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三節 風起洛陽

正如韋晞所言,突厥人避戰,逃往北方,他們躲過大唐將軍的軍刀,卻躲不過冬將軍的侵凌。

是年漠北(外蒙古)大雪,雪纔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風吹如刀,突厥諸部族的牲畜本來在冬天之前就吃得不好,體內積膘無多,這寒風一到,萬難抵抗。

喪失牲畜達百分之二三十,多者逾四成牛馬羊被凍死,加上之前的馬瘟牛瘟什麼的,突厥人過得悲慘無比。

消息傳來,唐人皆稱大將軍韋晞有神鬼不測之機也,不費唐軍將士之命,卻奪得了突厥人之命,大善!

……

垂拱二年(六八六),又是一年辭舊迎新時,過得十五,官府開印,朝廷大會,百官集結,之前審判過中書令裴炎而得功的御史大夫騫味道升爲同中書門下三品,他大聲宣讀皇太后旨意:“宣佈應萬民之願,還政於睿宗皇帝。”

這鬧哪一齣啊?朝臣們聽得齊楞,之後竊竊私語,廟堂立成了菜市場般熱鬧,哪怕殿中侍御史淨鞭敲響,大聲說肅靜也不能平息。

“萬萬不可啊!”須臾,即有兩撥人馬出班阻止。

大家定睛一看,一方是武三思、武承嗣和武懿宗,都是姓武的,還有附屬他們的大臣,這是嫡系,他們站出來責無旁貸。

再有一方,還是嫡系,乃駙馬、左衛大將軍韋晞,他這一站出來,所有的將領也跟着站出來!

他得到了全體軍方將領的支持,還有明顯站在他這邊的文臣如韋待價、劉審禮的支持。

姓武的也就罷了,軍方將領一齊支持武則天,那是一錘定音,誰還能說什麼!

”萬萬不可,太后臨朝稱制,恰得其分,若太后收回成命,若太后不收回,請恕兒臣不奉詔!”瞧,韋晞說得多生猛。

後面一羣武夫齊呼:“……請恕臣不奉詔!”

突有人叫道:“誰敢讓太后歸政的,清君側!”

這幫傢伙氣勢足,聲大夾惡,實在嚇人。

大臣們還能說什麼呢,統統站出來道:“臣等懇請太后收回成命!”

沒有一個人不站出來的,武則天衆望所歸。

這時睿宗皇帝李旦也趕緊離開了皇帝寶座,用帶着哭音的語調道:“母后,兒臣做錯了什麼嗎?母后竟然要拋棄兒臣,不理朝政!”

“唉,這大唐是姓李的,哀家乃李家的媳婦,豈能管理大政,之前因皇兒理政不順,故哀家臨朝稱制,現皇兒政事已熟,豈可再行攝政,於禮不合!現今還政於皇兒,正當其時也!”武則天發言道。

她這邊遜謝,皇帝與大臣們則在固請,最後李旦來了一次“雄起”道:“母后若不理政,兒臣只好停朝了!”

於是,在你虞我詐之中,經過皇帝、大臣們的三次懇請,武則天“勉爲其難”地繼續臨朝稱制,李旦繼續他的傀儡人生。

……

反對武則天退位是對的,三月初,雍州新豐縣(今陝西臨潼縣東南)東南有山踊出,改新豐爲慶山縣,四方畢賀。有俞文俊上書,言此乃女主處陽位,反易剛柔,地氣塞隔,山變爲災,並非慶事。勸則天修德以免天譴。

武則天大怒,將俞文俊流放到嶺外。

口是心非,不外如是。

……

且說韋晞按時退朝回家,太平公主接着,吃過晚飯,夫妻倆手挽手沿洛水邊閒走消食。

太平公主剛過二十出頭,長得嬌豔無倫,風情更顯成熟嫵媚,如個熟透的蜜桃,咬一口能甜到心裡。

如此尤物,豈能錯過!她與韋晞一起時幾乎不分離,出外時兩人總是十指緊扣,極是恩愛。

這樣子好處多多,太平公主家庭幸福,諸事順遂,因此脾氣越來越好,大唐公主病幾乎沒有發作,頂多有時發發小脾氣。

她消息靈通,也知道今天朝堂之事,對韋晞誇獎道:“你今天反應很快啊,母后一說要還政,你就立即反對了。”

“好是好,必有人進讒。”韋晞淡然道。

“你意思是說其他武將跟着你站出來,有人會說你深得軍心,詆譭你?”太平公主非常聰明地道。

“肯定!”韋晞應道。

“誰敢這麼做,我就去砸他家的門!”太平公主怒道:“豈不做女婿的不助岳母之理!”

對她而言,這誰理政其實都沒什麼,母親理政的話,可能更好。

兄妹之情肯定比不過母女情深嘀!至少做女兒的拿媽媽的東西,媽媽肯定沒意見,拿哥哥的東西,嫂子會來嘮叨呢,此乃人之常情也。

“我要是不趕緊站出來,別人會說我不幫岳母,我站出來,別人又說我有軍心!”韋晞無奈地道。

“兩難!”太平公主評價道。

“這嘴生在人身上,我們管不了這麼多,愛說就說唄。”韋晞大度地道。

“你有什麼好建議嗎?”太平公主與他做夫妻久了,立即有所察覺。

“我久掌軍權,不掌是死,掌也是個死!”韋晞語出驚人地道。

他望着滔滔洛水道:“我要是丟掉軍權,身死有可能,可能保不住你,還有許多人跟着倒黴!”

“我久掌軍權,必有人詆譭,三人成虎啊!”韋晞長嘆道:“老郭(待舉)也不在朝啊。”

公主府非常霸道地將這段洛水邊岸都佔了,此時他們周圍的人離得遠,韋晞可以放心地說。

“駙馬,我不要你死!”太平公主哪能夠讓他這麼說呢。

韋晞拉着她手,兩人面對面,韋晞說道:“朝政可能會越來越亂,我不想與他們扯皮,無謂之爭!公主呵,我想西征!”

“西征?”

“從西域出發,一路向西,從東海之濱,打到大西洋邊上!”

他滔滔不絕地地道:“現在大唐周邊,已無強敵,再往北,冷若冰霜,難以生存。”

“往南,則是從林,原住民都是生番,地理開發不易,只有往西,則是文明之地,征服有價值和有意義。”

“公主請看!”韋晞就着岸邊石欄杆,以手巴掌作表示道:“這是大唐,這是西域,這是大食,這是歐洲!”

韋晞雙眸閃亮道:”倘能西征,既能成就不朽偉業,又可以避開朝政風波。“

“駙馬既然有意,則我必然助你!”太平公主以之爲然道:“你現在軍權在手,易招疑忌,重耳在外則生,你出外打仗,不失是個好策略!”

“而且,母后在位,你遠征可以得到她的支持,其他人,恐怕做不來!”太平公主冷靜地道。

哥哥對妹夫,支持的力道遠不及岳母對女婿。

這做女婿的,如果反岳母長輩的話,那社會輿論足以噴死他去。

“不錯!”韋晞輕吻她道:“我的妻子,是天底下最聰慧的女孩子!”

“我一定助你!”太平公主信誓旦旦地道。

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七零五節 只能一路前行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三百六節 好運杜孝升第三百四節 杯葛(二)第二一八節 人小鬼大論弓仁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八四一節 大和尚歸西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七二七節 女帝之心第四四十節 史萬超一勝三第四百節 家事(二)第九九四節 好在他們不知道有中餐第四二六節 紀念碑前的血誓第一五六節 不沾因果(第6更求收藏)第千二一節 過山岩第七四八節 韋晞的雄心第二三五節 王家中人第六五七節 太平公主罵人第八九一節 優素福的決斷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三七六節 速度與激情第六六四節 太平公主開府第七一三節 陌刀兵建功第八六十節 兩軍對戰(二)第貳戰第九七九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第一五六節 不沾因果(第6更求收藏)第四四五節 屋漏恰逢夜雨第五五二節 我看他們不爽第一七十節 誰想搞我第千三一節 (一)第三七四節 功成(二)第九八九節 幸福與不幸第五一五節 王孝傑起復第五六九節 聰明人(二)第二五二節 交通改變命運第五六一節 婉兒嚇退李旦第二六八節 死亡行軍第一千節 捕到大魚了第四四七節 另樣忙碌第一百零九節 打大部族(二)第七五十節 大決戰(二)第千二一節 過山岩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九五十節 取特基爾達城第五三十節 天上之事第五七五節 契丹之戰(一)第九百八節 獻降表第七九五節 菩薩鞠躬了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四九八節 唐倭會戰(一)第一九一節 如法炮製第二三七節 新生活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三百八節 小鎮突擊第六六四節 太平公主開府第六一一節 烏質勒上位第十節 程家援手第一八四節 後勤部第九八三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五)第十一節 長安,我來了!第二一三節 西海酒第五九五節 實習生太平公主第二十節 立足(二)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二六三節 騎兵破城第二十二節 準備開業第九百一節 韋晞破產了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一六二節 給孩子的禮物第一二七節 弓箭大磨盤第七十八節 唐甜底細第二八十節 陪公主看冰球(一)第九三三節 收稅第三五二節 唐吐大戰(二)第五九四節 議西征第四四七節 另樣忙碌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三八六節 獻俘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四一七節 發行國債第七八九節 吉瑣心思第七零七節 窮與富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六二八節 大作助我泡美女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二一四節 風乾牛肉風靡一時第三二五節 白宮見聞第三八八節 韋一笑還是韋小寶?第八五一節 水戰(二)第五九九節 會盟西域(二)第七一九節 公主走了八千里地第二二三節 沙盜的財寶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二七六節 黑齒常之
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七零五節 只能一路前行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三百六節 好運杜孝升第三百四節 杯葛(二)第二一八節 人小鬼大論弓仁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八四一節 大和尚歸西第五十五節 路遇打劫(一)第七二七節 女帝之心第四四十節 史萬超一勝三第四百節 家事(二)第九九四節 好在他們不知道有中餐第四二六節 紀念碑前的血誓第一五六節 不沾因果(第6更求收藏)第千二一節 過山岩第七四八節 韋晞的雄心第二三五節 王家中人第六五七節 太平公主罵人第八九一節 優素福的決斷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三七六節 速度與激情第六六四節 太平公主開府第七一三節 陌刀兵建功第八六十節 兩軍對戰(二)第貳戰第九七九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第一五六節 不沾因果(第6更求收藏)第四四五節 屋漏恰逢夜雨第五五二節 我看他們不爽第一七十節 誰想搞我第千三一節 (一)第三七四節 功成(二)第九八九節 幸福與不幸第五一五節 王孝傑起復第五六九節 聰明人(二)第二五二節 交通改變命運第五六一節 婉兒嚇退李旦第二六八節 死亡行軍第一千節 捕到大魚了第四四七節 另樣忙碌第一百零九節 打大部族(二)第七五十節 大決戰(二)第千二一節 過山岩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九五十節 取特基爾達城第五三十節 天上之事第五七五節 契丹之戰(一)第九百八節 獻降表第七九五節 菩薩鞠躬了第七六一節 大決戰(十三)第四九八節 唐倭會戰(一)第一九一節 如法炮製第二三七節 新生活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三百八節 小鎮突擊第六六四節 太平公主開府第六一一節 烏質勒上位第十節 程家援手第一八四節 後勤部第九八三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五)第十一節 長安,我來了!第二一三節 西海酒第五九五節 實習生太平公主第二十節 立足(二)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二六三節 騎兵破城第二十二節 準備開業第九百一節 韋晞破產了第四八四節 佔對馬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八百七節 論弓仁入傳奇第一六二節 給孩子的禮物第一二七節 弓箭大磨盤第七十八節 唐甜底細第二八十節 陪公主看冰球(一)第九三三節 收稅第三五二節 唐吐大戰(二)第五九四節 議西征第四四七節 另樣忙碌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三八六節 獻俘第六百一節 酷吏年代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四一七節 發行國債第七八九節 吉瑣心思第七零七節 窮與富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六二八節 大作助我泡美女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二一四節 風乾牛肉風靡一時第三二五節 白宮見聞第三八八節 韋一笑還是韋小寶?第八五一節 水戰(二)第五九九節 會盟西域(二)第七一九節 公主走了八千里地第二二三節 沙盜的財寶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二七六節 黑齒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