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4章
“荷兒那邊有什麼情況嗎?”楊若晴隨口問了句。
四房的幾個堂妹在某方面都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不到萬不得已,都儘量不想邀請孃家老孃劉氏過去她們新家裡小住。
幾個丫頭小時候都是靠牆長大的,幾乎沒怎麼得到來自老孃的照顧,更不存在什麼母女情深,坐在一塊兒手拉手說貼心話……
荷兒此番主動相邀,八成是觸到了牆角,沒法子轉圜,只能跟劉氏求助。
“這不是農忙麼,李家哥仨要沒日沒夜的在外面勞作,家裡的額事情都得荷兒來操持。”劉氏說。
“荷兒五個多月了,最近說有些吃力,見紅倒是沒有,可近來總是容易眩暈眼發黑。”
“好兩次眼發黑的時候身邊沒人,把人嚇個半死,別說操持家務給哥仨燒飯洗衣了,就算把她一個人放家裡,李老二都不放心。”
“這不,哥仨和荷兒一起商量了下,打算把我接過去住段時日,好歹等早稻入了倉再說。”
“四嬸,那你的意思是,你這波是過去幫忙操持家務,給他們洗衣做飯順帶照看荷兒?”
“不不不,我纔不伺候他們呢,我是專門過去給荷兒作伴的。”
“額……”楊若晴感覺自己先前那個問,真的有點多餘了。
劉氏看着像那種能照顧人的人麼?
根本就不像,好吧!
“我的作用就是,荷兒眩暈的時候,身邊好歹有個人在。”劉氏接着道,爲了怕楊若晴不能理解,“至於李家的家務活,他們哥仨也說好了,讓李老三抽空回來燒飯,漿洗那塊,李老二夜裡睡覺前去洗掉。”
“嗯,李家哥仨分派的很好,”楊若晴說,目光把劉氏從頭到腳掃了一眼,“那四嬸你呢?你的衣裳該不會也丟給你女婿洗吧?”
“呸呸呸!”劉氏突然躁紅了臉,“晴兒你個混不吝的,說啥呢,我堂堂丈母孃,咋能把衣裳丟給女婿洗?說出去被笑死,也不好聽!”
楊若晴抿嘴笑了笑,虧得劉氏還保留着最後的底線,不去偷那個懶。
……
在做完忌的第二天,不僅楊華明早上去道觀前多拐了個彎送劉氏去了李家村,徐元明也專門從鎮上來到村子裡,接楊華梅母子四個回去。
譚氏也跟着走了。
楊永進和繡繡也走了。
楊華洲也走了。
鮑素雲留在家裡沒走,她準備到時候跟小安,何蓮兒他們一道兒去慶安郡。
原本小安是專門回來接何蓮兒母子的,順便給楊華安做忌。
結果回來後得知大志他們就在月底這幾天回來,小安臨時決定在家裡再多待幾天,好歹跟大志,還有大志的孩子見個面。
楊華洲讓鮑素雲留下的原因,也是如此。
至於駱家這邊,以楊若晴爲首,新屋前兩天就已完工,現在就等着通風呢。
屋裡的牀單被褥,喝茶的器皿,洗澡的,總之,各方面貫穿衣食住行的物件,楊若晴都已準備得妥妥當當。
小孫女兒的搖籃也擺好了。
內室擺了一個,是團團以前睡過的。 外室那裡也擺了一個,是圓圓睡過的。
如此一來,小孫女兒不管在哪裡睡,都很方便。
現在,一切就緒,就等着三位大小主角順順利利回來了。
……
在等待大志小喬他們回來的過程中,駱家,三房的氣氛都非常的好,大家尤其對大志的女兒充滿了期待。
用小安的話來說,‘我一想到我都要做小舅爹,就有種說不出來的亢奮。’
孫氏的原話是:‘我成了太嘎婆了,輩分一下子就擡高了那麼多,呵呵呵……’
然而,幾家歡喜就有幾家愁,就譬如黑鳳家。
因爲劉氏去了李家村,所以關於黑鳳家的事情,失去了劉氏這個八卦的搬運者,所以傳遞的速度明顯慢了許多。
距離那天忌日抓包事件過去將近五天,黑鳳家的事情才終於在村裡爆出來,然後經由某些跟劉氏志同道合的婦人們的嘴巴的交互傳播後,傳到了大孫氏的耳中。
大孫氏過來駱家串門的時候,剛好遇到在這邊幫忙佈置新屋的孫氏,王翠蓮,楊若晴等人,於是大孫氏順便就把自己聽來的事情說給了他們。
“誒,今個她們來我這肉棚子買肉,說起了咱村黑鳳家的事,你們聽說了沒?”
大孫氏這話剛說出口,正在屋裡幾個不同角落整理東西的楊若晴,孫氏,王翠蓮三人都不約而同的頓住了手裡的活計。
三人同時轉身,扭頭,側首,三道目光在空中交纏,對視,又錯開,再次相互交纏。
“誒,你們仨咋啦?咋都這副反應啊?”大孫氏被她們仨給弄得一臉莫名。
她隨手拿了桌上果盤裡擺着的果子,也懶得去看是什麼果子,在袖口隨便蹭了幾下,送到嘴邊用力咬了一大口,嘎嘣嘎嘣的吃了起來,邊吃邊打量她們仨。
剛纔,楊若晴她們仨之所以目光交匯,是因爲三人都被大孫氏帶來的關於黑鳳家的事給小小驚訝了下。
畢竟,黑鳳和李偉在林子洞底下的勾當……老楊家也只是內部知曉,並沒有去外面說。
即便劉氏得知了,那也還是在老楊家內部傳,並沒有傳到村裡去。
即使如同大孫氏這樣的關係,楊若晴,孫氏,乃至曹八妹她們都沒有跟大孫氏提半個字。
包括繡繡突然暈厥,大孫氏和小潔爹都不清楚到底是因爲什麼。
所以此刻當大孫氏帶來黑鳳家的事的時候,楊若晴三人心裡都咯噔了下,完球了,這件事已經在村裡傳開了,果真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大舅媽,你都聽到些啥呀?說來聽聽。”楊若晴先給了孫氏和王翠蓮一個眼神,讓她們倆先穩住,別慌,且聽大孫氏說。
大孫氏說:“我聽她們說,黑鳳這幾天突然一病不起,看了好多大夫都不中用,她孃家人請了李家村的李半仙給她卜卦,李半仙說黑鳳的一魂一魄被嚇得不歸身,要是再過七日還不能回,怕是就挨不過去了!”
“啥?”
“咋這樣?”
“活該!”
王翠蓮,孫氏,楊若晴分別給出了上面三個不同的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