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揚眉吐氣

皇帝去昭德宮,固然是要去看皇長子的,但是這會兒去昭德宮,今夜多半就會在昭德宮住下了。

收到了廣州大捷消息之後,此時的皇帝陛下,心氣又足了一些,恨不能立刻把惠妃擡爲貴妃,以對外宣達自己至高無上的權柄。

不過皇帝陛下相對還是比較理性的。

這個念頭他只是想了想,沒有付諸實際。

苦熬了兩天時間之後,時間來到了六月初四,沈毅寫給兵部的文書,終於到了建康。

這種報捷的文書,對於兵部來說也是長臉的事情,兵部姜尚書,親自帶着這份文書到了中書,見到了中書諸位宰相之後,這位兵部尚書滿臉喜意,對着中書首魁陳靖拱手笑道:“陳相,諸位相公,我兵部郎中沈毅,率部在廣州大破倭寇,至此。”

他聲音振奮:“我大陳東南,再無倭患可言了!”

聽到姜尚書這句話,陳相與諸位宰相對視了一眼,各自的目光都有一些玩味。

在此之前,不管是兵部還是翰林院,都不太願意承認沈毅是他們衙門的官員,一來是因爲眼紅,二來是因爲不願意跟沈毅這個“倖臣”有什麼牽連。

現在,沈毅在東南立了大功,這位兵部尚書,立時就把沈老爺,變成“兵部郎中”了。

陳相接過姜簡遞來的文書,看了一遍之後,又把文書傳給中書另外幾位宰相,然後他擡頭看了看姜尚書,微笑道:“這一次,沿海都司大破倭寇,的確是難得的喜事,不過這沿海都司的主官,可不是兵部的沈郎中,姜尚書不能把這份大功,都歸在沈郎中頭上罷?”

姜簡這會兒,已經在中書找了把椅子坐了下來,他看向陳靖,微笑道:“陳相,這東南到底怎麼回事,下官不說,諸公心裡也是清楚的,晉世子雖然掛名南下,但是恐怕連都司下屬的幾個指揮使都認不全,更不要說再下面的千戶了。”

“這東南大定,我兵部功不可沒!”

沈毅這些年,在朝廷裡的“人緣”一直不是很好,除了趙昌平這個長輩之外,基本上很少有人會替他在朝廷裡說話,可是如今,這位兵部的堂尊,已經開始不遺餘力的爲沈毅攬功了。

當然了,他主要是爲了自己。

如果平定東南的功勞,落在沈毅頭上,那麼兵部多少也能分潤一些功勞,沾沾沈毅這個掛名郎中的功勞。

那麼,兵部這個六部之中幾乎與工部爭倒數第一的地位,說不定能往上擡一擡。

更重要的是,姜簡這個兵部尚書,個人的前程,也會亮堂一些。

且不說從兵部尚書的位置,躍升到中書拜相了,哪怕能從兵部尚書,平調到刑部去,對於他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陳靖無奈的看了一眼眼前這個看似一心爲下屬的兵部尚書。

“姜尚書,你也是朝廷的老臣了,不是不知道現在朝廷是個什麼情形,自今上親政以來,朝廷裡的大事小事,都是要送到甘露殿的。”

他微微搖頭道:“這份功勞究竟歸屬誰,你我說了都不算,歸根結底,還是要上報到陛下那裡,由陛下決斷。”

“那便報到陛下那裡去就是。”

姜尚書爽快點頭:“我與陳相,一同進宮面聖。”

陳相打了個呵欠道:“老薑啊,你莫要心急,還是回兵部候着,等候陛下召見罷。”

“該你兵部的功勞,誰也奪不去。”

姜簡又跟陳靖爭了幾句,這才悻悻離開中書,回兵部去了。

這位兵部尚書離開之後,陳靖看了一眼中書其他的幾位宰相,笑着說道:“爲了一點功勞,便跟我爭得面紅耳赤,這個家着實不好當,下次這廝再來,還是諸公替我應付罷。”

這句話,多少有些表明主權的味道。

意思是,他陳靖纔是中書的當家人。

不過就目前而言,這也是事實,宰相楊敬宗與王儋先後離職之後,目前中書省的確是這位陳相在掌樞,說他是當家人,完全沒有問題,只不過這種話,由他自己嘴裡說出來,味道就不太對。

這主要是因爲,他在中書的權威不夠。

像是以前的宰相楊敬宗,張敬那一批人,比其他的宰相資歷深得多,甚至是差了一輩,哪怕是洪德六年臨時接過楊敬宗位置的王儋,也能夠壓服中書其他的宰相。

但是陳靖不太行。

不是說他個人能力不行,而是他的資歷以及底蘊不足。

簡單點說,中書省宰相排位,是按照進中書省的先後順序排定的,而陳靖與其他四位宰相,並沒有差很多。

就拿現今中書省最後一批進中書的宰相崔煜來說,他當年跟陳靖,是同一批進的中書省,只不過他在今上親政的時候,因爲對北齊的態度問題,惹惱了皇帝,被皇帝開革出了中書省,後面皇帝對龜派態度軟化的時候,才又把他調回了中書復相。

這就導致當年同一批進中書的兩個人,現在一個在中書領頭,一個在中書幾乎敬陪末座。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是,中書這五位宰相的年齡…差距並不大。

甚至首魁陳靖,並不是年齡最大的。

宰相謝旻,纔是年紀最大的一個。

而這位宰相謝旻,除了相職之外,還有一個兼差。

翰林學士。

年紀差距不大,就代表着中書這五個宰相,事實上上是同一代人。

那麼,想要熬死前輩上位的可能性,相對來說就低了很多。

既然不能通過時間熬死對方,那麼想要上位,拿到這個首魁的位置,唯一的辦法就是想辦法扳倒對方,或者弄死對方。

這就導致,現在中書搭班子的這五個宰相,並不是一條心。

甚至暗地裡會出現五個人十個羣的情況,也說不定。

這也是陳靖,會這麼露骨來表達自己地位的原因。

而中書省目前的這種情況,到底是巧合,還是洪德皇帝有意爲之,就沒有人能夠說的清了。

聽到陳靖這麼說,在場的幾位宰相臉上都帶着笑容,宰相崔煜開口道:“在朝廷裡爭食,難免如此,這些尚書可都厲害得很,除了陳相之外,恐怕無人應付得來。”

陳靖緩緩站了起來,從最後一個看信的宰相那裡接過那份兵部送上來的文書,嘆了口氣:“這封奏報,關係不小,老夫需要進宮向陛下面呈此事。”

他環顧衆人,開口問道:“東南大捷,乃是國朝幸事,諸公可有人與我一同進宮去?”

沒有人接話。

只有年齡最大的謝相挑了挑眉頭,笑着說道:“當初陛下在朝堂上提剿倭一事的時候,在座諸公包括老夫在內,恐怕沒有一個人點頭同意,這個時候送這份文書面聖…”

他對陳靖笑着說道:“這頓罵,陳相還是自己去領受罷,我等便不去了。”

幾位宰相之中,因爲謝旻年紀最大,今年已經六十四歲了,也沒有爭首魁的心思,因此反倒是他跟陳靖矛盾最小。

陳相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搖頭道:“罷了,領這個位置,就活該捱罵。”

他把奏書收進了信封裡,一邊搖頭嘆氣,一邊走出了中書省。

他這一離開,中書剩下的幾個宰相,都神情各異。

其中,宰相崔煜微微低頭,手上的毛筆似乎是在寫字,但是如果有人精熟脣語,就可以看出來,這位崔相分明是在罵人!

罵的不是很好聽。

唯一能夠見諸於文字的,恐怕也就只剩下了三個字。

裝什麼?

…………

甘露殿裡,宰相陳靖畢恭畢敬的把兵部文書,遞在了皇帝面前,他微微低頭,聲音低沉:“老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皇帝陛下此時正在翻看一本雜書,聞言頭也不擡,一邊吩咐高明給陳靖賜座,一邊懶洋洋的問道:“陳相,朕喜從何來啊?”

陳靖沒有坐下,而是兩隻手捧着文書,低頭道:“剛剛收到兵部急報,沿海都司在廣州大捷,至此,我大陳東南沿海,再無倭患可言!”

“陛下運籌於千里之外,剿倭在彈指之間,神文聖武,老臣佩服之至!”

做官的第一門學問,就是拍馬屁。

而陳靖作爲文官之首,這門閱文,自然是早已經熟練到了極致。

“哦?”

皇帝陛下放下了手中的雜書,看了一眼陳靖。

“原來東南大定了啊。”

他伸了個懶腰,站了起來,語氣慵懶。

“朕還以爲,要興師動衆勞民傷財而不見其功呢。”

這句話,是當初文官們用來反對皇帝經略東南之時的說辭。

現下,皇帝陛下一字不改的還了回去。

陳靖深深低頭:“臣等鼠目寸光,自然無有陛下看的長遠…”

皇帝揮了揮手,一邊示意高明把文書取上來,一邊懶洋洋的說道:“好了,朕知道了。”

“你下去,準備與兵部一起,給沿海都司議功罷。”

陳靖微微低頭道。

“回陛下,沿海都司都指揮使李穆,乃是晉王世子…是兵部給晉世子議功,還是宗府給晉世子議功?”

皇帝瞥了一眼陳靖,悶哼道。

“晉世子的事情,你們不用管。”

陳靖深深低頭。

“老臣遵命…”

第1474章 新一代的少年人第504章 七竅玲瓏心第336章 俏寡婦星夜入楊門第933章 出頭第1512章 太子的反擊第525章 三張圖第1389章 窮途末路第1524章 喜宴收場第1266章 不學畜牲第1392章 吞糞天子第609章 通倭的理由第1476章 局勢晦暗難明第25章 腿越來越粗了第672章 皇權加身!第1442章 掏心窩子的話第1270章 沈侯親軍第268章 燕都後人第1117章 如夢似幻第479章 邀功去第588章 連哄帶騙第627章 強勢的皇帝第1333章 一碗水端平第256章 龍顏小怒第1368章 拜見叔父第656章 賣命錢第1311章 遇敵皆殺!第1224章 北齊的大捷第265章 打秋風的世子第230章 心思難猜第1417章 天子祖地第1101章 膽氣第722章 討價還價第835章 太遲了第356章 這事沒完!第238章 春禮左?第91章 畏相不畏君 (第五更!!求訂閱!!第33章 恭喜發財第1355章 燕都大亂第719章 趁年輕第243章 守望相助第637章 快意恩仇!第1327章 最後一聲堂尊第877章 沈七!第432章 打招牌第740章 大皇帝與小皇帝第346章 北斗七星司?第1436章 儲位初定第1371章 朱裡真絃斷第534章 火燒沈欽差第1051章 攻略第725章 聖眷正隆第749章 貪財小皇帝第479章 邀功去第1044章 強勢的沈老爺第856章 淮安軍的“掙扎”第881章 楊黨之死第259章 過夜否?第285章 穩如老狗!第1487章 可望而不可及第679章 大方向與小成果第1209章 舊時代的新東西第837章 建康的風第264章 舊人與新人第1417章 天子祖地第232章 格格不入第397章 第二輪擴張第879章 兄弟之邦第1027章 小總督第25章 腿越來越粗了第166章 揣摩聖心第37章 應急處理方案第180章 稚嫩的帝王第212章 我等俱是老爺了!第1458章 再看看罷第523章 剿倭行動開始!第797章 缺甲四千第983章 怎麼賞?第1400章 試不起第1333章 一碗水端平第1509章 瘋狂的計劃第448章 另請高明罷!第492章 皇帝的城府?第906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304章 我回來了第786章 山雨已來第718章 正經事!第960章 皇帝的新招第936章 未來的難題第389章 新的壓力第970章 利害牽扯第1093章 相與將第1353章 賭上國運的決戰!第1132章 積怒第518章 換湯不換藥第541章 皇帝的明示第1524章 喜宴收場第1037章 打到哪裡是哪裡第132章 漩渦裡的自白第275章 傷神與費力第76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1474章 新一代的少年人第504章 七竅玲瓏心第336章 俏寡婦星夜入楊門第933章 出頭第1512章 太子的反擊第525章 三張圖第1389章 窮途末路第1524章 喜宴收場第1266章 不學畜牲第1392章 吞糞天子第609章 通倭的理由第1476章 局勢晦暗難明第25章 腿越來越粗了第672章 皇權加身!第1442章 掏心窩子的話第1270章 沈侯親軍第268章 燕都後人第1117章 如夢似幻第479章 邀功去第588章 連哄帶騙第627章 強勢的皇帝第1333章 一碗水端平第256章 龍顏小怒第1368章 拜見叔父第656章 賣命錢第1311章 遇敵皆殺!第1224章 北齊的大捷第265章 打秋風的世子第230章 心思難猜第1417章 天子祖地第1101章 膽氣第722章 討價還價第835章 太遲了第356章 這事沒完!第238章 春禮左?第91章 畏相不畏君 (第五更!!求訂閱!!第33章 恭喜發財第1355章 燕都大亂第719章 趁年輕第243章 守望相助第637章 快意恩仇!第1327章 最後一聲堂尊第877章 沈七!第432章 打招牌第740章 大皇帝與小皇帝第346章 北斗七星司?第1436章 儲位初定第1371章 朱裡真絃斷第534章 火燒沈欽差第1051章 攻略第725章 聖眷正隆第749章 貪財小皇帝第479章 邀功去第1044章 強勢的沈老爺第856章 淮安軍的“掙扎”第881章 楊黨之死第259章 過夜否?第285章 穩如老狗!第1487章 可望而不可及第679章 大方向與小成果第1209章 舊時代的新東西第837章 建康的風第264章 舊人與新人第1417章 天子祖地第232章 格格不入第397章 第二輪擴張第879章 兄弟之邦第1027章 小總督第25章 腿越來越粗了第166章 揣摩聖心第37章 應急處理方案第180章 稚嫩的帝王第212章 我等俱是老爺了!第1458章 再看看罷第523章 剿倭行動開始!第797章 缺甲四千第983章 怎麼賞?第1400章 試不起第1333章 一碗水端平第1509章 瘋狂的計劃第448章 另請高明罷!第492章 皇帝的城府?第906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304章 我回來了第786章 山雨已來第718章 正經事!第960章 皇帝的新招第936章 未來的難題第389章 新的壓力第970章 利害牽扯第1093章 相與將第1353章 賭上國運的決戰!第1132章 積怒第518章 換湯不換藥第541章 皇帝的明示第1524章 喜宴收場第1037章 打到哪裡是哪裡第132章 漩渦裡的自白第275章 傷神與費力第76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