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赤壁 烏林

在遙遠的柴桑響起一陣哭聲時,在相隔千里的大江中段,曹智並沒有孫策臨終的詛咒而承受着多大的痛苦。相反他此時意氣風發着呢!

曹智一路順江而下,伴隨着進入洞庭湖山清水秀,渾然天成的風光,讓他一陣陣的心曠神怡着。在這方山水融淡雅清秀與雄奇壯闊於一體,碧水遼闊,煙波浩淼,峰巒隱現,氣象萬千之地他收到的是一條條一封封都是好消息。這幾日用捷報頻傳來形容曹智的境遇一點不爲過,很多屬下已經開始提前恭賀曹智征服江東了。

但曹智絲毫沒有沾沾自喜,他知道屬於他的戰爭纔剛剛開始,眼前蔡瑁、張允能否打好這至關重要的赤壁第一戰就是個關鍵。

此時的曹智沒有大張旗鼓的派人通知紮營大江南岸赤壁之地的蔡瑁、張允,而是在他們的後方靜靜地先觀察一番此時雙方的佈陣。

但最令曹智驚訝的卻是他真正看到赤壁這個歷史名勝時,多少有些失望。他一直以爲赤壁應該就如他想象中的到處呈現着赤紅色,每天早晨日出之時,金黃色的霞光普照,天上、地下互相映襯,連成一片,使這片赤潮更加輝煌,特別是那面赤磯山的崖壁應該更加如火燒般的紅色。

但令曹智失望的是,他來到赤壁之後發現這裡幾乎沒有什麼是紅色的。這裡的確有座赤磯山,蔡瑁、張允也依照曹智的吩咐把連綿十里的主營放在了這片山崖下的灘岸上。

通過跟隨在曹智身側的一位新幕僚蔣幹的介紹,其實這個地方另外的一個石頭關,是位於蒲圻西北六百多裡的一處大江南岸一個並不算知名的地方。

相對出名的是管轄此地的縣治下的另一個屬地——蒲圻,蒲圻因爲一直連接到大江的蒲圻湖。有一座城池就設在長有蒲草的湖邊,因爲此水域以湖產蒲草出名,因此叫了蒲圻。

蒲圻雖說不是一個獨立的縣,但所轄範圍較大,包括嘉魚、赤壁、崇陽、通城,都歸它管轄。

赤壁這個決定歷史上魏、蜀、吳三分漢鼎的重要地域,在後世“赤壁”之名可謂家喻戶曉。但現在這個雲夢澤地一個組成部分,不能說他是個不毛之地,但也不是什麼文人騷客嚮往,或是常來之地。

看來正是因爲那場赤壁之戰,孫權、劉備的聯軍在此用火攻,大破曹操戰船,當時火光照得江岸崖壁一片彤紅,從此改變了格局,抒寫了歷史。“赤壁”由此而得名了,一千七八百年之後這裡更是成了了不得的名勝古蹟。

蒲圻的赤壁,曹智估計是因爲江中的大火光引起江邊巖壁的紅色反光,才被後人代代相傳後稱爲了赤壁。石頭不是鐵,是燒不紅的,只能被煙火燻黑,或是被封悶的烈火燒成石灰。大火光現在還沒有,巖壁當然是呈現着它的本色。如果不是熟知這段歷史,曹智看着蒲圻江邊的這片岩壁不是紅色的就肯定會誤以爲自己來錯了地方。

這個地方現在雖說還不出名,但的確是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地,一直有人居住,面積也頗大,有赤壁、南屏、金鸞三山。可能當地人也發現在江中起火,就會把這片崖壁映紅,所以赤壁之名也不是後世叫出來的,而是當地人現在就有的一種民間叫法。並且根據曹智遠距離的觀察,此地地勢雄踞大江中游,交匯在整條大江的中部位置,東負幕阜羣山、西挽漢江漢沃土,南接洞庭波濤,北望白雲黃鶴,軍事戰略位置其實是很突出的。所以他能夠成爲周瑜選擇的主戰場,或者說與曹操對持的水陸基地,不是胡亂選擇的。而是通過一番實地勘察,才選擇出的一個非常有利的地形。

由於此時這裡的風光被一片片的刀、槍、劍、戟、鏃、斧、矛、叉的反光所遮擋,曹智看不太真切。曹智只能讓船開始靠近赤壁軍事基地,仔細打量此處的同時,也不忘開始觀察現在由周瑜率領的孫軍盤踞的烏林一帶輪廓和地貌。

自三江口突襲張允獲得小勝後,周瑜就開始緩步推進中。他這時看起來一點也不急了,不再像剛開始那樣急進了。既然前面曹智已安排了重兵在哪堵截,周瑜就要一步一個腳印的看清了再走過去。

他不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便就是後方孫策的態度了,想來他的新計劃遠在柴桑的孫策已經收到。那麼有沒有孫策的認同和配合,就是現在周瑜必須等的。這對他很重要,同樣對這支他率領的軍隊很重要。

張弛有度,急攻緩進都是考驗一個將領品質和優秀程度的重要考量標準。毫無疑問周瑜是個出色的將領,雖然他還很年輕。

周瑜在三江口被張允伏擊後,就開始變的小心起來,緩步前行,步步爲營着。整個大江的這段水道因爲衆多湖泊的相連而變的航道的確錯綜複雜,處處都可以設伏,供船隻、軍隊出沒。

周瑜在未來三日內的形成,不但把整支艦隊的速度放慢,前後左右更多的派置斥候船隻巡查外,還要求屬下開始沿途仔細查探每一處陸地、島嶼,尋找合適的落腳點,準備做長期滯留的準備。

而這一時期,這一段幾百裡的江道、水道都以雙方的小規模斥候船隻相互相遇後發生着摩擦和戰鬥,而組成着戰爭還在繼續的信號。並沒有雙方大型船隻的大規模戰鬥發生。周瑜在緩進中等待後方孫策的消息,或是各路後援外。蔡瑁和張允也在遵照曹智的要求防禦線一道接一道的佈置着,竟是也要鐵了心要死守本陣,一副長期作戰的準備。

期間蔡瑁、張允也像練兵似的進行了兩次利用水道南北相通大江的特殊地理位置,又進行了兩次伏擊。但不但規模不大,而且因爲周瑜也已有防範,所以收效也不是很好。此後,雙方可能都不急了,所以都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會戰。

周瑜最後在一處周林縣大江北岸的一個叫烏林磯的一處崗嶺起伏重巒疊嶂的丘陵地帶,安營紮寨了。

這就是烏林了,那個一度風煙繚繞,大火延燒至岸上烏林營寨,致使曹軍大亂。最後曹軍幾十萬人馬死傷大半,將此地染成了一條血巷後曹操悲憤離去的地方。

當然此時戰場上的灰飛煙滅還沒有發生,在曹智此時看來此地唯有青山壁立,江水東流,田園牧歌般的景色。很難想象在這片綿延不絕的丘陵地帶,與大江南岸赤壁隔江相望的這片美好景色之下,馬上就要發生令多少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津津樂道的赤壁大戰。

這個叫烏林的地方地勢高亢而蔥蘢,座落臨江又帶河。其最南一道支脈,土石爲阜,東西走向,長約三千米,寬百餘米,高出江面十多米,林木繁茂,烏巢衆多,故名烏林磯,又名烏巢山。南與江南的赤壁隔水相對,形成大江上的一處天然屏障。其地理位置同樣易守難攻,是個屯兵的好去處。

周瑜此時就佔據這裡,背靠烏巢山,在這裡紮下了水陸兩個大營。其實這時如果周瑜不願與曹智的大軍在此地進行大會戰,因爲曹軍此時還未把逆流而上的通道全部堵死,他又在北岸的烏林,要強行通過,還是來得及,做得到的。

但就是因爲種種的等待,曹智人爲的運作,和處處展現的契機,使得這位極其睿智的年輕將領最終選擇留下。等待着機遇變成留名千古的現實的機會。

在烏林這片地域之前的水域裡有一處天然的航灣道,位於烏林磯西邊,再往前以東五百米處就形成了一個類似現代巷口的緩衝地帶。這裡土倒是呈現出一點褐紅色,不知和赤壁的得名有什麼聯繫?

在距裡這個巷彎約三百米遠的地方,現在實際是由蔡瑁和張允的軍馬控制的區域了。在這個有着北方梯田風格的水陸相連的地域裡,西北香山腳下有一個小水潭,現在是供應蔡瑁、張允陸軍飲馬之處,故他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萬馬潭。蔡瑁、張允最前沿的部隊已經駐紮到了這裡。

而三百米前面的那個離烏林周瑜的屯兵前的天然港口,五百米的地域成了現在他們兩軍最後的緩衝地帶,雙方不時有小型蒙衝舟的斥候船隻出沒在這一地域。相互窺探着雙方的佈陣和軍事實力,時不時有着一些小的交火,但蔡瑁和張雲顯然把後面的真實軍事實力掩藏的很深,不肯讓周瑜的人再往前一步進行窺探,故作着神秘。

周瑜在三日前到達此地,被迫的選擇烏林安營紮寨後,得到的回報是敵軍後方的營地裡到處都是火光,也不知道在燒什麼?

周瑜很是奇怪,心道:“這蔡瑁、張允難道未戰就得了失心瘋,在自己的地盤上放什麼火啊?要是把自己的營地都燒着了,倒是省了他的一番功夫。”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79章 往事如煙第632章 借道第731章 葬於許都第529章 後軍第634章 無事生非第1162章 窮途末路第124章 用人不疑第560章 羣英薈萃第194章 投石威力第749章 天下美味第700章 佔南昌 殺笮融 大意失會稽第402章 大擺宴席第1134章 審配在哪裡第521章 不會拍馬屁的鞠義第972章 決戰(2)第325章 死亡氣息第385章 要死要活第1094章 都來了第889章 枕邊風特權第875章 突圍第614章 看誰跑得快第457章 血戰第527章 相見第751章 營外何人第509章 巨城鄴城第28章 未雨綢繆第634章 無事生非第898章 鄉村隱士諸葛亮第554章 後有虎,前遇狼第628章 裝傻第818章 有違初衷第130章 帶着劉、關、張去打劫第1161章 相峙定軍山第452章 戰事起第491章 文姬評判第984章 獨斷選擇第938章 做大事者第497章 備受打擊的祖朗第574章 沒選擇的荀諶第290章 改革第66章 圓桌會議第1117章 人在城在第50章 狂士禰衡第1136章 戰爭目的第634章 無事生非第1110章 熱情如火第488章 簡體字第533章 土地廟之圍第490章 反對第776章 順口溜第32章 一環扣一環第855章 享受戰利品第790章 請問將軍是哪位第849章 白門樓上變換的旗幟第909章 高瞻方能遠矚第965章 反攻第1066章 你不再是我的俘虜第972章 決戰(2)第926章 不同大戲第814章 縊貴人第665章 自領揚州第783章 紀靈的雄心和袁術的計劃第242章 各懷鬼胎第3章 做官第965章 反攻第843章 第一要務第437章 勸降還是屠絕第932章 首敗第629章 罵陣第1044章 直白的叛逃第576章 一步不讓第1070章 大帳收穫第254章 初見大喬第706章 相持階段第598章 希望破滅第1156章 我們一直是朋友第35章 黃誠之死第569章 引兵來攻第865章 立功心切第639章 調戲楊婉第257章 難以消受的小喬第908章 進駐襄陽第511章 接風酒宴第585章 開始與屠殺第354章 全面佯攻第1040章 徐晃的等待第18章 董卓之禍第1055章 不知羞恥爲何物第696章 殺入豫章第851章 我有什麼理由放過你第1088章 緬懷與不吐不快第249章 暗結同盟第136章 激鬥第813章 天子的捨棄第617章 淳于瓊用兵第437章 勸降還是屠絕第488章 簡體字第1131章 全城叛變第964章 救兵到第934章 三套計劃
第79章 往事如煙第632章 借道第731章 葬於許都第529章 後軍第634章 無事生非第1162章 窮途末路第124章 用人不疑第560章 羣英薈萃第194章 投石威力第749章 天下美味第700章 佔南昌 殺笮融 大意失會稽第402章 大擺宴席第1134章 審配在哪裡第521章 不會拍馬屁的鞠義第972章 決戰(2)第325章 死亡氣息第385章 要死要活第1094章 都來了第889章 枕邊風特權第875章 突圍第614章 看誰跑得快第457章 血戰第527章 相見第751章 營外何人第509章 巨城鄴城第28章 未雨綢繆第634章 無事生非第898章 鄉村隱士諸葛亮第554章 後有虎,前遇狼第628章 裝傻第818章 有違初衷第130章 帶着劉、關、張去打劫第1161章 相峙定軍山第452章 戰事起第491章 文姬評判第984章 獨斷選擇第938章 做大事者第497章 備受打擊的祖朗第574章 沒選擇的荀諶第290章 改革第66章 圓桌會議第1117章 人在城在第50章 狂士禰衡第1136章 戰爭目的第634章 無事生非第1110章 熱情如火第488章 簡體字第533章 土地廟之圍第490章 反對第776章 順口溜第32章 一環扣一環第855章 享受戰利品第790章 請問將軍是哪位第849章 白門樓上變換的旗幟第909章 高瞻方能遠矚第965章 反攻第1066章 你不再是我的俘虜第972章 決戰(2)第926章 不同大戲第814章 縊貴人第665章 自領揚州第783章 紀靈的雄心和袁術的計劃第242章 各懷鬼胎第3章 做官第965章 反攻第843章 第一要務第437章 勸降還是屠絕第932章 首敗第629章 罵陣第1044章 直白的叛逃第576章 一步不讓第1070章 大帳收穫第254章 初見大喬第706章 相持階段第598章 希望破滅第1156章 我們一直是朋友第35章 黃誠之死第569章 引兵來攻第865章 立功心切第639章 調戲楊婉第257章 難以消受的小喬第908章 進駐襄陽第511章 接風酒宴第585章 開始與屠殺第354章 全面佯攻第1040章 徐晃的等待第18章 董卓之禍第1055章 不知羞恥爲何物第696章 殺入豫章第851章 我有什麼理由放過你第1088章 緬懷與不吐不快第249章 暗結同盟第136章 激鬥第813章 天子的捨棄第617章 淳于瓊用兵第437章 勸降還是屠絕第488章 簡體字第1131章 全城叛變第964章 救兵到第934章 三套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