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 受戒承守化龍立現

657、受戒承守,化龍立現

三神器其一,就是題龍山的掌門信物,名叫化龍池。此器究竟是什麼樣子、如何煉成、有哪些妙用秘訣,當然都記載在器物譜中,可惜器物譜已失去。而歷代弟子的筆記中,多次提到了掌門信物之名。題龍山的第二代掌門還曾記錄,他在崑崙仙境中偶遇一位強大的妖王,祭出化龍池困其於萬頃波濤中將之斬殺,取其靈骨與玄牝珠回山,煉成了另一件神器。

這第二件神器名叫千里杖,據說是一件飛天之器,其來歷如此。但它究竟是和形狀、應該如何施展,行遊手記中並沒有明確記載,只說橫斷山千里絕崖,大成修士持此杖如履平地,自點睛小築洞天至繁華人煙處,一日之間可飄然往返。

至於第三件神器,名叫萬卷書,現存典籍中的描述卻不多。它是題龍真人親手打造,本是其隨身攜帶的摺頁畫冊,因爲這位祖師的出身就是世間的一位畫師。題龍山傳承本身並不以符籙見長,但使用這件神器卻有相當於符籙之妙。

這便是衆人半夜功夫查閱藏經閣典籍所得到的線索,成天樂嘆息道:“可惜這三件神器都不見了蹤影,要麼被夜遊先生帶走了,要麼是被王天方拿走了。可史天一卻說他在焚香拜祭祖師時感受到了神念,若按題龍山儀軌即位升座,自然就會得到掌門信物。”

陳秀芸亦嘆道:“題龍山三百多年傳承,在崑崙修行界並不算很長,兩百年前最爲興旺之時。集合宗門之力先後打造了這三件神器,實在是過於耗費心血。神器首在機緣。有些神器雖然能隨形神變化,但在人世間也未必比其他的法寶更好用。想我紫清派傳承千餘年。歷代器物法寶不少,但傳承神器也不過兩件而已,隨緣出世並無強求。

張樂道解釋道:“題龍真人是爲向正一門致敬,效仿正一三寶留於後世福緣,那三代題龍山弟子所耗心血甚巨。既然如此,明日的升座儀式更要儀軌嚴格,看看那掌門信物化龍池是否真的能夠現世、其中又有何等玄妙?”

成天樂:“我剛纔翻閱金冊時也是這麼想的,以我們現有的人手恰好可以完成這場典禮……”

接下來他以主祭的身份開始交待典禮的細節,每一個步驟嚴格都按照金冊的記錄安排。在場皆是大成以上高手。交流起來十分方便,直接以神念就能傳達清楚。此刻所有人都在同一棟樓上,就連藏經閣之外靜室門前的履世、靜室中的史天一,也都完全聽明白了。

次日上午,祖師殿中已佈置好了一切。先是歐陽海、陳秀芸、澤真三位賀客登階,迎賓丹果成以禮相迎,入殿與主祭成天樂見禮,然後在賓位落座。掌禮司儀張樂道擊磬長鳴,口唱題龍山頌辭謝賓客畢。再擊磬。

司冠宇文霆於祖師殿正中焚香祭祖,起身後面東而立。接引司儀履世口頌題龍祖師所留詩訣在前方引路,史天一下樓出現在祖師殿中。衆賓客起身見證,而史天一面對司冠宇文霆下跪。宇文霆與史天一之間有一段問論。這也是一個受戒儀式,一切都按照題龍山的儀軌進行。

掌門的身份不同於普通弟子,也不是世俗間某個單位一把手的概念。升座也是一種宣誓,所說的話可不是空談。要印入元神中受戒。這一戒就是“承守戒”,立願維繫傳承、守護宗門。這場問論的形式。金冊中有明確的規定,有些話必須說,其外也可以添加個人的感悟,就不必一一細述。

所有的問答都帶着神念,心言不一則開不了口,這便是受承守戒的特殊之處,等同某種神念烙印。當問論已畢,司冠宣佈史天一即位題龍山第七代掌門。賓客魚貫行來相賀,司冠與新任掌門站在原地回禮。這時史天一已經站到了正中的位置,兩位司儀則一左一右站在香案的兩側。

然後張樂道擊磬七聲,履世吟唱詩訣,成天樂將兩束點燃的香分別交給了宇文霆和史天一,兩人轉身焚香再拜祖師。典禮之初是宇文霆一個人在正中下拜,此刻正中的位置換成了史天一,表示掌門身份已經確立。而其餘衆人不論站在哪個方位,也都向着香案行禮。

那燃香升起未散,就在香案上凝聚成縹緲的煙雲,恍惚間竟隔絕了衆人的神識,然後香案上就出現了一件東西。此物出現時伴隨着史天一的神念傳來,不必開口解釋什麼,在場衆人自然就知道了它是題龍山的掌門信物化龍池。

這件神器四寸多長、近三寸寬、不到一寸厚,與黃土地一樣的顏色,普普通通並無光澤,但表面卻非常細膩。它看上去像一塊硯臺或墨海,彷彿是澄泥的質地,仔細看又像一方澄泥筆洗。

衆人看見這件神器時,神識中也感應到這片小崑崙洞天結界發生了某種玄妙的變化,除了正在焚香拜祭的史天一與宇文霆之外,大家又不約而同向門外看去。門外就是那片打穀場般的空地,空地另一端是一座木製涼亭,涼亭連接着一條鋪着木板的小橋穿過一灣湖泊,再往前便是點睛小築的門戶了。

木亭和小橋仍在,但那湖泊卻突然消失了,橋下水流翻卷動盪,過了一會兒才平靜下來,又重新匯聚成一灣碧湖,但湖岸的樣子卻變了、湖的形狀也有所不同。原本那湖岸湖底都是淺黃色極的細軟泥沉積,此刻卻變成了點綴着白色岩石的土質,就像原先的整個湖底連湖岸突然憑空被抽走了,水流激盪重新匯聚,暫時顯得比較渾濁。

衆人這一瞬間都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了,原來他們進入點睛小築之時,就是從化龍池上走過來的。封存這件掌門信物的題龍山前輩先人,利用小崑崙洞天結界之妙,並施展這件神器的妙用,將之化爲了點睛小築中的一灣湖泊。

王天方雖然搜遍了點睛小築,卻根本沒察覺這件神器在何處。就算他在這裡自封掌門升座,若不按題龍山的儀軌舉行正式的典禮,經歷那一番受“承守戒”的問論,也是得不到這件掌門信物的。能拿到化龍池之人,必然是真正發願維繫傳承、守護宗門的新一任掌門。

史天一起身之時信手一招,那香案上的化龍池就不見了,這件神器已被他融合於形神之中。史天一方纔接受到某種很特別的御神之念,就像印入元神的烙印,不僅告訴他這件神器的種種妙用以及施展的方法,而且這件神器也真正屬於了他,就相當於他親手祭煉。

很多神器來歷不凡,煉製的機緣往往妙不可言,其中往往包含着煉製者的神念烙印,是很難被奪去的。就算它流落世間被他人得到,只要在神識可及的範圍之內,留有神念烙印的神器之主都可以感應到,只要對方沒有正在御器,一念之間便可攝回。

但留下這種神念烙印很難,要伴隨着成器的整個祭煉過程,所用的功夫幾乎不亞於打造另一件神器。成天樂也擁有一件神器,就是那幅神奇的畫卷,其中原本也有仙家神念烙印,卻被風君子莫名其妙的抹去。而成天樂伴隨畫卷修煉的過程,也是在祭煉這件神器、留下自己的神念烙印,從而真正掌握了這件神器。

像這種法寶,如果外人得到了,最好遠離其主人的神識之外,纔可自如的使用。若想消除其隱患,必須重新祭煉,抹掉其中的神念烙印。當然最好的方法不僅是抹去神念烙印,同時還留下本人的神念烙印,它才能真正屬於自己。但這個過程非常難,若修爲不夠根本做不到。

那幅畫卷中原先的神念烙印,並不是成天樂本人抹去的,當時的情形更像是被原主人收回的。而成天樂留下靈引的過程,也是一種緣法,自然而然的符合了它的祭煉之道,伴隨着成天樂的每一步修行,而成天樂本人當初根本就沒想到。

化龍池竟然也有這種妙處,雖遠不及成天樂那幅畫卷中的神念烙印高明,但那神念烙印是可以傳承的,史天一不需要抹去它,它自然就成了爲史天一本人的神器。而且通過宗門儀軌,還可將這件神器連同其中的神念烙印再傳給下一任掌門。

剛纔史天一接受到的就是化龍池中的神念烙印,然後便把這件神器收了回來置於香案之上,讓大家都看清楚是怎麼回事,再將這件掌門信物融於形神中。

神器能隨形神變化,平時可以讓它融入形神根本看不見,但要有出神入化境界才能如此使用。若無此之能還想將之融入形神,必須符合另外兩個條件,首先至少要有大成以上的修爲,其次是完全祭煉掌控了它、擁有其神念烙印。

所以史天一能如此收起化龍池,成天樂也能毫無痕跡的隨身攜帶畫卷。假如換成別的神器,他們可就沒這種本事了。

252 教不嚴性遠習偏忘修齊感言在完本之前675 需郊有孚不速之客163 玄妙在人器用神通誰爲本251 如所願魚自驚鉤水推舟317 用苦心各領宗門自問責743 超遙武陵遠百里奔遊宦727 仙山拂袖身隨洞天767 我觀人煙景人煙觀我行543 見斯山珠穆拉瑪053 福地洞天養氣安神居778 衆求者切切唯正主姍姍026 塵埃本具時時勤拂拭481 道不孤三葉談建樹954 千金一擲不足貴重劍雙揮猶未遲190 天網恢恢擡頭三尺見神明859 崑崙盡人皆知驚門之主唯惑230 心觀境畫一心只觀境畫人676 瑤池興嘆利涉飛舟正文930已非當初山中獸懵懂初開清靈識702 鳳兮鳳兮馭舟生翼457 飛電石不動應萬變302 桃報李桃有秀兮李有芳825 道不可離須臾卷不釋手今生322 繼法嗣履風霜歷盡千年正文907茫茫人海尋不見信步山川羅網中108 各得所需皆世間有求人832 權行不欺剛正修身澤之以真048 風吹酒醒瑟瑟猶未知623 夢難料入真門161 眼見爲實見知唯識各解306 談亭會暢敘幽情飄丹桂066 惹火上身兩面難做人805 行不言之教施不仁之仁184 媚語佳人八戒曾經殷勤問519 無視之枉自多情757 無求有所見秘境自洞明502 探煙雨金爪飛螭620 人知之愈思勉148 殺一儆百終日如臨深淵478 孚衆望混沌巧人緣526 嫌恩薄索善至盡287 蛟騰影潛哮聲落雪光寒269 逸出塵丹青難繪窈窕身494 用陽謀真付一炬293 合心口言既行隨證願爲109 江山易改非棒喝難移習675 需郊有孚不速之客055 人生如戲添幾多渲彩780 定盟牽媒妁投桃報瓊瑤556 幻豹爪羚羊撞角304 如所願自出囚籠重相見343 含妖媚綽約顧盼風姿475 寒芒疾破土揮鐵獸正文929飛白兮素因遇立其飄零污隨染成正文874盜者自墜高牆陌路無趣登堂337 出妖孽仗道術殘衆生565 厲無咎乾乾夕惕正文898福緣未惜唯毒佞身在紅塵事何歡821 聞災變而起興何陰損其居心856 傷在形骸易治創入驚魂難撫正文907茫茫人海尋不見信步山川羅網中493 假中假早有耳聞012 一念懷私以妖訣自喜710 鬼草飛鬼伴生所倚146 螳螂遭雀自作身受勿言正文924道非可居之奇貨何惜往證者聞說197 大好男兒痛飲狂歌空度日953 萬鈞雷霆塵埃落銀刃金光斬兇魔600 尋歧路出同門097 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674 物生於有有生於無318 過留痕莫知除非己莫爲706 畢方一怒陣斬妖王530 觀百態人在山中825 道不可離須臾卷不釋手今生311 三堂論莫誑言清者自清518 四神陣天網恢恢711 三關設問萬鱷識妖697 迎門指月留緣相見034 與佛有緣在三清殿前678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578 苟失教性乃遷084 看盡紅塵何等氣度風範843 春光化雪無聲日照碎玉滿湖423 苦不堪劍池狐步舞596 禮往來得玄珠215 顛南倒北敗門風不是東西798 雲散風暫止將起寒飆時正文875神風尾擊黃鼬裂天爪撕飛禽332 猴兒果守株待兔妖826 斬退路以證道辭太幽入江南769 魚自放江湖胡復相聚陸558 困維谷絕地關前751 南呂一枝花碧海金龍魚正文927元知造化心髓焰絲毫塵事看雪中161 眼見爲實見知唯識各解623 夢難料入真門043 生機流轉練氣即練形564 劈天器秩序之刃
252 教不嚴性遠習偏忘修齊感言在完本之前675 需郊有孚不速之客163 玄妙在人器用神通誰爲本251 如所願魚自驚鉤水推舟317 用苦心各領宗門自問責743 超遙武陵遠百里奔遊宦727 仙山拂袖身隨洞天767 我觀人煙景人煙觀我行543 見斯山珠穆拉瑪053 福地洞天養氣安神居778 衆求者切切唯正主姍姍026 塵埃本具時時勤拂拭481 道不孤三葉談建樹954 千金一擲不足貴重劍雙揮猶未遲190 天網恢恢擡頭三尺見神明859 崑崙盡人皆知驚門之主唯惑230 心觀境畫一心只觀境畫人676 瑤池興嘆利涉飛舟正文930已非當初山中獸懵懂初開清靈識702 鳳兮鳳兮馭舟生翼457 飛電石不動應萬變302 桃報李桃有秀兮李有芳825 道不可離須臾卷不釋手今生322 繼法嗣履風霜歷盡千年正文907茫茫人海尋不見信步山川羅網中108 各得所需皆世間有求人832 權行不欺剛正修身澤之以真048 風吹酒醒瑟瑟猶未知623 夢難料入真門161 眼見爲實見知唯識各解306 談亭會暢敘幽情飄丹桂066 惹火上身兩面難做人805 行不言之教施不仁之仁184 媚語佳人八戒曾經殷勤問519 無視之枉自多情757 無求有所見秘境自洞明502 探煙雨金爪飛螭620 人知之愈思勉148 殺一儆百終日如臨深淵478 孚衆望混沌巧人緣526 嫌恩薄索善至盡287 蛟騰影潛哮聲落雪光寒269 逸出塵丹青難繪窈窕身494 用陽謀真付一炬293 合心口言既行隨證願爲109 江山易改非棒喝難移習675 需郊有孚不速之客055 人生如戲添幾多渲彩780 定盟牽媒妁投桃報瓊瑤556 幻豹爪羚羊撞角304 如所願自出囚籠重相見343 含妖媚綽約顧盼風姿475 寒芒疾破土揮鐵獸正文929飛白兮素因遇立其飄零污隨染成正文874盜者自墜高牆陌路無趣登堂337 出妖孽仗道術殘衆生565 厲無咎乾乾夕惕正文898福緣未惜唯毒佞身在紅塵事何歡821 聞災變而起興何陰損其居心856 傷在形骸易治創入驚魂難撫正文907茫茫人海尋不見信步山川羅網中493 假中假早有耳聞012 一念懷私以妖訣自喜710 鬼草飛鬼伴生所倚146 螳螂遭雀自作身受勿言正文924道非可居之奇貨何惜往證者聞說197 大好男兒痛飲狂歌空度日953 萬鈞雷霆塵埃落銀刃金光斬兇魔600 尋歧路出同門097 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674 物生於有有生於無318 過留痕莫知除非己莫爲706 畢方一怒陣斬妖王530 觀百態人在山中825 道不可離須臾卷不釋手今生311 三堂論莫誑言清者自清518 四神陣天網恢恢711 三關設問萬鱷識妖697 迎門指月留緣相見034 與佛有緣在三清殿前678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578 苟失教性乃遷084 看盡紅塵何等氣度風範843 春光化雪無聲日照碎玉滿湖423 苦不堪劍池狐步舞596 禮往來得玄珠215 顛南倒北敗門風不是東西798 雲散風暫止將起寒飆時正文875神風尾擊黃鼬裂天爪撕飛禽332 猴兒果守株待兔妖826 斬退路以證道辭太幽入江南769 魚自放江湖胡復相聚陸558 困維谷絕地關前751 南呂一枝花碧海金龍魚正文927元知造化心髓焰絲毫塵事看雪中161 眼見爲實見知唯識各解623 夢難料入真門043 生機流轉練氣即練形564 劈天器秩序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