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十九章 目光聚焦

1711年,世界已經和平兩年,然而世界上矛盾只是被精疲力盡壓了下來。利益一致的人和團體走在了一起,比如說趙衛國這些演變軍官,利益就和現在的共和國未來長遠利益非常一致。這種一致造就了,難以想象的工業奔跑式發展。而海宋處於戰後要穩定住東亞,不至於再次短時間發生戰爭讓海宋再次陷入戰爭,所以工業技術專家尚未撤出共和國。也沒有停止技術交流。直到1711年下半年共和國開始準備搞一項大工程。

萬噸水壓機。工業上材料無可否認是第一的,而加工能力緊隨其後。這樣比喻,將一疊紙疊在一起向水中浸泡每張紙黏在一起形成一張紙磚塊,但是這個紙塊往地下一砸,照樣會裂成順着書頁間的間隙碎裂成兩半。而又紙打成漿形成的紙磚頭砸在地上,卻是最多磨破一個角,並不會裂成兩半。

可以這麼說拿着一根實心鐵棒,與鈦合金零件拼裝的金屬棒對打,而結果八成是,鈦合金零件拼裝的金屬棒在劇烈碰撞下散成零件。不是因爲鈦合金比鐵棒材質差,而是實心鐵棒本來就是一體的,而鈦合金零件是拼裝的,即是再怎麼完美焊接,金屬零件中的縫隙對着再怎麼整齊,零件與零件之間的分子距離就是比實心鐵棒間的分子距離要大,容易被外力震裂開。

所以工業上很多重型機械的大型零件是一體的。比如說戰列艦的軸承,螺旋槳,甚至一塊塊裝甲,都是大型化鍛件。未來的戰鬥機,也是在一塊大型被鍛壓成機身的整塊金屬板上按上其他小零件。而戰列艦主炮更是如此,一塊巨大的鋼坯多次鍛打,鑽孔成型,這可不是玩泥巴,一次鍛壓錯誤就捏不回來了。正常情況下直接廢掉。

而製造這些大型鍛件,如果沒有什麼超能力輔助的話,那就需要萬噸水壓機登場。而萬噸水壓機本身就有上百噸重的零件,四根立柱需要200噸大鋼錠鍛造,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想要製造萬噸水壓機那麼就必須進口萬噸水壓機鍛造這些大型鋼錠。

那麼只能一步步一步用小型水壓機鍛造較大型水壓機。這個步驟任迪絲毫沒有任何插手,雖然任迪插手會讓這個步驟變得非常容易。但是凡人的雙手,一步步發展出可以萬噸水壓機的加工能力,這其中的具體該怎麼做的步驟就是非常大的財富。任迪要這樣插手,趙衛國以及其他幾個演變軍官會和任迪拼命的,因爲萬噸水壓機趙衛國的基地現在可是造不出來的。趙衛國就欠缺在簡陋條件下一步步生產出萬噸水壓機的知識。

當然任迪本身也不會打斷這個步驟。雖然任迪天賦,可以跳躍式的發展,但是小碎步邁的越細碎,對發展道路丈量的越精細。萬一哪天,任迪需要指示部分徵召兵在相隔非常遠的地方發展工業沒有軟化力場輔助。這個知識鏈條就非常關鍵了。

皖北工業基地的工廠首先試着製作出了1200噸的水壓機,然後這項大工程就在1711年着手開展了。圍繞着廠房中的巨型鋼鐵部件一羣羣工人採用了電焊的,刺眼的閃光在廠房中頻繁的閃爍。預計第一臺國產萬噸水壓機出現的時候,至少需要五年。而這段時間所有大型鍛壓的活全部是由任迪代勞。

然而共和國自產大型工業機器的這個舉動很快就讓海宋人曉得了,在共和國建立以前大明在上海造船廠的三千噸級別鍛壓機直接被毀的一乾二淨。目的就是不讓共和國有製造大型船隻的能力。

未來海宋和共和國在各個方面全方位競爭對抗的場面基本已經成爲定局。能給共和國找一點岔子,這是海宋元老做夢都想做的事情,可惜共和國早期的離開國境

跑路東明的那幫人。現在都已經改成東明國籍了,共和國也不讓他們回來了。所以著書立傳什麼的,共和國內部也沒人看。共和國雖然在技術和外貿上繼續保持以上海爲窗口的交流。但是根本不像歐洲那樣大量派遣留學生。

現在海宋的清華大學可謂是世界有名。整個歐洲的皇室貴族,紛紛研讀海宋的法律政治,希望給國家帶來先進的政體。讓國家富強繁榮。而海宋人在上海對上海外貿部門的成員說了半天的先進政體會帶來民主,會帶來自由,在自由的空氣下大家會活的更好。結果上海市的外貿成員聽了半天摸了摸腦袋。問了一句:“總要有人來生產製造財富的吧?”

海宋共和國成員笑眯眯的說道:“多黨民主制度下必然會催生創新積極思維。社會財富會在這種氛圍下暴增。”上海市外貿成員笑眯眯的回答道:“我看工廠裡的工人挺累的,他們幹得挺辛苦的,能不能先出手給我們你們用的87型機牀。這個制度,我相信身爲友邦關心我們的貴國一定不會拒絕我們這個需求。”

當然這讓試圖在思維上影響共和國的海宋滲透部門非常無語。現在整個共和國全被洗腦成了工業黨,想要富先修路,想要豐多施肥。有工業纔有化肥,有技術才能造產量高的化肥爐子。現在共和國農村都明白這個道理。共和國的宣傳部門直接把工業反哺農業的印刷成科普連環畫。同時義務教育大幅度偏重理科工科並重。

共和國現在有了可以舉國一致的目的。這裡的舉國一致,不是軍隊爲了勳章主導的擴張戰略,而是工人主導的發展戰略。前者是軍國主義法西斯國家,後者是什麼任迪不知道,反正擴張戰略取決於不停戰爭不停取勝才能維持。而後者工業發展,製造工具的能力提高,則是人類文明進步永恆的主題。如果這個是錯的,那麼任迪就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了。

在新汴京,元老議會大廳中和數年前一樣,同樣的奢華,,但是今天的氣氛有些讓人焦慮。孤獨元老,掌管情報部門,報出來一條條數字最後總結說道:“綜上所述,共和國維持一位初級工人的工資是我們的四分之一,維持一位材料研發工程師的工資是我們的十分之一。由於他們的市場是封閉的,這個新生國度,有效的分配着自己的財政收入給他們最看重的工業部門人員。所以這個六年後即將超越我國的工業人口的數量,現在正在以比我們國家要低的成本驅動着。並且他們的財政收入控制了各項輕工業民用品生產,鍋碗瓢盆,食鹽糧食,種種本來由民營可以賺錢的產業,都由其政府經營。也就是說他們國家的每一分經濟的利潤都吸入了國家財政收入上。然後這些財政又重點用到了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地方。整個工業運行將原材料變成工業品的每個工人成本,我想他們都已經計劃了,而原材料,他們不從我們這裡進口,也不出口,所有的礦山都被他們收歸國有。所以不能算入他們政府財政成本中。”

孤獨元老報告完畢後,整個元老大廳爆發出嗡嗡聲。柳一明玩笑的說道:“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他們沒有將工業產能用在軍工上。”文瀾想到了自己父親臨終前的所說的話“落後就要捱打。”想到這,文瀾在悶聲來了一句:“他們無需戰爭,因爲他們就以現在這個節奏,很有可能就將我們摔下去。。”

柳一明誇張的笑了笑說道:“怎麼可能,我們有這麼廣闊的全球市場,以及大片土地,礦產資源。”

吳星辰插嘴道:“礦產資源,夠用就行了,大路上的那個國家短時間內不缺乏礦產資源,而在用礦產資源的人口方面,我們佔據劣勢。這裡

的人口應當是工業人口。在南洋大部分人口都依附於種植園經濟。那裡的人以繼承家族種植園爲目標。南非,那裡盛產黃金,和畜牧業。在哪裡從學校畢業,那裡的人最期望的職業選擇是農場主,和尋找金礦。而澳洲我們的本部,從澳洲北部運送鐵礦到澳洲東部我們工業城市中冶煉,形成重工業圈。然而現在我們感覺到,澳洲本地無法承載更多的人口了。根據我們資料記載的那個先進農業的時代,澳洲可以養活的人口最多在兩千萬到三千萬之間。

但是各位有沒有覺得只有澳洲這個地方纔是我們力量的核心,南美北美南部都是我們的糧食和原材料的產地。在未來我們這個有着統治世界強大工業的核心,由於工業人口匱乏,我們這個核心區域註定是要被工業人口總數所限制的。如果不能找到突破。未來我們只能以兩到三千萬工業人口與東亞大陸上聚集的數億人競爭。

想想我們資料上記載的大不列顛到底是怎樣衰弱的,作爲核心地區的人口無法統治龐大的殖民地了。”

這時候海宋孫楊元老說道:“爲什麼不能在其他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帶開設工廠,全球開花建立工業帶呢?”張世傑立刻反駁道:“這不可能,想要讓其他地帶的人口從悠哉悠哉的田園時代跑進工廠,除非我們發動一場羊吃人的運動,將那裡的農業人口趕入工廠。如果我們這樣做的話,必然會激起各個被大洋相隔領地之間民衆的反對。他們看不到其他領地的情況一定會以爲我們故意迫害他們。”

人可以享受工業化的便利,但是誰都不想吃工業化的苦頭。你讓一幫以做農場主爲榮的地區的年輕人耗費精力和青春學習理科,然後到工廠中幹活?誰這麼傻?海宋現在社會就是這種情況,手拿扳手沒有用機械化耕地的農場主的僱工賺錢,沒有淘金賺錢沒有挖石油砍木頭賺錢。如果工業人口都聚集在一塊,沒有明顯收入差距比較的話,這還是可以忍受的。如果隔壁那小子乾的悠閒輕鬆,拿的錢比我這個藍領多。那麼藍領是絕對不能幹下去的。這事國家價值導向,和利益分配的問題。這個問題海宋在建國初期就已經埋下了。部分元老並不是工業起家的卻擁有靈活的商業頭腦賺取了海量的個人財富。

海宋元老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非常複雜,將要決定的戰略牽涉到各個海宋元老家庭的產業利益問題。

然而有一件事卻是確定了,現在澳洲已經不適合作爲元老會的政治行政中心,必須在地球上找一個可以容納數億人聚集的大陸。只有這樣的大陸才能讓工業發展各個區域不至於分配產業問題造成此起彼伏獨立戰爭的現象。也就是說可以依靠鐵道機動一天之內讓國家暴力機器軍隊的力量從這一頭到達另一頭的富饒且不狹窄的地盤。

全球這樣的土地寥寥無幾,東亞大陸中國區域就是最明顯的天賜土地,所有可以養育衆多人口的平原相互道路相連接,降水充沛,鐵路線完善後,國家力量可以東西南北兩天內直達,並不需要在海上飄個十來天才能跨洋鎮壓。並且當地民族與海宋同文同種有着天然大一統的思維。可惜當初海宋爲了變成日不落帝國,戰略上以搶殖民地爲主。喪失了這個機會。

歐洲也是這樣一個地帶,可惜都是白人,而且四分五裂多少個民族,語言文化不統一。南美洲大陸,這個蠻荒的叢林還是慢慢開發吧。非洲資源不錯,不過黑叔叔的天生智商和情商感人。讓這幫智力250,懶惰加成的黑叔叔搞工業化,簡直就是災難。那麼只剩下一個地方了,海宋元老再次將目光投入美洲大陸。

(本章完)

第九百六十一章 暴了假兵第九十六章 入陝第一千五十二章 鄭悠的驚魂第四百三十九章 未來戰場第一百九十七章 眼光與道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擡頭看天第六百零六章 震懾第一千三十二章 最絕望第五百一十六 章 堅持第八百九十章 感覺第四百三十四章 作戰第九百一十八章 給與索第二百七十七章 注入馬力第五十四章 抵達第九百七十二章 最後工作第四十九章 刺刀第一百四十七章 工業號角第六百二十二章 絕路第九百二十五章 變第三百一十五章 劇情來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金枷鎖第一千五十四章 血腥的基因第一百八十四章 放基地第六百六十五章 戰勝者1136 不適合生存的優秀第一千三十五章 激盪第五百六十二章 政壇震盪第一百三十六章 激情碰撞第一百九十四章 收割第四百三十九章 未來戰場第七百零三章 雜菌第六百二十二章 絕路第七百三十三章 生命壓制第八百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1129 戰爭論生死1128 質能轉換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場面第九十一章 價碼第七百九十九章 平衡下的散失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立場清晰第一百四十九章 斷第二百四十六章 智力屬性的極限第一千九十一章 進步的代價第九百六十六章 車輪之下第一千四十三章 目中無人第一百三十章 憂鬱的明格斯第二百九十七章 載具化戰爭第七百零九章 匕見1129 戰爭論生死第一千三十章 因果武器第九百一十六章 找到他第七十九章 管退神威第二百一十章 前奏第六百零六章 震懾第三百四十一章 神術與巫術第四百九十章 南大洋上的艦隊第六百六十章 熟練的任迪第三十八章 重錘巨炮第六百零九章 看到結果第一百五十三章 計劃下的製造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血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機器第九百零八章 存續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工葉第八百三十二章節 高維上的局第五十五章 混亂度第二百九十七章 載具化戰爭第一百九十七章 眼光與道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緊箍第八百四十三章 封建第五百二十九章 出淵第三百八十八章 榮光犧牲第一千三十八章 何種戰爭?第六百二十三章 納米科技第九百七十七章 不自知的推動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工葉第三百三十五章 堵殺第七百二十九章 輓歌第一百九十四章 收割第六百三十四章 非洲膠着第一百八十二章 殺人立威第九百零七章 最絕望的第八百九十五章 核戰時代第三百九十一章 蠻幹第八百五十八章 混入第五百六十二章 政壇震盪第四百零一章 讓位第一千三十二章 最絕望第六百六十六章 已成歷史第二百四十九章 先行面對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接觸第二百二十二章 節奏第四百二十八章 焦慮的孫馳勇第七十二章 大殲滅第八百一十五章 演變的保證第八百七十五章 賣國第二百三十七章 空襲第五百五十四章 動盪第三百五十六章 霸權藝術第三百九十一章 蠻幹
第九百六十一章 暴了假兵第九十六章 入陝第一千五十二章 鄭悠的驚魂第四百三十九章 未來戰場第一百九十七章 眼光與道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擡頭看天第六百零六章 震懾第一千三十二章 最絕望第五百一十六 章 堅持第八百九十章 感覺第四百三十四章 作戰第九百一十八章 給與索第二百七十七章 注入馬力第五十四章 抵達第九百七十二章 最後工作第四十九章 刺刀第一百四十七章 工業號角第六百二十二章 絕路第九百二十五章 變第三百一十五章 劇情來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金枷鎖第一千五十四章 血腥的基因第一百八十四章 放基地第六百六十五章 戰勝者1136 不適合生存的優秀第一千三十五章 激盪第五百六十二章 政壇震盪第一百三十六章 激情碰撞第一百九十四章 收割第四百三十九章 未來戰場第七百零三章 雜菌第六百二十二章 絕路第七百三十三章 生命壓制第八百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1129 戰爭論生死1128 質能轉換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場面第九十一章 價碼第七百九十九章 平衡下的散失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立場清晰第一百四十九章 斷第二百四十六章 智力屬性的極限第一千九十一章 進步的代價第九百六十六章 車輪之下第一千四十三章 目中無人第一百三十章 憂鬱的明格斯第二百九十七章 載具化戰爭第七百零九章 匕見1129 戰爭論生死第一千三十章 因果武器第九百一十六章 找到他第七十九章 管退神威第二百一十章 前奏第六百零六章 震懾第三百四十一章 神術與巫術第四百九十章 南大洋上的艦隊第六百六十章 熟練的任迪第三十八章 重錘巨炮第六百零九章 看到結果第一百五十三章 計劃下的製造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血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機器第九百零八章 存續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工葉第八百三十二章節 高維上的局第五十五章 混亂度第二百九十七章 載具化戰爭第一百九十七章 眼光與道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緊箍第八百四十三章 封建第五百二十九章 出淵第三百八十八章 榮光犧牲第一千三十八章 何種戰爭?第六百二十三章 納米科技第九百七十七章 不自知的推動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工葉第三百三十五章 堵殺第七百二十九章 輓歌第一百九十四章 收割第六百三十四章 非洲膠着第一百八十二章 殺人立威第九百零七章 最絕望的第八百九十五章 核戰時代第三百九十一章 蠻幹第八百五十八章 混入第五百六十二章 政壇震盪第四百零一章 讓位第一千三十二章 最絕望第六百六十六章 已成歷史第二百四十九章 先行面對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接觸第二百二十二章 節奏第四百二十八章 焦慮的孫馳勇第七十二章 大殲滅第八百一十五章 演變的保證第八百七十五章 賣國第二百三十七章 空襲第五百五十四章 動盪第三百五十六章 霸權藝術第三百九十一章 蠻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