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壁題心筆化龍

驚門

澤名一直老老實實以此修煉,本就是山中一道人,以他的修爲也不可能如師尊那般寫出那麼非凡的氣韻。成年之後,人的筆跡已經定型了,字怎麼寫都是那樣,無非是更爲工整一些而已。如此雖能得金丹九轉圓滿,卻無法突破修爲大成之境。

可以想象一個人手中的筆總是那麼難以落下,每次都不追求字能寫成什麼樣,只求能把它寫完而已,卻從未在修煉之外好好的去學習書法。當成年之後筆跡定型,又如何做到形神皆妙呢?和光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卻有點晚了,於是重症下猛藥,他收集世間各類名家書帖,就讓澤名專修書法十年,體會那意境氣韻,並直言澤名所缺何處。

尋常人想練成一代書法大家,哪是那麼容易的,更何況一個成年人扭轉已形成的風格呢?澤名後來在題心壁前入妄,妄境中臨帖、創作,甚至成了中國有名的書法大師。可是每每出離妄境來到題心壁前,寫下的一幅幅字還是不能令人滿意。就這樣習書十年後,澤名終於破妄大成,那時他已經四十五歲了。

和光介紹了澤名當初在題心壁的修行經歷,成天樂等人半天都沒說話,一方面是在感慨和思考,另一方面也不太好發表過多的議論。澤名就是履世的師父,和光前輩儘可以評說自己的徒弟,但晚輩若是在這此品頭論足,未免不合禮數。

和光還說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就是澤名的妄境,他指出了澤名修行所缺,澤名則在妄境中臨帖創作,甚至成了中國有名的書法大家。這樣的妄境一定持續了多年,但修煉化妄之法。並不是一味於妄境中入定,在破妄之前仍然有個過程,不斷的出離妄境回到現實再進入妄境,就如在兩個世界之間反覆穿越。

只有那些受妄境所困或者沉迷於妄境不願脫身者,纔會一味定坐於妄境中,每當神氣耗盡纔會回到現實,待涵養恢復後又再度入妄。對於這種人而言,人世間的一切已經不能使他們流連,那妄境中的感受纔是他們這一世的追求。這樣的話很難破妄。甚至會在妄境中直至壽元的盡頭而坐化。

如此亦可見妄境的兇險,但在外人看來這是兇險,但在入妄者本人看來卻未必,他們享有的人生時光與現實中是一樣的,而且一生終於獲得了心想事成的無上滿足。有些人是自己堪不破也不願意堪破。而還有一些人是缺乏點醒。

成天樂也曾遭遇了無聲無息的兇險,被妄境所困不得脫。不是他自己要沉迷其中,而是自以爲已經出離了妄境回到了現實,其實還是妄中之妄,這段經歷他沒有對任何人講過。自古弟子妄境可以不言、師父也不會勉強追問,但澤名顯然說出了自己妄境中的某些事情,或許是覺得這些沒必要隱瞞。或者是有必要向師尊請教,而和光今天也轉述了。

過了好半天,還是成天樂首先開口道:“前輩點化之妙,令晚輩深感敬佩!這次拜山不知能否有緣見到澤名真人?”

履世趕緊解釋道:“師尊最近很忙。並不在山中。他前不久當選了中國書協副主席,這兩天在紐約訪問呢,正舉行一個大型的個人書法藝術展。”

成天樂吃了一驚,心中的感覺難以形容。而姜璋則“啊”的一下驚訝出聲。和光卻笑吟吟的看着史天一道:“這位題龍山的小道友,你所修法訣得有自題龍山傳承。一心想重振題龍山宗門,可知題龍山爲何要叫題龍山?”

題龍山位於雲貴深處,是一個修行門派之名,並不是一座山的名字。它的宗門道場當然是在一座山中,可那座山根本無名,史天一就是當地山村裡的孩子,也從來沒聽說過附近有題龍山這個地名。他很恭謹的答道:“本門創派祖師,法號題龍真人,所以宗派亦名題龍山,就如正一門師祖爲正一真人。”

和光意味深長道:“正一這個法號,是當年唐明皇冊封的,原因很複雜。而你已經進入正一三山好幾次了,但還是第一次來這題心壁吧?三百六十年前題龍山的創派祖師韋宗達前輩,也曾像你今日這般到正一門拜山,來到這題心壁前。他不僅是名江湖散修,而且是一位有名的畫師,曾在這題心壁上畫了一條龍,由此有所悟,離去後不久便創立題龍山一脈,並自號題龍。”

成天樂等人又吃了一驚,沒想到今天史天一入正一三山,竟追溯到了宗門的源頭。史天一的感覺更是震撼萬分,趕緊上前向着和光真人以及他身後的題心壁下拜道:“晚輩竟從未聽說過,多謝前輩今日告知!”然後又頓首數拜。

等史天一拜完之後,和光一揮袖將他扶起道:“如果你打開宗門道場,見到了題龍山歷代典籍,自然就會清楚這一段記載了。……我早先就聽說有一名題龍山弟子在蕪城修行,後來你又數次進入正一三山,今日算是緣法已至。”

史天一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只得拱手再拜。和光又對成天樂道:“成總,今天來了就是有緣,怎可過此壁而不留痕呢?也寫一篇吧,讓老道我開開眼界。”

履世也說道:“對對對!成總來到這題心壁,怎麼也得題一篇,晚輩也很想欣賞成總的手筆。”

成天樂想推辭也推辭不掉了,因爲和光已將手中那根丈二竹竿遞了過來,分明就是要考考他的意思。這位前輩講了這麼多事情,又親自寫了那麼一篇神妙的書法,成天樂評點得頭頭是道,但總不能幹說不練吧?

他只得說了聲慚愧,接過竹竿行了一禮,邁步走到了水潭邊。成天樂可沒學過神霄天雷術更沒有出神入化的境界,好在就如他剛纔所說,這石壁題書不同的修爲有不同的寫法,伸手將竹竿插進池中蘸水。

這竹竿上也沒綁棉花團,怎麼能沾起來水呢?只見他將手一揮,竹竿離開水面時末端就包裹着一團海碗大小的水滴,就像透明的棉花糖,再將竹竿一抖,那“棉花糖”化做了筆毫的形狀,還在不停的流動運轉中。

這一手凝水成筆鋒的功夫,比激射雨箭等法術更高明,看上去不動聲色,但對神識的控制要求卻極爲精微。這不像鬥法攻擊只是一瞬間的事,要持續不斷的運轉神識定在這種狀態中,元神中也要凝鍊出這樣的筆鋒。

但這對於成天樂不算什麼困難,他修行入門之初最擅長就是神識精微控制,而且元神中也清晰凝鍊出了一個姑蘇畫卷世界,何況區區這支描畫之筆呢?緊接着筆鋒落到石壁上,成天樂的神色卻微微一怔。這片石壁的質地很特別,根本就不沾水。

水落在上面感覺就似水銀一般,假如用一桶水潑向這一片石壁,瞬間就會傾瀉而下一滴都不會沾溼。成天樂原打算利用石壁上的溼痕定住水跡的,這就有點麻煩了,既然那石壁不沾水,根據表面張力的原理,就算他凌空定住了水滴,那每一道筆劃都會自然縮成一個小水珠。字不成字,落多少筆就會凝成多少滴水珠。

如此只得另用手段了,他不僅要在石壁上定住水滴,還要將水滴的形狀凝鍊成每一道筆劃的樣子。不只是一筆,他還要寫成完整的法訣,每寫一筆,元神中就要凝鍊出一道水跡,並施展法力落於石壁。

只見他一筆一畫的在題心壁上寫下: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這是《老子》的第六章,成天樂連連落筆一氣呵成。和光真人走到石壁前,看着那些字跡問道:“道德經八十一章,成總爲何偏偏要選這篇‘玄牝訣’呢?”

成天樂很實在的答道:“原來它叫玄牝訣?我以前倒不清楚。是因爲這章最短,只有十三個字。”然後又補充了一句,“我對這章也最有感觸。”

和光以讚許的眼光點了點頭道:“成總是個簡單實在的人,你自己覺得這幅字寫得如何?”

成天樂:“不好,沒我平時寫得好看。當然了,就算寫得再好看,也無法與前輩方纔的神書相比。”

這倒不是謙虛,而是大實話,這篇“書法”比成天樂平時寫的差遠了。有人可能很擅長在牆上寫字,但如果在筆桿上掛幾十塊磚頭又會寫成什麼樣子呢?成天樂的字意倒沒有亂,只是深淺濃淡不一,雖是剛剛寫的字,看上去卻像是古代留下的斑駁遺蹟,好在每一筆都沒有缺。

玄牝訣已寫成,筆端也沒有水了,可是成天樂卻無法收筆,因爲和光前輩走到石壁前開口點評,與成天樂對談兩句,然後一個字一個字的開始念。他念得非常慢,伴隨着神念還拉着長音,在元神中向成天樂講解這篇玄牝訣的妙處,僅僅十三個字就念了好半天。

459 殊同歸山水有相逢261 尋寶戲丹桂桃李混芳塵176 守株待兔總有云開霧散時038 孺子可教活寶又一個716 真情入轂假意禪機正文925登天山徑雪初落步步從容野興多正文903鼠類顯形喝凡人妖宗品茶談笑看713 實至名歸樂道天成779 道大象無形嘆人面仍妖901 布徙崎其遙思兮身飛舉而放遠目076 拍案驚門侃笑談鬼狐398 玉有緣君子不欺暗室788 笑約乘鸞客同載一方輿532 何報德聽得仁聲731 江湖心波險難料叵測人正文938傳音驚妖宗遁走誑語激神使出劍648 璞歸真返其根正文918設門檻無心插柳事反常另有所676 瑤池興嘆利涉飛舟369 法隨拾證者自解深意792 憑災釣鰲客待難施恩德595 題龍畢可點睛766 真人未露面卻已到場中831 風平胸中雲蕩揮灑劍氣華光237 衣冠禽獸眼處心生自會神846 若有明悟恍惚稍縱即逝靈光821 聞災變而起興何陰損其居心811 半步莫越雷池勿謂言之不預510 朝認罪夕死亦可736 同乘魚龍混坐處即人煙561 極欲樂畫裡相擁423 苦不堪劍池狐步舞205 留園忘返咫尺山林折幽徑537 謝相救順水人情579 稚而學壯於行695 相由心生魔從境知183 見真若幻只緣身在此山中292 舒胸臆積鬱多年一朝傾145 兵解有懼靈體並非無敵108 各得所需皆世間有求人182 世間如夢諸事前塵畫中煙366 神侖丹原身煉形九轉608 妖蛾子撲騰歡720 普渡衆類十萬功德032 將計就計且受美人恩正文885同席高人滿座遍傳神卷難開603 隨春去待秋來710 鬼草飛鬼伴生所倚577 揮重槌敲響鼓665 當務應行好惡由人584 凡取與貴分曉619 言不諱色不媚121 無妄牢籠新愁舊恨相逢080 丹火成劫難持之以恆144 生死毫髮月廊街遇妖狼正文854亂拳轟破鐵瓦劈手奪器出陣140 以直報怨大好男兒膽色864 當初少年懵懂如今天下聞達437 百獸王滿把辛酸淚570 憨真態似相識562 伴驚雷彈指真空863 天下猜議不休攜侶逍遙西遊953 萬鈞雷霆塵埃落銀刃金光斬兇魔621 逞自負弄聰明954 千金一擲不足貴重劍雙揮猶未遲770 既修人入世自視何非人565 厲無咎乾乾夕惕616 詐與妄奚可焉604 水中蓮在湖央正文877少年不識愁嘆情怯更知珍惜正文924道非可居之奇貨何惜往證者聞說849 攔關褚郎有義倚門翠蘭盼人639 報怨短報恩長021 虛極靜篤物並作觀復118 安心正道定觀世之常事837 心驚望山卻步念起臨門躊躇437 百獸王滿把辛酸淚654 主人冠正即位於門730 誰知座上客當面不識妖155 驚門開闔掩卷自成山河740 他鄉逢陌客形容竟相識793 絕處聞生訊風雪夜救妖727 仙山拂袖身隨洞天118 安心正道定觀世之常事067 明察秋毫耳隔牆幾雙257 放形骸丹心獨抱更誰知417 造化成撫卷自茲去280 散行戒捐跡紅塵自相安798 雲散風暫止將起寒飆時663 折枝深山拄杖紅塵047 黃粱一瓠徒笑此生忙343 含妖媚綽約顧盼風姿439 棲霞山楓香飄落紅787 峰高天萬里殊途歸同處106 有教無類學而不思則罔416 路指仙與人孰樂樂851 祭玄鳳撞青蛟掄野彘砸金雕292 舒胸臆積鬱多年一朝傾198 處心積慮終求一鳴驚人時792 憑災釣鰲客待難施恩德
459 殊同歸山水有相逢261 尋寶戲丹桂桃李混芳塵176 守株待兔總有云開霧散時038 孺子可教活寶又一個716 真情入轂假意禪機正文925登天山徑雪初落步步從容野興多正文903鼠類顯形喝凡人妖宗品茶談笑看713 實至名歸樂道天成779 道大象無形嘆人面仍妖901 布徙崎其遙思兮身飛舉而放遠目076 拍案驚門侃笑談鬼狐398 玉有緣君子不欺暗室788 笑約乘鸞客同載一方輿532 何報德聽得仁聲731 江湖心波險難料叵測人正文938傳音驚妖宗遁走誑語激神使出劍648 璞歸真返其根正文918設門檻無心插柳事反常另有所676 瑤池興嘆利涉飛舟369 法隨拾證者自解深意792 憑災釣鰲客待難施恩德595 題龍畢可點睛766 真人未露面卻已到場中831 風平胸中雲蕩揮灑劍氣華光237 衣冠禽獸眼處心生自會神846 若有明悟恍惚稍縱即逝靈光821 聞災變而起興何陰損其居心811 半步莫越雷池勿謂言之不預510 朝認罪夕死亦可736 同乘魚龍混坐處即人煙561 極欲樂畫裡相擁423 苦不堪劍池狐步舞205 留園忘返咫尺山林折幽徑537 謝相救順水人情579 稚而學壯於行695 相由心生魔從境知183 見真若幻只緣身在此山中292 舒胸臆積鬱多年一朝傾145 兵解有懼靈體並非無敵108 各得所需皆世間有求人182 世間如夢諸事前塵畫中煙366 神侖丹原身煉形九轉608 妖蛾子撲騰歡720 普渡衆類十萬功德032 將計就計且受美人恩正文885同席高人滿座遍傳神卷難開603 隨春去待秋來710 鬼草飛鬼伴生所倚577 揮重槌敲響鼓665 當務應行好惡由人584 凡取與貴分曉619 言不諱色不媚121 無妄牢籠新愁舊恨相逢080 丹火成劫難持之以恆144 生死毫髮月廊街遇妖狼正文854亂拳轟破鐵瓦劈手奪器出陣140 以直報怨大好男兒膽色864 當初少年懵懂如今天下聞達437 百獸王滿把辛酸淚570 憨真態似相識562 伴驚雷彈指真空863 天下猜議不休攜侶逍遙西遊953 萬鈞雷霆塵埃落銀刃金光斬兇魔621 逞自負弄聰明954 千金一擲不足貴重劍雙揮猶未遲770 既修人入世自視何非人565 厲無咎乾乾夕惕616 詐與妄奚可焉604 水中蓮在湖央正文877少年不識愁嘆情怯更知珍惜正文924道非可居之奇貨何惜往證者聞說849 攔關褚郎有義倚門翠蘭盼人639 報怨短報恩長021 虛極靜篤物並作觀復118 安心正道定觀世之常事837 心驚望山卻步念起臨門躊躇437 百獸王滿把辛酸淚654 主人冠正即位於門730 誰知座上客當面不識妖155 驚門開闔掩卷自成山河740 他鄉逢陌客形容竟相識793 絕處聞生訊風雪夜救妖727 仙山拂袖身隨洞天118 安心正道定觀世之常事067 明察秋毫耳隔牆幾雙257 放形骸丹心獨抱更誰知417 造化成撫卷自茲去280 散行戒捐跡紅塵自相安798 雲散風暫止將起寒飆時663 折枝深山拄杖紅塵047 黃粱一瓠徒笑此生忙343 含妖媚綽約顧盼風姿439 棲霞山楓香飄落紅787 峰高天萬里殊途歸同處106 有教無類學而不思則罔416 路指仙與人孰樂樂851 祭玄鳳撞青蛟掄野彘砸金雕292 舒胸臆積鬱多年一朝傾198 處心積慮終求一鳴驚人時792 憑災釣鰲客待難施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