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很反常 ,

郭侃黑着臉道:“明王既然有這等精兵,還要來招降郭某,那便是郭某有招降的價值!”他伸出兩根小粗蘿蔔一樣的手指,“某家有兩個條件,明王應了某家就降。明王不應,某家便是戰死也不降他!”

郭守敬笑道:“說吧。”

“第一、郭某的兵都是郭某費勁九牛二虎之力調教出來的,只有郭某能用,所以不能交出去;第二、郭某要1000副鋼甲,開城後先給300副,剩下的700副三個月內交付。”

郭守敬皺眉:“仲和,你不交兵權……那你的兵要不要授爵封地?北明軍的餉是不大多的,得用田莊、農奴來補。”

封建軍隊素來是分成支薪和不支薪兩種。南宋的僱傭軍就是支薪的軍隊,而蒙古軍和漢侯軍則是不支薪的軍隊。而不支薪是指軍隊的擁有者不直接發放薪金,而是以土地、牧場或是別的方式替代。

當然,也有一些軍隊是兩者兼而有之。譬如蒙古的怯薛軍,北明的士爵軍,都是在授予土地(蒙古軍的土地並不是授予士兵個人,而是授予士兵所在的千戶,由千戶負擔士兵的裝備和開支)之外,再額外發給一筆軍餉。而北明士爵兵(包括未獲得士爵的普通士兵)所得到的軍餉並不豐厚,僅夠養家餬口。不過加上士爵的300畝田莊或普通士兵的100畝授田(八旗是150畝,但是完全沒有軍餉),收入也就不算低了。

而授田,特別是封士爵賜田莊,便是將士兵變成了明王的“直臣”。他們自然就不大會效忠自己的上級軍官了。按照歐洲人的說法“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些封士賜田的士爵都是陳德興的附庸。而不是北明軍官們的附庸。而且北明軍中又有大義教官制,陳德興本人又是“半神”,因此北明軍中壓根沒有產生軍閥的土壤。

“不要什麼田地封爵。某家的3000兄弟只管收錢打仗!”郭侃說,“還是來現的好!平日就按尋常明軍發餉。上陣之前給一筆開拔錢,打完後按照功勞折現。你可別告訴我明王沒有錢,他可壟斷着海貿呢!”

……

“這郭侃是想抓着兵不放,怕是有些志向啊!”

陳德興回到平灤城下的大營時,郭守敬已經帶着郭侃的條件回來了。

聽了郭守敬的回報,陳德興只是淡淡說了一句,也沒有露出什麼不快。士爵兵、八旗兵,本就不能符合所有人的要求。陳德興現在採用的兵制。其實就是府兵制的升級版,把府兵變成了軍事貴族,而且也不用像軍戶那樣代代服役。只需要服役一代,就能得到田莊和貴族身份。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是非常優厚的,所以北明軍的中下層打仗很賣力。

而對於北明軍的高層而言,他們可以靠功勞一步步上升封大貴族,理論上還有機會成爲封建諸侯。畫餅是很好的,但是要吃到嘴裡並不容易。

但是對於郭守敬這種真的有點實力的軍閥而言,可就不大如意了。像嚴忠嗣那樣沒有什麼實力的小軍閥連反抗的力量都沒有。自然只能捏着鼻子接受。可是郭守敬的3000人都是百戰精銳,要是配上鋼甲橫刀,戰鬥力猶在怯薛之上。當然不甘心就這麼讓陳德興吞併了!

而像郭守敬這樣的軍閥。在北地,在中原,甚至在南宋,可以說遍地都是。陳德興既入中原,就面臨着怎麼利用、整合或消滅他們的問題了。

對於軍閥,一律立即消滅,那倒是挺合乎後世人思維的,但是陳德興知道這樣是不行的。因爲這個時代,就是一個兵爲將有。軍閥遍地的時代。

不僅北地漢侯、南宋藩鎮是軍閥,就連書生掌兵的南宋團練和蒙古的大小宗王。實際上也都是軍閥。不列入軍閥的,就是陳德興的士爵、八旗。李璮的府兵,和忽必烈中央兀魯斯的嫡系。

“行!”陳德興一拍大腿,笑着對左右道,“孤王麾下也是用得着漢侯的!誰都知道郭侃兵精善戰,若能實心歸附,將來必有大用。”

他一扭頭,對郭守敬道:“若思,且去告訴郭侃,孤王答應他的條件了,給他3000軍額,兵餉按照普通明軍發放。遇有戰事便另外加錢。至於地嘛,中原的地不能封給他。將來孤王遠征大食,必有他郭家的一個封國!”

……

大宋鹹淳二年九月,燕京城。

這座北地名都,就立在燕山腳下,守着漠南草原通往中原漢地的通道。以燕京爲核心,分佈於燕山南北的燕雲十六州,則是華北大平原抵擋塞外遊牧民族入侵的屏障。隨着石敬瑭割讓了這片原屬於華夏的故土給契丹之後,中原漢地腹心便完全暴露在了北方鐵騎的兵鋒之下。而十六州漢民所擁有的先進的農業和手工業,又被契丹、女真還有後來的蒙古所用,使得這些塞外蠻族的刀鋒更加銳利,兵馬更加強盛。歷史上得以逞強於中原四百餘年!

而在這個時空,歷史雖然發生了重大轉折,但是卻絲毫沒有影響這座北地名城的繁榮。

至少在遠道而來的劉孝元看來,比起他上一回離開的時候,燕京城更加喧囂而嘈雜了。

各種民族的人交錯往來,一隊隊的駱駝,一隊隊的車馬不斷的從四面八方涌來。包着鐵圈的木輪碾得街道石板上火星四濺。穿得鼓鼓囊囊的蒙古人腰裡彆着彎刀,大搖大擺的在城裡瞎轉悠,看到好吃的好玩的上去就拿,也不知道給錢。那些開鋪子的漢人、色目人,也沒有一個敢和蒙古大爺計較。

劉孝元知道,這些橫行霸道的蒙古人一定是剛剛從開平過來的,都是忽必烈的嫡系,在開平的時候還有人管束,不至於胡來。到了燕京……

到了燕京怎麼就沒有人管了?末哥王爺和兀良合臺元帥就不管管?

劉孝元正感到莫名其妙的時候,突然就聽見有人在喊他的字號:“明經,明經兄!”

他忙循聲望去,就看見一個矮矮胖胖的大鬍子儒生,正在一處酒樓門口衝他招手。那人手上還拎着個酒葫蘆,還有幾個油紙包裹,裡面顯然是什麼小菜吃食。

這人原來是姚樞的侄子姚燧,字端甫,號牧庵。原本在京兆府跟隨大儒許衡學習理學,幾個月前參加了科舉,中了個進士,被派到燕京做官。

因爲都是蒙古的“漢奸二代”,因而兩人不僅認識而且私交不錯。

劉孝元從馬上下來,把繮繩丟給了從人,自己大步迎了上去,一拱手道:“端甫弟,許久不見,可安好嗎?”

矮胖子姚燧卻沒有馬上回答,而是認真地上下打量了劉孝元一番:“哎喲,你怎麼一副蒙古人的打扮?兄弟我險些沒有認出來。”

他一把拉住劉孝元就往酒樓裡去:“你這身衣裳好啊,吃酒不用付錢……快快請兄弟我吃頓好的。這些日子在燕京真是苦極了,人都餓瘦了。”

劉孝元打量了一下胖乎乎的姚燧,慢慢跟着就進了酒樓,裡面老闆夥計看見他一身蒙古人的打扮,都是一副快要哭出來的樣子。

兩個北地儒生也不管這些,徑自上了二樓,進了一間敞開着門,裡面沒有人的雅座。分頭落座後,劉孝元叫了幾個菜,又摸出個小銀錠丟給夥計,見對方歡天喜地的下去了,才扭過頭要和姚燧說話,卻見對方一副目瞪口呆的樣子。

“你,你……那是給了銀子?”

“啊……”劉孝元點了點頭。

姚燧拍了拍手,叫道:“你咋不給中統鈔呢?”

“中統鈔?”劉孝元搖頭,他是大汗的近臣,官拜大元樞密院都承旨,就是那種不用靠餉銀過日子的大官,當然不大知道中統鈔什麼的了因爲沒有誰敢拿鈔去行賄的。

“就是這個……”姚燧從摸出一張紙鈔擺在桌子上,抱怨道,“這是擦屁股紙!一兩當不了白銀一錢用,現在整個大元的官員軍將就拿這個當薪餉!蒙古人還好,想要什麼直接拿就是了,俺們這些漢官可就苦了!”

“看上什麼直接拿!?”劉孝元愣了又愣,“沒有人管?”

姚燧搖着胖腦袋,一臉無奈地道:“沒有,沒有人管……這事兒怎麼搞成這樣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沒有人管,整個兒無法無天!”

劉孝元眉頭緊緊皺着,“那麼……燕京城裡那麼還那麼多人?”

“都是從別的地方遷來的,”姚燧忿忿不平道,“明賊已經打到平灤路了……殺人放火無惡不作,老百姓沒得活路,就在各地守臣帶領下到燕京求活了。”

“什麼?”劉孝元更是一臉驚詫,大元的官什麼時候這等好心了?而且……這也不對啊,把那麼多人都聚集到燕京城,吃飯問題怎麼解?把城市周圍人口驅趕入城去消耗糧食,那是蒙古人攻城的方法之一。末哥和兀良合臺不可能不知道,現在怎麼自己把人都弄進城了呢?

第648章 人民羣衆擁護誰?第822章 都是私心作祟第289章 蒙古也有水師了第841章 波斯王可不能給第364章 關鍵點 ,第814章 名將是怎樣煉成的第366章 封建強兵 ,第287章 恐懼的羊羣第376章 宿命之敵(一)第34章 衆怒 ,第313章 大封第297章 總貿易司第795章 和平的曙光?第479章 13世紀土坦克第631章 大封建第41章 炮軍第243章 天羅地網第18章 值了第662章 大便來了 又加第71章 大勝可期第106章 霹靂水軍 ,第483章 火海,血海第290章 濟州島第789章 上了賊船第605章 海都汗第450章 香餌和人質 ,第522章 新的亂子又要來了第237章 真金需要火煉第206章 復興社 上第137章 洗腦進行中第395章 潛伏 滿第699章 神轉折:大同歌 奉上第720章 東方的強盜們第442章 蠻荒之王(六)第391章 友善的殖民者 ,第575章 妖女,努力第611章 陳禮出,烽煙起第111章 誰當嶽武穆 ,第640章 擠兌來了第710章 無向南番浪死歌第880章 額乃皇上帝第807章 黑心黑太祖第402章 道統和正統第545章 華夏文明的矛與盾第408章 去開啓大航海時代第566章 定策第511章 買進,買進,買進第469章 陰差陽錯第695章 風波將起第843章 血戰開場第819章 北明十六國第28章 只爭朝夕第514章 風險放到最大第585章 漢家鐵騎VS蒙古火器(一)第400章 妙真老尼有妙計第615章 五大戰區第663章 明王降世是真的!第123章 嘴炮也可報國第99章 凝聚力 ,第293章 濟州建政第74章 敵在揚子橋第568章 一個李家,兩頭下注第188章 羊皮筏子第241章 三千壯士第104章 好男兒 ,第572章 有變數第27章 天降大功第166章 殺汗 三 ,第740章 去天竺弘法吧第56章 二十四假子第775章 維斯瓦河上的悲歌(二)第610章 一部《陳禮》治天下第335章 堵上門兒打臉(二)第340章 堵上門兒打臉 七第860章 國人和野人第716章 你要做蒙古大汗第802章 是教化,不是燒書第810章 “大洋洲”號戰列艦第128章 小報紙,小算盤第606章 天道教的蒙古和糊塗的金帳汗第224章 觀軍容,慷慨歌第720章 東方的強盜們第177章 殺汗 十四第1章 宛如夢幻 拜第870章 我們當求知,哪怕遠在中國第800章 欲亡其國,欲亡其族第242章 誰是明王第409章 僞儒纔是合乎人心的第644章 滅宋是場社會革命第367章 惡戰始 ,第272章 逼宮 ,狂第569章 飛狐口第721章 天花,天譴第806章 不要良心第89章 勇士,爆炸了 ,第423章 江國藩和文倫布 、第857章 依《禮》處置第393章 天與地 補上昨天的第280章 裱糊匠 奉上第202章 功成名就武轉文
第648章 人民羣衆擁護誰?第822章 都是私心作祟第289章 蒙古也有水師了第841章 波斯王可不能給第364章 關鍵點 ,第814章 名將是怎樣煉成的第366章 封建強兵 ,第287章 恐懼的羊羣第376章 宿命之敵(一)第34章 衆怒 ,第313章 大封第297章 總貿易司第795章 和平的曙光?第479章 13世紀土坦克第631章 大封建第41章 炮軍第243章 天羅地網第18章 值了第662章 大便來了 又加第71章 大勝可期第106章 霹靂水軍 ,第483章 火海,血海第290章 濟州島第789章 上了賊船第605章 海都汗第450章 香餌和人質 ,第522章 新的亂子又要來了第237章 真金需要火煉第206章 復興社 上第137章 洗腦進行中第395章 潛伏 滿第699章 神轉折:大同歌 奉上第720章 東方的強盜們第442章 蠻荒之王(六)第391章 友善的殖民者 ,第575章 妖女,努力第611章 陳禮出,烽煙起第111章 誰當嶽武穆 ,第640章 擠兌來了第710章 無向南番浪死歌第880章 額乃皇上帝第807章 黑心黑太祖第402章 道統和正統第545章 華夏文明的矛與盾第408章 去開啓大航海時代第566章 定策第511章 買進,買進,買進第469章 陰差陽錯第695章 風波將起第843章 血戰開場第819章 北明十六國第28章 只爭朝夕第514章 風險放到最大第585章 漢家鐵騎VS蒙古火器(一)第400章 妙真老尼有妙計第615章 五大戰區第663章 明王降世是真的!第123章 嘴炮也可報國第99章 凝聚力 ,第293章 濟州建政第74章 敵在揚子橋第568章 一個李家,兩頭下注第188章 羊皮筏子第241章 三千壯士第104章 好男兒 ,第572章 有變數第27章 天降大功第166章 殺汗 三 ,第740章 去天竺弘法吧第56章 二十四假子第775章 維斯瓦河上的悲歌(二)第610章 一部《陳禮》治天下第335章 堵上門兒打臉(二)第340章 堵上門兒打臉 七第860章 國人和野人第716章 你要做蒙古大汗第802章 是教化,不是燒書第810章 “大洋洲”號戰列艦第128章 小報紙,小算盤第606章 天道教的蒙古和糊塗的金帳汗第224章 觀軍容,慷慨歌第720章 東方的強盜們第177章 殺汗 十四第1章 宛如夢幻 拜第870章 我們當求知,哪怕遠在中國第800章 欲亡其國,欲亡其族第242章 誰是明王第409章 僞儒纔是合乎人心的第644章 滅宋是場社會革命第367章 惡戰始 ,第272章 逼宮 ,狂第569章 飛狐口第721章 天花,天譴第806章 不要良心第89章 勇士,爆炸了 ,第423章 江國藩和文倫布 、第857章 依《禮》處置第393章 天與地 補上昨天的第280章 裱糊匠 奉上第202章 功成名就武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