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節 御史彈劾

確切的是馮小寶要回帝都洛陽配合調查,沒說是抓他回去。

他攤上事兒了,左相姜恪去位,人走茶就涼,御史莊敬之上彈章彈劾嵩陽縣折衝府都尉馮小寶其罪有多:

一、欺騙朝廷,冒領功勞,他在西海邊上一圈,死傷五百人,卻把吐蕃人斬首萬級,一殺十(一千人殺一萬),天方夜譚!

當吐蕃人是什麼的幹活?排着隊給他砍麼?

當我大唐軍隊又是甚麼的幹活?剛上戰場的菜鳥居然勝過了多年老鳥薛仁貴大將軍?

薛仁貴統領多年的精兵十萬,一打四,結果團滅,而馮小寶新組建的折衝府訓練不久,能夠一打十,極不合理,要求徹查。

查他一個二十歲不到的乳臭未乾小子,冒領軍功,從而升官提職之事。

誰給他大開方便之門的?

若不查處,置其他軍官於何地!人家辛辛苦苦,鎮守邊關幾十年,也弄不到一個都尉噹噹,他非法手段一下子就升官上去了,哪位軍官會服氣?

他一人事小,軍心不穩是大事。

查出他有令不遵,擅開邊釁之事。

姜恪下令“嵩陽縣折衝府沿西海邊上掃蕩吐蕃部族,不得有誤!”並要馮小寶軍過大非川,他擅過大非川,置嵩陽府兵於危險之地,還得姜恪出兵支援他回來,造成極大的危險,不可不作懲處。

二、與兵部上下其手,內外勾結,簡直把兵部當成家裡一樣!

先說得好好的是招募所謂的涼州騎兵,一下子就升爲了嵩陽縣折衝府兵,嵩陽縣是個小縣,連下州都不如,居然可以新設一個折衝府,這不是蘿蔔招聘,爲他馮小寶度身打造的嗎?

再就是打過一年不到的仗,嵩陽縣折衝府居然升爲了上府?!

朝廷設置上中下府治,十分謹慎,要求種種達標,例如人口、賦稅都要有個硬指標,嵩陽縣折衝府說升就升,如同兒戲。

超搞笑的是招牌上寫的是嵩陽縣折衝府,縣作爲上府府兵,看看,兵部的笑話世人盡知。

雖說軍府與民府有所不同,也可以有一個下府(民府)的府兵爲上府(軍府),但縣作上府府兵來用,過分了!

三、馮小寶職事官是軍職,而散職居然是文官,也不是說不可能,最明擺的例子是姜恪以左相(文職)出任涼州道行軍大總管(軍職),但人家是名符其實,文武兼備,你馮小寶有這本事嗎?非你莫屬啊?

兵部鬧的笑話一籮筐哦。(御史沒有直接彈劾兵部,只要馮小寶這邊hold不住,就輪到兵部了)

四、違令不遵,涼州道行營曾說因左相病亡,目前吐蕃動向難測,怕被其藉機攻打,着各部嚴守防區,不得擅動,以免混亂!

馮小寶把命令當成兒戲,無令擅自離開防區,到河州設祭,影響軍務!

不可能不抓不執行命令者!

五、從鄯州到高句麗,大隊人馬是縱馬過關、搶佔渡口、堵塞交通,強買強賣,驚擾地方!

……

御史風聞奏事,莊敬之也收到一些實證,上疏彈劾馮小寶。

如果姜恪在時,朝廷接到對其麾下馮小寶的彈章會着落到他手裡徹查,他是左相,朝廷不信他還信誰?

可想而知,姜恪肯定將彈章打回頭。

馮小寶是他樹立的典範,自家的孩子不愛誰來愛,莊敬之必會徒勞無功,因此姜恪在位時無人攻擊馮小寶。

朝中有人果然是不同的!

……

隻身一人找到馮小寶的是御史臺的監察御史樂乘,三十多歲,職事官爲正八品上,其散官爲給事郎,亦爲正八品上,貌似他一臉正氣的樣子,見到馮小寶後卻非常客氣,只說請馮小寶回朝協助調查,不敢有半點不敬。

須知柏臺森森,御史專門監察官員,有糾彈百官的作用,就象軍中的憲兵那樣素來是見官大一級,況且樂乘比起馮小寶還要高品階,卻無法對馮小寶發散御史臺的傲人氣焰。

嵩陽縣折衝府兵的氣勢壓倒了他,這羣大兵路上早就受夠了,象一羣瘋狗般準備見誰惹他們就咬誰,他們是爲殺人而來的,御史雖狠,也惹不起瘋狗啊!他聰明地沒去這個黴頭。

因此馮小寶說:“樂御史稍等,我交代一些事情後就走。”樂乘就大開方便之門,任由馮小寶召集軍議,他也不去旁聽監察!

辦案不應該這麼辦的,一見到疑犯就要斷除其內外消息,但樂乘在衆軍之中,普通的折衝府他敢凌駕於上,介個整套馬匹化的折衝府,絕不是輕易能撼動的。

看到了馮小寶的騎兵一人三馬,步兵/輜重兵一人二馬的骨灰級配置,哪怕樂乘見多識廣,也嘖嘖了。

一般大族都弄不來這麼多的馬匹給自家弟子使用!中央軍這麼裝備同樣不容易。

退一步來說,哪怕馮小寶造假弄虛是事實,有這麼多匹馬,翻盤不難。

手上有馬,就有籌碼,別人想一塊錢賺上百萬很難,馮小寶有一百萬塊錢賺多一百萬,真的不難。

而且他那麼年輕,年輕就是本錢,莫欺少年窮啊,況且這小子不窮呢。

……

諸位軍官集合,大家義憤填膺,有的人在擔心沒有了頭這戰鬥可怎麼打,有的人則要破口大罵朝廷不公,令功臣寒心,結果給馮小寶止住了。

他淡淡道:“我不會有事的!”

環顧一下左右,他強調道:“我肯定不會有事的!”

“我去朝廷,把事情講清楚,很快會回來,所以,我不在這裡的時候,事情由楊都尉和程都尉共同決定,兩位兄長,拜託了!”

“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把嵩陽縣折衝府給你看得好好的!”楊程兩人應諾。

“我暫時不帶領你們了,諸位軍官,不要對朝廷有任何怨言,要相信朝廷必會公平處置!你們要團結一致,打好每一仗,爲你們自己,也爲了我,你們的勝利就是對我在洛陽的最好的支持,牢牢記住我的話!”

所有的軍官一齊舉手道:“謹遵都尉之令!”

“好!我這次回去洛陽,帶走毒蛇之吻,留下阿壹和博爾扎,阿壹能打步戰,博爾扎是我軍第三箭術高手(對外宣傳第一當然是馮小寶,第二是唐甜,在內的話則倒過來),有他在,對大家會有幫助!”

馮小寶交代完畢,伸出手來,所有高級軍官的手都搭上來,齊聲道:“必勝!必勝!必勝!”

第八十一節 她們也忙第三八八節 韋一笑還是韋小寶?第七二七節 女帝之心第九七五節 左右爲難的部族第九七二節 寶地在手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十七節 進老君觀第千三二節 (二)第九節 圈套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八二三節 過雪山第八四五節 張易之入宮第一百零五節 進軍青海湖第五七九節 報捷洛陽第一五七節 議攻吐蕃(第7更求訂閱)第七五五節 大決戰(七)第六五五節 戰曹國第七七零節 韋晞封王第六二七節 武三思欲泡婉兒第九九十節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四一九節 不甘,但無奈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九百八節 獻降表第九九十節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二六一節 河西馬得失第九四一節 叵測第一千二節 史叔險成死叔第七九八節 軍紀測驗第九五五節 御前會議第五三三節 豐州不可廢第六九十節 鐵路大建設第九七三節 派酒叔來第四九十節 石見銀山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六六四節 太平公主開府第五一五節 王孝傑起復第九七八節 兵臨君士坦丁堡第一百一十節 打大部族(三)第三八七節 無復吐谷渾第九七二節 寶地在手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八二二節 主動出擊第九一七節 返回神都第四四一節 會說唐話的都是唐人第三二二節 嘿嘿,表哥!第五十四節 路上衝突第二百五節 歷史慣性不改變第五九六節 鋪路第一千四節 哈扎爾汗國的對策第六六二節 簡化漢字第七三九節 持續攻擊第三一八節 劉公到訪第四三二節 最大的帶路黨(三)第三三八節 龍夷之戰(一)第二七六節 黑齒常之第九三七節 唐甜收小亞細亞第八六四節 賴扎宰湖水戰第七二七節 女帝之心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六五六節 朝廷相召第九六二節 天上掉下的大餡餅第八三十節 韋懷義罄竹難書第一百零四節 左相姜恪第一四一節 朝廷封賞第七二六節 敢言駙馬公主反者斬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九四三節 準備起事第一千五節 火槍兵袁風(一)第二十三節 銅錢滾滾來第四八一節 出發第五九六節 鋪路第四一十節 吐蕃國舅爺第五四八節 大家都沒事第八五一節 水戰(二)第六六九節 大事一件接一件第六五五節 戰曹國第六二六節 道士之事第一二五節 斷杆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一三九節 帝與後第二四五節 攻寨第五十六節 路遇打劫(二)第千十五節 邊走邊鋪路第八五七節 戰後獎勵第七八二節 獻城(一)第九百六節 帝國餘輝(三)第四一七節 發行國債第九五四節 達州攻防戰二第七六七節 釋太平公主惑第八二十節 交通戰第三四九節 三御寶換帥第六七四節 誰爲太子?第八七八節 爲史萬超慶功第九九一節 西巡之議第六三九節 處死韋氏第七六二節 撤退有序第一八二節 戰小城之二第六九七節 昭德反擊!第一六五節 三軍訓練
第八十一節 她們也忙第三八八節 韋一笑還是韋小寶?第七二七節 女帝之心第九七五節 左右爲難的部族第九七二節 寶地在手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十七節 進老君觀第千三二節 (二)第九節 圈套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八二三節 過雪山第八四五節 張易之入宮第一百零五節 進軍青海湖第五七九節 報捷洛陽第一五七節 議攻吐蕃(第7更求訂閱)第七五五節 大決戰(七)第六五五節 戰曹國第七七零節 韋晞封王第六二七節 武三思欲泡婉兒第九九十節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四一九節 不甘,但無奈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九百八節 獻降表第九九十節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二六一節 河西馬得失第九四一節 叵測第一千二節 史叔險成死叔第七九八節 軍紀測驗第九五五節 御前會議第五三三節 豐州不可廢第六九十節 鐵路大建設第九七三節 派酒叔來第四九十節 石見銀山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六六四節 太平公主開府第五一五節 王孝傑起復第九七八節 兵臨君士坦丁堡第一百一十節 打大部族(三)第三八七節 無復吐谷渾第九七二節 寶地在手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八二二節 主動出擊第九一七節 返回神都第四四一節 會說唐話的都是唐人第三二二節 嘿嘿,表哥!第五十四節 路上衝突第二百五節 歷史慣性不改變第五九六節 鋪路第一千四節 哈扎爾汗國的對策第六六二節 簡化漢字第七三九節 持續攻擊第三一八節 劉公到訪第四三二節 最大的帶路黨(三)第三三八節 龍夷之戰(一)第二七六節 黑齒常之第九三七節 唐甜收小亞細亞第八六四節 賴扎宰湖水戰第七二七節 女帝之心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六五六節 朝廷相召第九六二節 天上掉下的大餡餅第八三十節 韋懷義罄竹難書第一百零四節 左相姜恪第一四一節 朝廷封賞第七二六節 敢言駙馬公主反者斬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九四三節 準備起事第一千五節 火槍兵袁風(一)第二十三節 銅錢滾滾來第四八一節 出發第五九六節 鋪路第四一十節 吐蕃國舅爺第五四八節 大家都沒事第八五一節 水戰(二)第六六九節 大事一件接一件第六五五節 戰曹國第六二六節 道士之事第一二五節 斷杆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一三九節 帝與後第二四五節 攻寨第五十六節 路遇打劫(二)第千十五節 邊走邊鋪路第八五七節 戰後獎勵第七八二節 獻城(一)第九百六節 帝國餘輝(三)第四一七節 發行國債第九五四節 達州攻防戰二第七六七節 釋太平公主惑第八二十節 交通戰第三四九節 三御寶換帥第六七四節 誰爲太子?第八七八節 爲史萬超慶功第九九一節 西巡之議第六三九節 處死韋氏第七六二節 撤退有序第一八二節 戰小城之二第六九七節 昭德反擊!第一六五節 三軍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