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爲天子筆

第44章 爲天子筆

“篤篤——”

“來了!”

黃昏,當朱高煦已經吃完第二頓準備早點休息的時候,他的院門再度被敲響。

仔細算來,這是今日它第四次被敲響。

自朱高煦入住此地以來,還是第一次感覺自己這院子有那麼熱鬧。

他緩步走出院子,來到院門處輕鬆開門。

只不過當門打開,後面的來人卻讓他心裡一緊。

“大哥你怎麼……”

“我有事情要先問你。”

院門處,朱高煦的話還沒有說完,便被朱高熾拉着手走進了院子,門口的燕王府護衛見狀關上了院門,而朱高熾則是直接拉着朱高煦走進了主屋的書房。

他本想關窗子,但想了想還是沒有關上,而是轉過身,表情嚴肅的詢問道:

“皇爺爺給你的考校策論題目可是削藩?”

“嗯……”聽到朱高熾的話,朱高煦心裡一沉,隱約有種不好的預感。

“伱那《削藩論》我看了,寫的很好,只是寫的讓有些人不高興了。”

朱高熾的話讓朱高煦腦中下意識想到了朱允炆,而朱高熾瞧他這模樣,也表情凝重的解釋道:

“當下,我需要你再寫一篇《削藩論》給春和宮,不過這次不能走穩妥的路子,必須要以快爲主。”

“可是……”朱高煦想要解釋自己沒有萬全之策,但朱高熾卻打斷他道;

“這篇文章不是給皇爺爺的,你只管寫,哪怕不實際也行!”

“……”朱高煦皺了皺眉,他不是很喜歡這種感覺。

當然,他也知道這不是朱高熾的問題,而是召他進宮的朱允炆。

只是他不明白,朱允炆爲什麼要讓自己再寫一篇《削藩論》。

他是覺得自己能想出更快的削藩辦法?

“應該不是……”

朱高煦很清楚,朱允炆不可能信任自己,所以他索要的這篇《削藩論》,只是爲了證明前篇《削藩論》出自自己之手。

不過朱高煦還是很猶豫,他擔心朱允炆拿着這篇用來湊數的《削藩論》去找朱元璋。

“這文章,我不寫……”

沉吟片刻後,朱高煦緩緩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誒呀!”聽到朱高煦不寫,朱高熾直接急了。

他不是爲自己着急,而是爲朱高煦着急。

他抓着朱高煦的手,苦口婆心的勸導道:“你要是不寫,日後怕是要被他處處針對了。”

“那又如何?”朱高煦臉上露出一些不喜。

他知道歷史,知道朱元璋駕崩後,朱允炆在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裡連續削藩,並在之後將矛頭對準了燕藩。

朱高煦現在討好他又能如何?能阻止他削藩?並不能。

在今日朱高熾找到自己前,朱高煦還有一絲幻想,那就是朱允炆選擇了他的《削藩論》,選擇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來削去藩王手中的兵權。

如果是那樣,他朱高煦就可以做一個爲大明戍邊的郡王,靖難之役也不會發生,華北、山東百姓也不會遭受兵災。

然而,當朱高熾找到他,並讓他改出一篇更爲激進的《削藩策》時,他便清楚了朱允炆並沒有選擇他的《削藩論》。 既然他還是要急切削藩,那燕藩自然難以倖免。

結局已然註定,他自己何必還要厚着臉皮去給他朱允炆拍馬屁?

想到這裡,朱高煦伸出手抓住朱高熾的手腕,將他的手從自己手腕拿開,平靜開口:“如今的皇帝還是爺爺。”

朱高煦一句話把朱高熾說住了,即便他知道日後的皇帝是朱允炆,但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說出這句話。

只是他不明白,自家弟弟都能寫出《削藩論》那樣有水平的文章,爲什麼卻看不透這點。

若是日後朱允炆即位,那以他如今之舉,恐怕到時候他會被朱允炆好一番懲治。

“文章我是不會寫給他的,我的文章只寫給天子。”

朱高煦淡漠迴應,這讓朱高熾覺得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你……唉……”朱高熾嘆了一口氣,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搖頭:“我再想想辦法吧。”

說話間,朱高熾向外走去,而朱高煦也作爲兄弟將他送出了院門。

他本以爲自己已經得罪了朱高熾,卻不想在走出院門的時候,朱高熾好似想起了什麼,連忙轉身對他開口:“那秦馬,我明日再託人送來,宮裡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我會處理的。”

朱高熾這一番話讓朱高煦語塞,一時間不知道說些什麼。

直至朱高熾上了馬車,並在燕王府護衛的護送下離去,朱高煦才反應過來,表情複雜的看向了他離去的車駕。

“你沒錯……”朱高煦以自己才能聽到的聲音低語,隨後轉身關上了院門。

當他回到主屋後,他徑直躺在了臥房的牀上,並看着屋頂發呆。

或許他剛纔的舉動在朱高熾看來有些愚蠢,但只有他自己才明白,他的話並沒有說錯。

如今的皇帝還是朱元璋,只要朱元璋還是一天的皇帝,那作爲他的子孫,即便朱允炆怎麼討厭自己,厭惡自己,他也不能在明面上表露出來。

如果他敢表露出歷史上的削藩想法,那朱元璋恐怕會動起易儲的心思。

古往今來,刨除早早病死的太子,部分權臣宦官擁立而非皇帝本心的太子、以及密儲所以不享受太子待遇的皇子以外,由皇帝親立的第一個太子,併成功登頂的只有九十一人,剩下的不是被廢,就是被殺。

除了朱厚照,其它哪個儲君都不敢確鑿的說自己的太子位無憂。

朱高煦不能對朱元璋說出朱允炆在歷史上乾的事情,因爲他清楚朱元璋不會相信他,只會以爲有人想利用他來扳倒朱允炆。

但他不能說,不代表朱允炆就絕對安全。

只要朱允炆自己表露出哪怕一點的真實想法,朱元璋都不會讓一個擁有激進削藩想法的人上位。

朱元璋在,朱高煦就不用擔心朱允炆的報復。

朱元璋不在了,那以朱允炆今日的態度來看,哪怕他朱高煦再怎麼迎合朱允炆,到最後還是得跟着老爹一起舉兵靖難。

歷史上的朱高熾沒有迎合朱允炆嗎?

他不僅迎合了,還迎合到兩人快穿一條褲子的程度。

結果朱允炆還不是該削藩的削藩,該囚禁的囚禁。

爲君者,哪管什麼世俗道德,爲的只是自己的統治。

前面那麼多的例子擺在朱高煦面前,他自然不會熱臉去貼朱允炆的冷屁股。

反正朱元璋身體還算硬朗,按照歷史來看,未來的四年他都能庇護自己,直到駕崩。

這麼想着,朱高煦也覺得有一種安全感涌上心頭,原本的那種焦慮感開始褪去。

伴隨着焦慮褪去,睏意也如潮水般席捲而來,漸漸地,他逐漸迷失在了睡夢中。

(本章完)

第511章 不甘人下第504章 各懷鬼胎第452章 永樂十五年191.第191章 十六字訣176.第176章 三王巡邊第574章 可汗舞樂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第440章 東洲自古以來第455章 人在囧途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第518章 顏李案第134章 以待天時第395章 厚德嘉貞第71章 燕府勢大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第473章 自取滅亡第425章 人君姿態236.第236章 演員陳亨第416章 琵琶湖之戰第401章 再議北征145.第145章 關外之王第527章 東風入律第418章 明日條約第1章 洪武二十七年第556章 人老心不老第389章 日本國變第422章 新年氣象第593章 後記正德(嘉靖)187.第187章 螳螂捕蟬第437章 江左恥辱第94章 朝夕禍福第130章 秦王樉薨227.第227章 炮轟鐵嶺第519章 長治久安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112章 威震西南第526章 扶危濟困第101章 錢鈔事起第61章 校臺比試第605章 地府翹首以盼朱高煦206.第206章 挾父自重第32章 採生折割第93章 謹言慎行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359章 自由貿易第355章 忘恩負義第556章 人老心不老第383章 河中風雲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298.第298章 家有遺傳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14章 常鱗凡介253.第253章 渤海爭戰第441章 父慈子孝第584章 後記宣德(3)第441章 父慈子孝第581章 日落西斜第604章 地府本性純樸燕朱棣146.第146章 水陸並進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169.第169章 西虜猖獗第518章 顏李案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260.第260章 首戰即決戰第616章 地府始秦終明245.第245章 真定之戰320.第320章 高歌猛進197.第197章 西南戰起327.第327章 太子監國第132章 得隴望蜀第547章 雞鶩爭食318.第318章 小國強人第458章 工業展開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422章 新年氣象171.第171章 親情難割第600章 後記永曆新明第385章 試點江南174.第174章 天子收網第421章 壩上江南第544章 各有心思第117章 終得所願第359章 自由貿易第514章 南楊北王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588章 後記成化第532章 諸君慢行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第386章 波斯之亂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第587章 後記景泰第383章 河中風雲第509章 判若兩人第115章 劍老無芒第498章 萬國來朝第68章 武英理政
第511章 不甘人下第504章 各懷鬼胎第452章 永樂十五年191.第191章 十六字訣176.第176章 三王巡邊第574章 可汗舞樂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第440章 東洲自古以來第455章 人在囧途228.第228章 戰勝似敗第518章 顏李案第134章 以待天時第395章 厚德嘉貞第71章 燕府勢大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第473章 自取滅亡第425章 人君姿態236.第236章 演員陳亨第416章 琵琶湖之戰第401章 再議北征145.第145章 關外之王第527章 東風入律第418章 明日條約第1章 洪武二十七年第556章 人老心不老第389章 日本國變第422章 新年氣象第593章 後記正德(嘉靖)187.第187章 螳螂捕蟬第437章 江左恥辱第94章 朝夕禍福第130章 秦王樉薨227.第227章 炮轟鐵嶺第519章 長治久安第427章 積學有待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112章 威震西南第526章 扶危濟困第101章 錢鈔事起第61章 校臺比試第605章 地府翹首以盼朱高煦206.第206章 挾父自重第32章 採生折割第93章 謹言慎行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359章 自由貿易第355章 忘恩負義第556章 人老心不老第383章 河中風雲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298.第298章 家有遺傳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14章 常鱗凡介253.第253章 渤海爭戰第441章 父慈子孝第584章 後記宣德(3)第441章 父慈子孝第581章 日落西斜第604章 地府本性純樸燕朱棣146.第146章 水陸並進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169.第169章 西虜猖獗第518章 顏李案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260.第260章 首戰即決戰第616章 地府始秦終明245.第245章 真定之戰320.第320章 高歌猛進197.第197章 西南戰起327.第327章 太子監國第132章 得隴望蜀第547章 雞鶩爭食318.第318章 小國強人第458章 工業展開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422章 新年氣象171.第171章 親情難割第600章 後記永曆新明第385章 試點江南174.第174章 天子收網第421章 壩上江南第544章 各有心思第117章 終得所願第359章 自由貿易第514章 南楊北王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588章 後記成化第532章 諸君慢行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第386章 波斯之亂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第587章 後記景泰第383章 河中風雲第509章 判若兩人第115章 劍老無芒第498章 萬國來朝第68章 武英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