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 深度合作

不過絕大多數生物專家都認爲製造生命屬於神的領域,外星人的生化技術再高,憑空製造生命的可能性也非常之低,合理的解釋是外星人利用某種外星生物充當改造模板,修改這種生物的基因,從而改造出僕民。

改造一種生物和用無機物製造生命,只要智商正常就懂得其中究竟有多麼大的差距,而且難度也不是一個等級,因而前一種可能性比後者高得多。

但是北都沒因爲專家的分析而掉以輕心,立刻命令前進基地中的政工組加臺觀察,最好能從抵抗組織那兒搞來僕民的詳細資料。

說實話,這個任務不光政工組覺得棘手,就連北都都沒抱什麼希望,因此即沒規定期限也沒苛求結果,只要求所有政工人員知道有這麼回事,萬一發現線索的時候加以注意。

北都與抵抗組織的合作不是建造多少艘兩棲登陸艦,而是合作反攻木星,因此除了四艘兩棲登陸艦之外,軌道工廠還新建了四艘重型空天母艦以及數艘主力艦,重型艦載機、艦載無人機、各種炮塔以及核彈等配套裝備統統優先製造。

光有裝備還不行,操縱裝備的人員也必須到位,北月洲艦隊現有的人員根本滿足不了未來的需要,而且人員缺口不是一點半點的大,因此對北都來說,人員的培訓是比建造艦隊還要麻煩的巨大工程。

爲了彌補巨大的人員缺口,軍方從全軍範圍內抽調了一大批優秀官兵,所有人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太空艦隊的必備知識,還要通過一系列航天訓練,在這一過程中,隨時都可能遭到淘汰,直到通過所有科目的考覈才能獲得加入艦隊的資格。

注意,只是取得資格,到底能不能加入艦隊還不一定!

爲防止意外,軍方抽調的人員數量是艦隊崗位的十倍,可即便是這樣,也沒人敢保證最終的結果……九成的淘汰率很高麼?

爲此北都和軍方也採取了一系列改進措施,如大力推進自動化,凡是能用機器取代人力的地方一律用機器,凡是能用電腦控制的地方一律用電腦。

爲了這事兒,設計人員不知道又熬死了多少腦細胞,結果是北月洲艦隊的自動化水平得到了本質上的改善。

其實這事早就在軍方的計劃之中,相應的研究也一直在進行,各種設備的自動化控制設備都是現成的,軍方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設備裝到戰艦上!

之前一直沒這麼幹,一是因爲自動化設備的成本比較高,二是因爲軍方始終信奉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對武器的自動化不是非常重視。

在以往的低烈度戰爭中,確實有意志戰勝先進武器的案例,便是隨着戰爭形態的變化,特別是在太空這種特殊環境,武器裝備等客觀因素無限放大,而人的因素必須受裝備因素制約,軍方想不重視裝備都不行。

或者說,減少人員強加自動化是太空艦隊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一點不會被高層的意志左右,就算現在不重視,將來的某一天也一定會擺到軍方大佬們的面前。

軍方不缺有識之士,意識到這一點的軍方大佬也不缺魄力,正好趁這個機會撥亂反正,爲所有現役戰艦升級,根據總參謀部的模擬,艦隊升級後,需要的人員將減少三分之一,艦戰鬥力卻能得到百分之十四到百分之二十的提升。

投入雖然巨大,但是完全值得。

可以預見,遠征軍第五艦隊的戰鬥力將遠超以往,就算不能徹底殲滅盤踞木星的外星人,也將給予外星人一個慘痛的教訓。

不過即使是最樂觀的估計,外星人也不會因爲這個教訓而放棄入侵地球。比較樂觀的估計是人類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與外星人打持久戰,雙方的戰爭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比較悲觀的估計,第五次遠征就是人類的最後一次遠征。

這一點不僅是北都的觀點,也是人類各個國家的共識。

所以儘管北都和基地集團在木衛零的問題上明爭暗鬥,可是該有的合作一點也沒耽誤,具體點說,北都在木衛零的問題上進行了一些讓步,基地集團也做出了參加第五次遠征的決議,全力建造新艦以及培訓人員。

當然了,第一艦隊是北都的說法,華盛頓的命名依然是聯合艦隊,在這個問題上,兩邊都非常的固執,誰也說服不了誰,乾脆各說各的互不干涉。

合作不僅體現在太空艦隊,還體現在地面戰場。

自巴拿馬防線反攻成功之後,美軍一路高歌猛進,壓得南美蟲羣擡不起頭來。

由於蟲羣對南美雨林的破壞,美軍的推進速度第一次超過了蟲羣的補充速度。

wωw_тт kan_C O

然而美軍向南美戰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巨大的物資壓力導致美軍後勁不足,爲了維護好不容易取得的優勢,包括北都在內的各國進行了一輪緊急磋商,迅速向南美增兵的同時向南美緊急調動大批物資。

此次行動涉及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非洲戰場除保留尼羅河防線的兵員之外,包括中方非洲派遣軍在內的所有兵力全部抽空,全速趕赴南美戰場。

一週之內,進駐南美的軍隊由一國增至二十一國,總兵力由不足五十萬猛增至二百餘萬,各種軍車六萬餘輛,飛機七千多架,各種水面艦艇三百餘艘。

兩週之後,總兵力再漲一百多萬,人類軍隊對蟲羣形成了絕對碾壓。

此後,各國不斷向南美增派軍隊和物資,粉碎了蟲羣的數次反撲,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努力,南美的抗蟲形勢終於出現了根本性的逆轉。

爲了緩解南美蟲羣的不利局面,大批非洲蟲羣向北推進,尼羅河上七道防線被蟲羣攻破了五道,守軍與蟲羣展開了慘烈的攻防大戰,每一道防線的陷落,都伴隨着守軍的覆滅,最後不得不用核彈轟擊尼羅河沿線,才堪堪阻止北上的蟲羣。

1954 九年?873 好壞消息1880 無名彗星1621 階段性勝利1344 集結號787 沉默前行(二)1035 火力壓制215 因果1067 打過去801 天際危機(二)1171 好歹趕上了510 撤離1587 掩護我1873 從不例外737 一邊倒419 禍水東引1674 命令懂不懂?1551 放棄1863 關鍵位置331 撤回153 巨蜂466 衝陣711 冤家路窄1717 殘敵299 一見如故(二)1667 險象環生138 變故1244 深入合作354 突破口1394 土援7 險死還生586 睡美人356 千里迢迢209 失控的城市1025 翻家底480 節節抵抗(三)1296 您放心吧241 殺雞儆猴1339 最初的目標725 禮炮轟鳴1719 情況很不好953 多線發展994 勝利的天平1342 利益交換1292 來啊1222 我要開門紅1327 戰略相持898 詭異遭遇780 爆破(二)1758 料敵先機437 特殊武器1053 孤軍深入(四更求訂閱,盡力了)58 巨螳攻城937 低軌碼頭884 難以置信的推測546 調查進行時221 情報1355 光海1254 怕他個球1190 圖騰855 報告1951 曙光61 危急時刻1921 戰前動員743 站穩腳跟1803 永載史冊890 故交690 追蹤1241 爲什麼不追50 身份來歷1132 準備就緒1220 問題找到了193 朝令夕改1479 西丹港1783 強力支援94 六號車廂1595 最危險的地方308 編外成員1135 風雨飄搖612 棄艦(二)681 溶洞激戰432 節約型安置1858 外援689 重返地下湖1276 糾偏1397 重要任務287 故人956 協商554 全力以赴434 炮蟲1947 接連失利1240 火力全開1489 關鍵弱點1422 打通1647 我是英雄289 去而復返674 花式炸崩1850 軟刀子割肉173 相愛相殺156 路見路聞
1954 九年?873 好壞消息1880 無名彗星1621 階段性勝利1344 集結號787 沉默前行(二)1035 火力壓制215 因果1067 打過去801 天際危機(二)1171 好歹趕上了510 撤離1587 掩護我1873 從不例外737 一邊倒419 禍水東引1674 命令懂不懂?1551 放棄1863 關鍵位置331 撤回153 巨蜂466 衝陣711 冤家路窄1717 殘敵299 一見如故(二)1667 險象環生138 變故1244 深入合作354 突破口1394 土援7 險死還生586 睡美人356 千里迢迢209 失控的城市1025 翻家底480 節節抵抗(三)1296 您放心吧241 殺雞儆猴1339 最初的目標725 禮炮轟鳴1719 情況很不好953 多線發展994 勝利的天平1342 利益交換1292 來啊1222 我要開門紅1327 戰略相持898 詭異遭遇780 爆破(二)1758 料敵先機437 特殊武器1053 孤軍深入(四更求訂閱,盡力了)58 巨螳攻城937 低軌碼頭884 難以置信的推測546 調查進行時221 情報1355 光海1254 怕他個球1190 圖騰855 報告1951 曙光61 危急時刻1921 戰前動員743 站穩腳跟1803 永載史冊890 故交690 追蹤1241 爲什麼不追50 身份來歷1132 準備就緒1220 問題找到了193 朝令夕改1479 西丹港1783 強力支援94 六號車廂1595 最危險的地方308 編外成員1135 風雨飄搖612 棄艦(二)681 溶洞激戰432 節約型安置1858 外援689 重返地下湖1276 糾偏1397 重要任務287 故人956 協商554 全力以赴434 炮蟲1947 接連失利1240 火力全開1489 關鍵弱點1422 打通1647 我是英雄289 去而復返674 花式炸崩1850 軟刀子割肉173 相愛相殺156 路見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