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 高度

段志陽說:“沒問題,開戰鬥機比這個刺激多了。”

他是飛行員出身,而且是殲擊機飛行員,這羣人的身體素質超人等,最低也能承受8g過載,即8倍標準重力加速度,而且過載方向往往是向上或者向下,沒有超強的身體素質,絕對承受不了這樣高的過載。

但是火箭不同於戰機,加速度只產生向後的過載,而飛船裡的座椅都是特製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過載帶來的負面作用。

這樣的過載確實比飛戰鬥機舒服得多。

霍強不希望航天員們過於緊張,一直找話題和大家聊天。

主屏幕一角始終顯示飛機的實時高度,大約十分鐘後,飛天一號升至二十公里高空,爬升的速度明顯下降,有後續乏力的跡象。

最後兩臺發動機及時啓動,繼續推動飛機爬升。

又過了一會兒,飛天一號躍升至三十二公里高空。

在這一高度看地球,和在宇宙中觀察地球十分相似,頭頂也不再是蔚藍的天空,而是好像進入了外空軌道一樣漆黑一片。

飛天一號以五馬赫的高速向正東方向飛行,這已經是飛天一號載重狀態下的最高速度。劇烈的摩擦令飛機呈現淡淡的紅色,由於熱脹冷縮,飛機的長度增加了許多,蒙皮上一些不起眼的褶皺被增加的長度拉平,原本不怎麼平滑的表面變得異常光滑。

這些技術不起眼但非常重要的技術基本來自於美國佬——若是由國內研究,耗費一段時間也能搞定,但是具體什麼時候能出成果就不好說了。

飛行員及時報告:“指揮中心,飛天一號抵達預定高度!”

“點火!”

一聲令下,飛機揹負的火箭尾部火光四濺,同道焰流疾噴而出,賦予飛機新的動力,飛機的速度再次攀升。

飛行員大吼一聲:“解鎖!”

飛機與火箭之間的鎖定機構立刻解開,箭機分離,火箭拋開了飛機這個沉重的負擔,速度再次飆升,像一把刺破蒼穹的利劍般衝向天空。

指揮中心的屏幕上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航天員們都被突如其來的加速度壓在椅子上,雖然面罩擋住了他們的表情,可是指揮中心的氣氛仍然立刻緊張許多。

飛天一號爲了揹負火箭,本身的形狀並不是特別流暢,雖然高空中空氣稀薄,

與火箭分離後飛機本體在下降一段距離後穩住姿態,由於飛天一號的外形只在揹負火箭時適合超高音速飛行,因而分離後的速度已經降到亞音速。

但超強的動力令飛天一號擁有極強的機動能力,飛機的飛行姿態極其輕盈。

可是這個時候,壓根兒沒人關心飛天一號的情況,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飛船上。

火箭以極高的速度升空,沒多一會兒,第二級火箭燃料耗盡,箭體分離後,第一級火箭點火,第二級箭體墜落片刻之後,圓柱形的箭體一端突然拉開一朵降落傘。

由於物資緊缺,哪怕是一向大手大腳的航天部門,也必須精打細算過日子,用飛機將火箭送上高空發射,就是節約航天成本的重要舉措之一。

另一項重要舉措就是箭體回收利用,這在蟲災之前簡直不可想象,可如今卻是再平常不過。

舊火箭的回收利用不是剛剛開始,而是早在發現小行星羣后不久就開始實施,如果當時的各國政府沒有這樣做,根本不可能在那段時間維持那樣高的發射頻率。

火箭一直都是一次性消耗品,當時的各國政府缺乏這方面的經驗,沒少出事故和意外。如今的火箭都是重新設計過的,使用的材料也是各國的最尖端成果,使得火箭的質量大幅度提升,令多次回收利用成爲可能。

多次回收肯定會出現質量問題,最終不可避免的釀成事故,不過還是那句話,對國家而言,個人的生死安危根本不值得關注。

機箭分離一分多鐘之後,第一級火箭成功將飛船送入外空軌道,與飛船分離後,火箭藉助分離離生的力量緩緩墜入大氣層,並將在不久之後墜入太平洋。

飛船本身則在電磁引擎的驅動下向更高軌道變軌,飛船中的航天員不需要繼續留在椅子上,他們紛紛離開座位,在狹窄的飛船裡擁抱歡呼甚至到處亂飛,用各種方式發泄着心中的喜悅。

至此,空天一號的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指揮中心一片掌聲,所有人懸在半空的心一齊落下。

霍強激動地大喊:“祝賀你們!”

“爲人民服務!”不知道誰特別大聲地回了一句。

指揮中心一角,白曉婷淚流滿面,心中默默祝福遠在太空的丈夫。

大氣層與低空軌道並沒有一般意義上的分界線,而是大氣層隨着海拔的提升而更加稀薄,通常而言,海拔一百公里是航天與航空的分界線,這個高度上的空氣密度是海平面的百萬分之一。

但空氣稀薄不代表可以忽略,如果將衛星或者飛船放在這一高度,用不了多久,微弱的空氣阻力就會把飛行器的速度降下來,接下來高高在上的航天器就會墜入大氣層。

因而航天器的最低軌道都在海拔一百二十公里以上,這一高度的空氣密度只有海平百的千萬分之一。

當然更高的高度同樣不能避免微弱的大氣阻力,例如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每個月大約降低四公里,所以每過一段時間,都要變軌提升高度。

天宮的運行軌道接近海拔四百公里,那裡目前有兩位航天員常駐。幾小時後,空天一號軌道高度與空間站平齊,飛船穩定軌道後,慢慢向天宮靠攏。

飛行員出身的段志陽負責操縱飛船與空間站對接。

雖然在地面上進行過無數次模擬訓練,可是真正操縱飛船對接還是頭一次,好在段志陽的心理素質不錯,始終令屏幕上的兩個十字保持重合。

飛船越靠越近,屏幕突然一顫,氣閘包層重合在一起,鎖止裝置立刻鎖死,將飛船和空間站緊緊連接在一起。

849 無路可走978 瘋狂55 人生百態716 抓活的372 超速進化1429 擴建工程1263 連中三元1259 亂了方寸786 沉默前行98 一車之隔516 方向23 鋼鐵防線321 接火1938 意料之外830 拼死一戰32 離別的車站1289 那纔是好機會852 深入交流103 援兵53 以退爲進1830 等機會1065 攻佔冰洞1188 我盡力而爲581 眼前的困難766 間歇進攻1393 緊急通知1034 寸步不讓1672 意外得援501 審訊1228 層次不同1277 戰情通報316 行動開始759 急轉直下1641 不容有失1624 沒地方1410 上架的鴨子1384 穀神星易手790 悲喜交加1656 攻佔目標1082 我想做得更好1201 香火是個大問題623 狂瀾1038 不吹牛行不115 爭執不下1413 創造性思維323 意外980 聲東擊西(二)1438 可行方案581 眼前的困難795 機變887 爭論1200 抓住機會添堵1350 防空炮開火898 詭異遭遇1337 成功與失敗813 投石問路513 詭異的選拔1199 三種觀點1525 預演(二)1009 長驅直入559 塌方1672 意外得援783 堵塞1909 聲東擊西195 接火1729 混戰1617 麻煩任務881 推測573 驚爆消息375 階段性勝利1544 可惜不是天狼號376 戰略分析1613 人性297 全身檢查1877 最後一擊817 垂死掙扎1160 出口後面有561 破繭232 轉機657 正面衝突1070 他們還活着嗎1281 全力以赴587 遠征準備1428 等等又不會懷孕773 外星魅影(六)1558 委以重任1637 你爭我奪1003 離艦808 有備而來1688 還有利用價值?129 預備蟻后588 啓航114 兩害相權630 游擊戰術1077 還不到絕望的時候894 主動權1238 不能按套路走349 大國博弈(二)567 閒話1050 以戰鬥求生存
849 無路可走978 瘋狂55 人生百態716 抓活的372 超速進化1429 擴建工程1263 連中三元1259 亂了方寸786 沉默前行98 一車之隔516 方向23 鋼鐵防線321 接火1938 意料之外830 拼死一戰32 離別的車站1289 那纔是好機會852 深入交流103 援兵53 以退爲進1830 等機會1065 攻佔冰洞1188 我盡力而爲581 眼前的困難766 間歇進攻1393 緊急通知1034 寸步不讓1672 意外得援501 審訊1228 層次不同1277 戰情通報316 行動開始759 急轉直下1641 不容有失1624 沒地方1410 上架的鴨子1384 穀神星易手790 悲喜交加1656 攻佔目標1082 我想做得更好1201 香火是個大問題623 狂瀾1038 不吹牛行不115 爭執不下1413 創造性思維323 意外980 聲東擊西(二)1438 可行方案581 眼前的困難795 機變887 爭論1200 抓住機會添堵1350 防空炮開火898 詭異遭遇1337 成功與失敗813 投石問路513 詭異的選拔1199 三種觀點1525 預演(二)1009 長驅直入559 塌方1672 意外得援783 堵塞1909 聲東擊西195 接火1729 混戰1617 麻煩任務881 推測573 驚爆消息375 階段性勝利1544 可惜不是天狼號376 戰略分析1613 人性297 全身檢查1877 最後一擊817 垂死掙扎1160 出口後面有561 破繭232 轉機657 正面衝突1070 他們還活着嗎1281 全力以赴587 遠征準備1428 等等又不會懷孕773 外星魅影(六)1558 委以重任1637 你爭我奪1003 離艦808 有備而來1688 還有利用價值?129 預備蟻后588 啓航114 兩害相權630 游擊戰術1077 還不到絕望的時候894 主動權1238 不能按套路走349 大國博弈(二)567 閒話1050 以戰鬥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