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四 欲牽青色上柔枝(七)

“我大清哪裡對不住這些人!忘恩負義的豬狗!”多爾袞撕扯着新到的《歸南集》,重重扔在地上,又跳上去踩了幾腳,終於耗盡了全身力氣,氣喘吁吁地站在原地。他現在有些後悔接手濟爾哈朗留下的亂攤子了,一邊是族人強烈要求加重刑罰,一邊又是漢官的逃亡。

如今已經到了每天都有漢官突然消失的狀況,而且還都是有資格上朝的高官,至於下面六七品的卑官更是不知道逃了多少。

在原歷史劇本中,緝捕逃人法是在佔領江南之後發佈的惡法。那些逃人總不能逃出海外去。而現在大明還有半壁江山,全面與清軍佔領區域接壤。外有明軍接應,內有金鱗會和保護傘宋弘業,逃亡成功率自然要高出許多。

蘇克薩哈和武拜侍立在階下,相對無語,不敢在多爾袞氣頭上勸他。尤其是蘇克薩哈,本來就反對多爾袞重新出來執政。在他看來,滿清寧可退出關外,也要先將內部一統,誠如當年黃臺吉的套路。只有自己坐穩了帝位,八旗一心,才能入關圖謀天下。

然而在到嘴的肥肉面前,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理智捨棄的。

八旗入關不過半年,許多年輕子弟都已經不願意披甲從軍,而希望能夠做官。對於弓馬立國的滿洲人而言,這無疑是自毀根基。然而那些求着做官的滿洲子弟也沒說錯:總不能一直讓那些靠不住的南蠻子治理百姓吧?

這話雖然也對,但如果滿洲兵力不足,幾十萬綠營和漢軍,難道還會乖乖爲他們打仗?所以無論是濟爾哈朗還是多爾袞,都不可能答應這點。而是再三強調:滿洲諸申只能從軍。只有力不能及、體弱不堪的諸申,才能從學爲官。

這種得罪人的話,現在都得多爾袞來說,因爲濟爾哈朗已經帶着兩黃旗和兩白旗的力量往陝西去了。

“傳命愛星阿,讓他看好那些漢官!”多爾袞虛弱無力道。整個人都癱坐在椅子上。他自己也不相信愛星阿能看住大門,那些北京的地頭蛇不知道藏了多少暗渠,隨時能夠將人從城裡偷出去。

“主子,奴才覺着,這些蠻子實在靠不住。”武拜上前道:“咱們人口也實在太少,不如。把人全都送到關外去,看誰還能跑得了。”

多爾袞眼中射出一道兇光,泛起殺氣,嚇得武拜連忙將頭埋了下去。他道:“這話休得再提!這豈不是明擺着告訴別人咱們要走麼!如此一來,人心渙散,誰還肯賣命!”

武拜連忙請罪。

蘇克薩哈道:“主子。武拜雖然思慮不周,不過咱們也的確人太少。原本以爲明朝那些蠻子膽子小,只要咱們打出‘爲明討賊’的旗號,他們就會跟咱們站在一邊。現在看來卻是錯了。反正咱們已經佔下了陝西,不如跟李自成聯手,到時候以黃河爲界,但凡南面的地方都給他。”

多爾袞微微思量。道:“這事不忙,讓濟爾哈朗把攻勢放緩些,看李自成與張獻忠誰家贏了再說。你剛纔說了‘爲明討賊’,倒是讓我想起一個人來。”

蘇克薩哈不知道多爾袞想到了誰,躬身侍立一旁。

“我這兩天總覺得明朝定的漢奸名錄有些問題,剛纔突然想到了爲何會有這種感覺。”多爾袞撐着扶手站起身,走了兩步,猛然回頭道:“是洪承疇!這上頭爲何沒他名字!”

蘇克薩哈一愣,道:“殿下,這份名單若是因爲十三日收糧而起。那麼洪承疇在南路領兵……”

“不對不對!”多爾袞搖頭道:“孫之獬、金之俊官不甚高,與十三日收糧也是無涉。爲何他們名列其中?洪承疇爲大明所叛將帥中地位最高者,在我大清又是出謀定策之輩,沒有他實在說不過去。”

蘇克薩哈道:“主子,就怕是借刀殺人之計。”

多爾袞仰頭閉上了眼睛。仔細回憶起自己所知道的關於洪承疇的每一副畫面。在他的記憶裡,先帝黃臺吉有一天訴說自己入主中原的志向,各旗武將紛紛表態,要爲陛下破關而入,攻下大明江山。然而黃臺吉卻是冷笑道:“就靠你們?你們就像一羣瞎子,連入關的路都找不到呢!朕倒是得了一個嚮導,引朕入主中原的嚮導……”

那嚮導就是洪承疇!

多爾袞也知道,黃臺吉之所以不重用洪承疇,就是因爲此人太過鋒銳,只有時機成熟時才能啓用。去年明朝國變,正是大清千載不遇的大好時機,也的確如黃臺吉所預言的那般,洪承疇在入關前後出謀定策,迅速打開了局面。

然而現在大清境況困頓,洪承疇家人老小都在閩南,那可是大明的地盤,如何保證洪承疇的忠心呢?

……

“洪承疇不在漢奸之列。”崇禎帝低聲對周皇后道:“是春哥兒給朕留了些顏面。”

隨着在濟南一天天呆下去,崇禎越發認識到了之前自己所用官員都是一副何等德性。與東宮大力起用的那些白丁女流之輩相比,他們簡直就像是一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蠹蟲。而且原本在他看來庸碌無能的督撫,反倒一個個煥發出令人詫異的能力。

比如周應期、蔡懋德,原本都是督撫中二流人物,只聽說他們人品尚可,如今看看卻是治民的能臣幹吏。

這種情況下,崇禎不得不對自己的用人加以檢討,而檢討的對象當然不能是臣下,只有名義上與自己平等的皇后了。

周皇后本來爲皇帝不肯見皇太子而有些擔心,聽崇禎這麼一說,倒是放心了。她道:“春哥兒是個面冷心熱的,只做不說,就算天下人都指着他罵,怕他也不會辯解一句。”

“有時候這才恨人。”崇禎帝無奈道:“許多事,服個軟也就過去了,偏偏要如此執拗麼?又不是什麼大事。”

崇禎指的便是《特赦令》。這回特赦令之事讓崇禎感覺到了皇權被人脅迫的痛楚,換做是漢唐天子,恐怕早就這等逆子廢爲庶人,流放千里了。

然而大明皇室從來都缺乏這種虎毒食子的魄力,就如衍聖公孔胤植說的:“天下世家不過三家:我曲阜孔家,龍虎山張家,京師朱家,而朱家三百年天子也不過是小家子氣。”

一個“小家子氣”,正是大明天子的最佳註腳,註定他們不會對自己的兒女下手。

周皇后也知道皇帝尊嚴受損,卻忍不住道:“皇爺若是一早答應了春哥,豈不是沒這事了?而且春哥兒當日可是定了上元節這個期限,逾期者不赦。這回《特赦令》倒是退了一步,恐怕也是在揣摩你的心思呢。”

崇禎聞言又寬解了些。雖然皇帝不願意被人揣摩到自己的心思,但有人願意加以揣摩,本來就是對他們的尊重,這點上崇禎還是明白的。更何況現在皇太子羽翼豐滿,仍要顧忌他的心情,也算是有孝心了。

周皇后卻不知道,這件事上,朱慈烺並不愉快。

因爲朱慈烺仍舊希望堅持上元節這個期限,而不是無休止的投降。可政治是個平衡遊戲,任何一個領導者都不可能說一不二。隨着局面擴大,沒人能夠事必躬親,手下文臣武將勢必會掌握越來越多的資源。如果那些人濫用手中資源,用明人的話來說就是“不臣之心”。

要想讓手下每個人都“忠心耿耿”,那麼自己就必須在嚴格制度的同時,以人格魅力征服他們。

朱慈烺在與幾位閣老通宵達旦的商議之後,終於出臺了這麼一份折中產物。對他而言,其實是放棄了對變節官僚的清算權利,日後也不能用“失節”大搞清算、收繳資產了。想來自己在河南、山東的所作爲,已經讓包括吳甡在內的文官系統感到害怕了吧。

PS:求推薦票~~不要下榜啊~~~

三六二 欲牽青色上柔枝(五)三二八 北風捲地白草折(七)四七八 禍亂初平事休息(一)二七零 洪爐照破夜沉沉(九)四二五 病樹前頭萬木春(一)四五三 但得飽掠速颺去(九)三五六 不知有月空中行(五)六四六 平生只負雲山夢(7)六七六 何當共剪西窗燭(1)二五四 戍兵騎馬出蕭牆(五)五六三 銜枚夜度五千兵(14)一八一 吹沙走浪幾千裡(十四)五六三 銜枚夜度五千兵(14)三二六 北風捲地白草折(五)五四五 幾度戰血流寒潮(3)五九零 牒書走報州與縣(3)四七四 人說太子鐵騎來(三)八二章 凍雷驚筍欲抽芽(二)二八七 秋盡江南草未凋(九)二九二 一鴉不驚城鼓低(三)三五四 不知有月空中行(三)第三章 日日長看提衆門(三)六零四 倚劍東冥勢獨雄(5)四一六 輕裘緩轡踏地來(二)六五八 聚米空思馬伏波(1)四三零 期以忠義酬明君(四)六八九 旌旗蕩野塞雲開(12)五五九 銜枚夜度五千兵(10)九五章 欲破巨浪乘長風(十一)一八一 吹沙走浪幾千裡(十四)第十章 從來不識君王面(四)一三三 英雄乘時務割據(六)一七五 吹沙走浪幾千裡(八)三二三 北風捲 地白草折(二)一九五 吹沙走浪幾千裡(廿八)六九二 活佛三五五 不知有月空中行(四)三七五 隴山高處愁西望(九)五八九 牒書走報州與縣(2)三六七 隴山高處愁西望(一)二五七 戍兵騎馬出蕭牆(八)五五六 銜枚夜度五千兵(7)四七三 人說太子鐵騎來(二)四七一 沙場晝夜多風雨(七)廿三章 水滴銅龍晝漏長(一)三四五 馬蹄帶得淮河水(二)六三章 毒龍帖耳收雷霆(十三)第十章 從來不識君王面(四)六九四 班禪與國師護法汗二六二 洪爐照破夜沉沉(一)三五五 不知有月空中行(四)六二五 白日風塵馳驛騎(6)三四四 馬蹄帶得淮河水(一)二七九 秋盡江南草未凋(一)四六八 沙場晝夜多風雨(四)一七四 吹沙走浪幾千裡(七)八三章 凍雷驚筍欲抽芽(三)六五六 崢嶸巨浪高比山(7)一三五 英雄乘時務割據(八)一九零 吹沙走浪幾千裡(廿三)四二章 生涯豈料承優詔(一)六六七 東鄰夜宴歌尚齊(2)六四七 平生只負雲山夢(8)五八五 裹屍馬革英雄事(6)二八一 秋盡江南草未凋(三)六九五 球賽第十章 從來不識君王面(四)一九八 故國飄零事已非(三)五三五 頭髮不梳一月忙(1)一二三 男兒賭勝馬蹄下(九)四九六 春來雨露寬如海(七)三三六 滿庭紫焰作春霧(三)三二一 此時愁煞桓司馬(三)六七九 旌旗蕩野塞雲開(2)七零四 美洲都指揮使司捌玖章 欲破巨浪乘長風(五)五九四 牒書走報州與縣(7)三零五 江上烏帽誰渡水(八)一三八 英雄乘時務割據(十一)六八二 旌旗蕩野塞雲開(5)五三七 頭髮不梳一月忙(3)一三九 英雄乘時務割據(十二)廿四章 水滴銅龍晝漏長(二)八十章 將軍韜箭射天狼(十三)六八五 旌旗蕩野塞雲開(8)四二章 生涯豈料承優詔(一)三六零 欲牽青色上柔枝(三)五一一章 宣威佈德民大悅(十二)一九九 故國飄零事已非(四)六八五 旌旗蕩野塞雲開(8)一一九 男兒賭勝馬蹄下(五)六六三 無慾常教心似水(3)三二三 北風捲 地白草折(二)六零二 倚劍東冥勢獨雄(3)五一六章 旌旗十萬斬閻羅(二)七零七 戰爭號角三二五 北風捲 地白草折(三)六八零 旌旗蕩野塞雲開(3)一二四 男兒賭勝馬蹄下(十)七一三 戰與和
三六二 欲牽青色上柔枝(五)三二八 北風捲地白草折(七)四七八 禍亂初平事休息(一)二七零 洪爐照破夜沉沉(九)四二五 病樹前頭萬木春(一)四五三 但得飽掠速颺去(九)三五六 不知有月空中行(五)六四六 平生只負雲山夢(7)六七六 何當共剪西窗燭(1)二五四 戍兵騎馬出蕭牆(五)五六三 銜枚夜度五千兵(14)一八一 吹沙走浪幾千裡(十四)五六三 銜枚夜度五千兵(14)三二六 北風捲地白草折(五)五四五 幾度戰血流寒潮(3)五九零 牒書走報州與縣(3)四七四 人說太子鐵騎來(三)八二章 凍雷驚筍欲抽芽(二)二八七 秋盡江南草未凋(九)二九二 一鴉不驚城鼓低(三)三五四 不知有月空中行(三)第三章 日日長看提衆門(三)六零四 倚劍東冥勢獨雄(5)四一六 輕裘緩轡踏地來(二)六五八 聚米空思馬伏波(1)四三零 期以忠義酬明君(四)六八九 旌旗蕩野塞雲開(12)五五九 銜枚夜度五千兵(10)九五章 欲破巨浪乘長風(十一)一八一 吹沙走浪幾千裡(十四)第十章 從來不識君王面(四)一三三 英雄乘時務割據(六)一七五 吹沙走浪幾千裡(八)三二三 北風捲 地白草折(二)一九五 吹沙走浪幾千裡(廿八)六九二 活佛三五五 不知有月空中行(四)三七五 隴山高處愁西望(九)五八九 牒書走報州與縣(2)三六七 隴山高處愁西望(一)二五七 戍兵騎馬出蕭牆(八)五五六 銜枚夜度五千兵(7)四七三 人說太子鐵騎來(二)四七一 沙場晝夜多風雨(七)廿三章 水滴銅龍晝漏長(一)三四五 馬蹄帶得淮河水(二)六三章 毒龍帖耳收雷霆(十三)第十章 從來不識君王面(四)六九四 班禪與國師護法汗二六二 洪爐照破夜沉沉(一)三五五 不知有月空中行(四)六二五 白日風塵馳驛騎(6)三四四 馬蹄帶得淮河水(一)二七九 秋盡江南草未凋(一)四六八 沙場晝夜多風雨(四)一七四 吹沙走浪幾千裡(七)八三章 凍雷驚筍欲抽芽(三)六五六 崢嶸巨浪高比山(7)一三五 英雄乘時務割據(八)一九零 吹沙走浪幾千裡(廿三)四二章 生涯豈料承優詔(一)六六七 東鄰夜宴歌尚齊(2)六四七 平生只負雲山夢(8)五八五 裹屍馬革英雄事(6)二八一 秋盡江南草未凋(三)六九五 球賽第十章 從來不識君王面(四)一九八 故國飄零事已非(三)五三五 頭髮不梳一月忙(1)一二三 男兒賭勝馬蹄下(九)四九六 春來雨露寬如海(七)三三六 滿庭紫焰作春霧(三)三二一 此時愁煞桓司馬(三)六七九 旌旗蕩野塞雲開(2)七零四 美洲都指揮使司捌玖章 欲破巨浪乘長風(五)五九四 牒書走報州與縣(7)三零五 江上烏帽誰渡水(八)一三八 英雄乘時務割據(十一)六八二 旌旗蕩野塞雲開(5)五三七 頭髮不梳一月忙(3)一三九 英雄乘時務割據(十二)廿四章 水滴銅龍晝漏長(二)八十章 將軍韜箭射天狼(十三)六八五 旌旗蕩野塞雲開(8)四二章 生涯豈料承優詔(一)三六零 欲牽青色上柔枝(三)五一一章 宣威佈德民大悅(十二)一九九 故國飄零事已非(四)六八五 旌旗蕩野塞雲開(8)一一九 男兒賭勝馬蹄下(五)六六三 無慾常教心似水(3)三二三 北風捲 地白草折(二)六零二 倚劍東冥勢獨雄(3)五一六章 旌旗十萬斬閻羅(二)七零七 戰爭號角三二五 北風捲 地白草折(三)六八零 旌旗蕩野塞雲開(3)一二四 男兒賭勝馬蹄下(十)七一三 戰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