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要命的大事

四爺等人起程不過三日,紫禁城裡,康熙爺就接到了摺子。

兩廣旱情嚴重,廣西尚可,廣東竟是赤地千里,餓殍遍野。去年的時候,兩廣一些地方是報了有旱災的。

可報上來的,不過是與歷年差不多的情形。

朝廷撥些糧食也就差不多了。

可如今才知道,原來這廣西境內,不少地方旱情相當嚴重,幾近於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餓死不知凡幾。

這纔有人冒死北上告狀來了。

災情最嚴重的,便是平遠,是幾乎是是個縣城九個空了。

可當地知府,也就是平遠知府範文珍,竟然試圖瞞天過海。畢竟,要是瞞過這一年,等收成好了,就可以渡過去了。但是一旦叫上頭知道了,輕則丟官職,重則就是流放,甚至丟了性命。

而兩廣總督噶禮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竟聽之任之。

也不知收了多少銀子。

康熙爺豈能不生氣?這噶禮是他的人,說一句心腹也不爲過。

竟做出這等事來。

“來人,着刑部去將那範文珍鎖拿進京。傳旨,叫噶禮回京自辯。”康熙爺氣呼呼的將摺子丟下去。

衆人忙跪下了。

這件事,他們知道的比較早,一早就等着皇上的旨意呢。

這會子,刑部官員忙應了,就安排人,馬上出發,往廣東去了。

最嚴重的就是平遠城了,至於葉明遠的上司劉文煥,說句有點冤枉都……不爲過。

純粹是被掃了颱風尾了。

雖然這贛州也有旱災,但是比起平遠來,好了不知多少倍。

至少百姓走出去的不多。

可是有時候人的點子背,那就沒法子。

最初,這百姓狀告的,可就是他!

當然,點子背的,不光是劉文煥。

還有更背的,是太子爺。

這範文珍……有個女兒,是太子爺後院的一個格格。

其實,進了毓慶宮多年,既無所出,也沒有寵愛,透明人似得存在着。

可是架不住她阿瑪出事。

範文珍還沒有鎖拿進京呢,康熙爺就知道了範文珍的女兒是太子爺的格格。

這範文珍與太子爺,自然是有些來往的。

如今這個時代,政治婚姻是很流行的。這範文珍的女兒是太子爺的格格。範文珍自然是要站在太子爺這一邊的。

所以,要說他們之間絲毫沒有來往,那簡直不可能。

範文珍不是個貪婪名聲在外的人,所以太子爺多年來與他有來往,也沒有太過防備。

誰知,這範文珍不出事則已,一出事,便是這樣要命的大事。

一時間,如何說得清楚?

康熙爺正是盛怒中,就算是前些時候可憐太子爺,對他寬容了不少。

可眼下這件事一出,哪裡還管的了他身子如何?

當着朝臣的面,就開始痛罵:“不成器的東西!竟教唆着你那便宜親戚如此不把百姓的命放在心上!身爲知府,竟如此枉顧人命!竟如此不知廉恥!”

“他範文珍不是藉着你的勢?否則,豈敢如此膽大包天?”

太子爺心裡苦的就像是吃了一斤黃連。

可要說他能挺着腰桿子說與範文珍沒關係,他說不出。

就算是他明明很冤枉。

可是,去年入冬時候,範文珍還是叫人送來了不少禮物。

是給太子爺過年的年禮。

這一筆,怎麼說清楚呢?

所以,只好磕頭:“兒臣識人不明,可着實不知範文珍會如此行事啊。”

“你不知!你知道什麼?瞧你毓慶宮結交的都是什麼東西!豬狗不如!”康熙爺有些失態了。

事實上,就算是毓慶宮的人,可還不是康熙爺的聖旨,才能叫範文珍去了平遠做了知府?

可是這時候,他已然暴怒,怎麼會講理呢?

可這話,終究是罵的過了。

竟不知是罵範文珍呢,還是罵太子爺呢……

太子爺只是磕頭,除了兒臣一概不知之外,再無話可說。

康熙爺暴怒的情緒漸漸的從太子爺磕頭的行爲中,緩過來了。

下頭,文武百官都跪着,戰戰兢兢,一句話也不敢說。

康熙爺恍然間想,老大老四哪去了?

後來一想,哦,送九公主去蒙古了。

想到這,這才低頭看依舊在他腳邊磕頭的太子。

太子的額頭已經見了紅,大理石地板上,也已經有了痕跡。

他還在一遍一遍,不知疲倦的磕頭。

一句一句,只有兒臣一概不知。

康熙爺才壓住的怒氣,就顯現又爆出來了。

他覺得,太子爺是在使苦肉計……

可內心裡,也還是心疼他的,這是他手把手帶出來的孩子……

“好了,你不必磕頭了。回去吧!是非曲直,朕自有公斷。”康熙爺擺手。

太子爺遲鈍的又磕了幾個頭,這才恍惚:“多謝皇阿瑪,皇阿瑪聖明。”

慢慢的起身,竟頭暈的厲害,險些栽進了康熙爺懷裡,還是李德全一個箭步上去扶着他:“太子爺當心。”

“好了,送他回去吧。”康熙爺見太子臉色蒼白,額頭流血,終究不忍道。

李德全哎了一聲,招手叫兩個小太監過來,一左一右,扶着太子爺出乾清宮,回毓慶宮去了。

太子爺是腳步輕浮的回去的。

兩個小太監將他送進了書房,這纔敢走。

即便是太子爺如今威嚴大不如前了,可是要想弄死幾個太監還是方便的。

所以宮裡並沒有誰敢對太子爺不敬。

只是,小太監們不知道,今日之後,太子爺在朝中以及百官中的威嚴,又要降低不少了。

當着文武的面,這麼被罵……他豈能好?

太子爺頭疼,可是康熙爺沒說叫太醫,他也不叫。

只坐在椅子上,靜靜的,心裡似乎是什麼都想不到了。

不光一個範文珍,走到今日這一步,他竟不知道是爲什麼。

一切……都是皇阿瑪傷着腿那一年開始的吧?

皇阿瑪身子傷着了,所以怕他篡位麼?

太子爺諷刺一笑。

既然怕,何苦封太子呢?

要是他如今只是皇子多好啊。

過了半個時辰,乾清宮還是叫太醫來了,看過之後,太子爺就睡了。似乎是累極了,什麼都不想管,只是想睡覺。這一覺,就到了次日。

第140章 試探第1227章 明白第177章 恩愛第518章第1172章 變化第1379章 番外:康敏公主第1172章 變化第1103章 不想做廢物第1102章 累了第47章 聰明還是傻第273章 報恩第207章 太子第1460章 番外:弘旭第399章 孕事第309章 烏龍第333章 府中事第1176章 臨終第1355章 番外:獨佔三秋壓衆芳第6章 賞賜第805章 額娘與額孃的不同第1438章 番外:弘昕第723章 哭第1042章 意外第795章 誰不要命了第10章 懷疑第243章 算計第95章 狐狸成精了第961章 四爺他不想上班第1146章 昏第1099章 意外第1050章 十四爺事第625章 獨一份第469章 福氣第1067章 氣人的五阿哥第929章 和善第1259章 有福第973章 教養第232章 做戲不少第962章 故意的第924章 噁心第258章 條理分明第1475章 番外:弘旭第940章 罰跪第909章 哪裡不一樣第359章 投鼠忌器第81章 藉機清算第900章 年第1294章 粗糧第1125章 調度第1378章 番外:記得第1067章 氣人的五阿哥第1310章 愛到死第1322章 尷尬第658章 害人第327章 三甲第574章第940章 罰跪第438章 真真假假第8章 讀不好佛經第934章 壓得住麼第236章 肯來就好第923章 太后的想法第658章 害人第28章 離京第899章 薨逝第1405章 番外:兄弟關係第1083章 母子第1336章 沒證據的第1184章 生氣了第1238章 想法第738章 優勢第1222章 不敢問第1157章 廢了第300章 蒙古第1286章第1163章 生氣沒生氣第110章 要爺的銀子第1291章 活潑第1303章 看不透第63章 狐狸應該怎麼養第1249章 不致命第547章第168章 病了第9章 再罰跪第632章 病第158章 侍寢第633章 搜宮與否第338章 傷勢第853章 保護第774章 費什麼勁兒呢第628章 眼光第597章第1024章 懶第268章 公用好男人第623章第57章 悶騷沒救第1343章 遺憾第1274章 惶恐第212章 像什麼樣子第353章 孩子們
第140章 試探第1227章 明白第177章 恩愛第518章第1172章 變化第1379章 番外:康敏公主第1172章 變化第1103章 不想做廢物第1102章 累了第47章 聰明還是傻第273章 報恩第207章 太子第1460章 番外:弘旭第399章 孕事第309章 烏龍第333章 府中事第1176章 臨終第1355章 番外:獨佔三秋壓衆芳第6章 賞賜第805章 額娘與額孃的不同第1438章 番外:弘昕第723章 哭第1042章 意外第795章 誰不要命了第10章 懷疑第243章 算計第95章 狐狸成精了第961章 四爺他不想上班第1146章 昏第1099章 意外第1050章 十四爺事第625章 獨一份第469章 福氣第1067章 氣人的五阿哥第929章 和善第1259章 有福第973章 教養第232章 做戲不少第962章 故意的第924章 噁心第258章 條理分明第1475章 番外:弘旭第940章 罰跪第909章 哪裡不一樣第359章 投鼠忌器第81章 藉機清算第900章 年第1294章 粗糧第1125章 調度第1378章 番外:記得第1067章 氣人的五阿哥第1310章 愛到死第1322章 尷尬第658章 害人第327章 三甲第574章第940章 罰跪第438章 真真假假第8章 讀不好佛經第934章 壓得住麼第236章 肯來就好第923章 太后的想法第658章 害人第28章 離京第899章 薨逝第1405章 番外:兄弟關係第1083章 母子第1336章 沒證據的第1184章 生氣了第1238章 想法第738章 優勢第1222章 不敢問第1157章 廢了第300章 蒙古第1286章第1163章 生氣沒生氣第110章 要爺的銀子第1291章 活潑第1303章 看不透第63章 狐狸應該怎麼養第1249章 不致命第547章第168章 病了第9章 再罰跪第632章 病第158章 侍寢第633章 搜宮與否第338章 傷勢第853章 保護第774章 費什麼勁兒呢第628章 眼光第597章第1024章 懶第268章 公用好男人第623章第57章 悶騷沒救第1343章 遺憾第1274章 惶恐第212章 像什麼樣子第353章 孩子們