風雨如晦826.第826章 化雪時(下)705.第705章 一拳就倒二掌櫃373.第373章 劍仙在後246.第246章 林間簌簌,風雨如晦1122.第1122章 酒杯換碗398.第398章 異鄉見老鄉615.第615章 天下大勢935.第935章 練手905.第905章 齊聚1266.第1266章 何日不是元宵1042.第1042章 爲何只有劍修1024.第1024章 一劍跨洲525.第525章 水火之爭讓個道(下)844.第844章 不能白忙一場578.第578章 我也會劍開天幕(三)640.第640章 得寶349.第349章 有些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