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狸貓太子揉真假虛實

002、狸貓太子,揉真假虛實

聽見父親的回答,柳言成更加不解的追問道:“你是說這種人魂魄不全嗎?”

石野又搖頭道:“那樣的人,看上去倒挺像人們常說的魂魄不全,但事實並非如此,他不是天生癡呆、智商完全正常,也不是見事不明、只是不去多思而已。誰家要是有那樣一個孩子,父母定是恨鐵不成鋼卻又無可奈何。”

說到這裡他的語氣一轉,又岔開話題道:“所謂三魂七魄之說,其實是虛指、暗指並非實指。《雲笈七籤》說三魂,一名胎光、二名爽靈、三名幽精,說七魄分別爲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其實都是隱語,並不是說人的魂有三而魄有七。

反倒是醫家說的更貼切,精、氣、神、魂、魄合五臟,各有所主。肝屬木而主魂,肺屬金而主魄,木在東象數是三,金在西象數是七,如此而已。再換一種說法,魂主神智清明,魄主氣血運行,魂魄相合便是身心無礙……”

石野趁機兒子給兒子講解魂魄之說,柳言成聽了一會兒又插話道:“要是魂魄分離呢?”

石野的回答並不深奧,一笑道:“那是植物人,不是糊塗人。”

柳言成又問道:“假如是魂飛魄散呢?”

石野:“那當然是死人!就算查不出任何內傷、外傷,人也是死了。……你扯這些幹什麼,剛纔不是問什麼人有可能誤打誤撞獲得法決嗎,現在明白了嗎?”

柳言成:“明白了,那種人確實挺少見的,老爸你見過嗎?”

石野笑着答道:“倒也不能說沒見過,類似那種的人世上其實有很多,但能達到讓這石像中的法訣自動融入神識的程度,確實不多見。更別提恰好跑到這山塘街上,誤打誤撞開啓這些石像上的門戶、獲得裡面的妖修法訣了……”

說到這裡,他的笑容突然一肅,擡頭忘着虎丘方向驚訝道:“有人觸動了石像上的地氣靈樞,那法訣神念進入了他的神魂中!居然真的發生了這種事,就在此時此地!”

柳言成轉身望着遠方,一臉震驚道:“什麼人啊?”

石野長嘆一聲,不得不苦笑道:“不就是你說的那種人嘛!居然真的有那樣一個人跑到了山塘街,還亂摸亂動這裡的石像,誤打誤撞獲得了那妖修法訣,恐怕連他自己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呢!這石像上的法訣是有次第的,需要依次打開才行,這人也不知是走運還是不走運,竟恰好觸動了有第一層法訣的石像。”

柳言成很感興趣地說道:“我們過去看看啊到底是誰,究竟獲得了什麼妖修之法?”

石野卻搖頭道:“沒這個必要,他人的機緣與你無關。若說妖修之法,你若感興趣想研究一番,爲父自然可以告訴你更高深完整的。你去問那人也沒用,他不會清楚是怎麼回事的,況且妖修之法本就不是常人修煉之道,就算得到法決傳承,不過是像做了一場夢而已。這世上人人都有奇思怪夢,你跑去打攪人家幹什麼?”

柳言成:“好吧,我就不過去看了。……但是老爸,你帶我來逛這山塘街,目的是什麼呢?不會就是爲了看這幾尊石像吧?”

石野伸手一指這周圍的天地:“風景千年,古巷小橋流水,難道不值得一逛嗎?我帶你來,是想讓你學會感受萬事萬物不經意間的玄妙,也包括沿途這些石像。……我聽到消息,你小白師兄最近也在這山塘街附近修煉呢。”

柳言成撓了撓後腦勺:“白少流師兄?他跑到這裡修煉,又在哪處靈樞寶地呀?”

石野的神情有些古怪:“據我所知倒不是什麼靈樞寶地,他好像是在一個傳銷團伙裡面,應該是被一個偶爾結識的朋友騙進去的。”

柳言成的樣子也變得很古怪,眼睛珠子瞪的老大,張口結舌道:“什麼人能騙白少流?他可是最能看透世上人心的!”

石野:“我想他只是借地修行、觀衆生之相而已,白少流的求證,連我都看得不是很清楚。……他有他的修行,你有你的修行,走吧,繼續逛街。觀人煙萬象有所感所悟,便是你自己的收穫。”

父子前走不遠,又在路邊橋頭看見了一座石狸像,石野暗歎道:“這些石像中的法決不知何人留下,經過數百年變化已近似天然神念,又是妖修之法,留在這人煙稠密的市井中並非好事。我本想察看過所有的石像找到源頭,然後將這些法決全部抹去。不料有人恰在此時開啓、意外獲得法決。既然如此,這些法決就都留着吧,有緣人好自爲之!”

那觸動地氣靈樞、打開奇異門戶,莫名獲得石狸像中妖修法訣的人,就是成天樂。

石像中的法訣有次第順序,需要觸動第一道門戶先獲得第一層法訣,才能依次開啓其它的石像。而那有第一層法訣的石狸像,遠在虎丘以西、山塘街風景區以外的西山廟橋頭,那裡平常根本沒什麼遊客,成天樂怎麼會跑去了?

……

如今的山塘街一帶總共有七座石狸像,都是這兩年根據歷史傳說重修的,分別是山塘橋的美仁狸、通貴橋的通貴狸、星橋的文星狸、彩雲橋的彩雲狸、普濟橋的白公狸、望山橋的海涌狸、西山廟橋的分水狸。當然了,這幾隻狸貓的名字,民間的說法並非一致;至於其來歷,傳說則更加玄妙。

第一種傳說與吳王闔閭以及秦始皇有關。蘇州名勝虎丘爲吳王闔閭墓地,相傳闔閭的墓穴在劍池之下,並有魚腸等三千多把寶劍陪葬。當年秦始皇來到此地,曾見一隻白虎踞丘上,秦始皇揮劍欲斬之,白虎化爲一道劍光消失不見,虎丘由此得名。

據說那白虎便是虎丘下的劍氣所化,後世白居易開鑿山塘河時,爲了鎮壓這劍意殺氣,便刻了七座石狸像,安放在山塘街各個風水地眼處。當時這七座石狸分別叫金閭狸、通星狸、文星狸、半塘狸、白公狸、便山狸、海涌狸,這是山塘街石狸像最早的傳說。

白居易造七狸之說,頗爲牽強附會,當代蘇州人所知不多。如今最流行的,是關於石狸像來歷的第二種傳說——劉伯溫造七狸。

元末,私鹽販子出身的張士誠在蘇州稱帝,立國號大周,後被朱元璋所破。傳說朱元璋打敗張士誠之後,派劉伯溫到蘇州視察。劉伯溫來到山塘街一帶,發現山塘河狀如臥龍,是一條龍脈所在。他便立了七隻石狸貓像沿山塘河風水靈樞放置,這七座石像如一道鎖鏈,鎖住了這條龍脈。

此類傳說頗爲無稽,不過是蘇州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但劉伯溫立石狸像、鎮張士誠龍脈的故事,在蘇州民間卻流傳甚廣。在如今山塘街的旅遊景點介紹中,也採取了這種說法。

關於山塘街石狸像的來歷,還有第三種說法。

說到狸貓,有一出經典傳統戲目叫《狸貓換太子》。故事講的是北宋真宗年間,劉妃與內侍郭槐陰謀爭寵,用一隻剝皮的狸貓偷換掉了李妃所生的皇子。這個孩子被太監陳琳所救、又被八賢王趙德芳收養長大。真宗無子,於是立趙德芳之子繼承皇位,冥冥之中似有天意,他挑中的繼承人就是自己的親兒子,繼位之後便是宋仁宗。

這個故事最早出現在元雜劇中,到了明代已經流傳甚廣,《狸貓換太子》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劇目,並且經過文人的加工,又變成了“包公案”的一部分。民間傳說包拯奉旨到陳州賑災放糧,遇流落民間的李妃告狀,追查之下方使陳年秘事真相大白。

這個故事後來被編入清代著名小說《三俠五義》中,但在《三俠五義》成書之前,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在民間早已家喻戶曉。這個故事也並非完全憑空捏造,歷史上的宋仁宗確實非劉太后所生,而是一位姓李的宮女之子,被當時的劉德妃收養。宋仁宗幼年繼位,劉德妃曾以太后的身份主政,直到劉太后去世後,宋仁宗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誰。

史上確有其事,只是與包拯無關,後來有人便將這段歷史記載附會編排成狸貓換太子的故事。

狸貓是野外的山貓,生存繁殖能力特別強,蘇州一帶的老百姓曾把狸貓當成靈獸供奉,並有“摸摸山貓頭,一年好到頭”的說法,狸貓在民間是“多子、易生養”的象徵。故事裡的宋真宗無子,而以“狸貓換太子”,並不是隨口的編排,這與狸貓的象徵有關。

在明朝中葉,成化、弘治年間,宮廷裡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當時皇室子嗣凋零,皇帝不僅兒子少還不容易養活,於是宮廷禁院喜愛豢養狸貓,以求祥瑞之兆,也引起了民間的效仿。蘇州一帶本就有此習俗,更有人在山塘街以青石刻狸貓像擺放,祈求貨殖繁盛。

這第三種傳說倒是最靠譜的,也可能最接近於山塘街上石狸像的真實來歷,不論怎麼說,自古以來山塘街上就有石狸像。民間口口相傳,七裡山塘街有時又被稱爲“七狸街”,也有人說成是“石狸街”,倒成了《紅樓夢》中“十里街”的又一種諧音。

如今當地重建了石狸像,而大部分遊客事先若沒有聽過傳說,走過這條千年古街時未必會留意到那些石狸像,但成天樂卻注意到了。他覺得這些神情傻乎乎的雕像挺好玩的,一路已經看見好幾座了。

**

316 贊義舉一石漣漪浪千層966 入陣胸有破敵策渾然無視醜跳梁正文921衆生觀心之所求白少流到此一遊688 爲熊證向意馬收繮018 認恥自鳴染疫猶傳瘟303 丹心煉老成須是過三年118 安心正道定觀世之常事015 舊事重提彼見欺亦怒313 點關竅丹紫成喝問周峰244 惶煙滾鼓譟空鳴鼠瘴聲正文884明言雪山行事天樂面問無歡525 喚此燈如卿所願719 紅塵喧囂發願渡妖103 造福人間扯來好大杆旗058 道法自然鵲橋相會時765 俯瞰十萬山飄然在雲端028 動輒得咎妄做不自知557 煙出袖一鳴驚妖222 謀財害命假借陰靈真嗜慾829 明知諱而犯忌行無隱而不形587 看尋常神僧笑079 敲山震狐夜會俏佳人113 十二時獸周天璇璣感應196 挺身而出敢當不懼事後名315 聚衆妖得神通勿忘法本285 麻花辮人間世天真容顏848 吼哮誰人無奈長空一縱求生141 一箭雙鵰難道旁觀者清266 逐炎涼何事佳人重感傷462 孔雀河美盡蒼穹下365 見真章鐵瓦金舍兇頑372 專致志見古今太行山215 顛南倒北敗門風不是東西402 無字書歲月意境層層229 道法自然證道得法自然驚015 舊事重提彼見欺亦怒500 各有志不謀而合595 題龍畢可點睛972 成於樂天心神用聞簫韶道法自然818 知神器既已現非圖之何淹留201 鄉聞夜話千百年野史怪談135 女兒何媚解人意談風情707 求仁賜仁從善如流540 落雷金離天近處812 妖魔惡跡已彰庇者同爲一黨107 綠葉紅花添攜美同遊趣415 轉陌巷迴繞天主堂正文905施妙手倒提花鼠參神術小試牛刀331 犯口業失信何以信之141 一箭雙鵰難道旁觀者清230 心觀境畫一心只觀境畫人453 峰千柱藏仙山於壑正文879江湖風波若舊安然宴坐園中277 金粼碎雲霞天光一線開545 層疊石滄海凝珠764 題龍千里杖攸往化蛟車198 處心積慮終求一鳴驚人時087 單刀直入相見莫非有緣667 根移風動樹影隨行861 正一三山謝客梅花聖境設宴751 南呂一枝花碧海金龍魚325 安本座不以浮名愁我207 字字如刀可憐天下碎心人577 揮重槌敲響鼓208 芳風舒粹水鄉毓靈江南地245 桑田改浩然英跡今猶在231 深藏不露回頭下望人寰處665 當務應行好惡由人479 經飄零風霜多磨礪正文947磨牙吮血藏利齒最毒蛇心供驅馳341 擒天一樂道剋日興師622 拆門檻動殺機722 在世行禪遇事皆修197 大好男兒痛飲狂歌空度日329 弄妖鏡投影折射幻化063 老成精怪百年未虛度293 合心口言既行隨證願爲092 擦肩而過徒然尋她百度471 妙空行欲樂雙運道078 歪打正着全無用心機277 金粼碎雲霞天光一線開388 若無心動清聽296 拜山門是非公道當明問382 過山塘衆裡拂訣悄然正文944萬載光華此處飛谷壑幽深待尋誰532 何報德聽得仁聲288 虯野枝聞鹿鳴化刺迎賓正文925登天山徑雪初落步步從容野興多729 天下神器不可爲也303 丹心煉老成須是過三年805 行不言之教施不仁之仁778 衆求者切切唯正主姍姍正文937破空間踏步霹靂撕電光勇往直前正文937破空間踏步霹靂撕電光勇往直前460 解豁然得其門而入552 碧玉湖觀文知境748 皆是化形物夾道看妖宗672 修身踐言謂之善行259 又一山林外峰迴人間路060 狐媚入骨總有多情人
316 贊義舉一石漣漪浪千層966 入陣胸有破敵策渾然無視醜跳梁正文921衆生觀心之所求白少流到此一遊688 爲熊證向意馬收繮018 認恥自鳴染疫猶傳瘟303 丹心煉老成須是過三年118 安心正道定觀世之常事015 舊事重提彼見欺亦怒313 點關竅丹紫成喝問周峰244 惶煙滾鼓譟空鳴鼠瘴聲正文884明言雪山行事天樂面問無歡525 喚此燈如卿所願719 紅塵喧囂發願渡妖103 造福人間扯來好大杆旗058 道法自然鵲橋相會時765 俯瞰十萬山飄然在雲端028 動輒得咎妄做不自知557 煙出袖一鳴驚妖222 謀財害命假借陰靈真嗜慾829 明知諱而犯忌行無隱而不形587 看尋常神僧笑079 敲山震狐夜會俏佳人113 十二時獸周天璇璣感應196 挺身而出敢當不懼事後名315 聚衆妖得神通勿忘法本285 麻花辮人間世天真容顏848 吼哮誰人無奈長空一縱求生141 一箭雙鵰難道旁觀者清266 逐炎涼何事佳人重感傷462 孔雀河美盡蒼穹下365 見真章鐵瓦金舍兇頑372 專致志見古今太行山215 顛南倒北敗門風不是東西402 無字書歲月意境層層229 道法自然證道得法自然驚015 舊事重提彼見欺亦怒500 各有志不謀而合595 題龍畢可點睛972 成於樂天心神用聞簫韶道法自然818 知神器既已現非圖之何淹留201 鄉聞夜話千百年野史怪談135 女兒何媚解人意談風情707 求仁賜仁從善如流540 落雷金離天近處812 妖魔惡跡已彰庇者同爲一黨107 綠葉紅花添攜美同遊趣415 轉陌巷迴繞天主堂正文905施妙手倒提花鼠參神術小試牛刀331 犯口業失信何以信之141 一箭雙鵰難道旁觀者清230 心觀境畫一心只觀境畫人453 峰千柱藏仙山於壑正文879江湖風波若舊安然宴坐園中277 金粼碎雲霞天光一線開545 層疊石滄海凝珠764 題龍千里杖攸往化蛟車198 處心積慮終求一鳴驚人時087 單刀直入相見莫非有緣667 根移風動樹影隨行861 正一三山謝客梅花聖境設宴751 南呂一枝花碧海金龍魚325 安本座不以浮名愁我207 字字如刀可憐天下碎心人577 揮重槌敲響鼓208 芳風舒粹水鄉毓靈江南地245 桑田改浩然英跡今猶在231 深藏不露回頭下望人寰處665 當務應行好惡由人479 經飄零風霜多磨礪正文947磨牙吮血藏利齒最毒蛇心供驅馳341 擒天一樂道剋日興師622 拆門檻動殺機722 在世行禪遇事皆修197 大好男兒痛飲狂歌空度日329 弄妖鏡投影折射幻化063 老成精怪百年未虛度293 合心口言既行隨證願爲092 擦肩而過徒然尋她百度471 妙空行欲樂雙運道078 歪打正着全無用心機277 金粼碎雲霞天光一線開388 若無心動清聽296 拜山門是非公道當明問382 過山塘衆裡拂訣悄然正文944萬載光華此處飛谷壑幽深待尋誰532 何報德聽得仁聲288 虯野枝聞鹿鳴化刺迎賓正文925登天山徑雪初落步步從容野興多729 天下神器不可爲也303 丹心煉老成須是過三年805 行不言之教施不仁之仁778 衆求者切切唯正主姍姍正文937破空間踏步霹靂撕電光勇往直前正文937破空間踏步霹靂撕電光勇往直前460 解豁然得其門而入552 碧玉湖觀文知境748 皆是化形物夾道看妖宗672 修身踐言謂之善行259 又一山林外峰迴人間路060 狐媚入骨總有多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