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決定

西南的事情劉清素即使還在月子裡卻是已經知道一些了。

這天孫皓鉞回來的時候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讓劉清素格外的不安。

“西南的事情很是棘手嗎?”

劉清素見孫皓鉞坐在一邊擰着眉頭並不吭聲輕聲的問道。

孫皓鉞轉過頭看着劉清素說道:“確實比較麻煩。”

現在換劉清素皺緊了眉頭。現在她是太子妃,比她之前還是劉府的小姐的時候更關心國家大事。國家安穩,她們纔有富貴榮華,國家若是動盪,有時候身處她們這樣的位置還不如平頭老百姓。何況現在她還剛生了一個兒子。龍鳳胎也纔剛剛一歲。

孫皓鉞看見劉清素皺起的眉頭說道:“其實西南那邊我們也已經有所察覺。夷族對於我朝向來不足爲慮。只是現在看情況西南多半是和前朝餘孽有關,所以事情倒是有些棘手了。”

在劉清素的認知裡前朝對於劉清素原本就是一個有些遙遠陌生的朝代。可是現在這個朝代對她確實有着那麼大的影響。先是她哥哥的離奇中毒,接着再有周嬤嬤的故事和手札。現在又和她的生活息息相關。劉清素不得不對於前朝重視起來。

孫皓鉞雖然和她說了西南的事情他們已經早有察覺,但是劉清素還是忍不住的擔心。

是的,前朝對於她是一種害怕的存在。

過了一會兒孫皓鉞對着已經陷入自己的思緒的劉清素說道:“我可能要隨軍出征。”

劉清素這時被孫皓鉞的一句話驚得回不過神來。

半天劉清素試探的問道:“剛纔殿下是說要隨軍出征嗎?”

還不等孫皓鉞回答劉清素又緊接着說道:“臣妾是不是聽錯了?”

孫皓鉞走進幾步拉着劉清素的手然後看中的劉清素說道:“你沒聽錯。西南那邊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我都比旁人瞭解的多。可是之前我去西南的事情是悄悄的,現在前朝的事情又牽扯太多,無論哪一種情況都不適合再告訴別人。可是若是真的不瞭解情況的人去西南,那情況說不定也真的無法掌握了。”

孫皓鉞還沒告訴劉清素和文帝的是,他的人告訴他,最忌知道了梅君豪的動向,在桂陽那裡有人見到過。桂陽雖然不屬於西南,但是卻是和西南相隔不遠,也就是一天就能往返的地方。

對於這些讓孫皓鉞不得不提高警惕。梅君豪的武功與他不相上下,手中的武林勢力和他的更是不遑多讓。星樓更是讓天下人又愛又恨。但是卻都是沒辦法,天啓老人雖然沒什麼大的幫派,但是天啓老人名下的三個弟子更是厲害,細細算起來。其中的武林勢力也是讓人避讓三分的。孫皓鉞手中的赤焰堂和流火閣根本不足以和其抗衡,更莫說朝廷的其他人了。

至於之前梅君豪說的羅剎門將星樓滅了的事情孫皓鉞還是要仔細確認一番。若是屬實,那麼羅剎門能不能爲他所用也是很重的一件事情。而這樣的事情非得他本人出面不可。

現在孫皓鉞只希望梅君豪和前朝無關,雖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希望不是很大。但是孫皓鉞是真的不想和這個還有些許感情的表哥對上。尤其他還是從小對他相對而言一直頗爲照顧的姑姑的唯一的兒子。

劉清素沉默了好一會兒方纔做出一副不擔憂的樣子說道:“殿下自己做決定就好。還望殿下萬事小心。”

孫皓鉞知道劉清素的擔憂,但是這件事情卻是沒有再好的辦法了。

“我這次出去的話,對於外面可能不會真正公佈,可能倒是要委屈你一陣子了。”

劉清素知道孫皓鉞的身份若是真的去西南,怕是朝臣也不會允許,可是孫皓鉞此次卻又是要爲了大裕朝非去不可。所以孫皓鉞說的只劉清素倒也是能理解,只是那委屈到底又是從何而來?

看到劉清素的疑惑,孫皓鉞則是說道:“到時候會告訴你。”

劉清素只好壓下心底的疑惑。

孫皓鉞卻是覺得心裡更是有些複雜了。

晚上的時候孫皓鉞又進了宮。

“你考慮好了?”

孫皓鉞遲疑了一下點點頭。

文帝嘆了一口氣說道:“你還是太年輕了,感情的事情最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了。朕只問你,你對於劉家丫頭到底有沒有真感情?”

孫皓鉞早在文帝剛開始說的時候已經很是遲疑了。現在心中更是有些動搖了,可是心中總有另一個聲音告訴他:你是一國儲君,你肩上的使命還很重,怎麼能在這個時候兒女情長。

可是現在文帝最後的問題卻是一下子讓他不知所措起來。

“兒臣,.。。兒臣覺得她挺好的。”

孫皓鉞說出這句話好感覺輕鬆多了,好像又一下子知道了該怎麼辦了。

“那父皇,西南若是兒臣不去恐怕不好。前朝餘孽夾雜其中,不得不慎重行事。可是朝堂上怕是沒有人能完全領悟。有些事情也沒辦法全然讓他們知曉。”

文帝想了一會兒說道:“朕老了,也沒多少時日了。若是從前,朕覺得你之前的辦法還是很妥當的。你這幾年一直沒有別的女人。現在又是太子,底下的那些臣子巴不得往你那送女人,可是你若是真的對你媳婦有感情,這個辦法就不妥當了。之後你總是會抱憾終身的。女人最是會小心眼的。也是最絕情的。一旦認定了你犯錯了,或者認定了某個事實,那麼有些東西便怎麼也都會變了,連給你改正的機會都沒有。”

問的你說完這些的時候孫皓鉞竟然眼尖的發現文帝的眼裡竟然也有些昏黃的淚花。

孫皓鉞一下子怔愣住了。感情一事他不是完全明白,但是做了許久的遊魂,他也看到了不少悲歡離合。對於文帝所說的事情他還真的見了不少。所以孫皓鉞對於感情倒是比上一世多了一些收斂。

過了一會兒文帝說道:“咱們大裕朝還有一個秘密。那就是每一代帝王都是有替身的。雖然咱們的這朝沒有早早的立太子的習慣。但是對於太子的候選人都是有替身的。但是這個替身一般都只有每代的君王知道。當然若是沒有成爲君王的替身在成了君王之後別的皇子的替身都要被殺了。”

孫皓鉞很是震驚。

“所以若是你執意要去西南也不是沒有辦法的。只是這些到底瞞不瞞的你媳婦倒是不好說了。”

孫皓鉞一聽文帝的意思還是要替身和劉清素在一塊不禁嘟囔着:“替身不該老老實實的?太子妃怎麼能隨便和一個庶民在一起。”

文帝知道孫皓鉞這是有些彆扭的意思。

於是文帝笑着說道:“太子妃聲龍鳳胎便有些傷了身子,此次又緊接着生了第二胎,太子妃雖然年輕,但是好事要多注意身體的。你想個好地方,安排太子妃調養身體去吧。”

孫皓鉞一聽覺得文帝說的還真的是個好辦法。

接下來兩人又說了說到底讓誰去西南。孫皓鉞既然是暗地裡去,自然是明着沒有什麼官職安排的,將帥還得好生安排。

到了深夜的時候孫皓鉞才和文帝定好了元帥和先鋒官。

因爲太晚。孫皓鉞索性就在宮裡歇下了。

第二日朝堂之上倒是並沒有在爭論什麼。不少武將倒是一副準備好了樣子,想來也是回去考慮了好久的。文帝對此很是滿意。

退朝之後文帝留下了武安侯威遠候還有去年的武狀元****軒。

大家見狀都有些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只怕是此次先戰亂多半就是從這幾個人中挑選的。

武安侯估計是沒戲的多。畢竟武安侯年齡不小了。同樣的威遠侯府倒是真的很受皇上寵愛,估計多數是威遠候。至於那個新科武狀元倒是讓大家很是意外。大家原以爲會是兵部尚書聶文昌,或者林少平林副統領的。

三人中威遠侯府早都有準備。昨日下朝回去的時候就和自家夫人說了,自家夫人雖有不捨,但是也知道這是聖恩眷寵,不然那麼多武將也不一定會挑上他。而且現在新舊皇交替之際,此次主戰又是太子親自提出底色。倒是若是勝了太子那裡也會記住其功勞的。說不定爵位還能說生上一升。

武安侯也想要這次機會,武安侯裡倒是出現了一個齊民天一個有用的子孫,但是武安侯到底是武將世家,官員俱都是抱團的,齊民天走文官之路也是走的很是吃力。對於此次的機會武安侯還是很看重的。只是他的年紀在那裡放着,倒是不敢抱太大的期望。文帝讓他留下倒是讓他生出了不少喜色。

而****軒考武舉的初衷出人頭地也是其中之一,但是精忠報國也一直是他畢生的願望,所以此刻他亦是格外的激動。

不說幾人心裡到底是怎樣一種想法,大家在見到文帝的那一刻俱都一臉的嚴肅和認真。

“西南的事情比較複雜,大意不得。你們幾位愛卿肩上的擔子可是不輕啊!”

“臣爲國盡忠。死而後已!”

無論幾人怎樣的心思,但是此刻卻是回答的異口同聲。這整齊有力的聲音聽着分外的有力,倒是讓文帝以及他們自己聽到都感覺士氣大振。

“西南那邊幾位愛卿可有和看法?”

三人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威遠候和****軒最後都先後默契的看向了武安侯。

武安侯剛要張口文帝便開口說道:“看樣子還是武安侯寶刀未老啊!”

文帝此番的慨嘆倒是讓威遠候愣了一下,****軒則是稍微有些失落。但是終歸是明白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讓他這個新晉武狀元坐元帥的,畢竟他可是從來沒打過仗。

武安侯則是擲地有聲的說道:“臣是不是寶刀未老,還不敢在皇上面前誇下海口。但是國家有難,臣有馬革裹屍之心!”

文帝聽後連連說道:“好!好好!”

威遠候和****軒對於武安侯這話也是頓生敬佩之心。雖說爲將者生死不由命,但是一個有家室,有了牽掛。一個還年親還有許多壯志未酬,所以對於他們而言會盡量保住性命的。而武安侯卻是抱着一副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態度。在生死麪前總是能讓人油然生出一股敬意來。

“三位愛卿聽令,武安侯爲此次西南出徵的兵馬大元帥,威遠候爲副將。宋大人則爲左先鋒。”

“臣領旨!”

接下來三人以爲文帝還會說些什麼,起碼是剛纔文帝說起他們對西南的看法,還有文帝自己也說西南的局勢複雜這些問題之後好歹要和他們說一些西南到底背後的一些事情吧?照着孫皓鉞所說,孫皓鉞和文帝應該是知道些什麼的,可是自古征戰講究的就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可是文帝卻是在任命三人出征的職位後就讓他們退下了。

“侯爺,不知道皇上這是何意?”

武安侯面對文帝的行事倒也摸不着頭腦。若不是威遠候問出的話。他心裡也是打算私下問問太子的。左右太子怎麼着都還算是他的外甥女婿。

“皇上的意思老夫暫時也理會不了。左右出征都不是很快就能準備好的。咱們再看看後面皇上還有沒有其他的安排吧?”

同樣滿懷期望的看着武安侯的****軒此時也是有些失望。不過今日倒是意外之喜。作爲一個沒有實戰經驗的能作爲左先鋒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威遠候也知道可能武安侯也不知道。有此一問,也是看着文帝今日對武安侯似乎更信任一籌。今天相對於****軒他還是有些失望的。原本他要比武安侯更得聖心的,今日的元帥之位原本他也是有機會的。甚至在文帝宣佈那一刻威遠候就想着若是剛纔他在文帝問起對西南之事的看法的時候沒有望向武安侯會不會結果就不是現在這樣了?雖然他對於西南之事不能說個七七八八,但是曾經也是帶過兵打過仗熟讀兵書的,一二見解還是可以的。但是爲了穩妥,又想着武安侯是前輩。終究是有些遺憾了。

(未完待續。)

第二百四十章斂財第一百八十七章死亡第一百九十九章赴宴第二十三章品茶第四百零四章玉山長公主之死第二百四十七章鑑畫第一百五十九章決定第五十七章層層浪第三百一十八章話裡話外第二百三十三章突如其來第二百九十三章虛驚一場第九十八章三個小姑娘第二百五十九章馬車受驚第三十一章周嬤嬤的話第二百一十七章回府第二百零八章劉安貞和胡皇后第十八章推心置腹第二十四章 怡心苑第一百一十一章矚目第三百零四章接應第二百一十三章白蓮花第一百一十七章追逐第三百四十六章相看第三百六十一章偏心第五十二章風波起第三百四十三章花好月圓夜第一百五十二章謀算第一百九十七章禮物小風波第三百七十章絀瀛的感情第二百五十章神機妙算第二百五十七章畫畫第九十四章穿越第四百零二章找回第三百八十六章劉清素出手第三百七十五章發現第二百一十章意外的人第八章迷霧第二百零五章幫手第二百一十三章白蓮花第三十五章商議第三百八十五章打臉第三百五十一章準備出發第一百六十四章武安侯府的打算第七十八章解釋第三百六十四章明白第三百七十六章是個男孩第三百九十章人情第三百九十四章出來第一百八十四章支持第四百零九章恩科第二百八十六章陌生人第二百三十三章突如其來第一百五十四章生死第三百七十七章西南之亂第二百二十四章轉機第三十七章弘一大師第一百零一章娶媳婦第九十二章收攏第三百一十一章商量第一百二十三章發現(有加更哦,大家多支持)第二百零八章劉安貞和胡皇后第三百八十四章攻下第三十一章周嬤嬤的話第四十二章弘一相邀第四百零七章面談(二)第一百八十六章審問第一百二十九章紅衣第五十九章文帝第二百三十七章攛掇第二百一十一章原來是他第七十九章恢復記憶第三十一章周嬤嬤的話第三百二十六章順利第一百九十六章七皇子送禮物第一百六十五章結果第十四章端倪第三百四十四章時日不多第六十三章方法第八十章合作第二百零七章劉清素的禮物第一百二十章誰讓你來的?第三百七十四章四房第四百零九章恩科第一百七十九章我來了第二百六十六章還擊第十二章生機第一百五十六章不請自來第二百四十四章留下第九十二章收攏第二百二十一章平靜的背後第二十四章 怡心苑第三百三十二章長大第二百一十二章相助第二十二章試菜第二百一十五章出家第一百四十九章玉鐲的秘密第二百九十章西北第一百九十七章禮物小風波第一百九十五章不一樣的餐館第一百四十四章七皇子護妻
第二百四十章斂財第一百八十七章死亡第一百九十九章赴宴第二十三章品茶第四百零四章玉山長公主之死第二百四十七章鑑畫第一百五十九章決定第五十七章層層浪第三百一十八章話裡話外第二百三十三章突如其來第二百九十三章虛驚一場第九十八章三個小姑娘第二百五十九章馬車受驚第三十一章周嬤嬤的話第二百一十七章回府第二百零八章劉安貞和胡皇后第十八章推心置腹第二十四章 怡心苑第一百一十一章矚目第三百零四章接應第二百一十三章白蓮花第一百一十七章追逐第三百四十六章相看第三百六十一章偏心第五十二章風波起第三百四十三章花好月圓夜第一百五十二章謀算第一百九十七章禮物小風波第三百七十章絀瀛的感情第二百五十章神機妙算第二百五十七章畫畫第九十四章穿越第四百零二章找回第三百八十六章劉清素出手第三百七十五章發現第二百一十章意外的人第八章迷霧第二百零五章幫手第二百一十三章白蓮花第三十五章商議第三百八十五章打臉第三百五十一章準備出發第一百六十四章武安侯府的打算第七十八章解釋第三百六十四章明白第三百七十六章是個男孩第三百九十章人情第三百九十四章出來第一百八十四章支持第四百零九章恩科第二百八十六章陌生人第二百三十三章突如其來第一百五十四章生死第三百七十七章西南之亂第二百二十四章轉機第三十七章弘一大師第一百零一章娶媳婦第九十二章收攏第三百一十一章商量第一百二十三章發現(有加更哦,大家多支持)第二百零八章劉安貞和胡皇后第三百八十四章攻下第三十一章周嬤嬤的話第四十二章弘一相邀第四百零七章面談(二)第一百八十六章審問第一百二十九章紅衣第五十九章文帝第二百三十七章攛掇第二百一十一章原來是他第七十九章恢復記憶第三十一章周嬤嬤的話第三百二十六章順利第一百九十六章七皇子送禮物第一百六十五章結果第十四章端倪第三百四十四章時日不多第六十三章方法第八十章合作第二百零七章劉清素的禮物第一百二十章誰讓你來的?第三百七十四章四房第四百零九章恩科第一百七十九章我來了第二百六十六章還擊第十二章生機第一百五十六章不請自來第二百四十四章留下第九十二章收攏第二百二十一章平靜的背後第二十四章 怡心苑第三百三十二章長大第二百一十二章相助第二十二章試菜第二百一十五章出家第一百四十九章玉鐲的秘密第二百九十章西北第一百九十七章禮物小風波第一百九十五章不一樣的餐館第一百四十四章七皇子護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