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下七國皆爲商賈

呂不韋很謙虛,表示這個天下啊,牛皮的商人很多,也並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咱們坐到這個位置純屬幸運云云。

當然,這種話鬼都不信,包括呂不韋自己。

程知遠知道,呂不韋只是想表示,那幫子商人都是爲其他國家而效力的,基本上不會幫助新學宮,而端木賜,公造子也早已不復當年,儒門將裂,早已不談活動資金的問題了。

那麼,他呂不韋和蘇昌,可不就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大讚助商嗎,而且最關鍵的,咱們沒有固定國籍,產業遍佈天下,也不怕封鎖,更不爲任何君王效力。

“所謂大生意,奇貨不是輕易可以脫手的,像是夫子這樣的奇中之奇,乃至於...有點燙手的貨....更是,不太好賣。”

呂不韋笑吟吟的:“當然,不是貶低夫子,而是因爲各國君王都對夫子已有所聞,且如雷貫耳,但諸子,包括廟堂之士,世家宗族,都不會對夫子有任何,哪怕半點的好顏色。”

“只是因爲夫子所說皆是亂天下之言!”

“夫子之道,乃是要掘了世家宗族,士者貴胄的根啊,一如當年商君變法,只是變一個秦國,後來遭到的反撲勢力,便讓商君身死道消,若是要變天下之法,難也。”

“阻力就來自於這裡,好比一個精美的器具,家主想買,但是他的妻子,孩子,兄弟叔伯,都想把這筆錢弄到自己手裡,而家主想買的器具,自然就成了他們嫉妒,乃至於痛恨,懼怕的對象。”

虞霜:“呂聖人真是什麼事情,都能用買賣來計較,說的通透。”

呂不韋笑:“天下之事,自伏羲開天,燧人鑽火,人聚以爲部族,有所需求之後,萬事之間,哪怕是廟堂之高,哪怕是江湖之遠....又何處不要用到商字呢。”

“如今,秦國反應雖然激烈,但其實卻也是一個變法的好去處,夫子之奇貨,在秦,可有高價,亦可待價而沽。”

“提價者將至矣。”

程知遠目光微動:“是老師要入秦了?”

呂不韋道:“據洛邑來商所說,荀況先生已經向西而來!”

荀子入秦,是在程知遠之後,這也是之前說好的事情,而眼下程知遠在秦國正在被口誅筆伐,法家士子怒斥他的“禍世之法”,竟欲以身而保法,做出要命的事情來,從大局觀上看,程知遠對法家造成了一定的混亂與衝擊,同時把咸陽也弄得不太和平。

而荀子這時候入秦,必然要被法家弟子們問候一遍,同時,杜倉等人也會出來,找荀子說些事情,至於說什麼....無非是聖人間的交換,或許很大概率是讓出一部分利益,然後換取荀子把程知遠帶走....大概是這類條件。

呂不韋道:“這一切,源自於忌憚,但現在也只是忌憚,還沒有到爆發的時候,其實啊,荀子入秦,爲夫子而來,亦爲秦之法制而來,若是荀子聽完二法之辯,四家之言,恐怕.....”

“不僅不會帶走夫子,還要在杜倉面前,狠狠誇讚夫子一番,這時候——”

“砰!就像是水泡一樣,炸裂,整個秦國會沸騰起來,法家的震驚與憤怒會達到一個頂點,大亂開始!而這時候,纔是最高價出現的時候!”

“因爲法本爲法,若是法家自亂陣腳,那豈不是說...夫子之法,比起法家之法,更好一些麼!”

呂不韋有些歡喜,甚至聲音都提高了:“以法亂法者,程知遠也~!”

“新法未出,舊法已亂,何其可笑!這天大的笑話,便是要被秦之法家出了!夫子有言,其法正,國不令而行,天下有道矣!而法家亂,是否便是...其法不正?”

“還是如今的法家,已經不是商君時的法家了呢!士子作亂,若不是杜倉默許,他們這些法家弟子哪裡敢這麼做?”

呂不韋越說越說興奮,道:“這買賣之大,天下少也!如今天下列國,其中好壞之處,便讓在下,爲夫子一一道來。”

“秦之利,在於法度,若以法變法,則愈強矣!但秦之弊,在於人,法家阻力過大,老氏族蠢蠢欲動,如膠東之海,看似平靜,卻有暗流涌動,雖有高價,但定金不足。”

“齊之利,在於制與衡,齊國三足鼎立,王有王法,國有國規,法雖嚴卻不厲,多以德教爲主,批評附之,學術之風甚囂塵上;齊之弊,在於軍不強,心不齊,無膽魄,好私勇而怯於公戰,且三方分立,舊姜氏及晏氏不與田齊相好,田齊交出打神鞭導致權利失衡,天齊淵如今雖未有大動,但卻不會久遠,故而齊之弊在於未來,不在當下,故定金雖足,補款困難。”

“魏之利,在於地處中央,風氣開放,阻力稍小,當下新王新政,又有信陵君爲輔佐......其弊,心思不定,首鼠兩端,王無定性,今日下定金,明日要退貨,不好不好.....”

“趙之利,在於尚武之風,敢於變法,且趙人世家遭到打壓,雖有卻與士制衡,不能擡頭.....其弊,在於過分重士,且改革往往不能徹底,變法中道崩斷,卻詭異延續一半,失卻一半,就好比定金下了,貨分半數,他說不要了。”

“韓之利......”

“燕之利......”

“楚之利......”

時間飛逝,呂不韋把戰國七雄比作商賈,國家看做商鋪,買賣的東西,做生意的風格,都給程知遠一一剖析清楚,同時生動形象,極貼地氣。

列國之商各有千秋,然而一排排看下來,呂不韋最後給出的最高的,最可能給高價的國家,居然是.....燕國。

“燕國雖弱,但如果單單從出價,下定金,貨到付款等一系列後續活動來看,燕國國君若是認準了這個人,那至他身死,都絕不會變。”

“當年蘇秦,子之,郭隗,樂毅,這裡面有亂臣,有賊子,有忠臣,但無一例外,他們都把持住燕國國政,乃至引導國之走向,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而如今,燕國落入公孫操之手.....此人乃是......”

呂不韋話沒有說完,程知遠背後,在呂不韋看不到的地方,在“公孫操”的名字出現的一瞬間,往世神的獨眼,突然劇烈的活動了起來。

同時。

“公孫操,燕之無終道人也!”

第一百五十九章 霜女“鬿”(上)第二十二章 本蛇是有擔當的蛇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牢勢第三十八章 山河鼓劍(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東崑崙與鎮秦劍第七百一十七章 他的名字第六百四十五章 幕後黑手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帝漸落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帝漸落第九十七章 白鹿東行第八十一章 夢·青丘社稷第四百七十三章 騙術之高(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樂土第四百四十三章 仙藏於山林第四百一十章 秦劍西來第六十章 霜天曉角,龍淵照海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漸離第二百四十三章 坐過站的感覺第二百七十九章 夢 · 望嬚巫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要開始種田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假人第三十一章 人間無趣,不如不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我本想拒絕,但他給的錢實在是太多了第二百零二章 劍心(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暫代天下之主第四百八十八章 夢 · 仙劍東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昔年山下,夢裡童世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漸離第七百三十章 無衣第三百二十九章 來自仲良氏的阻力第五百二十一章 天下最大的威脅!第六百四十七章 姬發第四百八十四章 夢 · 武王伐紂第五百七十七章 樂土第十七章 獨劍術乃是往教第七百六十六章 伏羲!第七百六十八章 鈞天之宴(下)第十四章 盛怒於土囊之口第六百三十四章 先生與列國(趙)第三百七十六章 守道之屍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子的書室第三百八十五章 朱襄之桑第二百零四章 劍心(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稷下後山塗山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庚子與程子(上)第八十九章 夢 · 徵三夷(三)第四十四章 賠錢貨的高傲(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問仁第一百三十二章 顏如玉(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陸地劍仙(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牢勢第六百二十章 攪局者第一百九十七章 此時無聲勝有勝第六百七十八章 過去開始的地方第三百九十七章 軒轅十四第二十九章 狗腦子打出來(買魚去了,更新晚了點)第三百八十四章 廬山震第五百零一章 歸來歸去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宗之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絕其糧,滅其氣第二百四十二章 黃河古棺第二百二十章 大難臨頭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論何人第五百二十章 越王一劍!第一百七十九章 洞中方一日第四十六章 因爲我窮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不生夫子(下)第四百八十章 黃粱前,龍見龍第九十九章 狂浪生(下)第一百零五章 龍淵而來第二百六十八章 先王的學識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璧黃泉(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見青山,青山見我第三百一十三章 交稅的白馬第四百三十九章 人間世之死第四十一章 山花爛漫第一百二十八章 顏如玉(一)第七百一十章 傳說中的儒者第六百二十三章 昔年山下,夢裡童世第五百五十一章 吃我範某人正義的背刺第七十七章 正劍(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好戲開場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仙與鬼(一)第七百七十五章 濠梁之辯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界第一百三十七章 神佑之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列宿第十五章 世間聖門,五圈六步第七百零三章 藉口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人行,必有可爲師者第二百章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第三十九章 山河鼓劍(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請程夫子出來一見第四十六章 因爲我窮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天子(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雷崩第四十七章 乾了這碗瓊漿玉液!第六百四十三章 昊天之力第四百二十七章 何爲上策
第一百五十九章 霜女“鬿”(上)第二十二章 本蛇是有擔當的蛇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牢勢第三十八章 山河鼓劍(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東崑崙與鎮秦劍第七百一十七章 他的名字第六百四十五章 幕後黑手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帝漸落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帝漸落第九十七章 白鹿東行第八十一章 夢·青丘社稷第四百七十三章 騙術之高(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樂土第四百四十三章 仙藏於山林第四百一十章 秦劍西來第六十章 霜天曉角,龍淵照海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漸離第二百四十三章 坐過站的感覺第二百七十九章 夢 · 望嬚巫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要開始種田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假人第三十一章 人間無趣,不如不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我本想拒絕,但他給的錢實在是太多了第二百零二章 劍心(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暫代天下之主第四百八十八章 夢 · 仙劍東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昔年山下,夢裡童世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漸離第七百三十章 無衣第三百二十九章 來自仲良氏的阻力第五百二十一章 天下最大的威脅!第六百四十七章 姬發第四百八十四章 夢 · 武王伐紂第五百七十七章 樂土第十七章 獨劍術乃是往教第七百六十六章 伏羲!第七百六十八章 鈞天之宴(下)第十四章 盛怒於土囊之口第六百三十四章 先生與列國(趙)第三百七十六章 守道之屍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子的書室第三百八十五章 朱襄之桑第二百零四章 劍心(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稷下後山塗山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庚子與程子(上)第八十九章 夢 · 徵三夷(三)第四十四章 賠錢貨的高傲(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問仁第一百三十二章 顏如玉(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陸地劍仙(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牢勢第六百二十章 攪局者第一百九十七章 此時無聲勝有勝第六百七十八章 過去開始的地方第三百九十七章 軒轅十四第二十九章 狗腦子打出來(買魚去了,更新晚了點)第三百八十四章 廬山震第五百零一章 歸來歸去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宗之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絕其糧,滅其氣第二百四十二章 黃河古棺第二百二十章 大難臨頭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論何人第五百二十章 越王一劍!第一百七十九章 洞中方一日第四十六章 因爲我窮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不生夫子(下)第四百八十章 黃粱前,龍見龍第九十九章 狂浪生(下)第一百零五章 龍淵而來第二百六十八章 先王的學識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璧黃泉(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見青山,青山見我第三百一十三章 交稅的白馬第四百三十九章 人間世之死第四十一章 山花爛漫第一百二十八章 顏如玉(一)第七百一十章 傳說中的儒者第六百二十三章 昔年山下,夢裡童世第五百五十一章 吃我範某人正義的背刺第七十七章 正劍(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好戲開場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仙與鬼(一)第七百七十五章 濠梁之辯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界第一百三十七章 神佑之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列宿第十五章 世間聖門,五圈六步第七百零三章 藉口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人行,必有可爲師者第二百章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第三十九章 山河鼓劍(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請程夫子出來一見第四十六章 因爲我窮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天子(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雷崩第四十七章 乾了這碗瓊漿玉液!第六百四十三章 昊天之力第四百二十七章 何爲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