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六節 一路突進(一)

唐軍行進中,於路邊設帳,韋晞接見當雄。

除了當雄之外,還有長巴約、德尚,三位論欽陵時期的大將聚會,竟有種仿如隔世的感覺!

想當年,論欽陵兵馬近半百萬,旌旗如海,戰馬雲集,麾下有東南西北四大將,再有長巴約等十數大將,皆可獨擋一面,韋晞不掌洮河道整支軍隊軍權時也不過如此,甚至給西大將伊萊雲丹追到夾起(馬)尾巴逃!

如今論欽陵已逝,半百萬大軍灰飛煙滅,大將凋零,熟識的人竟一下子只剩得寥寥無幾,換在開戰前,說他們將會有這樣的結局,簡直不可想象。

始作俑者就是眼前的唐將,卻準備爲他效力,世事之奇,難以稱量。

至此,後被譽爲“滅吐蕃最得力的三位吐蕃戰將”會合,見着當雄滿嘴絡腮鬍子,儀表堂堂,韋晞深爲歡喜。

甫一見面,當雄就送上厚禮:他歸還了一千三百名漢人奴隸!

這些漢人奴隸基本上是男性,給他養馬、砂場掏金、種莊稼,有很大的用處,當雄宣佈釋放他們,也夠他肉痛的。

“很好!當雄大人表示了你的誠意!”韋晞深表讚歎,着參謀安排接受漢奴之事。

他欣然說起往事來:“當年第二次大非川會戰,當雄大人的大斧兵,是唯一一支可以抵擋我軍步兵突擊的軍隊,”

“其徐如林,進退有序,堪稱雄兵!”

“不僅如此,你還率領騎兵,衝殺我陣,給我們造成好大的麻煩!”韋晞深深地誇獎道。

當雄有點侷促不安地道:“給貴軍造成的傷亡,我要說聲抱歉!”

韋晞一擺手道:“哎,不必了,當時各爲其主,你向論欽陵大相盡忠盡職,纔是本份!”

說到論欽陵,韋晞大嘆可惜道:“論欽陵大相一代雄主,遭小人所迫害,如若他在,我也不敢這麼急進了!”

一句話引起了三位蕃將的共鳴,是啊!大相在時,他們絕對不會當帶路黨,甚至被俘也不會投降……不止是大相的人格魅力,他們更知道萬一投降唐軍,大相會將他們在吐蕃的族人滅族。

大相有這個能力!說道做到!

就算上回兵敗,吐蕃的殘兵敗將依舊可以在論欽陵的率領下與唐軍死鬥,唐軍只要稍一不慎,很可以兵敗唐蕃古道,五千裡道路對於論欽陵來說,是處處漏洞,真是宰你沒商量。

更遑論韋晞現時突破常規,大搖大擺地以主帥當先鋒?那唐軍很快就可以回軍去了----喪失主帥,軍心大亂,軍隊必敗!

斯人已逝,韋晞不吝推崇他,諸多讚美之詞,還給三位蕃將開脫道:“大相之父祿東贊在我朝太宗皇帝時代你們先君(松贊干布)求親,他有先前之明,知道唐蕃成爲親戚,終究是一家人,早早下達預言,大相同樣想通了,唐蕃乃一家,無分彼此!”

當雄打蛇隨棍上道:“那麼,我軍攻下邏些之後,我們的部族將怎麼辦?”

這也同樣是長巴約、德尚關心的,他們豎起耳朵聽韋晞的回答。

“以青藏高原之大,有什麼容納不下的,我臨行前,我朝天皇天后明言,所有部族來投者,所轄區域以其過往實際控制區域爲準,須承認歸屬我大唐,向天皇天后效忠,其轄區內管理,一切皆由其安排!”

即著名的“全其部落,順其民俗,教之禮儀”的民族區域自治方法,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歸順部族的處置,另一個是反抗部族的處置。

反抗者,可斬之可爲奴,採納城管策略!

這種答覆,三蕃將基本滿意,按照方略,他們可保守其地界的統治,雖說使用了唐律,還得習漢字,起漢名等。

隨後,三蕃將各出三千騎兵,另有三千人是其他部族,爲唐軍先驅,一路向西。

這批帶路黨熟悉路徑,更熟悉路上的部族,該當如何對付,都給唐軍獻上了良好策略。

……

案桌上,一堆小黃魚(黃金金條)和三盤銀綻耀花了人們的眼睛,十擡的綢緞堆疊,顯得很厚實,加上西海酒、茶葉、精美的器皿用具,禮物豐厚,讓扼守通天河北岸的吐蕃貴酋烏倫昌隆極是喜歡。

通天河,古稱“犛牛河”,長江源頭幹流河段。因出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勢高峻而得名。通天河兩岸,自然地理環境相當複雜,北岸邊緣多是沼澤地帶,當時我們把它叫水盆地帶,因爲大部分地帶,象圓形的水盆,盆與盆之間有歷年生長的草梗,約二、三十公分寬;水盆大小不等,一般直徑爲30至50公分,個別還有1公尺左右的;盆內都有20公分左右深的水,淺水盆底還長有“地軟”。

人畜行走時,必須踏在盆沿的草梗上,遇到大水盆,要繞着走,稍一不慎,就會掉下去,特別是駱駝,掉下去就起不來,死亡的很多。

不熟道路者,根本過不得通天河。

嚇,這不是紅軍過草地嗎?

紅軍過草地死了多少人哪,韋晞可是耳聞的,雖說他的部隊與紅軍過草地形勢不同,他是有備而來,補給充足,但路線卻不熟。

而烏倫昌隆卻掌握有一條較爲穩妥的大路徑,從溼地沼澤中走過去,危險相對較小,且可行大軍。

而普通的路徑也能行動,但一人一騎而行,還過不得大車。

嗯,他的道路怎麼來的?

由他的奴隸勘探而出,至於當中死了多少奴隸,烏倫昌隆是不管的!

雖說他實力不強,但他的地盤駐在溼地裡較堅實的地方,要是他不樂意給你過來,你想打他也不容易。

好在他也有弱點,那就是貪財!

貪財!貪財!

有弱點就好說,由唐軍出錢,長巴約負責溝通,說用車輛運送進獻國舅的物資,請烏倫昌隆開放大通路。

財帛動人心,烏倫昌隆把道路路線賣給了長巴約。

等到大軍過境的那一天,烏倫昌隆看到怎麼隊伍這麼多,這麼長?這特m的是運輸隊?這是軍隊啊!

一隊接一隊,看得烏倫昌隆伸長的頸都酸了。

咦,出現的是唐人的旗幟!

人如潮水,萬馬奔騰,這是唐人的大部隊!

“他們來打我們吐蕃了!”

“長巴約誤我!”這下烏倫昌隆後悔莫及!

本來阻擋唐軍進攻的一條良好方法就此作廢,天塹變通途。不僅如此,唐軍派人駐守道路,等工程兵上來後,就此水泥鋼筋石頭齊上,就此加實鞏固,再不能爲難交通了。

烏倫昌隆後悔到腸子都青了,一咬牙,出了三百騎兵,加入到“爲大相報仇”的隊伍中去,儘管論欽陵在世時,連正眼都沒瞧過他一眼!

第九九四節 好在他們不知道有中餐第八三九節 酒後吐真言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七零二節 急襲伊斯法罕(一)第六四一節 西域星空夜話第七八十節 尼沙布爾城主第一百十一節 軍營瑣事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六百七節 打它(四)第一六二節 給孩子的禮物第二七四節 焚破疏勒第千十九節 夜襲法蘭克人第千四九節 (十九)第二八二節 陪公主逛街(求收藏)第八六九節 我數一二三,你就敲!第七十三節 想增添人手第七九九節 壞事做盡第六六一節 修鐵路第六二九節 又進讒言第五六八節 聰明人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九五一節 敵我故事第千十二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二)第一四十節 火鍋第九十節 千金見武則天第二六五節 暴力橄欖球第九七五節 左右爲難的部族第三七三節 功成名就(一)第八五八節 你也一樣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九二十節 飲宴起風波第八六九節 我數一二三,你就敲!第七一五節 戰第四十節 護法神第六五五節 戰曹國第三二六節 不嫁表哥第五三六節 豐州之事奏對第六六六節 韋晞視軍第一三九節 帝與後第六百節 告密風潮起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九五九節 萬馬奔騰第八三四節 誰都睡不着覺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九四八節 入侵歐羅巴第八九七節 伏擊北方大軍(二)第千五八節 歐羅巴初定第九九十節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三百一九節 劉公三事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五一八節 鋼鐵產業(二)第七六四節 哈里發被俘?第貳戰第貳戰第七十八節 唐甜底細第九一四節 觀火夜話第五二二節 韋老叔破突厥(一)第四四十節 史萬超一勝三第二九十節 到農村去(二)第七五一節 大決戰(三)第三三九節 龍夷之戰(二)第五節 窮人翻身記(二)第九二十節 飲宴起風波第二四六節 破寨(一)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七零二節 急襲伊斯法罕(一)第九二四節 大家都是反賊第一四五節 再回唐家堡第四七八節 登州行第七十五節 十三羅漢第三一七節 朝廷反應第二二四節 財富如雲煙第九九七節 拳頭收回來第一八二節 戰小城之二第一百一十節 打大部族(三)第六十八節 新都山餘孽第千三八節 (八)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六八二節 王子復仇記(三)第五百七節 分贓第九五十節 取特基爾達城第三十九節 過年(跪求收藏和推薦)第四八五節 國造佐佐木第八九一節 優素福的決斷第七五五節 大決戰(七)第一二九節 大患與大將第七七五節 修路也瘋狂第八百節 俺繫好銀第二百五節 歷史慣性不改變第八十二節 雄鬥第五五二節 我看他們不爽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六七三節 女皇登基第十八節 逛南市第四九二節 助人爲樂第八四九節 火上的阿巴丹城
第九九四節 好在他們不知道有中餐第八三九節 酒後吐真言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七零二節 急襲伊斯法罕(一)第六四一節 西域星空夜話第七八十節 尼沙布爾城主第一百十一節 軍營瑣事第千六十節 兒子的婚事(一)第六百七節 打它(四)第一六二節 給孩子的禮物第二七四節 焚破疏勒第千十九節 夜襲法蘭克人第千四九節 (十九)第二八二節 陪公主逛街(求收藏)第八六九節 我數一二三,你就敲!第七十三節 想增添人手第七九九節 壞事做盡第六六一節 修鐵路第六二九節 又進讒言第五六八節 聰明人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九五一節 敵我故事第千十二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二)第一四十節 火鍋第九十節 千金見武則天第二六五節 暴力橄欖球第九七五節 左右爲難的部族第三七三節 功成名就(一)第八五八節 你也一樣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九二十節 飲宴起風波第八六九節 我數一二三,你就敲!第七一五節 戰第四十節 護法神第六五五節 戰曹國第三二六節 不嫁表哥第五三六節 豐州之事奏對第六六六節 韋晞視軍第一三九節 帝與後第六百節 告密風潮起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九五九節 萬馬奔騰第八三四節 誰都睡不着覺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九四八節 入侵歐羅巴第八九七節 伏擊北方大軍(二)第千五八節 歐羅巴初定第九九十節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三百一九節 劉公三事第九七七節 瓜熟蒂落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五一八節 鋼鐵產業(二)第七六四節 哈里發被俘?第貳戰第貳戰第七十八節 唐甜底細第九一四節 觀火夜話第五二二節 韋老叔破突厥(一)第四四十節 史萬超一勝三第二九十節 到農村去(二)第七五一節 大決戰(三)第三三九節 龍夷之戰(二)第五節 窮人翻身記(二)第九二十節 飲宴起風波第二四六節 破寨(一)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七零二節 急襲伊斯法罕(一)第九二四節 大家都是反賊第一四五節 再回唐家堡第四七八節 登州行第七十五節 十三羅漢第三一七節 朝廷反應第二二四節 財富如雲煙第九九七節 拳頭收回來第一八二節 戰小城之二第一百一十節 打大部族(三)第六十八節 新都山餘孽第千三八節 (八)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六八二節 王子復仇記(三)第五百七節 分贓第九五十節 取特基爾達城第三十九節 過年(跪求收藏和推薦)第四八五節 國造佐佐木第八九一節 優素福的決斷第七五五節 大決戰(七)第一二九節 大患與大將第七七五節 修路也瘋狂第八百節 俺繫好銀第二百五節 歷史慣性不改變第八十二節 雄鬥第五五二節 我看他們不爽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六七三節 女皇登基第十八節 逛南市第四九二節 助人爲樂第八四九節 火上的阿巴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