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一節 得手

一條條繩索垂下,唐軍飛快地落地集結,馬上向着石國人殺去。

刀槍齊下,一陣猛打,此處的石國人被殺得雞飛狗跳,更多的唐軍乘機而下。

可惜好景不長,很快地響起了沉重的腳步聲,一大波石國軍在阿史那弗明親自率領下趕到進行反衝鋒!

望過去滿街都是石國軍特有的尖頂頭盔的尖頂,唐軍中並無名將,帶隊的都尉名不經傳,激動地大喊道:“大唐萬勝!”

他的聲音變調,劍指處,再喊道:“爲了大將軍!”

“大唐萬勝”,“爲了大將軍”的口號被所有將士吼叫出聲,直衝雲霄!

無論什麼種族,統統都集結在大唐軍旗下,爲大唐而浴血奮戰!

而石國人則在高呼:“保衛石國,保衛家園!”

“殺啊!”雙方立即展開了激烈的拼殺,使刀用槍,兵器打折,拳腳用上,可能的話牙齒咬下。

箭矢帶着死風在雙方頭頂掠過,落下時必定傳出陣陣的慘嚎聲。

而城上城下的投石器則向着對方攻擊,每落一彈在人羣中引起大面積的傷亡。

雙方混戰拼殺,鐵蹄聲響起,城內石國軍的披有馬甲的重騎兵殺到,他們的的騎槍放直,根本不用什麼動作,槍頭就憑藉戰馬的衝刺直接插進了一個唐兵士卒的胸膛,“啊”地慘叫一聲,接着是第二聲,衝擊力很大,鋒利槍頭將人體捅了個對穿,再插進了第二個士兵的身體裡。

初時石國騎兵賺了一些便宜,但很快就在唐軍弓手精準的射擊下紛紛倒下,他們站得高成爲了明顯的靶子,事實證明,打巷戰的騎兵沒有機動性,再差的步兵也能一射一個準,換作城外高速機動時,命中率起碼下降大半。

失去了速度的騎兵因爲佔據面積大,捱了步兵多方位的攻擊,長矛捅,藉着盾牌掩護挨近戰,哪怕騎兵的馬刀在步兵頭頂揮舞,也敵不過幾把兵器攻擊,長矛在他們身上胡亂猛扎,鮮血狂灑而出。

用大刀片的不方便殺到騎兵身上,那就殺馬,每個唐軍士兵都知道“動脈”所在,人類、牲畜等的動脈位置都知道。

比照着一刀切過去,血如噴泉般狂噴而出,然後馬匹橫倒,想快衝也無可能,只能憋屈地倒地抽筋死去。

發現效果不好,石國人很快將騎兵撤退,步兵大隊涌上,盾牌對盾牌,刀對刀,雙方挨挨擠擠,如此的密集讓死的人都不能夠倒地,挨擠得照樣直立。

石國軍人多,將唐軍擠到了城牆邊,隨之受到了城牆上唐軍弓手的攻擊,再有設在城牆上的投石器時刻不停地往下方砸着火彈,落地後猛烈爆炸,濺起的火液將敵人燒成人形火炬,還點燃了城裡的建築物,鮮紅火舌上燃起黑煙,

火勢越來越大,城裡傷亡很大,先前的優勢蕩然無存。

城上觀戰的參謀記載戰況過程,心滿意足地道:“三昧真火確實好使!”(韋晞將石油點燃的火稱爲三昧真火,連水也澆不熄的)

唐軍再度展開攻擊,勝利的天平漸漸往唐軍這邊傾斜。

城池北門被打開了!

各處城門洞都給堆砌的泥石堵路,以免被投石砸碎後唐軍攻進來,外面的人無耐它何,可是城裡的唐軍卻有一羣工程兵!

他們沒用兵器,使用鐵鏟、鋤頭和叉耙,到得城門洞裡,就飛快地挖起來、刨起來。

土屑、石頭橫飛,工程兵以極速動作將泥石清除掉,簡直化身成爲穿山甲一般,事實上,這個工程兵的隊長石甲,頭尖,身體圓滾滾的就象只穿山甲,他撲在泥石上,用力開動,簡直有如機器一般地清除出門洞裡的泥石。

不能不急,因爲對面的石國/軍看到了唐軍開路情形,發了瘋似的向着唐軍進攻,不計犧牲。

因爲他們知道,若給城外的唐軍大隊入城,就一切晚矣,

一邊要進城,一邊要出城,雙方狠斗的結果是屍體堆得有人高,鮮血浸到人腳踝!

石國/軍人多,本應該有機會得手,但沒想到的是唐軍的掩護火力異常兇猛!

在城牆上的投石器、弓箭不斷地往下,而在城外,唐軍的配重式投石機抵近射擊,長臂用力地將火彈砸進城裡去。

既然準備從北門進,怎麼可能不準備投石機,差不多五十部投石機按照城上作戰參謀作出的射擊諸元對城內進行掩護射擊,專打石/國軍的增援部隊行進道路,自城外呼嘯地掠過了城牆,落入城裡,將那條路上打出了一堵火牆!

石國/軍無法過去,只能夠從火煙中看到原本黑漆漆的北門門洞上透出了一縷光線,越來越亮。

……

當石甲把城門打開的時候,映入他第一眼的是一片金色。

他微微眯眼,再重新打開,認出了是大將軍的兄弟程伯喜,他也看到了自己人,對石甲講道:“辛苦了!”

然後石甲把城門大開,唐軍潮水般地跟隨程伯喜衝進了城裡!

城裡殺聲震天,唐軍四處突擊,除了主力沿大街進攻,再有少許精幹部隊進行穿插滲透,他們機動靈活,不打硬戰,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到處流竄,四面發聲造謠道:“不好啦,拓枝城已經被攻破了,唐軍已經進城!”

使用唐話和慄特語大喊大叫,當週邊都是這樣的聲音響起時,石國/軍的抵抗之心煙消雲散,許多人再也不想抵抗,覺得勝利的可能性太過涉小,希望不大。

此時唐軍才說起來:“投降者免死!”

於是石國人大量投降,街道上跪滿了一地的石國人。

事實上,城裡的大部分軍隊都是投降,導致進城唐軍斬首戰果無多。

一般地,古代破城後,很少打巷戰,因爲他們沒有這個理念。

只有在石國王宮前,還有三千石國壯士絕望地守候,面如土色。

雖被招降,他們不允,只爲維護昭武九姓慄特人最後的尊嚴!

於是唐軍滿足了他們,用漫天散射的箭矢與火彈石彈擲向他們,再在程伯喜的率領下瘋狂地殺向他們。

戰鬥的吶喊聲中,石國國旗慘然墮落!

第三八七節 無復吐谷渾第一四三節 吐谷渾人(一)第六七一節 勸進(一)第千十六節 好心情第一二七節 弓箭大磨盤第三八四節 夜話第千十五節 邊走邊鋪路第三二十節 演習之事第一六二節 給孩子的禮物第八百節 俺繫好銀第九六三節 漢人來了!第一百十八節 大叔入伍第六二三節 大和尚照樣有第七二六節 敢言駙馬公主反者斬第六六九節 大事一件接一件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九八四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六)第八二一節 保護我們的鐵路!第一五二節 三族遷移(第2更求收藏)第一九八節 閒看兩軍對壘第三百三節 杯葛(一)第三九七節 魘魔第三七十節 封大非川第十四節 上洛(一)第六十五節 天大秘密第六一六節 三千兩黃金聘禮第八七四節 兩將對上第一四七節 兄弟們第八三十節 韋懷義罄竹難書第九六一節 破普利思卡第八三十節 韋懷義罄竹難書第六四四節 仿弦高勞秦師第三三一節 舉猛士(三)第二六二節 隔河索命第六百十節 圖謀可汗第三八十節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九七五節 左右爲難的部族第三五六節 唐吐大戰(六)第一七五節 對質(二)第千五八節 歐羅巴初定第五五五節 新朝伊始第七九十節 大臣們心思第五八四節 營救程務挺第一三七節 風水輪得快第四十四節 洪小水遇敵第八百九節 攻擊伊斯法罕第四九八節 唐倭會戰(一)第四三九節 不疑(二)第三一三節 通湟防線第二五六節 與吐蕃人作買賣第九五七節 總參謀部的怨氣第二九四節 只要你的經歷第六五四節 破何國第八四六節 張家兄弟得聖寵第七六六節 哈里發被俘!第七八一節 青年軍官扎爾扎加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八五三節 水戰(四)第七八八節 李昭德倒臺第九六二節 天上掉下的大餡餅第三六十節 唐吐大戰(十)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三百一九節 劉公三事第千六二節 神都鉅變第九三五節 移民西方(二)第八三七節 火焰中的殺機第六五四節 破何國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八八八節 破援第千五四節 攻法蘭克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一六六節 老兵不死第三百三節 杯葛(一)第四一三節 大相歸天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一千節 捕到大魚了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二三九節 大通河軍校第七十九節 學習刀法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四九一節 膽大的收稅官第一九六節 劉夫人第五六三節 兄弟相聚第二五九節 險惡的綠洲第二一二節 碩果第二六二節 隔河索命第九百一節 韋晞破產了第千七節 窘迫的哈扎爾汗國人第七三六節 敵我雙方實力對比第六八七節 輕易平亂第四四六節 天路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五節 窮人翻身記(二)第五八六節 大驚喜第五五十節 刺客,又見刺客!第三八四節 夜話第四一一節 達瑪古仁之死第二九二節 吐蕃人來襲(一)第九一四節 觀火夜話
第三八七節 無復吐谷渾第一四三節 吐谷渾人(一)第六七一節 勸進(一)第千十六節 好心情第一二七節 弓箭大磨盤第三八四節 夜話第千十五節 邊走邊鋪路第三二十節 演習之事第一六二節 給孩子的禮物第八百節 俺繫好銀第九六三節 漢人來了!第一百十八節 大叔入伍第六二三節 大和尚照樣有第七二六節 敢言駙馬公主反者斬第六六九節 大事一件接一件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九八四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六)第八二一節 保護我們的鐵路!第一五二節 三族遷移(第2更求收藏)第一九八節 閒看兩軍對壘第三百三節 杯葛(一)第三九七節 魘魔第三七十節 封大非川第十四節 上洛(一)第六十五節 天大秘密第六一六節 三千兩黃金聘禮第八七四節 兩將對上第一四七節 兄弟們第八三十節 韋懷義罄竹難書第九六一節 破普利思卡第八三十節 韋懷義罄竹難書第六四四節 仿弦高勞秦師第三三一節 舉猛士(三)第二六二節 隔河索命第六百十節 圖謀可汗第三八十節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九七五節 左右爲難的部族第三五六節 唐吐大戰(六)第一七五節 對質(二)第千五八節 歐羅巴初定第五五五節 新朝伊始第七九十節 大臣們心思第五八四節 營救程務挺第一三七節 風水輪得快第四十四節 洪小水遇敵第八百九節 攻擊伊斯法罕第四九八節 唐倭會戰(一)第四三九節 不疑(二)第三一三節 通湟防線第二五六節 與吐蕃人作買賣第九五七節 總參謀部的怨氣第二九四節 只要你的經歷第六五四節 破何國第八四六節 張家兄弟得聖寵第七六六節 哈里發被俘!第七八一節 青年軍官扎爾扎加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八五三節 水戰(四)第七八八節 李昭德倒臺第九六二節 天上掉下的大餡餅第三六十節 唐吐大戰(十)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三百一九節 劉公三事第千六二節 神都鉅變第九三五節 移民西方(二)第八三七節 火焰中的殺機第六五四節 破何國第四二八節 開始行程第八八八節 破援第千五四節 攻法蘭克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一六六節 老兵不死第三百三節 杯葛(一)第四一三節 大相歸天第四百四節 天作之合第一千節 捕到大魚了第一百十二節 青海湖邊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二三九節 大通河軍校第七十九節 學習刀法第二一六節 湟魚第四九一節 膽大的收稅官第一九六節 劉夫人第五六三節 兄弟相聚第二五九節 險惡的綠洲第二一二節 碩果第二六二節 隔河索命第九百一節 韋晞破產了第千七節 窘迫的哈扎爾汗國人第七三六節 敵我雙方實力對比第六八七節 輕易平亂第四四六節 天路第九三八節 女戰神第五節 窮人翻身記(二)第五八六節 大驚喜第五五十節 刺客,又見刺客!第三八四節 夜話第四一一節 達瑪古仁之死第二九二節 吐蕃人來襲(一)第九一四節 觀火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