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 全境封鎖

小行星帶防禦網的建設速度滯後,還跟木星防禦網的建設有直接關係。

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小行星帶並不直接面對外星艦隊,而計劃中的木星防禦帶還沒奠基,就迎來了外星人的第一次衝擊。

遠征戰役雖然嚴重打擊了木星方面的外星人,但他們要麼藏在深達數十公里的地下,要麼藏在數十公里深的水下,遠征艦隊根本不可參完全消滅木星的敵人。

戰役結束後不久,木衛三表面就出現了外星人活動的跡象,爲防止敵人死灰復燃,聯合指揮部決定優先打造木星防禦網,不管人員還是物資,統統向木星防禦網傾斜。

在這樣的安排下,木星方向的導彈基地接連建成使用,很快就形成了最初的防禦網,以遠程導彈封鎖木星。

爲了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木星方向的第一批導彈基地基本建在木衛四外側的衛星上,主要是木衛十八和希瑪利亞衛星羣,半長軸都在一千兩百萬公里之內,一共五顆衛星,十二座導彈基地。

用來封鎖木星的導彈與閃光有一些技術上的關聯,但結構沒閃光那麼複雜,射程也比閃光短的多。

他注意到資料上說,那些導彈基地的技術難點不在於導彈,而在於基地本身!

葉涵特意查了一下,發現導彈基地並不複雜,無非就是一套包括探測、鎖定、發射等功能在內的一體化全自動武器系統,對人類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從設計到完工完全沒壓力,真正麻煩的地方是怎麼爲這些基地提供電力!

人類根本不可能在那些貧瘠的衛星上建造發電站,那裡根本沒有發電的條件,基地唯一能利用的供電設備就是電池。

自動導彈基地都是用電大戶,不管多麼先進的高能電池,都頂不了太長時間,唯一的辦法就是用光伏電池。

葉涵知道木星的光照水平只有地球的百分之四,想得到足夠的電力,就必須增加光伏電池的數量,而且光伏電池必須安放在能夠接受陽光照射的衛星表面,如此一來,光伏電池就變成了導彈基地的短板和弱點。

威脅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大面積鋪設光伏電池必然引起外星人的注意,而遠程導彈的目標是外星戰艦,只有體積夠大的飛行器,才能引起自動系統的重視,如果外星人使用小型飛船登陸,系統未必會激活導彈。

爲了保護光伏電池,聯軍不得不額外增加一批中程和近程導彈,防止外星人登陸衛星。

另一個威力來自於木星本身的強大輻射帶,它是所有電子設備的天敵,導彈基地中的任何一種電子設備,都必須密封在防輻射外殼之中。

強輻射對雷達的影響更加嚴重,普通雷達根本沒法在木星附近正常運作,大功率雷達可以使用,可效果實在不怎麼樣,最後不得不使用複合手段,以光學鏡頭捕捉目標,以激光雷達鎖定目標,才解決了這個棘手的問題。

可能是人類的行動引起了外星人的注意,木星防禦網一期工程交付使用後不久,一支由三艘戰艦組成的外星艦隊試圖離開,但這支艦隊還在加速階段,就遭到了防禦網的遠程攔截,三艘外星戰艦無一漏網,先後被遠程導彈摧毀。

防禦網的實戰效果得到了初步證明,但摧毀一艘敵艦需要三到五枚導彈,按每個基地十六枚導彈計算,整個防禦網只有一百九十二枚導彈,只要捨得付出,一次出動百八十艘戰艦,外星人隨時可以突破防禦網!

原本木星防禦網是無人設計,可是諸多問題提上日程之後,聯軍不得不放棄無人方案,着手組建木星艦隊。

對抗木星方向的外星艦隊只是木星艦隊的第二任務,它的第一任務其實是維護木星防禦網的正常運轉。

聯軍還打算在直徑一百七十公里的木衛六上爲木星艦隊建一座集補給、維修和製造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艦隊基地。

木星艦隊已經做好了打造基地的所有準備,不過由於原料供應緊張,這個基地目前仍然停留在紙面上……木星艦隊選好了幾年的位置,如今是艦隊的錨地,沒有任務的戰艦全都停在那裡。

有個未經證實的消息,大意是說木星艦隊有自力更生的想法,打算挖掘地下空間爲將來建設基地打個基礎,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這回事。

後來木星方向的外星人又搞了幾次試探,不過人類的基地少,外星人的戰艦也少,在木星艦隊的協助下,幾次衝突都以人類的勝利告終,人類成功封堵木星。

再後來,敵人的戰艦越來越多,木星防禦網也越來越完善,導彈基地開始向亞南克衛星羣擴展……這個衛星羣的半長軸都在兩千萬公里左右,與木星的距離有些遠,不得不使用射程更遠的導彈,後期乾脆更換爲閃光導彈。

再再後來,聯軍認爲沒必要繼續向外擴展防禦網,一心增強內層防禦網的實力,導彈基地從十二個發展到二十七個,逐漸形成了如今的木星防禦體系。

木星方面的最後一次試探發生在34年12月,失敗的結局終於讓木星方向的外星人認清了現實,他們不得不選擇蟄伏,此後整整兩年多的時間,不僅不再派出戰艦,就連僕兵和巨蟲都很少出現在衛星表面。

但聯軍上下都認爲敵人不可能放棄,他們只是在積蓄力量,以外星人變態的造艦能力,兩年時間造出幾百艘戰艦就跟玩一樣。

所以聯軍從來不敢放鬆,一直在加強木星的防禦力量,不止增加導彈的數量,木星艦隊的實力也在逐漸加強。

如今的木星防禦網早就不是當初的模樣,它的核心封鎖半徑爲一千二百萬公里,最遠封鎖距離爲兩千萬公里,想突破防禦圈的封鎖,最少也得付出三百到四百艘戰艦的慘重代價。

這還只是突破防禦網的代價,如果把木星艦隊的實力也算進去,敵人還得再付出一到兩百艘戰艦的代價。

1301 失去目標804 定心丸1175 我想變回人1629 靠啥吃啥803 家國(二)1483 差一點犧牲626 獲救1191 磨刀石393 天文災難1939 追入天王星區3 血染遊船1893 原因找到了1668 海洋巨獸523 見家長1297 分秒必爭449 捕捉541 月球一日(三)1934 巨大的麻煩514 殘次品198 不是結束1462 有限迴應1444 剩下的都用上1480 水下暗影1474 比守軍好對付1795 危險的實驗1637 你爭我奪1504 兄弟醒醒478 節節抵抗303 男人不慫1574 想深一層560 飛越高峰190 公權私用1941 逃離172 心念通達1793 克隆,克隆!347 摧枯拉朽791 彙報1247 合理利用一下1349 蟲羣優先647 變化計劃1729 混戰1906 地球生態報告1852 物是人非235 夜1422 打通822 SOS1346 互相試探1647 我是英雄1114 全速向南160 全速歸隊1083 一點也不遺憾269 最長一夜290 形勢通報1222 我要開門紅1489 關鍵弱點1565 英雄之名529 背後的故事80 鳥槍換炮169 救援154 自相矛盾673 水下搏殺1487 準備撞擊1338 有舍有得1040 步步爲營1581 線索(二)1859 逆轉997 人類的利益714 生死相搏344 霸氣側漏1682 太祖保佑1038 不吹牛行不1359 秒速十七公里703 國際問題1464 人去樓空713 白熱化1832 勤儉蟲人1945 難纏1704 北線1452 有意見可以保留672 跌落104 前進1118 詭異的平衡475 機場1307 真心不容易1750 戰略轉折1424 冰下722 人生何處不相逢945 巨化1288 沒有辦法的辦法671 向下1736 廢城1460 激化901 戒備782 小勝一局1329 問題多多1853 分割肢解822 SOS887 萬物復甦953 多線發展504 戰前準備
1301 失去目標804 定心丸1175 我想變回人1629 靠啥吃啥803 家國(二)1483 差一點犧牲626 獲救1191 磨刀石393 天文災難1939 追入天王星區3 血染遊船1893 原因找到了1668 海洋巨獸523 見家長1297 分秒必爭449 捕捉541 月球一日(三)1934 巨大的麻煩514 殘次品198 不是結束1462 有限迴應1444 剩下的都用上1480 水下暗影1474 比守軍好對付1795 危險的實驗1637 你爭我奪1504 兄弟醒醒478 節節抵抗303 男人不慫1574 想深一層560 飛越高峰190 公權私用1941 逃離172 心念通達1793 克隆,克隆!347 摧枯拉朽791 彙報1247 合理利用一下1349 蟲羣優先647 變化計劃1729 混戰1906 地球生態報告1852 物是人非235 夜1422 打通822 SOS1346 互相試探1647 我是英雄1114 全速向南160 全速歸隊1083 一點也不遺憾269 最長一夜290 形勢通報1222 我要開門紅1489 關鍵弱點1565 英雄之名529 背後的故事80 鳥槍換炮169 救援154 自相矛盾673 水下搏殺1487 準備撞擊1338 有舍有得1040 步步爲營1581 線索(二)1859 逆轉997 人類的利益714 生死相搏344 霸氣側漏1682 太祖保佑1038 不吹牛行不1359 秒速十七公里703 國際問題1464 人去樓空713 白熱化1832 勤儉蟲人1945 難纏1704 北線1452 有意見可以保留672 跌落104 前進1118 詭異的平衡475 機場1307 真心不容易1750 戰略轉折1424 冰下722 人生何處不相逢945 巨化1288 沒有辦法的辦法671 向下1736 廢城1460 激化901 戒備782 小勝一局1329 問題多多1853 分割肢解822 SOS887 萬物復甦953 多線發展504 戰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