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2 鐵壁合圍

時間回到不久之前。

遠征艦隊一路向木星進發,主力一路向前,沿途遇上的外星基地一律用核彈轟掉,另外還有一部分戰艦分散在主力四周,解決靠近主航線的外星基地。

一路上遇見的外星戰艦就更不用說了,能幹掉的統統幹掉,追不上的一律攆走。

冀洲艦羣由五個航母戰鬥羣組成,規模堪稱遠征軍歷史之最。

這還沒算由九個戰鬥羣組成的國際遠征艦隊,從另一個方向趕往木星的國際艦隊,實力比冀洲戰鬥羣還要強上幾分。

兩支艦隊各走一個方向,一邊清剿一邊前進,還沒到木星,就摧毀外星基地數十個,擊沉外星戰艦十餘艘。

這一路上,確實是遇上到的外星基地比外星戰艦多,開始的時候,還以爲是因爲外星人把戰艦調往火星,可是接近木星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外星人調往火星的只是部分戰艦,小行星帶靠近木星的地方,還有大量敵艦隱藏。

由於人類艦隊一路摧毀外星基地,逼得敵艦不得不現身,這些外星戰艦八成不會現身,說不準躲在哪個犄角旮旯,等着陰人類艦隊一把。

但是霍強和美軍指揮官哈爾西都很清醒,他們深深地明白,艦隊只清除了航道附近的外星基地,只是在敵軍衆多基地中打開了兩條通道,其他方向還有更多基地,根本說不清還有多少隱藏在暗處的敵艦。

霍強和哈爾西上將不止一次地磋商對策,最終定下了主力進軍木星,偏師打擊援軍的作戰方案。

至於哪些戰艦是主力,哪些戰艦是偏師,由兩位最高指揮官自行決定。

主力的作戰計劃暫且不說,偏師的作戰計劃參考了二戰中的狼羣戰術,可以稱之爲狼羣戰術的太空版。

兩位將軍想的挺好,可外星人也不是傻子,隨着艦隊的前進,外星人玩了一手堅壁清野,主動放棄沿途的基地,收縮兵力,把撒出去的外星戰艦撤回木星。

而且不是撤到木星範圍之內,而是撤回木星內層——木星體積巨大引力驚人,嚴格地說,木星就是指木星本身,但是對於戰爭中的雙方而言,木星指的是木星本身,還有環繞木星的整個衛星羣。

這個範圍可就大了去了,目前距離木星最遠的一顆衛星是S/2003 J 2,是一顆還沒命名的木星衛星,它的半長軸高達三千多萬公里,換句話說,以木星爲圓心,半徑三千萬公里的球形空間都屬於木星範圍。

爲了便於指揮,聯合指揮部將木星分爲內中外三層,內層就是距離木星二百萬公里之內,基本上就是木衛四軌道之外;中層是二百萬公里到一千萬公里之間;一千萬公里之外統統都是外層。

也就是說,外星人把所有戰艦都撤回木衛四以內,擺出一副嚴防死守的模樣,一心等着人類艦隊來攻。

面對這種情況,霍強半點也不着急,艦隊抵達木星之後壓根兒就沒進攻的意思,反倒分兵前往外層的各個衛星,用運輸艦上的物資打造空間基地,打算把所有衛星都變成包圍外星人的戰略節點。

艦長們恍然大悟,怪不得下這麼大本錢,又是穀神星又是火星的,原本以爲是爲了把敵軍調走,爲艦隊進攻木星創造條件;現在看就不一樣了,這特麼是爲艦隊立足木星創造條件好不好?

由於各種條件限制,這些空間基地不可能留人看守,因此建的都是無人基地,這些基地唯一的作用,就是向進入射程的外星戰艦開火。

木星外圍各個衛星的體積不一,質地不同,艦隊物資也有限,所以這些基地也都不一樣,有的擱一批激光器僞裝超級大炮;有的架一溜導彈威懾敵軍;甚至還有隻兩門艦炮的極端情況。

反正霍強也沒指望這些外圍基地能起多大作用,這些基地的關鍵不在於有多強的火星,而在於每個小衛星上都有人類留下的武器設備,都有擊沉外星戰艦的能力。

這種逐步逐層包圍木星的手段實在是太毒了,簡直就是要了外星人的老命。

冀洲號一直非常關注敵軍的動向,自打冀洲艦羣開始建造空間基地,收縮的外星艦隊就一直蠢蠢欲動,看着隨時都有可能衝出來,可最終敵軍還是穩住了。

外星人穩得住,霍強更不着急,一再要求各艦穩紮穩打。

“關鍵時刻,必須沉得住氣,必須穩如泰山!”霍強如是說。

仔細想一想,這樣做也是吸取了以往的教訓,打算一勞永逸地解決木星問題。以往遠征都是直撲木星內層,結果是始終都沒能解決外星人。

如今就不一樣了,逐步包圍這個辦法雖然笨了點,可效果絕對比直撲內層強得多——以前不是不吸取教訓,而是沒這麼強的人力物力,不可能把這麼多物資送到木星。

這一次送來的物資也沒想象中那樣豐富,否則外圍的空間基地也不會這麼粗糙。

按霍強的意思,一個完整的空間基地,至少得激光、導彈和近防三種武器齊備,具備遠、中、近各種距離的全方位打擊能力,每個基地還得配上反應堆。

他想的倒是挺好,可是實在有點脫離現實,事實是武器根本配不齊,反應堆更是想都不用想,爲了給設備供電,還特麼得在衛星上鋪光伏電池。

這鬼地方是木星,光照強度只有地球的百分之四,鋪一大片光伏電池,能帶動的設備卻沒幾樣,差點讓霍強操碎了心。

幾天之後,國際艦隊趕到木星,開始在另一個方向修建空間基地。

兩支艦隊方向不同但目標一致,施工速度前所未有的快,僅僅幾天就修好了六個空間基地,要不是外圍的衛星太分散,這個數量再翻一倍都沒問題。

不過話說回來,也就是外圍的基地敢這麼糊弄,越靠近內層,新建的空間基地就越完善,該有的設備一樣不少,武器裝備也是越來越精良,每個基地都相當於一艘縮水版主力艦。

這麼多空間基地包圍木星,外星人再想離開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703 國際問題415 須海797 一路向北90 撤離鏡江(二)752 介入準備78 變生肘腋53 以退爲進1855 情報處在行動(二)1170 再堅持一會1827 登陸支援635 簡單局勢1541 破釜沉舟1882 運氣不好844 增長513 詭異的選拔1205 將軍,請自重1656 攻佔目標243 緊迫999 憋大招686 全力支援1599 蟲匪657 正面衝突115 爭執不下1087 必須搶時間1629 靠啥吃啥728 打開眼界(二)1880 無名彗星933 落地783 堵塞1940 暗傷1607 前後矛盾243 緊迫1195 現場實驗854 絕望91 鳥覆巢危374 新裝備391 應對285 腦洞大開(二)1572 底牌1941 逃離268 不眠之夜(三)1736 廢城1327 戰略相持1502 到底想幹什麼1288 沒有辦法的辦法545 月球一日(七)410 越境796 另類思路485 匹夫有責1500 戰術冒險357 抓捕38 蟑螂?螳螂!1151 牆角的地洞805 靠近679 改弦易轍64 鏡江車站1538 速度驚人204 審問766 間歇進攻1453 人手與物資471 大殺四方1730 傾倒1273 目標五號星720 海上迷宮115 爭執不下1128 一點點差距14 分裂291 血債血償699 冰山一角125 吃貨威武1400 有針對1880 無名彗星630 游擊戰術1574 想深一層1025 翻家底246 火力全開283 腹黑310 直接對抗686 全力支援1895 彗星生活98 一車之隔300 排斥447 來源366 再入蟻巢231 困境1908 搶先一步550 失而復得1013 監聽網1934 西瓜和芝麻661 地下追擊(二)562 爭奪1890 角度不對362 全力以赴(二)1024 逃離木衛三(二)53 以退爲進1069 殘軍1449 不能出會議室1758 料敵先機893 天空中最亮的星1564 探視
703 國際問題415 須海797 一路向北90 撤離鏡江(二)752 介入準備78 變生肘腋53 以退爲進1855 情報處在行動(二)1170 再堅持一會1827 登陸支援635 簡單局勢1541 破釜沉舟1882 運氣不好844 增長513 詭異的選拔1205 將軍,請自重1656 攻佔目標243 緊迫999 憋大招686 全力支援1599 蟲匪657 正面衝突115 爭執不下1087 必須搶時間1629 靠啥吃啥728 打開眼界(二)1880 無名彗星933 落地783 堵塞1940 暗傷1607 前後矛盾243 緊迫1195 現場實驗854 絕望91 鳥覆巢危374 新裝備391 應對285 腦洞大開(二)1572 底牌1941 逃離268 不眠之夜(三)1736 廢城1327 戰略相持1502 到底想幹什麼1288 沒有辦法的辦法545 月球一日(七)410 越境796 另類思路485 匹夫有責1500 戰術冒險357 抓捕38 蟑螂?螳螂!1151 牆角的地洞805 靠近679 改弦易轍64 鏡江車站1538 速度驚人204 審問766 間歇進攻1453 人手與物資471 大殺四方1730 傾倒1273 目標五號星720 海上迷宮115 爭執不下1128 一點點差距14 分裂291 血債血償699 冰山一角125 吃貨威武1400 有針對1880 無名彗星630 游擊戰術1574 想深一層1025 翻家底246 火力全開283 腹黑310 直接對抗686 全力支援1895 彗星生活98 一車之隔300 排斥447 來源366 再入蟻巢231 困境1908 搶先一步550 失而復得1013 監聽網1934 西瓜和芝麻661 地下追擊(二)562 爭奪1890 角度不對362 全力以赴(二)1024 逃離木衛三(二)53 以退爲進1069 殘軍1449 不能出會議室1758 料敵先機893 天空中最亮的星1564 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